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精典
30119600000022

第22章

①运主太阴四气:大暑在六气六步为四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阴湿土。火能生土,所以太阴湿土继少阳相火之后为四之气。②时配手太阴肺湿土:大暑为六月中气,六月在十二地支属未。未位于南方之位,在月建为六月长夏,土旺于长夏,故湿土生于未,为正化,湿土应是太阴脾,原文在流传中可能有误。③双拳踞地:两手成拳状按在地上。④返首向肩引:头颈向做两侧肩背转动或运动。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阴之气。行功时配合手太阴肺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两手成拳状按在地上,头颈向做两侧肩背转动或运动,做虎视动作,左右方向各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丹田。此功法可治疗头项胸背风毒,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膈满,臑臂痛,手心发热,脐上或肩背痛,风寒,多汗,中风,尿急尿频,皮肤痛麻,经常想哭,寒热后容易生病症。

立秋七月节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阴四气①,时配足少阳胆相火②。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③,凡七八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补虚益损,祛腰肾积气,口苦,善太息④,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颌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

【小注】

①运主太阴四气:立秋在六气六步为四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阴湿土。②时配足少阳胆相火:立秋为七月节,七月在十二地支属申。申位于西方之首,属金,在月建为七月孟秋,与寅位正遥遥相对,受寅的作用影响,为寅所对化,故申属少阳相火。③耸身上踊:两肩尽量往上耸,身体做向上跃动之势两肩尽量往上耸,身体做向上跃动之势。④太息:叹气。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阴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小阳胆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正坐、双手按地,蜷缩身体闭住呼吸,两肩尽量往上耸,身体做向上跃动之势,共做五十六次。接下来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各种虚实损症,去腰肾积气,口内发苦,喜叹气,心胁痛不敢翻身,面色灰暗,皮肝枯黄,外翻足,头痛,下颌痛,眼眶干痛,缺盆肿痛,腋下浮肿,多汗畏寒等症。

处暑七月中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阴四气①,时配足少阳胆相火②。坐功:每目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经络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少气咳嗽,喘渴上气,胸背脊膂积滞之疾。

【小注】

①运主太阴四气:处暑在六气六步为四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阴湿土。②时配足少是胆相火:处暑在二十四节气为七月中气,它与立秋一样,同处在七月,故属少阳相火。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阴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小阳胆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正坐,转头伸长脖子向左右转动,同时双手转至背后捶背,左右各三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风湿留滞,肩背胸痛,胸痛,脊椎上臂疼痛,胁肋、腿、膝部经络至小腿脚踝及各处关节疼痛,胸闷咳嗽,气短,胸背脊椎上臂积滞等疾病。

白露八月节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阴四气①,时配足阳明胃燥金②。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按膝,转头推引③,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气留滞腰背经络,洒洒振寒,苦伸数欠,或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惊、狂,疟,汗出,鼻衄,口喁,唇胗④,颈肿喉痹不能言,颜黑⑤,呕,呵欠,狂歌上登,欲弃衣裸之。

【小注】

①运主太阴四气:白露在六气六步为四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阴湿土。②时配足阳明胃燥金:白露为八月节,八月在十二地支属酉。酉位于正西方,在月建为八月促秋,金旺于秋,而西方正是金之本位,故燥金生于酉,为正化。③两手按膝,转头推引:两手按住膝关节,头颈慢慢转向一侧的同时,尽力向同侧引动。④唇胗:即口部发生溃疡。⑤颜黑:面容黧黯,指一种病态。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阴之气,行功时配合足阳明胃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正坐,两手按住膝关节,头颈慢慢转向一侧的同时,尽力向同侧引动,左右方向各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风气留滞腰背经络,畏寒发抖,身体僵直不能弯曲,怕见到人与火,听到木器之声惊狂,疟疾,多汗,流鼻血,口部发生溃疡,颈肿,咽喉麻木不能说话,面色黧黯、呕吐、呵欠、手舞足蹈、当众脱衣等症。

秋分八月中坐功

【原文】

运主阳明五气①,时配足阳明胃燥金②。坐功:每日丑寅时盘足而坐,两手掩耳,左右反侧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积滞,胁肋腰股,腹大水肿,膝膑肿痛,膺乳气冲,伏兔骨行外廉足跗诸痛,遗溺,失气,奔响,腹胀,髀不可转,胭似结,臑③似裂,消谷善饮,胃寒,喘满。

