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袭击行动中之敌的性质而言,都属于遭遇战,有预期的、不预期的二种。预期的采取埋伏的形式,不预期的采取急袭的形式。
只有有充分军事实践的人,才能对袭击战术谈得这么精辟、详细、全面。朱德一生曾多次指挥袭击战斗。仅以1928年至1930年这几年为例,他指挥的比较有影响的袭击战斗就有:
坪石战斗(1928年1月);奔袭草市坳战斗(1928年5月);奔袭龙岩战斗(1929年5月);三打龙岩战斗(1929年6月);攻打上杭战斗(1929年9月);文家市战斗(1930年8月)。
以上统计并不完全。下面仅以袭击草市坳、二占永新城战斗为例,看看朱德指挥袭击战斗的特点。
1928年5月中旬,朱毛两支部队刚会师不久,国民党军便集中赣军第二十七师和第七、第九师各一个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朱德、毛泽东根据敌情,决采"敌进我退,声东击西"
战术,待敌深入到根据地内后再消灭之。命令第二十八团主动撤出永新,退回井冈山根据地中心---宁冈,积极备战,待机出击,第二十九团在永新东面的高桥、天河一带,不断骚扰敌军,使敌处于疲惫不安之中。5月中旬,赣军第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率师部、第七十九团和第二十七团一个营进占永新城,主力近四个团南渡禾水河,企图由龙源口进攻宁冈。此时,朱德率第四军主力位于永新城西35公里处的小西江区活动,以"声东西击"战术诱使赣敌放胆前进。当得知赣军主力已南渡禾水河,水新兵力比较空虚后,即决心由小西江区东进,沿禾水河北岸大道奔袭永新城,首先端掉杨如轩的指挥部,随后协同在宁冈的毛泽东的部队,击破敌军"进剿"。随后,朱德率部冒雨奔袭永新城。途中,在草市坳与由永新城西进澧田的敌第七十九团遭遇。朱德根据敌情和地形,迅速作了伏击部署。经近两小时激战,将该敌全部歼灭。继而,又乘敌空虚攻进永新城,二占永新。歼敌第二十七师师部和第二十七团一个营,击伤敌师长杨如轩。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质,彻底粉碎了赣军的第三次"进剿"。
这次战斗集袭击与伏击为一体,既打了运动之敌(第七十九团),又打了静止之敌(第二十七师师部和一个营)。当时任第二十八团党代表的何长工说:"朱德同志出色地领导这次奔袭草市坳、二占永新城的战斗,是有远见,有预见的。""特别是二占永新的胜利,表现了朱德同志非凡的指挥才能。"40年后,杨如轩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曾说:"我奉蒋介石命,向井冈山进攻,把指挥部设在永新。当时,毛主席指挥工农红军守在龙源口,我攻了几天都攻不下,万没想到,朱委员长率另一支部队以一天一夜走一百八十里的速度,从宁冈、莲花绕道而来,给我一个措手不及。刚刚得报永新西乡有警,接着,我的指挥部后方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在仓皇撤退中,我只好跳城墙逃命,弄得狼狈不堪。"
四、游击战争是大众战、民兵战
游击战争的定义应该是群众战争,是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
何谓游击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有不同的解释。朱德论述游击战争的许多著作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游击战的定义作了阐释。他指出:"游击战之定义,即系不按一定之战斗方式及地域,随时随地,予敌人以疲惫顿挫之打击之谓也。"这是从游击战与正规战的不同特点而言的。从这个特点延伸,他指出:"游击战之目的,在运用政治上、军事上一切活力,以弱胜强,以寡敌众,实施扰乱反抗敌人之一切设施(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交通上),使顿挫或消磨其势力,俾我正式(规)军容易获胜。""游击战之目的,固在单纯地破坏敌人,实则附带地作了广大农民普遍而深入的心理建设。"
关于游击战的种类,朱德指出:"游击战因发生地域之不同,有定区游击,及无定区游击二种。定区游击者,系在根据地外围之游击区,实行游击之谓也。定区游击,其要旨,在使外围之广大地区,悉行毁坏,使敌无休息之所,先予以精神上之打击,以迟滞其行军,俾我军得充分准备之时间。""无定区游击者,系在敌之守备地带或后方,施行游击之谓也。"
上面说的是游击战,也即是从作战形式上说的。如果从战争形式看,游击战争的定义又该怎么下呢?
