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800000064

第64章 植物王国趣谈(7)

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学名仙客来,因开花后花瓣向上展开,形似兔子竖起的耳朵而得名。详见第五节“仙客来”条。

龙吐珠

龙吐珠又名珍珠宝莲,为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龙吐珠夏秋季节,顶生的白色花萼中吐出鲜红色花冠,红白相嵌,形如游龙吐珠,异常美丽,为常见的盆栽花卉。

龙吐珠原产热带西非。1790年引种到英国,主要用于温室栽培观赏,并在欧洲各植物园中普遍栽培。目前,欧美用龙吐珠作盆栽观赏,点缀窗台和夏季小庭院。至今,以色列的亚格苗圃和澳大利亚的奥斯太平洋植物公司已开始产业化生产,供应国际市场。

龙吐珠在我国栽培的历史不长。20世纪初在南方的广州、厦门等城市有栽培。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植物园引种作温室栽培。目前,在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已有批量生产,各地花卉市场都能见到盆栽的龙吐珠,开始进入家庭盆栽观赏。

蛇目菊

菊科一年生草本,花瓣8片呈舌状,先端3齿浅裂,未开的花苞呈球状,在茎上如蛇之目,故名。蛇目菊茎叶亮绿,花朵玲珑,用作花坛、路边的整齐形布置,也宜于坡地、草坪丛植或作地被。

蛇目菊性喜凉爽与充足阳光。在炎热的夏季多不开花,耐寒力不强,仅耐1℃的低温。较耐干旱瘠薄的土壤,但在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蛇目菊有矮性与高性品种,盛行栽培株高约30厘米的矮性种。花期夏秋。花色多变化,整个花序色彩似蛇目,故称其谓蛇目菊。可盆栽或用于作花坛、花境的材料。蛇目菊栽培中应注意:①繁殖方法。可采用播种和扦插繁殖,而以播种为主,其发芽率较高。播种繁殖,春秋均能进行。当气温达15℃以上,播种后7~10天便可发芽。秋播分栽的小苗,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需在塑料棚下保护越冬。扦插可在初夏,用嫩枝作插穗。扦插生根极容易,但扦插时要注意适当遮荫、通风与保湿。②肥水管理。蛇目菊宜密植,生长期间要控制肥水,切勿过多,否则会引起枝叶徒长,开花少,易倒伏。雨季要防止积水。通常在生长季节施1次肥即可。③及时采收种子。蛇目菊种子成熟易散落、自播,故应及时采收种子。

马利筋

多年生宿根性亚灌木状草本植物,茎基部半木质化,直立性,株高30~180厘米具乳汁,全株有毒。单叶对生,披针形或矩圆形披针形;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轮状五深裂,红色,副花冠黄色。喜向阳、通风、温暖、干燥环境,不择土壤。花期5~8月。3、4月份播种法繁殖,两个月后开花。盆栽可摘心矮化,或设支架防倒伏。花蕾期追施磷、钾肥,花谢后短截,加强管理,秋季可再次开花。马利筋可作为观赏作物用于园林绿化,但马利筋有毒,使用时应加以注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另外,马利筋还是可以作为引蝶植物加以使用。

羊蹄甲

豆科落叶乔木,因圆形或卵圆形叶片先端开裂如羊蹄而得名,蝶形花大而艳丽,属中的红花羊蹄甲即香港“区花”洋紫荆。在乡间的羊蹄甲,常常会有毒蛇攀附在上,最常见的是赤尾青竹丝,所以在树下嬉戏游玩的时候,不要望了抬头看看树上有没有别人在虎视眈眈。羊蹄甲叶脉很深,可用做为拓印的材料。拿一张纸盖在羊蹄甲的叶子上,再用蜡笔在纸上涂一涂,就可看到漂亮的拓印图画。羊蹄甲和洋紫荆经常让人分不清,两者花型相似,羊蹄甲的花瓣较宽阔密集,洋紫荆的花瓣较细长分散。羊蹄甲的药雄蕊2~4枚,洋紫荆的药雄蕊有5枚。

