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500000086

第86章 宋朝(4)

在宋江起义的第二年,也就是宣和二年(1120),方腊在东南一带揭竿而起。那时在东南一带设立了造作局、应奉局、花石纲,官府借此盘剥勒索百姓,致使民怨沸腾。方腊是浙江一个普通农民,他和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受尽了徽宗暴政的克剥,于是他便利用流传于当地的摩尼教聚起了万余名百姓。方腊形象地用家事来比喻国事,把皇帝比喻为父兄,把百姓比喻为子弟,他对百姓们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庭,子弟终年耕作,只能得到一点儿粮食,而父兄不劳动,却可以任意挥霍,还要去送给仇人,使仇人越来越富裕,反过来还要侵扰子弟。父兄又不去御敌,而让子弟去御敌,倘若子弟打不过敌人,父兄就要责罚子弟。子弟为父兄做了这么多事,结果却时常遭受虐待。你们能忍受这样的父兄吗?”众人齐声说:“不能!”方腊接着说:“如今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我们老百姓终年劳苦,却遭受官府的克剥,难得温饱,而官府不仅自己挥霍,还要向西北二国送去数以百万计的银绢,这可都是我们东南百姓的血汗钱呢!西北二国有了这些银绢,更加富足,年年兴兵犯境,朝廷反倒对他们十分恭顺。而我们百姓呢,终年劳作,却落得冻饿而死,你们难道就愿意这样下去吗?”百姓们本来就对官府不满,方腊的这番话更使众人义愤填膺,接着方腊又向众人讲了他的宏伟计划,也就是先打下江南的一片江山,建立自己的政府,划江而守,而后轻徭薄赋,以吸引四方百姓。照此下去,十年之内,必能统一中国。众人被方腊描绘的这个宏伟蓝图鼓舞,一起跟着方腊斩木揭竿,挑起了起义的大旗。四方百姓闻风响应,十数日间竟有数万人加入到了起义的队伍。方腊组建了自己的政府,自称“圣公”。在起义后的三个月间,起义军势如破竹,攻陷了六州六十多个县。

这一边起义军轰轰烈烈地攻城杀官,而朝廷那边还在歌舞升平,宰相王黼始终没有上报方腊起义的事,使得起义军势力越发强大,直到起义军占领杭州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向徽宗报告。徽宗在震惊之余,听从朝臣建议,急忙调动京城中准备联金攻辽的十五万西北劲兵,由童贯率领讨伐方腊。

方腊在攻占杭州后,在战略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当时曾有人建议方腊应直捣金陵(今江苏南京)。遗憾的是,方腊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因为方腊从起义一开始,就认定宋军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集结起大规模的兵力。那么,在这半年时间里,足够他对付东南这些武器装备薄弱的郡县了。他的战略是要逐个占领东南的郡县,与宋政府隔江对峙。因此他放弃了抢占金陵这个战略要地的方案,而是沿着杭州向北依次夺取郡县。当然,方腊对宋政府的判断不是没有道理,假如真的给他半年的时间,他的逐个击破的计划估计也能实现。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朝廷那边正有现成的十五万精兵,这支军队迅速南下,打了个方腊措手不及。

宣和三年(1121),童贯领兵南下,他一方面大幅度地提高捕获起义军将领的赏格,另一方面下令关闭应奉局、造作局等,并禁止再收买花石,这一举动解救了东南数百万百姓,赢得了人心。接着,童贯兵分两路进攻起义军,童贯率领的军队毕竟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且装备又好,而单凭英勇无畏的起义军岂是这种正规军的对手,三个多月的时间,起义军占领的郡县又接连陷落,主力退回了起义的出发点——清溪(今浙江省淳安西北)西北的帮源洞。童贯等人包围了帮源洞,起义军二十余万人拒险固守,与官军血战一日,终因腹背受敌,伤亡惨重。方腊被俘后遭杀害。

虽然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之火只经过半年时间便被扑灭了,但这场使东南震动的起义却足应使宋朝廷有所改观,遗憾的是宋朝廷的腐败却依然故我,童贯因在平方腊时下令停止了花石纲,而被强迫退了休。此后应奉局等又全面恢复,百姓的苦难更为深重。

