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30105300000026

第26章 命运密码之十五 诚信

1.诚信

诚信,简单地说就是诚实守信用。与“诚信”观念紧密相关的是“契约”“约定”“承诺”等概念。诚信是对自己所做承诺的坚守,而承诺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一种契约、约定关系。从大的方面讲,承诺、守信是因人类自身生存而对相互间关系相对稳定性的一种客观需求。

研究者认为,承诺是人类安排未来的一种独特方式。人与人之间之所以需要承诺,是因为人的行动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做出并坚守承诺,目的是为了在人自身可能的限度内,减少这种不可预测性,使未来尽可能变得更可预见、可信赖。

诚信是人类在千百年发展中形成的行为规范,这种方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智慧的凝结。之所以要有这样的规范,首先是来自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也就是说,不可预测的事情总有可能发生,如果一旦发生不可预测事件,或一方故意改变承诺,必然会给对方的生活工作节奏带来混乱和损失,所以承诺作为对未来生活活动的安排,只有在没有发生未来不可预见事件之前,就必须要求双方遵守原先的承诺。其次,遵守承诺总是双方的事情,只有当对方履行诺言的时候,另一方才能履行诺言,不能要求契约双方的某一方单方面履行诺言。在双方或多方关系中,只有单方面的承诺,不可能建立诚信。

诚信是一种人的内心状态。诚是诚恳、诚实,不弄虚作假;信是信用、信任,不欺诈坑弱,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二者紧密结合体现了现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诚信有着特殊的社会普适性和重要性。现在关于社会诚信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了。因为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期,由于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失信问题相当严重,假冒伪劣产品满天飞。

在中国广为人知的“3·15”,就是对每年一度企业失信状况的大曝光。近几年,尽管“打假”的范围从农村假化肥、假种子等“坑农”事件,扩展到社会各领域,企业假注资、假地址、假合同、假产品、假商标,个人假文凭、假学历、假年龄、假成果、假论文、假婚姻、假姓名等等,几乎无所不有其假。当今社会制假售假的泛滥,一方面说明了诚信在当今社会的缺乏,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和期盼。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古人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有关诚信的格言,无不表明诚信的内涵与庄重。社会无信不稳,企业无信不兴,个人无信不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的今天,诚信缺失,诚信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道德风尚的确立,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甚至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治经济,企业与客户、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政府管理者,方方面面,都是契约关系、法律关系。个人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操作主体,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主导社会经济关系,遵守契约是道德的规范,遵纪守法是法律的约束。

2.诚信是立身之本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品格。“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这种优秀文化熏陶了我们几千年。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已经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不乏有关诚信的典型人物和故事。

中国古代有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为了使自己的爱妃褒姒欢心,得到她的笑容,竟下令将烽火台点燃,诸侯们以为有战争,纷纷前来救驾,原来却只是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使各个诸侯遭到戏弄。而当戎族真来攻打西周时,周幽王命人点燃烽火,诸侯却再未来救援。结果,幽王被杀,褒姒被抢,西周灭亡。诚信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如果失去了诚信,国家的安邦根基就会动摇。

与此相似,有一个世代相传“狼来了”的寓言故事。从前,有一个放羊的牧童,为了取乐,竟然几次谎说“狼来了”,善良的乡亲们前去撵狼,却次次扑空,因而失去了乡亲们的信任。可是,当“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人再相信他,结果他被狼吃掉了。这个寓言暗示人们: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极其重要的道德要求,说谎如狼一样可怕,诚信如命一样可贵。

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成绩很优秀,自认为可以理所当然地留在德国工作。他四处求职,拜访过许多大公司,没想到均遭拒绝。最后,他选择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仍然得到了小公司很有礼貌的拒绝。高材生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当其知道频频遭到拒绝的原因时,他很惊讶,只因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曾经有3次逃票。他更加气愤了,就因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小题大做。可德国人并不这么看,在德国抽查逃票一般被查出的几率为万分之三,也就是说你逃1万次票才有可能被抓住3次。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住了3次,这在严谨的德国人看来,是绝对不可饶恕的。车票是乘驾双方的一种契约凭证,逃票自然被视为失信的表现。

有一位同学,大学毕业后,由于一些个人原因,在不少同学中间借了一些钱,一直没有还,他也感觉无脸见同学,同学们聚会也联系不到他,其实是他故意不见。大学同学是一个人一生中一种非常宝贵、纯真的关系,而他自己却无法在同学之间立身。事实上,同学们也没有太多认真,毕竟是同学,但他自己都无法使自己现身,在同学中间跟失踪了一样。是非常可悲的,也是一种失信的代价。

