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精典
30119600000018

第18章

身体要常做适当的运动,流动的水不腐臭,活动的门轴不腐朽,就是由于常运动的缘故。不要长时间进行劳作,行走时间长了会伤筋脉,站久了会损伤骨头,坐久了会损伤肌肉,卧久了会伤气,久视会损伤心神,久听会损伤精气。憋尿会导致膝冷和淋病,憋大便会患有痔病,穿湿衣和汗衣会使人皮肤长疮。夜里吃饭不要太饱,不要醉酒,醉后不要喝凉的饮料,吃得太饱不要马上便躺下。不要头朝北方睡觉,炉火不要安在离枕头太近的地方,子时过后不要进行性生活,因为此时是阳气刚生长的时候,泄精会导致阳气刚生而灭,此时的伤害胜过平时的一百倍。大怒时性交使皮肤长痈疽,疲劳时性交会使人精气受损而不能得子,触犯交合禁忌,不只父母受到损伤,生下的孩子也不仁不孝。临睡时要进行调息、吞咽津液、叩齿和鸣天鼓,要让眼睛入睡,再让心神入睡。睡眠的姿势要弯曲而侧卧,醒来后要伸几个懒腰。每天的起居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会从中体会到无穷的快乐。

延年六字总诀

【原文】

(用此六字以导六气,加以行势方能引经,行时须口吐鼻吸,耳不闻声乃得)肝若嘘时目瞪睛,肺和咽气手双擎①,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②,三焦客热卧嘻宁。

【小注】

①擎:向上高举。②撮口:嘴唇向前轻微突出。

【译文】

(用这六个字来导引六气,要配合以相应的运动姿势才能有效果,练习时要口吐鼻吸,以耳中听不到气息出入的声音为适度)养肝练嘘字呼气法时,眼睛要瞪圆;养肺练呬字呼气法时,双手要向上高举;养心练呵字呼气法时,要十指交叉于头顶上方;养肾练吹字呼气法时,要用双手抱住膝盖;养脾练唏字呼气法时,嘴唇要微闭向前突出;养三焦练嘻字呼气法时,要躺卧而心神安宁。

嘘肝气诀

【原文】

肝主龙①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眼中赤色兼多泪,嘘之立去病如神。

【小注】

①龙:岁星名,在八卦中龙与肝同属卯宫,五行同属木。

【译文】

肝属木可扶助心脏,肝脏受损会有酸辛之感,眼睛赤红流泪,用嘘字呼气法可以祛除肝脏疾病。

肺气诀

【原文】

呬呬数多作生涎①,胸膈烦满上焦痰,若有肺病急须呬,用之目下自安然。

【小注】

①涎:稠而多的口水。此处指鼻涕。

【译文】

肺病会产生过多的涎液,胸中烦闷胀满有痰,如果用呬字呼气法治疗,可以很快地祛除疾病。

呵心气诀

【原文】

心源烦躁急须呵,此法通神更莫过,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①目下便安和。

【小注】

①依之:依此法修炼。

【译文】

心中烦躁,可用呵字呼气法治疗,非常灵验。喉内的口疮和身体发热疼痛,依此法修炼,也会得到很好的疗效。

吹肾气诀

【原文】

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病旭赢①气色昏,眉蹙②耳鸣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小注】

①尪赢:瘦弱无力的样子。②蹙:皱眉头。

【译文】

肾五行属水得病会使生门受损,有病的人,身体瘦弱无力,而且脸色发黑,并且还耳呜,用吹字呼气法就会把所有的病吹走。

呼脾气诀

【原文】

脾宫属土号太仓①,痰病行之胜药方,泻痢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免成殃。

【小注】

①太仓:即粮仓。因脾胃为水谷消化及吸收的器官,所以比作太仓。

【译文】

脾脏五行属土是人身体的粮仓,得了痰病之后,行呼字诀胜过服药。泻痢肠鸣、和吐酸水时,赶紧采用呼字呼气法治疗,就不会遭受祸殃。

嘻三焦诀

【原文】

三焦有病急须嘻,古圣留言最上医,若或通行土饔塞①,不因此法又何知。

【小注】

①土饔塞:即三焦饔塞。五脏中脾属土,故以土代指三焦。

【译文】

三焦有病应该采用嘻字呼气法治疗,古代的圣者说这是最好的医生。如果三焦饔塞,只能用这种治疗方法是最好的。

四季却病歌

【原文】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咽定心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①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小注】