方腊、宋江起义失败后,河北、京东也屡屡爆发农民起义,他们占州县,杀官僚,北宋王朝已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人兴兵南下,直逼开封。转年四月,金人掳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说起金兵南下,追根溯源,其实是宋廷自己引狼入室。那时宋徽宗看到金朝兵力强大,便想联金灭辽,以夺回燕云之地,宣和二年(1120),宋、金订立了“海上之盟”。双方约定,攻下辽后,宋只要燕云之地,宋原来给辽的岁币全部给金。就这样,金开始攻辽,而宋直到剿灭方腊后才转而攻辽,并且频频失利,童贯为免皇帝责罚,竟请求金军帮忙攻打本该宋攻打的辽的南京(今北京西南)。然而金军攻陷南京后,背弃前约,把燕云之地占为己有。经几番交涉,才给了宋六州,但却又附加了一个条件,就是每年还要另外给金“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对这种无礼的条件,宋竟然全部答应了。在这个过程中,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金朝遂生南下之心。

宣和七年(1125),金以宋收留了一名辽的降将为借口,分两路大举兴兵南下。西路军行至太原城下,守将王禀率领太原军民奋勇抵抗,使金军受阻;而东路军的形势却截然相反,燕京守将郭药师不仅投降了金军,而且还领着金军长驱南下,直逼开封。

金兵气势汹汹地过了黄河,徽宗惊慌之余,先是下了一道罪己诏,诚恳地列出了自己的十条罪状,接着便传位给太子赵桓,这就是钦宗,徽宗做了太上皇。钦宗即位后,在朝臣们的强烈要求下,铲除了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miǎn)六贼。然而,钦宗一面起用主战派李纲组织军民抵御金军,一面又急切向金军求和,最后自然又是割地赔款。不过金人的胃口实在太大了,当初澶渊之盟,宋给辽的不过是银10万两,绢20万匹,而这次金竟提出黄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绢100万匹,牛马骡各1万头的苛刻条件,还要割让三镇,可钦宗竟然也答应了。此时开封军民在李纲的指挥下一次次地大败金军,但钦宗眼看着对宋军有利的形势却仍在一味求和,而金军则是见好就收,一见目前形势对自己不利,未及宋廷凑足金银就匆匆撤回去了。

经历了这一场变故,钦宗仍不吸取教训,整顿边防,加强防御,而是又开始了他歌舞升平的日子,并且罢免了李纲等主战派官员。此时太原仍被围困,而朝廷对此却置之不理,终使太原因粮草断绝而陷落,致使金军二次南侵。这一次,两路金军都到了开封城下,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入了开封。钦宗亲自到金营求和,又答应了一大堆苛刻的条件,结果上至诸王、宫妃,下至平民百姓,全都被搜刮一空,也没凑够金人要的金银数,最后金人竟连演百戏用的服装道具也抢走了。钦宗以为用金银、骡马就可以换取他的安全了,但金人出兵岂止为了这些,他们扣留了钦宗,接着太上皇和太后也自己送上门去,被金人扣留。随即,金人废徽、钦二帝,并拿着花名册把宫中的妃嫔、公主、皇子、皇孙、驸马、国舅全都逮到了金营里。不过,金人知道以自己的能力难以统治中原,于是就立了个傀儡皇帝,试图通过他来控制中原。金人在宋朝大臣中选中了张邦昌,把他立为了皇帝,建立了“大楚”伪政权。至此,北宋灭亡。随后,金人带着徽、钦二帝及皇室诸人、大臣等三千余人,当然还有他们掠夺的大量的金银珠宝、图书典籍等,满载而去。

清明上河图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精品画作,这就是《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早年曾在开封游学,后来开始学习绘画,宋徽宗时期,他进入翰林图画院供职,做了画师。他的画自成一家,特别擅长画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清明上河图》便是他的一幅力作。这幅画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画有五百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整幅画卷,成为北宋开封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这幅画,让后人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开封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商业贸易中心、水陆交通的会合点。从真宗到神宗,城市人口已达百万。城内四河流贯,街市作坊遍布,店铺林立,特别是商业区热闹非凡,有酒楼、饭店、茶馆、鱼市、肉市、鲜果行、商号、金银器铺、珠玉铺、药铺等。除每日的夜市、早市外,还有五月初的鼓扇百索市、六月的巷陌杂市、七月的乞巧市。此外,相国寺每月还要举行五次庙会。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开封水陆运输和城区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再现了开封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开封郊外的景物。远远望去,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农民在田里耕作,路上,走来了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的人们。画面上一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子,轿中坐着一位妇人,后面跟着骑马的、挑担的,还有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着炭的毛驴,正匆匆进城。