新中国建立后,尽管百废待兴,但对外交往中一句最为著名、最为有力的话就是: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为了取信于民,就在国都南门处立下了一个三丈长的木桩,声称谁将它搬到北门即奖赏10金。有一位壮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很轻松地就将木桩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兑现,奖赏了10金。由此,商鞅确立了自己的诚信,使变法得以推行,并最终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伟业。这就是历史上“南门立木”的故事。说明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成就事业的前提。一个人不讲信誉可能得逞一时,但绝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2007年,饶平县汫洲镇36岁的青年农民林良旭出公告寻找债主,拿出多年打工创业几乎全部的100多万元积蓄,替父还清债务,演绎出一段感人的诚信传奇。这个感人的道德故事,经过《潮州日报》独家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也相继报道。

1995年,饶平县汫洲镇汫南人林志林(林良旭之父)因轻信朋友,拿出多年积蓄并向亲戚朋友筹集资金,让朋友经营钢材生意。而在两年后,因生意失败,朋友为避债出逃而不知所终,给林志林一家留下了巨额债务。随后,随着债权人的起诉,法院将林志林所有财产进行拍卖,拍卖款用于偿还部分债务,但仍欠下百万元之巨的债务。因无力偿还,面对追债和内心的愧疚,林志林一家无奈离开家乡,来到汕头租房居住。

林良旭说“那年,我刚好26岁”。原本安稳温馨的家一夜之间变得压力巨大,家里几乎称得上破产了,这让他感到迷茫和失落,为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经济收入,他和妻子一起跟朋友到北京打工。

“我一个月工钱550元,老婆一个月450元。”林良旭说,这是他们到北京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这点钱,除了房租,还要应付柴米油盐、交通、医药等等方面的开支。2001年,林良旭辞去工作,拿出积蓄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小汽配店。由于经营有方,为人诚信,他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慢慢好起来,偿还家庭债务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看到逐渐走上正轨的生意,心里有时又感到矛盾。

2007年,林良旭回家探望父母。此时92岁的奶奶拉着他的手说了一句话:“我们林家在汫洲一直人缘很好,不要让欠债坏了我们的名声,我希望在我活着的时候,能看到所有的债都还清,给父老乡亲一个交代。”“到底我们欠了多少债?”林良旭这句话虽然问了父亲多次,这一次父亲虽然再没有说话,但他还是默默地从房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父亲12年前所写的一叠厚厚的借据以及一本有详细记录的本子。虽然历经12年,借据的边角已经泛黄,但在精心保护下仍然保存完好。

“也许我还了这些钱,可能会对我目前的生意有所影响,但我还是决定回来还钱了。”林良旭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很平静。于是,9月22日至24日,汫洲镇有线电视台连续几天播出一则“敬告”,大意是借款人林志林敬告各位债权人,请持原始借款凭证到汫洲镇某街办理手续,领取借款金额。原来,在见过祖母和父母不久,9月18日,林良旭就放下生意,筹集多年来积攒的几乎全部资金,从北京专程赶回。在一位族叔的帮忙下开始清债,同时又发布告示。连续几天,共106位债权人,110多万元的欠款,随着前两天的最后一笔债务从记录本上画去,一个现代青年以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曲诚信之歌。也许林良旭父亲的朋友也会看到林良旭的还债举动,而他也成为失信的典型,无颜面在原来的亲朋乡亲之间立足、生存。

原中国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在2001年********上讲到一则这样的故事:一个七八岁的瑞士小男孩在一家超市的厕所里很久了还不出来,他妈妈急了,一个记者刚好碰到他,记者替妈妈进去找,发现小男孩满头大汗在修抽水马桶,想把马桶冲干净。记者问男孩:你妈妈在外面急了,干吗还不出去?男孩说:马桶没有冲干净怎么可以走呢?龙永图把小男孩的这种责任感称之为诚信意识,从细小的事情上可以看到小男孩的道德观念。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先生也曾经讲述过他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1979年,他被公派赴英国留学。一次,一个朋友邀他开车到郊外野餐。虽然风光秀丽的郊外别无他人,这位朋友还是将野餐所有的垃圾都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塑料袋装好,放到车上带回市区处理。又一次,他在一个公交车站等车,因为自己坐在一边读报,公交车来了没有发觉。忽然他听到有人招呼自己:“车来了”。抬头一看,原来排在自己后面的人一个也没上车。将垃圾带回市区处理的朋友他不这样做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公交车站的候车者也都与他素不相识。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诚实守信,信守自己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蒋树声先生说:这种诚信升华的结果就是道德的完善。