猕猴桃

猕猴桃科落叶木质藤本,其果实初时密生绒毛,酷似猴头,因而得名。

猕猴桃属于膳食纤维丰富的低热量低脂肪食品,每颗猕猴桃中仅有45卡热量,所含纤维有1/3是果胶,能起到润燥通便的作用。可以快速清除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物,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便秘和痔疮,长期食用还可预防肥胖。

维生素C含量极为丰富是猕猴桃的一大特点,比柑橘、苹果等水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猕猴桃之所以能够起到美白、祛斑的作用,原因就是其中的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皮肤内多巴醌的氧化作用,使皮肤中深色氧化型色素转化为还原型浅色素,干扰黑色素的形成,预防色素沉淀,从而保持皮肤白皙。

因此,爱美的准妈妈们可适量多吃些猕猴桃,这样就不用担心怀孕后自己白皙的脸庞被黄褐斑“入侵”了。

猕猴桃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由于猕猴桃性寒,故脾胃虚寒者应慎食,经常性腹泻和尿频者不宜食用,月经过多和先兆流产的病人也应忌食。

英国有调查研究显示,有些儿童食用猕猴桃过多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导致虚脱。但是没有因食用猕猴桃导致的死亡病例报告。建议父母把猕猴桃压榨成新鲜果汁给儿童食用,这样要比切成片喂给孩子要安全一些。

有趣的“植物大象”

非洲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在非洲大陆还有一种像象一样粗壮和长寿的树,它就是非洲木棉。非洲木棉高不过20多米,但树干却可粗达十几米至二十几米(最粗的达25米),真是又肥又胖。它的年龄有多长呢?你想,要长得这么粗大,至少也得经过千年的岁月不可。非洲木棉树的发现者,法国的阿当松认为,最老的非洲木棉树可能有5500岁,所以也算得上是植物界的老寿星。

最有趣的是非洲木棉树的果实。它的形状像一个葫芦,表面还是毛绒绒的。每当果熟的季节,长长的果柄悬垂着一个个“葫芦”在枝丛中摇来晃去,十分雅致动人。非洲木棉果实的果肉为白色,有粘性,干燥后磨成粉可配制成清凉的饮料,味道可与柠檬媲美。特别是它那果肉的味道,还深得猴子们的喜爱,只要果实一熟,成群结队的猴子就会爬上树梢,争相取食,打闹嬉戏,情景动人。“猴子面包树”故又由此而得名。

非洲木棉树茎干粗大,木质松软,呈海绵状,可以大量贮蓄水分。有人测算过,一株树干体积为200立方米的非洲木棉,可含水10万多升。所以,它又是干旱地区的天然“蓄水池”。如果把树干掏空,也可以作为贮存食品的仓库来用。

马蔺——美丽神奇的水保护坡植物

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天性,对水保护坡植物也一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完全解决水土保持和边坡防护中的一切难题的植物。既能很好地保持水土又有美丽的外观;既有顽强的生命力又容易建植管理;既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又有相当的经济价值——马蔺(又称马莲或马兰花),这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丰富文化背景的美丽植物,虽然称其为“一种完美的水保护坡植物”还为时尚早,但它的确具有成为一种完美的水保护坡植物“天性”。

马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丛生,植株高(即叶长)约30厘米,叶宽约6毫米,兰紫色花四五月间开放,自然分布极广。马蔺根系发达,抗性和适应性极强,耐盐碱,这些特征就决定了它非常适用于北方气候干燥、土壤沙化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盐碱地的绿化改造。

据测量,马蔺的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米以上,须根稠密而发达,呈伞状分布,这不仅是它极强的抗性和适应性的有力保证,也使其具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马蔺直立生长的叶片可有效地减少水分蒸发,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而且还利于根部透气。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马蔺的地上部分会变得相对低矮(地上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同时根系会更加发达(根系会增加10%以上),这都有助于其在高温干旱、盐碱、水涝等不良环境中正常生存。马蔺还是一种耐重盐碱的植物,在含盐量达027%、pH值达79~88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是难得的盐碱地绿化和改良的好材料。

