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考致富
3009200000013

第13章 积极对待失败铸就成功

活着即成功

人的生命是坚强的,因为它是在长期的斗争中保留下来的,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说,生命是抵御死亡的各种力量的结合体。然而,人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得不面对各种风霜雪雨、艰难险阻。生命是人生中最艳丽的花,需要你的精心呵护,它才能不断更新和繁茂。珍爱生命,是你克服挫折的第一步。作为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人类的生存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严重挑战,所以,能够活着就是伟大而美丽的,因为活着太不容易。

天灾无处不在

首先,我们生存其中的自然界变幻莫测。人生活和存在于一定的空间。我们共同的地球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植物、动物、矿藏、能源、大气层等构成了我们的自然世界的一切。尽管人能够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丰富精彩的活剧,但人毕竟不是万能的。人的存在总是要受制于他所生存的地理空间。他要想生存和发展,变幻莫测的现实自然世界就是他必须逾越的第一道门槛。

人祸不可避免

社会的纷纭复杂也使得人类生存不易。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舞台构成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人生活在其中当然就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与自然同人类的关系相似,它既有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人们不断完善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活动进行不合理“摆布”的另一面。家庭、学校和社会作为社会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实践中战胜挫折

如果说,普通人生活本来就应是多舛的,这是世界的常态,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正是由于处境的艰难造成了人们无数挫折与失败,造就了一个人平凡的人生,这也许是对的。然而,这种生活的常态却具有普遍性,生活不会过分偏爱任何人,即使是今天看来无限风光的时代宠儿、大牌明星,其人生的旅途也常常是一波三折,充满荆棘与悬念。对于成功的人生而言,重要的恐怕不是有没有障碍与挫折,而是在实践中去有效地克服它,战胜它。纵观成功人士,都不乏宏伟志向,但其成功之路却也并非平坦而顺畅,很少有一举成功者,更经常的情况是一波三折,历经多次尝试和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挫折是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完美的人生需要挫折与失败来点缀,正如同红花需要绿叶一样。失败与挫折会使你苦短的人生旅程显得漫漫而悠长,如果没有了它们,如果你一路总是悠悠荡荡,在生命的尽头,你会哀叹你的简单与寡味。在老朽的暮年,于阳光下细细品味的永远是你的挫折与失败。没有挫折与失败的记忆恐怕会连任何可供回顾的往事都没有。曾经有的一切都是独属于你的财富,经受过的失败与挫折就是成就你完整人生胆量与气魄的燃料与营养。

另眼看失败

人们总是不肯爱惜自己现在的处境,到了夏天,说他喜欢冬日;到了冬天,说他更爱春日的阳光。其实无论什么事,绝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我们隐其不足而扬其足,那么,凡事都能得到其中的乐趣。柳叶欲枯,还有长条在风中摇曳;菊花残了,犹剩几枝抵抗着风霜,秋天老去,如果有着睛和的天气,即便日历上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冬季,我们也绝不会相信。

每当我们开始干一件事,总难免要失败。如果害怕失败,你将._事无成。家长们常说:“孩子只要能立就能走,能走就能跑。”每个家长都懂得孩子不摔几跤是学不会走和跑的。而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跌倒中学会走路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事实上,所有的人都是这样长大的。

只有在失败中,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本领。你想长大成人,想超过别人的话,就更要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格鲁德·史密斯曾经这样说过:“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日本人把“不倒翁”这一玩具称为“永远向上的小法师”。每当人们参加竞选时,就用它当装饰品。有的人把“不倒翁”的一只眼睛涂黑,还有的人若是当选了,就把“不倒翁”的下半身涂黑,以示庆贺。“不倒翁”因为重心在下,所以无论你如何推它,只要一松手,它马上又会弹起来,因此是个很招人喜爱的玩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玩具,它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却很深刻:正是因为人接受磨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重心向下,他才能变得更加坚强。的确,人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比从成功中收益的还要多。

