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积极主动与盟军协调战略作战思想与作战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联盟战略的作用。首先是要采取各种手段向友军宣传我之战略战术思想与作战方针,为双方的协同作战奠定基础。在抗日战争中,彭德怀利用与上至蒋介石、下至国民党军基层官兵接触的一切机会,宣传阐释持久战战略方针和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思想。彭德怀作为第二战区东路军的副总指挥,除指挥八路军外,还指挥着十几个师的国民党军队。针对国民党将领从没有打无后方的游击战争,对敌后游击战争十分惶恐的情况,1938年3月24日,朱德、彭德怀在沁县以南的小东岭召开东路军将领会议。国民党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十四军军长李默庵、第三军军长曾万钟等高级将领,阎锡山、卫立煌的代表,蒋介石的联络参谋,与八路军的将领一起参加了会议。会上彭德怀作了关于东路军作战纲领的报告。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敌我形势,总结了太原、南京沦陷的教训,阐述新的作战原则:实行战略上的防御战,战术上的进攻战;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消耗战,战术上的速决战与歼灭战;运用运动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发展游击战以造成我基干军队在运动中大量歼敌的机会。并深入讲解了运动战和游击战的战术。与会国民党将领都感到受益匪浅,经过会议的热烈讨论,通过了彭德怀所作的作战纲领报告,划定了各军、师活动和建立根据地的地区,协同打通了后方交通线。会后应友军的邀请,八路军总部由左权副参谋长主持为友军办了游击训练班,朱德、彭德怀、左权都亲自给训练班授课。小东岭会议是山西战场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规模最大的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也是一次以共产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为以后联合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奠定了基础。
五、时变法移战争是人类社会最为剧烈的活力对抗,多变则是活力对抗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动之中,但战争进程的敌我力量对比、战法和战局的变化,不仅比一般事物的变化更急速、更突出,而且更难把握。从一定意义上说,谁能更好更快地把握和适应这种变化,谁就可以驾驭战争的进程。这就要求包括战略谋划在内的一切谋略思考,都要以对手的转移为转移,以时间的转移为转移,以条件的转移为转移,以地点的转移为转移。即便是自己过去成功的战略方针和战法,也要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赋于新的内容。古人云:兵形似水",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能因敌变彭德怀在战争指导中,无论是战略谋划还是战役战斗的指挥,都极为强调"时变法移",他在论述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时说":指挥员必须从死背操典中解放出来,必须认真从当前的具体环境里,从中日战争的规律性里,研究出真正主动灵活的抗日战略战术来。"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其精要正在于此。
(一)因敌而变彭德怀历来强调有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激烈角逐的战场上,对阵的双方都是根据对手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作战方针的。对不同的作战对象采取不同的战略和策略,当对手的实力和作战指导发生变化之时,也要随之改变自己的对应之策。
长达20多年的中国革命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战争,在不同的战争时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有着明显的不同,原因很多,但首要的是作战对象的变化。彭德怀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起的各个革命战争阶段,都负有战略指导的重任,根据不同的作战对象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战术手段,亦是彭德怀战略谋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他在论述我军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转变时指出,我军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集中统一指挥的运动战,转变为分散的游击战,从战争形式来看,是降了级的。没有这种形式的改变,就不可能适应敌后形势的发展"。原因何在?1942年他在《论革命根据地与武装斗争》一文中对此作了明确的阐述":今天我们是处在敌后,敌人武装力量的顽强,是超过中央第五次围剿时的敌人的。那时阶级敌人的军队,武装配备虽也是现代化的,但士兵在政治上的顽强性,则远不如日本士兵。苏区时期敌军的许多士兵同情土地革命;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则受武士道的麻醉相当深。"用基本的游击战和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以代替内战时的旧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正是坚决地实行了这一转变,敌后抗日根据地才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使之成为团结人民赢得抗日战争中胜利的希望所在。
在敌实施战略进攻、沿交通线长驱直入时,彭德怀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在敌翼侧和后方以伏击和袭击的形式,歼灭运动之敌,切断敌后方补给线,配合正面防御作战。当敌为解除后顾之忧,对我初创根据地实施多路围攻时,朱、彭则采取内外线结合,以内线歼敌为主的作战方针,即以一部兵力于内线消耗、疲惫和牵制敌人,为主力机动歼敌创造条件;主力则转移到围攻之敌侧后隐蔽待机,尔后抓住其孤立突出、疲惫沮丧的一路,予以歼灭或歼灭性的打击,再转移兵力击破其他各路,以粉碎敌之围攻。当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敌由战略进攻转为以保守其占领区为主,并企图变"点线"占领为面的占领,对我根据地由过去的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围攻,变为逐步推进、压缩包围圈、然后分割清剿的"扫荡"时,彭德怀则将以内线歼敌为主,转为以外线歼敌为主,即在敌分进合击逐步推进时,主力适时转入外线对"扫荡"之敌的后方交通线及据点展开积极的广泛的攻势,迫使进入我根据地之敌回援,从而粉碎敌之"扫荡"。当敌利用点线对我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实行"囚笼"政策时,彭德怀则指挥八路军对敌占交通线发动不同规模的交通破袭战,以打破敌之分割封锁和变线的占领为"面"的占领的企图。