朱德认为:"游击战争是弱小民族革命时代必然的产儿。""什么是游击战争?游击战争的定义应该是群众战争,是群众直接参加抗战的最高形式,至于如何打法,如何行动,那是游击战术的问题。"在另一处,他指出:"抗日游击战争的定义因此应当是:抗日的大众战及民兵战。我们指明它是抗日的,以与其他的游击战争分别开来;我们指明它是大众战或民兵战,以与正规武装部队的战争分别开来。"在《论解放区战场》一文中,他还指出:"人民战争的基本内容就是群众战。"它是人民军队在解放区战场实行的战略战术的出发点。"这种群众战的特点,就是不但有人民大众在政治上的协力,而且有人民大众在军事作战上的协力。这种战争不是军队单独进行的,而是以人民大众共同作战的灵活配合来进行的。这种战争是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的配合作战,是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和人民自卫军的配合作战。"
用广泛的群众性来说明游击战争,确是抓住了本质。古今中外的游击战争,无不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从美国独立战争到西班牙人民反对拿破仑统治的游击战争;从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组成的"海上乞丐"、"森林乞丐"到俄罗斯人民袭击拿破仑军队的游击战争,都反映了游击战争的这一本质。1938年1月,朱德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就曾说:游击战争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美国反对英国的独立战争,俄国抵抗外国的侵略战争,都曾使用过,这是对抗武装占优势的敌人的一种战术。
游击战争既然是群众运动,"如果游击队脱离民众甚至被民众所仇视,那就是死路"。"那末,任何地方,凡是有了这种群众运动的,有着军队的帮助固然能够发动起游击战争来,没有军队的帮助也未始不能发动起来。"由此,朱德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群众,就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说:"周恩来同志把游击队和群众的关系,比如鱼和水关系一样,这是最恰当不过的比喻。鱼在水中必然活跃自如,鱼隔开水自然只有死亡。游击队只要具备了群众的条件,再加上巧妙游击动作,他是一定能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其伟大的作用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战争路线为指导的游击战争,集古今中外游击战争之大成,并将其推向新的高度。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游击战争从来没有像中国的抗日战争那样具有战略上的决定意义,具有如此广泛的群众性。抗日战争中,人民群众不仅创造发挥了麻雀战、地道战和地雷战的威力,而且还创造了许多越来越巧妙的打击敌人的战法。如埋伏在敌人碉堡附近,敌人一出门便给以痛击的"堵门战";埋伏在树林村边活捉零散人员的"捕捉战";敌人走到哪里民兵就打到哪里的"车轮战";同敌人转圈子的"推磨战";一村打响四处驰援的"蜂窝战";等等。真正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从具体战例上说,抗战时期太岳军民进行的沁源围困战是人民群众创造游击战争的典型范例。沁源位于太岳根据地北部。1942年10月,日伪军以太行北部和太岳北部地区为重点,出动1.6万余人的兵力同时开始扫荡。在太行、太岳军民的打击下,迫使敌军于11月中旬撤回原据点,但留置一个大队日军及部分伪军据守沁源县城等据点,企图以此为基地分割和"蚕食"太岳根据地。太岳北部地区军民遂对沁源之敌展开了长达两年半的长期围困战。他们采用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和伏击战打击沁源县城的日伪军。在太岳军区部队配合下,沁源地方武装和民兵共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迫使沁源县日伪军于1945年4月弃城撤走。为此,延安《解放日报》专门发表社论,称赞沁源围困战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这也正如朱德所说的:"敌人攻入一步,即被我群众武装重围一层,敌人集中,则以游击战争方式包围他,经常的袭击和扰乱他,断绝其交通运输,封锁其消息,肃清汉奸,实行坚壁清野,使敌人精神上受到重大打击,资财上受损失,消息不灵,接济困难,犹如聋子瞎子一般。这样使敌疲困起来,麻痹起来,造成我主力消灭敌人的条件和机会。"人民游击战争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五、迅速、秘密、坚决,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
迅速、秘密和坚决,是抗日游击战术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