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文学探谜
30114000000048

第48章 “阳春白雪”确切的意思是什么

《阳春白雪》本是传说中的古代歌曲。现存有琵琶和琴曲两种形式的《阳春白雪》。琵琶曲《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琵琶名曲,是由68板小曲集成的套曲。

宋玉在《对楚王问》中提到过:“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意思是:演奏《下里巴人》时,有很多人都可以听得懂,而演奏《阳春白雪》时,却只有少数人可以欣赏了。后来,人们就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来分别指代高雅的、不易被大众接受的艺术作品与浅俗的、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作品了。

南宋时期,一个叫赵闻礼的学者编了一部词的集子,就叫《阳春白雪》。因为入选的标准很高,而且以典雅为宗,所以取“阳春”的“万物知春、和风淡荡”的意思,和“白雪”的“凛然高洁,雪竹琳琅”的意思,称其为《阳春白雪》。

为什么会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指在文学史研究中,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盛行的代表文体来称呼各个朝代的一种说法。

赋是在西汉盛行的一种文体。汉赋分大赋、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宏伟,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极力铺陈夸张;内容上主要描写汉帝国强盛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华、物产的丰富、宫苑园林的宏丽及皇族贵戚田猎歌舞的壮观场面,歌功颂德,描景状物,附带一点讽劝意味。小赋篇幅短小,文采清丽,以抒情为主。

建安以后,中国文苑愈发茂盛,到唐代诗歌进入了一个极度繁荣时期。大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文化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诗人们思想活跃,能够面对现实,这都为诗歌的繁荣创造了极好的氛围。诗人们高举着汉魏风骨的大旗,汲取了《诗经》、《楚辞》开创的优良传统,挥毫泼墨,造就了一个诗的海洋。诗歌数量比从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间留下的诗歌总数还多两三倍。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坛巨星,为唐代文坛更增添了万丈光华。

词作为新兴的诗体,从隋唐发轫,到宋代进入鼎盛。《全宋词》中收词人上千家,词作两万首,取得与唐诗、元曲并称的地位,在诗歌园圃里又开辟了一片绿洲。宋词主要分婉约、豪放两大流派。婉约承继晚唐五代词风,多写风花雪月、别绪离愁和男欢女爱,表现出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风格,精美可人。

元曲是由歌女们所演唱的“俗谣俚曲”发展而来的,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杂剧是在元代兴起并达到鼎盛的一种新歌剧。出现了关汉卿这样的元曲大师。

明清之际,小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色。明清小说以一部部鸿篇巨制震撼了文坛。以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为开端,相继出现了许多具有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小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