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800000068

第68章 珍贵的草药植物(2)

人参这类植物,大约有700种。生长在热带和气候温和的地方,常见于美洲和亚洲。人们相信,人参的根具有医疗特性。用于治疗的人参主要有两种:亚洲人参(亦称中国参或高丽参)和西伯利亚人参。美国另类医学常用到的一种美国人参,叫做西洋参。

中国人参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它们共同作用产生良好的疗效。现已确定,超过十二种的人参皂甙可以提高精神、解除压力和提高体力及智力。人参中的其它化合物可以降低血糖和提高免疫系统能力。一些人相信,人参能对肾上腺产生作用,可被用作壮阳药和“减压药”(解除精神压力)。

西伯利亚人参用于预防感冒、流感和呼吸道感染。某些人声称它能增强精力和耐力。这种草药中的一组化合物五加甙,也有生理疗效。西伯利亚人参与亚洲人参一样,同样含有多糖。倡导者声称,人参可以提高肌肉耗氧能力,从而减少人体中的毒素。

人们食用人参已有很多年了,只是它的功效被大大地夸大了。西方国家进行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得出很多可以确认人参这些生物活性的数据。过量食用人参会毒害身体,例如使人呕吐、出血甚至致死。试管实验显示,人参可以刺激免疫细胞和活化天生杀手细胞,来抑制肿瘤的生长。人们发现,一种人参皂甙化合物可以增强某种化疗药物顺氯氨铂预防卵巢癌扩散的能力。

1990年,韩国研究发现,食用人参的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小于那些不食用的。研究还发现,人参提取液和人参粉末的效果比新鲜的人参切片、人参汁或人参茶好。把人参加入日常食物中,也使南韩人降低了患胃癌的危险。中药产品不受(药品管理法规)管理。试验发现,许多人参产品中的有效成分不如它许诺的那样多,一些根本就没有含有人参根。

但是,人参作为一种刺激物,可能引起神经紧张或兴奋,因此,临睡前不要食用。食用人参时,不要饮用咖啡或其它含咖啡因的饮料。血压高或头痛的人亦避免用人参,因它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如果您考虑服用人参或其它中药,请咨询医生。

人参喜冷凉、半阴半阳之处生长,耐寒,忌强光直射。栽培时需搭设荫棚。参畦以上午8时前和下午6时后进阳光适宜,中午强光直射则会造成参叶焦枯。适宜在25℃以下气温中生长。森林腐殖土最适宜栽参,农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猪粪、堆肥等凉性肥料也可种植。要求柞、椴、棒等阔叶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农田栽参,前茬以种过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麦等地为好。根茎类作物为前茬不佳。栽种过人参的土地短期内不宜再栽参。怕积水,忌干旱。

人参种子采下来就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占胚乳的1/2为第二阶段,平均地温在174℃左右;第三个阶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时胚乳仍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多月的低温(5℃左右),至春季气温上升至118℃~152℃时,20天左右萌发率可达90%以上。

泡酒珍品——地黄

别名酒壶花、山烟、山白菜、甜酒棵、怀庆地黄。属玄参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披柔毛及腺毛,基生叶丛生,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顶端钝,基部窄,下延成柄,边缘具齿,叶面多皱,茎生叶无柄,花序总状;花萼钟形,尖端5裂;花冠宽筒状,稍弯曲,外面红紫色,内有黄色带紫条纹,尖端略呈2唇形;雄蕊4,2强;子房上位,花柱单一,柱花膨大。蕨果,上有宿存花柱,外有宿萼包蔽。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药用部分为根。秋季采挖,洗净烘至七、八成干时,捏块,即为生地。将生地加黄酒,反复蒸晒,切片后晒干,即为熟地。

地黄的根内含烯醚萜苷类、糖类、多种氨基酸、磷酸、甘露醇、甾醇类、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维生素A类等成分。

地黄有降低血糖、泻下及利尿、保肝强心、抗真菌等功效。民间多用于泡酒。

清热解毒药草——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黄金条根。香水水草。属唇形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根圆锥形,断面鲜黄色。茎四棱形,叶交互对生,近无柄,叶片卵状披针形,有下陷的凹(腺)点,圆锥花序顶生,具叶状苞片;花萼唇形,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结果时增大;花冠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花冠管细,基部弯曲,雄蕊4枚,稍露出;子房4室。小坚果4,包围于增大的宿萼中。

黄芩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生于向阳地山坡、路边、山坡草地。

黄芩药用部分是根,春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至全干。可清热解毒。

健脾补肾珍品——山药

别名淮山药、山药蛋、怀山。为草质藤本,属薯蓣科植物。药用部分是薯蓣的块茎。茎右旋,叶互生,至茎中部以上对生,稀叶轮生,形状变化较大,三角卵形,宽卵形或耳状3浅裂至深裂,中间裂片椭圆形或披针形,两侧裂片矩圆形或圆耳形,基部心形;叶柄长75~35厘米,叶腋间常有珠芽。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雄花序穗状,直立,2~4个腋生,苞片三角状卵形,花被6片,较小,椭圆形,背面具棕色毛和散生紫褐色腺点,雄蕊6枚,雌花序下垂,每花基部有2枚大小不等的苞片,子房下位。蒴果有3翅,果翅长宽约15厘米,半月形。