【小注】

①运主阳明五气:秋分在六气六步为五之气,在三阴三阳为阳明燥金。②时配足阳明胃燥金:秋分在二十四节气为八月中气,它与白露一样,同处在八月,故属阳明燥金。③脯:前肢。

【译文】

此节气主阳明之气,行功时配合足阳明胃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盘腿而坐,双手捂住耳朵,向左侧或右侧屈身各十五次,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风湿积滞,腰胁麻木,腹部积水,膝盖肿痛,胸部气涨,外翻足等,以及遗尿,放屁,腹内有声,腹胀,双腿不能回弯,前肢像长在一起不能举起、疼痛得像要裂开,易饥饿、胄寒、气短等病症。

寒露九月节坐功

【原文】

运主阳明五气①,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②。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冲动,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巅痛,头两边痛,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鼻衄,霍乱诸疾。

【小注】

①运主阳明五气:寒露在六气六步为五之气,在三阴三阳为阳明燥金。②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寒露为九月节气,九月在十二地支属戌。戌位于西方之尾,在月建为九月季秋。金旺于秋,而金能生水,故水生于戌,为正化。

【译文】

此节气主阳明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太阳膀胱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正坐,双臂高举,耸身向上,左右各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诸风寒湿邪挟胁腋经络冲动,头痛,双睛外努,头颈拔病,腰脊痛,痔疮,疟疾,癫狂,偏头痛,头顶痛,眼珠发黄,迎风流泪,鼻出血,霍乱,各种疼痛等。

霜降九月中坐功

【原文】

运主阳明五气①,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②。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舒两手,攀两足,随用足问用力,纵而复收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痹入腰足,髀不可曲,胭结痛,脯裂痛,项背腰尻阴股膝髀痛,脐反虫,肌肉痿,下肿,便脓血,小腹胀痛,欲小便不得,脏毒,筋寒,脚气,久痔,脱肛。

【小注】

①运主阳明五气:霜降在六气六步为五之气,在三阴三阳为阳明燥金。②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霜降在二十四节气为九月中气,它与九月节气之寒露,同处在九月,故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

【译文】

此节气主阳明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太阳膀胱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平坐,伸展双手,双足交插攀住两足,随着脚部的动作用力,伸出去再收回来,如此做三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腰脚部的风湿痹症,大腿不能弯曲,撕裂痛,肩背腰及至会阴及腿膝部疼痛,脐脱出,肌肉瘘,睾丸肿大,便脓血,小腹胀痛,尿潴留,毒火攻心,畏寒抽搐,久痔不愈,脚气病,脱肛等病症。

立冬十月节坐功

【原文】

运主阳明五气①,时配足厥阴肝风木②。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搅肘,左右顾③,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治病: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食滞,头痛,耳聋,面颊肿,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四肢满闷,眩晕,目瞳痛。

【小注】

①运主阳明五气:立冬在六气六步为五之气,在三阴三阳为阳明燥金。②时配足厥阴肝风木:立冬为十月节,十月在十二地支属亥。亥位于北方之首,在月建为十月孟冬,水旺于冬,而水能生木,故木生于亥,为正化。③顾:头颈转动,并呈张望状。

【译文】

此节气主阳明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厥阴肝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点至五点,正坐,一手按住膝部,另一手挽着对侧手臂的肘部,头颈左右转动并做左右张望的动作,双手交换位置后,再如上述方法做,各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咽喉干痛,面色灰暗没有光彩,胸胀满,呕逆,食滞,头痛,耳聋,面颊浮肿,肝气上逆导致面色发青,眼睛发红、肿痛,两胁下疼痛;牵引小腹作痛,四肢胀闷,眩晕,目瞳痛等症。

小雪十月中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阳终气①,时配足厥阴肝风木②。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 手搅肘,左右争力,各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治病:脱肘,风湿热毒,妇人小腹肿,丈夫癀疝狐疝,遗溺,闭隆,血睾,睾肿,疝,足逆寒,骨行善瘛,节时肿,转筋,阴缩,两筋挛,洞泄,血在胁下,喘,善恐,胸中喘,五淋。

【小注】

①运主太阳终气:小雪在六气六步为终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阳寒水。②时配足厥阴肝风木: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为十月中气,它与立冬同处于十月,而属足厥阴风木。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阳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厥阴肝经。