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将创建世界大型企业的成功秘诀总结为3点:一、出身贫寒;二、学历低下;三、体弱多病。无论是谁,都会认为这是3个极为不利的条件,把它们当作成功的秘诀,当然使人出乎意料。松下幸之助只读到四年级就辍学了,而一般人最起码都是中学毕业,所以,比起同时代的人,他的学历是非常低的,但他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一心一意地拼命学习。他体弱多病,经常卧床不起,但他担心自己一事无成,为人所鄙夷,便经常抱病参加工作,并下决心实行了企业部制(这是松下公司的经营方法:按产品不同、地区不同给予属下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权)。这正是松下公司能大幅度飞跃的基石。澳大利亚的精神病专家阿德拉对松下幸之助这位了不起的人作了这样的评价:“只有人,才拥有变不利为有利的巨大力量。”

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种种缺憾。生活中的不幸、事业上的失败、情感上的挫折……都会给人带来烦恼、痛苦甚至绝望。倘若你在种种失意与懊恼中挺直腰板,自强不息,奋然前行,那么缺憾也能成为财富,甚至是我所独有而别人望尘莫及的独特财富。

不坐等生命的终结

蜉蝣交尾产卵后,过不了几天就会死去。因此,人们称它为“梦幻式”生命的代表。但是,仔细一想,人的一生与宇宙相比,又何尝不是短暂、可怜的呢这样看来,人与蜉蝣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了”。如果,把地球的45亿年当作一年来计算,人类只不过是12月31日夜里ll点55分才出现的。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他的一生就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了。英国的大诗人雪莱说:“人生一瞬,死也一瞬。”因此,人生的快乐、苦恼、成功、失败,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愁眉不展、叹息不已呢

正因为人生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我们才更要好好地利用这短暂而又非常重要的时间,争取为自己和后人留下奋斗的业绩。那些真正理解人生短暂的人,会对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非常珍惜。假如你知道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你一定不会坐等生命的终结。无论一天是多么短暂,你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认真生活,而不管上帝赐予你怎样的生活内容,是欢笑还是泪水,是痛苦忧愁还是成功喜悦,你都认为自己应该去好好品味。实际上,我们应该经常这样想一想,这也许会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一日就是一生。如果你以为人生是漫长的,总是休息的话,恐怕你的一生就会在休息当中度过。德国作家帕鲁尔这样说过:人生就像一册读物。愚蠢的人很快就读完了,而聪明的人却还在认真地慢慢阅读。因为,聪明的人知道,人生只有一次。”萧伯纳说:“人生最初的40年是正文,后40年是注释。”巴尔扎克说:“人生是一本怎样读也读不完的书。”如果你能支配瞬间的话,你就一定能支配整个人生。

想想看,没有失败,我们就什么也学不到,然而,我们已经学会将成功视为唯一可以接受的衡量标准。我们往往避免进行可能会失败的活动,惧怕未知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害怕失败。人们往往不做没有成功把握的任何事情。这样,害怕失败就意味着既惧怕未知,也惧怕由于没有“尽力做好”引起的别人对你有不好的看法。

挫折是难得的情调

曾经多少次,你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教育不够,智慧不足,或是生理上有缺陷。这些糟糕的思维使得你容忍自己的平庸而自甘堕落。对待人生,态度一定要坚决,越是挫折越是要知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奥运会已经举行了27届,每一届都有众多的大牌明星为人们所崇拜、所敬仰,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也就被逐渐淡忘了,过眼烟云而已。人们却永远不会忘记威尔玛.鲁道夫,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教导我们如何将心中不朽的信念变成各种克服困难的催化剂。

威尔玛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在支架上度过了6年,寸步难行。但威尔玛相信总有一天这些支架会离她而去。医生叫她做点运动,于是她想,既然做一点运动有益,我多做运动不就更有好处吗父母不在时,她就丢开支架,试着走路,一次又一次……12岁时,她对医生说:“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说完,她丢开支架,从房子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从那时起,她彻底扔掉了支架。

