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文学探谜
30114000000020

第20章 《后汉书》属于纪传体断代史吗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南朝宋范晔所着。范晔,生于公元398年,卒于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省浙川县)人,南朝宋时史学家,是我国南朝时一位较早注意声律、文笔问题,具有进步文学主张的作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太子詹事等职。因涉嫌迎立彭城王义康案被杀。时年48岁。《后汉书》收录了许多政论和辞赋,共120卷,其中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所撰,志部未完便遭杀害。

范晔写的纪传,笔势纵横驰骋,语句精炼紧凑,颇具骄文句法。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生动、真实、活灵活现。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范滂传》等。

《后汉书》记叙了自汉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政权,改年号为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到汉献帝建安25年(公元220年)整个东汉时期,前后共196年的历史事件。

在东汉时期,私家着述史书的人很多,范晔博采各家之长,着述传记90篇,梁时,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补入范晔所着之史书,北宋人将两书合刻为一本,名为“后汉书”。范晔根据东汉时期多出现太后听政的现象,特为皇后立纪,对部分列传也采取了相应归类的方法,创立了《党锢》、《文苑》、《独行》、《列女》等类传。本书以文采着称于世,其中的序论和赞尤为突出,作者曾自诩为“奇作”,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而且文中收录了大量的东汉时的散文、辞赋、诗歌。

作者在叙述史实时,继承和发扬了史家“寓论断于序事”的传统,有意识的反应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如通过李固、陈蕃的事迹,赞颂了爱国志士壮烈殉国的节操,推崇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无畏精神。对那些苟且偷安、只知道保自己乌纱帽的人提出了尖刻的指责,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的讽刺。作者还通过这部史学着作表现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观点,对宿命论思想进行了批判。

《后汉书》是一部具有较高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史学着作。在编写体裁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它与别的史书不同,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而且,它打破以往修史的局限,第一次在正史中开辟《列女传》篇目,从而奠定了妇女在史学中的崇高地位。

唐代时,有关人士把《后汉书》与《史记》、《汉书》合称“三支”,足见该书之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