山药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朝鲜、日本也有栽种。它生长在林缘或灌丛中。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将毛山药润湿闷透搓揉成圆锥状,切齐两头,晒干打光,为光山药。

山药的块根含有黏液质、胆碱、尿囊素和16种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珠芽中含脱落素、多巴胺、酚性化合物和山药素。山药有健脾补肾的功效,主治脾虚久泻、糖尿病,小便频繁及慢性肾炎等症状。

跌打损伤药草——罗裙带

别名水蕉、朱叶兰、扁担叶、文兰树。罗裙带为草本属石蒜科植物。它的药用部分是鳞茎及根部。

罗裙带株高达1米,鳞茎圆柱形,径10~15厘米,具多数须根。叶多数肉质,带状披针形,反曲下垂,长可达1米,边缘波状,基部抱茎。花葶直立,高约与叶等,肉质,伞形花序顶生,有花10~24朵;总苞片2,披针形,外折,长6~10厘米,白色,膜质;苞片多数,狭条形,长3~7厘米;花白色、芳香,筒部纤细,直立,长4~10厘米,裂片6,条形,长45~9厘米,向顶部渐狭;雄蕊1;蒴果近球形,径约5厘米,淡黄色。

罗裙带分布在我国湖南、四川、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各地都有栽培。生长在海滨、河旁沙地和林下。全年都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罗裙带的全草和鳞茎含石蒜碱、多花水性碱、加兰他敏、文殊兰碱等多种生物碱。有抗癌、镇痛、消炎的作用。主治咳嗽、喉痛、牙痛及跌打损伤和消肿抗癌等疾病。

药用一把伞——天南星

别名一把伞、南星,为草本植物,属天南星科。药用部分是它的块茎。

天南星株高40~90厘米,叶一枚基生,叶片放射状分裂,裂片7~20,披针形至椭圆形,长8~24厘米,顶端具线形长尾尖,全缘;叶柄长,圆柱形,肉质,下部成鞘,具白色和散生紫色纹斑。总花梗比叶柄短,佛焰苞绿色和紫色,有时是白色条纹;肉穗花序单性,雌雄异株;雌花序具棒状附属器、下具多数中性花;无花被,子房卵圆形;雄花序的附属器下部光滑和有少数中性花;无花被、雄蕊2~4枚。浆果红色、球形。

天南星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印度、缅甸、泰国北部也有。生于山野阴湿处或丛林之下。秋、冬采挖,刮净外皮、晒干。

天南星的块茎含三萜皂苷、安息香酸、黏液质、氨茎酸、甘露醇、生物碱。果实含类似毒蕈碱样物质。

天南星有祛风定惊、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跌打损伤、或虫蚁咬伤等病症。

蓝蝴蝶——鸢尾

又名鸟园、鸟鸢、川射干、扁竹、蓝蝴蝶,为草本属鸢尾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鸢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生于山坡、草地、林下。春、秋采挖,去茎叶,切段、晒干。

鸢尾的根状茎含草夹竹桃苷、草夹竹桃双糖苷,以及3种异黄酮苷。有祛风利湿,解毒、消积,活血破瘀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疟疾以及外伤出血等症。

别名三步跳——半夏

别名地文、三步跳、半子、和姑、蝎子草、麻芋子。半夏为草本,属天南星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块茎。

半夏株高15~20厘米。叶1~2枚,从块茎顶端抽出:叶柄长10~20厘米。基部常着生珠芽:叶片卵状心形,2~3年后的老叶为3全裂,裂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中裂片较大。单性花同株,肉穗花序,花序梗比叶柄长,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下部细管状、不张开;雌花生于花序基部,贴生于佛焰苞;雄花生于花序上端,二者之间有一段不育部分,育部附属体长6~10厘米,细柱状。浆果卵形,绿色。

半夏除了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生长分布以外,全国各省区基本都有。国外的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主要生于山坡、草地、田中、路边、林下及石缝中。夏秋采挖,除皮晒干为生半夏。

半夏的块茎中含天门冬氨酸、B-氨基丁酸、高龙胆酸及其葡萄糖苷、甲醛等。生半夏和制半夏有明显的镇咳、镇吐、祛痰作用,能抑制腺体分泌。主制喘咳痰多、呕吐、反胃等症。

清热解毒利湿——土茯苓

别名禹余粮、刺猪苓、冷板头、冷饭藤、狗朗头。土茯苓为攀援藤本植物,属百合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

土茯苓为攀援藤本植物,属百合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地上茎无刺。互生叶、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13厘米,掌状脉常为5条,叶柄常有2条卷须。秋季开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被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3室1个,株头3;浆果球形,直径7~10微米,成熟时紫黑色。

土茯苓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等地。生长在山坡、丘陵灌丛中。全年都可采收、挖取根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或趁新鲜时用硫磺烟薰,后切成薄片晒干。