①四季:指一年中的四个季月。季,每个季节中的第三个月。

【译文】

春天应常用嘘字呼气法补益肝脏,能明目;夏天用呵字呼气法祛除心火;秋天用呬字呼气法润肺;冬天用吹字呼气法使肾脏平安无病;嘻字呼气法可祛除三焦之中的烦热,一年中的四个季月,要常用呼字呼气法促进消化功能。用此功法时,一定要注意气息出入时,不要发出声音,常练这个功法可以胜过神丹妙药。

长生一十六字诀【1】

【原文】

一吸便提①,气气归脐②,一提便咽③,水火④相见。一十六字诀,仙家名曰十六锭金,乃至简至易之妙诀也。无分于在官不妨政事,在俗不妨家务,在士商不妨本业。只于二六时中,略得空闲,及行住坐卧,意一到处,便可行之。口中先须嗽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汩然有声。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⑤,直送至腹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海之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以意力提起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上,直至后顶玉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其升而上之,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气既上升,随又似前汩然有声咽下,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稍存一存,又自下部如前轻轻提上,与脐相接而上,所谓气气归脐,寿与天齐矣。

【小注】

①提:指提肛。②脐:此处指丹田穴。③咽:指吞咽口中唾液。④水火:水指心,火指。肾。心神与肾之精同聚于丹田,所以说水火相见。心火下降以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这便是养生修炼中常讲的水火相济。⑤心日寂地:指胸中膻中穴。

【译文】

一吸气便提肛,呼气法让意念引气归到丹田,一提肛便吞咽口中唾液,使心肾相济。这就是一十六字诀,修炼养生的人们称之为十六锭金。因为,这十六个字凝炼地概括了修炼中应注意的要点。这个功法在什么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修炼。当官的可以一边从事政事一边修炼,在家中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修炼,修炼此法也不妨碍读书人读书。只要在十二个时辰中,稍有空闲,行住坐卧都可以,只要集中意念,便可以修炼。首先应当鼓漱唾液三至五次,用舌头搅动上下腭后舐住上腭,满口生津时,分次将唾液汩然有声地咽入丹田。然后,鼻中吸入清新空气,并用意念将其引入胸中的膻中穴,接着送至脐下丹田穴,在此略停一下,这叫一吸。接着提肛并用意念将气引归丹田,同时经夹脊、双关、肾门沿督脉上提,直冲玉枕穴而入泥丸穴,提气向上时呼气却不能感觉到气从口中呼出,这是一呼。一呼一吸,叫做一息。气至泥丸时,随后同前次一样汩然有声地咽下,然后,再如前法以鼻吸清气,送至丹田略停一下,接着提肛用意念将气引归丹田而上。这就是气气归脐,长久地如此运行,就能长寿。

长生一十六字诀【2】

【原文】

凡咽下口中有液愈妙,无液亦要汩然有声咽之。如是一咽一提,或三、五口,或七、九,或十二,或二十四口。要行即行,要止即止,只要不忘,作为正事,不使间断,方为精进。如有疯疾①,见效尤速。久久行之,却病延年,形体改变,百疾不作,自然不饥不渴,安健胜常。行之一年,永绝感冒、痞积、逆滞不和、痈疾疮毒等疾。耳目聪明,心力强记,宿疾俱瘳,长生可望。如亲房事,欲泄未泄之时,亦能以此提呼咽吸,运而使之归于元海,把牢春汛,不放龙飞②,甚有益处。所谓造化吾手,宇宙吾心,妙莫能述。