马蔺繁殖简单迅速,生命力强,具备建植人工植被所必备的特点。马蔺既可用种子繁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直播种子出苗率达85%以上,用成熟的马蔺进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也很高。新苗生长迅速,次年即可发育成熟。马蔺抗逆性强,不仅抗旱、抗寒、抗盐碱、耐践踏,而且具有极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不仅在马蔺植被中从不发生病虫害,而且由于它特殊的分泌物,使其与其它植物混植后也极少发生病虫害,植被一旦形成即不必进行后期养护,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除具有优良的水土保持功能外,马蔺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马蔺色泽青绿,在北方地区绿期可达280天以上;马蔺兰紫色的花淡雅美丽,花蜜清香,花期长达50天,还可作为切花材料;马蔺耐践踏,经历践踏后无须培育即可自我恢复;马蔺植株高矮适中,叶多而直立生长,具有较强的吸尘、减燥、降温作用;马蔺生命力强,基本不需要日常养护,节约了水、肥和管理投入;在建植城市开放绿地、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和缀花草地等中,马蔺是无可争议的优质材料。马蔺种子可入药,叶能造纸或用作家畜饲料,每亩可产鲜草500公斤,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自古以来马蔺就被我国劳动人民广为种植,在孔子的《家语》、屈原的《离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都有对马蔺的记载,作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放牧、观赏和药用植物在历史和自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龟背竹竟然开了5朵花

都说龟背竹只能观叶不能开花,但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一株长了10年的龟背竹却“一口气儿”长出了5个花苞,目前已开了3朵花,着实喜坏了它的主人、老花迷王春明先生。在唐山市第7届花卉展上,这棵龟背竹还力挫群芳,成了花魁。

在彩虹园艺场,这棵神奇的龟背竹粗粗的茎干上长了6片大大的椭圆形叶子,直径1米左右,上面布满了圆圆的气孔,天生的纹理仿若龟背。3朵花已经开过,花萼脱落后剩下3个长约15厘米、枣核状的绿色果穗;另两朵花则是含苞待放。

据王先生讲,他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养花,这棵龟背竹是10年前一位朋友作为观叶花卉送给他的,最初只有两片叶子,根本就没想到过它还会开花。2003年春节前后,龟背竹突然一下长出了5个“叶芽”,他还挺纳闷,因为龟背竹一两年只能长一片叶子。后来,唐山市园艺专家高福山来到他家,才知道5个“叶芽”原来是花苞。到了9月中旬,花苞陆续开出形如马蹄莲似的花儿来,一开就是20多天。期间,椭圆形的花萼连续变了白、黄、橘红、绿等几种颜色,还散发出木瓜般淡淡的清香。

据唐山市园艺专家高福山介绍,龟背竹原产于墨西哥,属天南星科大型常绿热带藤本植物。由于其藤茎犹如竹节、叶子纹路酷似龟背而被称为“龟背竹”,又因在藤茎节斑处生有气根,又名“电线兰”。在我国北方,由于气候原因,龟背竹一般不开花。偶尔开花,最多也是一两朵,像王先生家这棵一次开出5朵花的实属罕见。

“夫妻树”

“夫妻树”在古代称为“连理枝”,这是树林中与人类夫妻般相依而生的一种现象。

浙江西部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一对“银杏伉俪”。两棵老树的基部和树干紧紧贴在一起,树枝、树冠交错,“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它们久经沧桑而相依为命,因而人们赞美不已:“情意绵绵,形影不离;你搀扶我,我依护你;同承雨露,共斗霜雪;天长地久,两情如一。”