土茯苓根茎含皂苷、鞣质、树脂等,皂苷元为薯蓣皂苷元。尚含生物碱、微量挥发油。土茯苓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湿热淋浊、疮疡、疥癣、梅毒等症。

食用美人蕉——姜芋

别名蕉芋、芭蕉芋、蕉藕、食用美人蕉、食用莲蕉。为草本属美人蕉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它的根状茎。

姜芋株高约1米,根状茎块状。茎通常紫色,具白粉霜。单叶互生、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全缘或浅波状,羽状侧脉明显,边缘和叶下面常带红色。总状花序顶生,苞片长圆形,常披蜡质白粉;小苞片2;花红色,萼片3,长约4厘米,披针形,淡绿色;花冠裂片3,长约4厘米;外轮退化雄蕊3,长5~55厘米,花瓣状,退化雄蕊成唇瓣,顶端2浅裂,发育雄蕊1,具花药;蒴果倒卵形,具小瘤体。

姜芋原产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南部、西南部地区及安徽、浙江等省都有栽培。全年都可采挖,晒干或鲜用。

姜芋有清热润燥、解毒消肿,健脾胃的功效,主治肝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遗精、遗尿、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状。

全株有毒的植物——曼陀罗

曼陀罗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别名洋金花、风茄花、醉心花、狗核桃。原产南美洲、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国的东西部各省区都有。

曼陀罗是从梵语音译而来,其意为“悦意花”。曼陀罗植株繁茂,阔叶浓绿,姿态洒脱,尤其是生在水滨、湖边,显得粗犷豪放、英姿绰约。它的花由6个洁白的花瓣组成、皎白妩媚、玉洁高雅、芳香扑鼻。一朵花虽然只开两三天,但其形如同一支支小唢呐,向上欲鸣,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我国栽种曼陀罗主要是供药用。花序、种子和叶都可入药。花的药名为洋金花、有毒,具有平喘、止咳、镇痛之功效。过去,常用它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此花全株有毒,种子的毒性最强,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是地就长的草药——知母

别名平胡子根、蒜辫子草。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百合科。药用部分是它的根茎。

知母的根茎横走,上残留许多黄褐色纤维状旧叶残茎,下部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长线形,长可达7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常扩大呈鞘状。花葶单一,疏生鳞状小苞片,花2~6朵簇生,在花葶上排列呈穗状,淡紫色或淡黄白色,多于夜间开放;花被6枚、2轮,外轮具紫色条纹,内轮淡黄色;雄蕊3,子房3室。果长圆形,种子黑色。

知母广布于东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区。生于向阳山坡及丘陵地带。秋季挖取根茎、剪去地上部分,去净泥土晒干。

知母的根茎含有6种皂苷,即知母皂苷A1~A4和B1~4,此外,尚含黄酮、鞣质、粘液、烟酸、胆碱及脂肪油等。

知母具有抗菌、降糖、解热等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知母是地就长,在全国各地不论荒山、荒坡、荒原、草原、沙滩、林间、丘陵、坡地都能生长,适应多种环境,并郁郁葱葱,也是封山绿化和改造水土流失的一个好品种。

补益抗痨佳品——黄精

别名鸡头黄精、黄鸡菜、鸡头、甜黄精,黄精为草本植物属百合科。药用部分是它的根状茎。

黄精株高50~90厘米。根状茎圆柱形,节间长4~10厘米,一头粗,一头细。茎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15厘米,顶端拳卷或磨曲成钩。花序常具2~4花,呈伞形状,俯垂,总花梗长1~2厘米,花梗长4~10厘米;苞片膜质;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微米,合生长筒状,裂片6,长约4微米,雄蕊6枚,浆果直径7~10微米,熟时黑色。

黄精广布于东北、河北、河南、西北以及山东、安徽、浙江等省区。朝鲜、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部也有。生于林下、灌木丛或山坡阴处。春、秋季采收、洗净、蒸至油润、晒干或烘干。

黄精的根状茎含有黄精多糖甲、乙、丙,均由葡萄糖、甘露糖、丰乳糖、醛酸结合而成,另含3种低聚糖、氨基酸、锌、铜、铁等。

黄精,味甘,性微温,具有很好的补肺,强筋骨,降血糖,填精髓,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精能增强人体细胞的作用,因而可增加免疫功能。据统计,常食黄精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普通饮食者。由于黄精还有很好的抗结核菌作用,因而是极好的补益抗痨佳品。

黄精的主要用法如下:黄精煲鸭协助治肺结核。患者消瘦,咳嗽,间有潮热,乏力,舌质红,脉细数。可用黄精60克,白果(即银杏,去壳)12枚,蜜枣3枚,鸭1只,约重1千克(宰好,去毛及肠杂)。与上药文火煲90分钟,食肉饮汤,每日一次,配合服抗痨药,有助于康复。

黄精膏服之益寿延年,明目补肾。可用黄精36克,枸杞子15克,冰糖32克,加水文火煲90分钟,熬成膏状,每日分两次服,每次两汤匙。由于黄精较滋腻,凡便溏、胃肠不适者忌服。

常用的化痰止咳药——贝母

又名平贝母、平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百合科。药用部分是它的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