【小注】

①疯疾:外感风邪引起的疾病。②把牢春汛,不放龙飞:控制住射精,不让心神飞逸涣散。春汛,即精液。龙,道家内丹功法中将心比喻为龙,将肾比喻作虎。

【译文】

凡是咽下时口中有唾液更好,如果没有也要发出汩然之声,这样一咽一提,或者练三五回,或者练七九回,也可以十二或二十四回。想练就练,想停就停,作为正事,只要天天能够坚持,便会受到益处。如果感冒,练习后可以马上使病情好转。修炼时间长了,便可以得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且会不得病,不饥不渴,青春常驻。练习一年,便可以永远不患感冒、痞积、逆滞不和、痈疾等疾病,耳聪目明,记忆力也变好了,老毛病都好了。离长生也就不远了。在性交过程中,控制住射精,不让心神飞逸涣散,可以延长性交时间,治疗早泄。这个功法的妙处,实在是难以用语言能表达清楚。

十六段锦法【1】

【原文】

庄子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法,养形之秘,彭祖寿考之所由也。其法自修养家所谈,无虚数百端,今取要约切当者十六,修参之诸论,大概备矣。

凡行导引,常以夜半及平旦起之时,此时气清腹虚①,行之益人。先闭目握固,冥心端坐,叩齿三十六通,即以两手抱项,左右宛转二十四,以去两胁积聚风邪;复以两手相叉,虚空托天,按项二十四,以除胸膈间邪气;复以两手掩两耳,却以第二指压第三指,弹击脑后二十四,以除风池邪气;复以两手相提,按左膝左捩,按右膝右捩身二十四,以去肝家风邪;复以两手,一向前一向后,如挽五石弓状②,以去臂腋积邪;复大坐展两手扭项,左右反顾,肩膊随转二十四,以去脾家积邪;复两手握固,并拄两肋,摆撼两肩二十四,以去腰肋间风邪;复以两手交捶臂,及膊上连腰股各二十四,以去四肢胸臆之邪;复大坐斜身偏倚,两手齐向上,如排天状二十四,以去肺间积邪。

【小注】

①腹虚:腹中空虚,指胃中的食物已经消化而不再胀满。②五石弓状:指双手用力拉弓的样子。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

【译文】

庄子说,调整呼吸、吐故纳新,以及模仿动物的动作进行导引,是为了达到长寿的目的。这是导引养生的秘密,是彭祖之所以长寿的根源。这些养生修炼的秘法,经许多养生修炼的人们谈起,其中有很多虚假的东西,我现在精取其有效的十六个姿势,整理参考了他们的各种论述,修炼养生,有这十六势便足够了。

凡是导引的时候,应当在夜半子时至早晨平旦的时候练习,这段时间空气新鲜,腹中空虚,练功对人很有益处。先要闭上双眼,双手握固,静心端坐,叩齿三十六下,接着用双手抱住脖子,转动腰身左右二十四次,以祛除两胁积聚的风邪;再用十指交叉,朝上方托起、朝下按项往复二十四次,以祛除胸膈之中的邪气;再用双手掩住双耳,接着用双手的第二指压第三指,弹击脑后二十四下,以祛除风池中的邪气;再将双手按在左膝向左转动二十四次,再将双手按在右膝向右转动二十四次,以祛除肝中的风邪;再用双手一前一后如拉弓状,左右各拉动二十四次,以却除臂腋中的邪气;再盘腿而坐,用双手抱住脖子,扭身转视左右各二十四次,以祛除脾中的邪气;再双手握固抵住双肋,将上身向前弯曲再抬起往复二十四次,以祛除腰肋间的风邪;再用双手将腰身及四肢按摩二十四次,以祛除四肢及胸中的邪气;再伸直腿坐下,将身体偏倚,双手向上做推天的动作二十四次,以祛除肺中的邪气。