中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社会准则就是守信。建立全社会的守信意识、诚信观念,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也是需要向西方学习的。

3.诚信才会成功

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成功之本。政府守信,能够得到老百姓拥护;企业守信,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客户;个人守信,会赢得朋友,会助推自己事业的发展。

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他带给人的不仅是万贯家财,功成名就和流芳百世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

博能集团是改革开放后在赣东北红色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1992年底创立,1994年销售额就达到亿元。十年时间里,企业资产扩展了2180倍,纳税金额增长了205倍,员工人数增长了110多倍,生产的“方园牌”漆包线曾跻身全国同行业产销量之首,“上饶”牌团体客车社会保有量列全国第一。

该集团董事长温显来认为,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博能集团能够如此迅猛发展,除了依靠来自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以外,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就是他们始终坚守着诚信经营的理念,以诚信的态度始终处理好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关系。他认为:诚信可以创造财富。

温显来十七八岁时就带队做工程,有一次,人家多给他们算了几千块钱的工程款,这笔钱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为了不让客户受损失,他自己掏腰包把钱退还给对方,在客户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从此,工程任务应接不暇。在集团创业之初,与福建的一家企业签订了一份贸易合同后,因上游货源价格突然上涨,在其他供货单位单方面停止履行合同的情况他们仍然信守合同,确保供货。虽然业务上亏了,但赢得了客户有赞赏和信赖。后来这家企业成为他们的黄金客户,十年的合作算算账,至少让他们挣了3000万元。这些事说明诚信需要付出,也说明诚信是有回报的,而且诚信的回报是丰厚的,有时是意想不到的。他说,有一年,由于集团发展较快,资金投入过大,一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这时,浙江一家客户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借了1000万元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

经历了这么多年市场的风风雨雨,温显来对自己有个客观的判断和分析,他总结道:刚踏上社会时,就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和我一起创业,他们的水平能力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当时都在我之上。但为什么一些机会落到了我的头上,让我小有成就呢?我觉得除了自己能勇于面对困难,愿意去挑战困难以外,关键是诚信给我带来的收获。

在谈生意和进行合作的时候,他不仅为自己算账,还为合作伙伴算账。他把生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家都挣钱,这是最好的生意,一定要做好;第二类是别人挣很多钱,自己挣得很少甚至不挣钱,这类生意也可做,因为可以帮助朋友挣钱;第三类是只有自己挣钱,别人挣不到钱甚至亏本,这种生意他认为不应该去做。本着这个原则去做生意,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握好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生意也一定会越大朋友越多。恒久诚信带来的永远的共同利益,同时结交了永远的朋友。

蒙牛集团的牛根生成就了蒙牛集团发展的传奇,他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也是他的切身经验之谈,他很多次对人们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而诚信就是“德”的根本和基础。

成功的人都是诚信的模范。因为任何行业、职业、工作,都是与人交往的,成功者的成功,在根本上,都是取信于人的成功。在私人的生活圈子里,朋友之间也有信用问题存在,而守信的人是最容易赢得朋友信任的;在工作中,对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的尽职尽责也是信用问题,你承担了该项工作,意味着你承诺做好该项工作,工作任务完成出色,自然会赢得同事和领导的信任;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都会有一些售后的服务承诺,售后服务完善,客户会放心购买,客户会越来越多,市场会越做越大;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也是人民大众的服务者,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各项服务、政策、发展计划也有按时兑现的信用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取信于民。

不论朋友之间的取信于友、工作之间的取信于同事、单位之间的取信于客户,还是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取信于民,都是取信于人。

冰心老人曾说过:“诚实就像雨洗过的青山,是绿油油的,没有一点灰尘”。诚信就是首先自己不欺骗自己,一个人无论贫穷或富裕,地位低微或是高贵,都会面临一些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有些人在名利面前乱了手脚,为了名利反倒身败名裂,有的人则洁身自好。诚信可以使人心灵安静,可以让人睡得踏实,生活工作得健康安稳。俗话说:“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的人,生活在世上,就像是一粒漂浮在真空中的尘埃,没有立足之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诚信的人,既是助人也是助己,只有有人助,才能走向成功。

问答

与朋友、同事、客户约会时,你经常是提前到,按点到,还是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