威尔玛想进行体育运动,鲁莽地尝试着打了几下篮球之后,便向教练挑战说:“如果你每天教我10分钟,我将还你一个世界级运动员。”教练禁不住大笑起来,但她还是得到了这10分钟。篮球赛季结束之后,威尔玛转向田径运动。她14岁加入田径队,16岁受鼓励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在1956年的奥运会上,她获得了l枚铜牌;在1960年的奥运会上,她获得了3枚沉甸甸的金牌。

如果没有幼时的那一段经历,威尔玛能成为奥运冠军吗多少年以后,她所怀念的还是她的支架。当初为了摆脱它,她付出了多少血和泪,一旦脱离它,她又是多么地依恋它!这是一种精神的依恋,一种情感的归宿:正是因为有了支架,才有了她的奋斗,也才有了她辉煌而不平凡的人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受的迫害,我国着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在他的新书《岁月随想》中这样说:“我在下田干活期间,牢记自己原来是一个播音员,今后,我还会回到我原来的岗位上去。对这点,我几乎坚信不疑。我从没半点看不起农民,但我相信,党培养我这么多年,并不是只让我做一个养猪的专业户。”在这种心境的支持下,赵忠祥不但没有忘记看书学习,还默默地练习他的专业技能。这一切对他的帮助很大:“今天想来,我真的很感谢那些让我去于校的人,包括那些希望我永远留在那儿的人。在那里,劳动并没有构成对我的惩罚而是给我身心一次锻炼,使我体会到生命中难得的情调。在干校期间是我一生中很美好的时光,随着岁月的消逝,曾经有过的消极或埋怨心理,早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竟是越来越多的美好回忆。”

以失败为师

旧金山第一位女市长戴安妮·费恩斯坦是一位具有十足信心和竞争意识的卓有成就的妇女。她说:“我把失败只看作是我选定的事业的一部分。如果我被失败吓倒,我就不会成为一个好市长。所以一个人要学会不从个人的角度看待失败。优秀的政治家必须具备一点凤凰涅架的精神。”

作为常人,我们必须学会以失败为师。每一次我们付出了努力而没能成功时,我们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对我们本身和我们的行动方式具有宝贵价值的教益。掌握对待失败的能力,是成长和成熟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老话:“每天吃个苹果,不用找医生。”我想把这句话改一下:每天受点小挫折,不用去找医生。正如我们日常所说,久病的人已经能成医生,经常接受挫折和失败的磨炼,在心智和耐力方面的锻炼已经足以使你抵抗任何“病菌”的侵袭。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经受一点小挫折的人,经过多年的磨炼,会具备一种在困境中生存的能力。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灾难,他们都不会像茅草屋遇到暴风雨时那样容易被摧垮;在灾难像飓风一样袭来的时候,也能够巍然屹立,毫不动摇。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经受过挫折和失败的人,能够勇敢地迎接更多的风险。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可以经受住灾难与痛苦的考验,劫后余生,他对事物的失落感就会减到最低的限度。爱默生用诗意般的语言说出了同样的看法:“一个人的成功由许多失败构成,因为他每天都进行尝试和冒险。他摔倒的次数越多,前进的步伐就越快……我听说在马术方面,不曾从马背上摔下来的人不是好骑手;而且,他永远成不了好骑手,除非等到他从马背上摔下来之后。那以后,他再也不会因为害怕从马背上摔下来而提心吊胆,而不论奔向哪里,他都可以自由地驰骋。”不要诅咒失败,而要学会利用它。失败可以给你指明方向,清楚地告诉你应该避免什么,使你提高警惕,不致重蹈覆辙。这样,失败就成为指路标,指示你下次不能再往那儿走。人人都有失败的权利,你也同样,失败=学习=努力=成功。失败是对事物的评判,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并非是对你人格的宣判,不是永恒的状况,不是致命的错误。要记住的是,对待失败的态度而不是失败本身铸就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