十六段锦法【2】

【原文】

复大坐伸脚,以两手向前,低头扳脚十二次,却勾所伸脚屈在膝上,按摩二十四,以去心胞络邪气;复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十三举,以去心肝中积邪;复起立据状,扳身向背后,视左右二十四,以去肾间风邪;复起立齐行,两手握固,左足前踏,左手摆向前,右手摆向后,右足前踏,右手摆向前,左手摆向后二十四,去两肩之邪;复以手向背上相捉,低身徐徐宛转二十四,以去两肋之邪;复以足相扭而行前数十步,复高坐伸腿,将两足扭向内,复扭向外各二十四,以去两足及两腿间风邪;复端坐闭目,握固冥心,以舌抵上腭,搅取津液满口,漱三十六次,作汩汩①声咽之,复闭息想丹田火自上而下,遍烧身体内外,热蒸乃止。能日行一二遍,久之身体轻健,百病皆除,走及奔马,不复疲乏矣。

【小注】

①汩汩:象声词,同谷谷。

【译文】

再伸直腿坐下,两手向前伸,低头扳脚趾十二次,把伸出的脚弯回来放膝上,按摩二十四次,以祛除心胞络中的邪气;再用双手支地,将身体团缩,双手撑地向上推举使身体离地十三次,以祛除心脏与肝脏中的邪气;再站起来,将身体后仰,向左右转视二十四次,以祛除肾中的邪气;再站立,两手握固,分别用左右脚振步各二十四下,左脚前振时,左手前摆,右手后摆,右脚前振时右手前摆,左手后摆,脚向后振步也如此,祛除两肩的邪气;再将双手在背后相握,低身扭动腰身二十四次,以祛除两肋的邪气;再用足尖与跟扭动而向前行几十步,再坐在高处,伸直腿将双足向内外方各扭动二十四次,以祛除两脚及两腿中的风邪;再端坐闭上双眼,双手握固,使心神安静,用舌头舐住上腭,搅动使唾液满口,鼓漱三十六次,然后,发出汩汩之声咽下,再屏住呼吸,用意念存想丹田有火自下而上,烧遍整个身体。如果能一天做一两遍,一天天地坚持下去,会使身轻体健,百病全除,跑起来比马还要快,并且不再感到疲劳。

八段锦法【1】

【原文】

闭目冥心坐(冥心盘跌而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①(叉双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自此以后,出入息,皆不可使耳闻)。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移两手心,掩两耳,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微摆撼天柱(摇头,左右顾肩膊转,随动二十四,先须握固),赤龙搅水津(赤龙者舌也,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而咽)。漱津三十六(一云鼓漱),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所漱津液分作三口,作汩汩声而咽之),龙行虎自奔(液为龙,气为虎)。闭气搓手热(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顷,搓手急数,令极热,鼻中徐徐乃放气出),背摩后精门(精门者,腰后外肾也,合手心摩毕,收手握固)。尽此一口气(再闭气也),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左右辘轳转(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卢,鼻引清气,闭少顷间),两脚放舒伸(放直两脚)。

【小注】

①昆仑:指头部。

【译文】

闭上双眼,心神安静地盘腿坐下,双手握固,祛除杂念,叩齿三十六下,双手从后面抱头调息默数九次;用双手掩住双耳,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各二十四次;双手握固,肩、头左右摇动各二十四次;用舌头在口中搅拌以使唾液满口;将唾液在口中漱口三十六次,然后分三次,发出汩汩之声咽下;闭气将双手快速搓热,然后,将气慢慢呼出;用手背摩擦后腰命门处使之发热;握固双手,再次闭气,用意念存想丹田极热如有火烧;上身左右摇动三十六次,想火自丹田透双关直入脑颅,鼻子轻轻吸入清气,两脚伸直。

八段锦法【2】

【原文】

叉手双虚托(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低头攀足频(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以候逆水上(候口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急搅取水,同前法),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谓再漱三十六,如前,口分三咽,乃为九也)。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①(摆肩并身二十次,及再转辘轳二十四次),发火遍烧身(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鼻皆闭气少顷)。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迪②。子后午前作,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诀曰:其法于甲子日夜半子时起首,行时,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放清气。每日子后午前各行一次,或昼夜共行三次,久而自知祛除疾病,渐觉身轻,能勤苦不怠,则仙道不远矣。

【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