坐功方法:每日凌晨一至五点,一手按于膝部,另一手挽住对侧手臂的肘部,向左右方转身并用力向外侧用力,换手再如上述方法做,各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肘脱臼,风湿热毒,妇人小腹肿痛,男子疝气,遗尿,尿不出,血尿,睾丸肿大,睾疝,足内翻,抽风,关节肿痛,转筋,阳痿,痉挛,通泄,血在胁下喘息,经常恐惧,胸中发闷,气喘等症。

大雪十一月节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阳终气①,时配足少阴肾君火②。坐功:每日子丑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纳。治病:足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肿,烦心,心痛,黄疸、肠癖,阴下湿,饥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无见,心悬如饥,多恐,常若人捕等症。

【小注】

①运主太阳终气:大雪在六气六步为终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阳寒水。②时配足少阴肾君火:大雪为十一月节,十一月在十二月地支属子。子位于正北方,在月建为十一仲冬,与午位正遥遥相对,受午的作用影响,为午所对化,故子属少阴君火。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阳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少阴肾经。

坐功方法:每日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三点,上身竖直,双膝抬起腾空,两手左右托住两腿,两足做蹬踏动作,各做三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腰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头发干,咽肿,上气,咽喉发干及肿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阴下湿,饥饿不想吃饭,面色青黑,咳唾有血,干渴,哮喘,眼睛看不清,心悬得像饥饿一样,经常处在恐惧中,总感觉有人在追捕自己一样等症。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阳终气①,时配足少阴肾君火②。坐功: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一,按两膝,左右极力二五度,吐纳,叩齿,咽液。治病: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满,大小腹痛,大便难,腹大,颈肿,咳嗽,腰冷如冰及肿,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下肿,足骨行寒而逆,冻疮,下痢,善思,四肢不收。

【小注】

①运主太阳终气,冬至在六气六步为终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阳寒冰。②时配足少阴君火:冬至在二十四节气为十一月中气,它与霜降同处在十一月,而属少阴君火。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阳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少阴肾经。

坐功方法:每日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三点,平坐,伸开两脚,双手攥拳,按在双膝之上,向左右方向用力扭动,直到扭不动为止,做十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手足经络寒湿,脊椎、大腿内、后疼痛,足痿,晕厥,嗜卧,足下热,脐痛,左胁下、背、肩髀间痛,胸中胀满,大小腹痛,大便难下,腹大,颈肿,咳嗽,腰冷如冰和肿胀,脐下气逆,小腹急痛,泄下肿,足骨行寒而逆,冻疮,下痢,思虑过多,四肢不收等症。

小寒十二月节坐功

【原文】

运主太阳终气①,时配足太阴脾湿土②。坐功:每日子丑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吐纳,叩齿,嗽咽。治病:荣卫气蕴,食即呕,胃脘痛,腹胀,哕,疟食发中满,食减,善噫,善嚏,身体皆重,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黄,口干,怠惰,嗜卧,抢心,心下痞,苦善饥,善味、不嗜食。

【小注】

①运主太阳终气:小寒在六气六步为终之气,在三阴三阳为太阴寒冰。②时配足太阴脾湿土,小寒为十一节气,十二月在十二地支属丑。根据十二支化六气的正化说,丑位于北方之尾,在月建为十二月季冬,与位于西南属太阴湿土的未正遥遥相对,受未的作用影响,为未所对化,故丑属太阴湿土。

【译文】

此节气主太阳之气,行功时配合足太阴脾经。

坐功方法:每天夜里十一点至凌晨三点,正坐,一只手按于脚上,一只手抱腿上抬,直到抬不上去为止,左右方向互换,各做十五次。然后叩齿,吐出废气吸纳新气,鼓漱并吞咽津液至下丹田。此功法可治疗荣卫气蕴,进食即呕,胃脘疼痛,腹胀,哕,疟疾、饮发中满,食欲不振,经常嗳气,经常喷嚏,身体沉重,食不下咽,烦心,心下急痛,泄稀便,水闭,黄疸,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黄,口干,怠惰,嗜卧,抢心,心下痞,口苦有饥饿感,善味不嗜食等症。

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原文】

运主厥阴初气①,时配足太阴脾湿土②。坐功: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踞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嗽咽,吐纳。治病: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尻阴臑骨行足背痛,肠胀肠鸣,食泻不化,足不收行,九窍不通,足骨行肿,若水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