台湾有对“夫妻榕”,它们生长在高雄县桥头乡仕隆小学内,两棵老榕树相距4米。百年春秋,同浴日光月辉,共度风霜岁月。多少年来,它们默默无言地幸福生活着,世人也常投来赞美的目光。在它们的垂暮之际,“夫妻深情”的这对老榕树更使人震惊。据报道,近年来,由于其中一株日渐枯萎,人们不得不采用各种措施进行抢救,但终于回天无力。一棵老树枯死后,另一棵活着的老树则发出“嘎吱”声,随后一声轰然巨响,20多吨重的树体连根倒向枯死的老榕树。真是:“百年老榕夫妻树,情深但愿同日死”。

咖啡的“血统论”

“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还记得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从何时开始流传的吗?曾几何时,去喝咖啡被认为是“小资”的象征,在咖啡厅里小憩闲聊被认为是高雅时尚的代名词,而男女情侣一边饮着咖啡、一边情话绵绵更意味着爱情与甜蜜……关于咖啡,你知道多少呢?不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咖啡王国,去探究它的些许奥秘吧。

咖啡的“诞生说”

关于咖啡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有两大传说令人津津乐道,分别就是“牧羊人的故事”和“阿拉伯僧侣的传说”。

“牧羊人的故事”也可以叫做“卡尔弟的传说”。故事以六世纪衣索高原为背景,相传六世纪衣索匹亚有个叫卡尔弟的牧羊人,有一天发现自己饲养的羊群忽然在那儿不停地蹦蹦跳跳,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仔细加以观察,才明白原来是羊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实所导致的。于是他便将这些果实采摘下来,并分给修道院的僧侣们吃,他们吃完后都觉得神清气爽。这些果实就是现今的咖啡豆。

“阿拉伯僧侣的传说”也可以叫做“雪克·欧玛尔传说”。1258年,因犯罪而被族人驱逐出境的酋长雪克·欧玛尔,流浪到离故乡摩卡很远的瓦萨巴(位于阿拉伯)时,已经饥饿疲倦到再也走不动。当他坐在树根上休息时,发现有一只小鸟飞来停在枝头上,以一种从未听过的极为悦耳的声音啼叫,他仔细一看发现那只小鸟是在啄食枝头上果实后,才叫出这美妙的啼声。于是他便将那一带的果实全采下来放入锅中加水熬煮,不久之后竟开始散发浓郁香味,喝了以后不但觉得很好喝,而且还觉得疲惫的身心为之一振,于是他采下许多这种神奇的果实,遇到有病人就拿给他们熬汤来喝。咖啡因此而被发现,而雪克·欧玛尔也因广做善事而被免罪。

咖啡的“血统论”

与红酒一样,咖啡的优劣和产地有很大关系。最有名的咖啡产地有以下:

巴西

最大的咖啡生产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山多斯咖啡,它的口感香醇,中性,可以直接煮或和其他种类的咖啡豆相混成综合咖啡,也是很好的选择。其它种类的巴西咖啡如里约、帕拉那等因不需过多的照顾,可以大量生产,虽然味道较为粗糙,但不失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咖啡。

哥伦比亚

产量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咖啡工业国。较有名的产地“麦德林”、“马尼萨雷斯”、“波哥大”、“亚美尼亚”等,所栽培的咖啡豆皆为阿尼卡比种,味道相当浓郁,品质、价格也很稳定,煎焙过的咖啡豆,更显得大且漂亮。从低级品至高级品都能生产,其中有些是世上少有的好货,味道香醇令人爱不释手。

墨西哥

中美洲主要的咖啡生产国。这里的咖啡口感舒适,迷人的芳香,上选的墨西哥咖啡有科特佩、华图司科、欧瑞扎巴,其中科特佩被认为是世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夏威夷

去夏威夷除了观光,别忘了夏威夷还出产咖啡豆——Kona。口感甜美带有愉快的葡萄酒的酸味,非常特殊。它是生产在夏威夷西南海岸的Kona,这是夏威夷最传统且出名的咖啡。

印尼

苏门答腊的高级曼特宁,它独特的香浓口感,微酸性的口味,品质可说是世界第一。另外,在爪畦生产的阿拉伯克咖啡,苦中带甘,甘中又有酸的余香,久久不散。

哥斯达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