在战略相持阶段中期,敌为巩固其占领区,使之成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对我根据地采取了"铁壁合围"、"辗转抉剔"",拉网式扫荡",并配合以"蚕食"、"治安强化运动"。对此,彭德怀对策是:在敌展开合围时,采取"化整为零",以分散对敌之集中,避敌锐势,保存力量;在敌分兵进行"辗转抉剔"时,则"化零为整"以集中对敌之分散,给敌以有利打击,挫败其"扫荡"。尤其是针对敌之"蚕食"与"强化治安",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派出大量的武工队和小部队,深入敌占区,把斗争的焦点引向敌占区,变敌之后方为前线,变我之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地挫败了敌人企图,扭转了根据地退缩的局面。在战略相持阶段后期,当敌人取守势时,彭德怀则指挥八路军转为主动地、有计划地对敌展开攻势作战,广泛采取围困战的形式,迫敌撤退,并在其撤退时歼灭之;同时集中较大兵力,对边沿区敌之城镇据点展开攻势,以恢复和扩大根据地,缩小敌占区。正是因为彭德怀善于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确定的总方针,依据敌后游击战争形势的发展,敌变我变,才使八路军和根据地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二)因势而变彭德怀认为,任何高明的军事家,在战前对战争发展态势的分析都只能是较为原则抽象的,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战略方针、战役乃至战斗的决策,不完全适合实际情况在所难免。战争指导者的高下之分,不仅在于对战争进程的预见性,而且在于战争进程中的应变能力。这就是说战争指导者必须清楚认识和把握战局发展的客观情况,并适时调整自己的作战方针和部署。彭德怀强调指出":当时情况确实有了改变,也就要改变自己的部署,部分的改变,甚至全部改变自己的作战计划,切不可固守陈规,企图侥幸。也不要误虚为实,自失战机。"在彭德怀参与指导和直接指挥的战争中,无不体现着因势而变的战争艺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抗美援朝战争面临着与国内战争相比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和战前难以预料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战场的主动权,更依赖于因势而变的高超艺术。
志愿军入朝前,中央军委为志愿军确定的作战方针,是首先实行阵地战,即先敌赶到平壤、元山铁路以北,德川、宁远公路以南地区组织阵地防御,稳定战局",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具有压倒优势条件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可是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时,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敌已先进占了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据此彭德怀果断决定放弃原定作战方针,决心以运动战歼灭冒进之敌。他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指出":目前美伪军北犯中,所遭人民军抵抗甚微,仍无顾忌地分途北进中,敌在未发觉我行动前,将仍会向北冒进,因而我军以运动战的方式,歼灭敌人是可能的。"提出了改守为攻,即以进攻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战方针。彭德怀的这一意见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志愿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连续进行了5次以运动战为主的战役,以积极的攻势行动,将敌人一直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以南,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战争转入相持阶段,敌人表示愿意举行和平谈判的情况下,彭德怀又适时提出了"充分准备持久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战略方针,志愿军由战略性反攻转入"积极防御",从以运动战为主转到以阵地战为主。在策略上则采取打谈结合,以战促和。正是由于适时实行了上述转变,才使志愿军愈战愈强,不但粉碎了敌人的一系列局部进攻,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还使我军有了巩固的后方,增强了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技能。
(三)因地而变军事对抗对自然地理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同的地理条件,对军队的作战行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彭德怀十分强调有什么地形打什么仗。并认为研究地形特点,不仅是战役、战斗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更为重要的是在战略谋划时,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思考对策,制定因地制宜的作战方针。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提出的许多新战略战术原则,充分反映了因地而变的思想。
早在志愿军入朝前夕,彭德怀就根据朝鲜是一个狭长半岛,三面濒海,北部多山,回旋余地小,不便于大部队行动的特点,提出了运动与阵地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彭德怀指出":因为朝鲜地面狭小,敌人暂时还占有某些优势,所以要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配合。"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在西线实施进攻时,在东线即实施了防御。在第四、五次战役中,志愿军也均将运动战和阵地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种方式的配合,为运动战阶段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着眼于朝鲜的地形特点,彭德怀还提出了在运动战中保持战线的稳定和连续的问题。在过去国内战争中,我军以流动性作为组织运动战的重要手段,通过机动调动敌人来创造战机,因而战线很不固定。可是朝鲜战区地域狭窄,使我军无法在敌人腹地开辟战场。同时我军主要靠徒步运动,机动力远不如敌人。因此彭德怀指出":根据敌情和地形条件,过去我所在国内所采用的运动战,大踏步地前进和大踏步地后退,不一定适合于朝鲜战场。"从第三次战役起,志愿军改变了无固定战线的大步进退方式,进行运动战时也保持一条战线。在进攻时,依托这条战线进行准备;在防御时,依托这条战线节节抗击。创造了有限地域条件下运动战的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