接下来是画的中段,也就是画的中心部分,描绘了汴河码头的繁忙景象。汴河上横跨一座状如彩虹的拱桥,桥上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擦踵,桥下船只来来往往,有的船满载货物,正在行进;有的船已经靠岸,忙着卸货。还有一只大船正要从桥洞通过,船夫们有的忙着落下风帆,有的用长篙使劲撑,有的用长竿顶住桥洞的洞顶,有的用麻绳挽住船,以便使船安全通过。邻船的人在一旁呐喊助威,桥上的人也不禁驻足观看。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汴河两岸也是人烟稠密,有卖刀、剪、杂货的摊贩,有卖茶水的,有卖扫墓祭品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进饭铺吃饭的,还有站在汴河边欣赏河中景色的。

画面的后段则描绘了热闹的市区街景。画的中心是一座高大的城楼,两边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等。街中商店林立,有卖绫罗绸缎的,有卖珠宝香料的,有卖香火纸马的,还有看病的、做美容的、修车的、看相算命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有坐轿的女人,有商人、士绅、官吏、小贩,有行脚僧人,外乡游客。街巷小儿在聚精会神地听书,豪门子弟在酒楼中饮酒作乐。城边还有正在行乞的残疾老人。画面上的人物大的不足3厘米,小的如同豆粒,但却个个形神毕备,极富情趣。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长卷风俗画,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它内容之丰富、人物之众多、规模之宏大,都是空前的。同时,这幅画还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此,它不仅是一幅绘画艺术珍品,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不愧为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

张择端完成这幅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给了宋徽宗。徽宗因此成为这幅画的第一位收藏者。精通书画的徽宗对该画颇为赞赏,用他着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后来,《清明上河图》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如今《清明上河图》被收藏在了故宫博物院中,在这幅画上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章96方。足见历代帝王和收藏家对《清明上河图》的青睐。

鉴于往事,以资治道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他自小便对历史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年仅七岁的他,就能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司马光做官后,仍然没有丢弃读书的习惯,特别是对历代史书更是潜心钻研。在查阅史籍的过程中,他发现浩翰的史籍,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便萌生了编写一本通史的想法,这样几千年历史的兴衰得失皆能尽收眼底。

仁宗嘉佑年间,司马光私下开始了《通鉴》的编写工作。这本书可以说是《资治通鉴》的雏形。《通鉴》共八卷,主要写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的盛衰兴亡。治平三年(1066),司马光把他写好的《通鉴》呈给了英宗皇帝,立时博得了英宗的赞赏,下诏要司马光设置书局,增加人员,专门从事史书的编纂工作。由此,《通鉴》的编写从地下转为了公开。有了皇上的支持,司马光精神抖擞,马上成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写作班子。由刘颁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司马光总览,并由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担任文字的校对工作。神宗即位后,对司马光和他主持编写的《通鉴》更是格外赞赏,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特赐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资治通鉴》作序。同时,神宗还为司马光提供了查阅资料的便利条件,不仅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而且特许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更为难得的是,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二千四百余卷书献了出来,供司马光参考。司马光如获至宝,反复参阅这些珍贵的藏书,除此之外,司马光还浏览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三千多万字。

神宗的直接参与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司马光不负众望,以严谨的学风主持编写着这部煌煌巨着。为了保证编纂的进度,司马光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那时候,一卷史稿约有四丈长,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就要修改一丈多。如果因为有事耽误了,事后也一定要补上。司马光白天抓紧一切时间工作,晚上也很少休息。每天晚上司马光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自己则点上蜡烛工作到深夜,小睡一会儿,天一蒙蒙亮就又起身继续工作。

司马光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他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据说,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惊讶地发现这些书稿竟然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其中一个草字也没有。司马光的治学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19年的岁月悄然流过,三百多万字的《资治通鉴》终于脱稿修成。此时的司马光也已是66岁的老人了。19年间,长期过度地伏案工作,使他心血耗尽,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憔悴,过早地衰老了。更为遗憾的是,司马光未及等到《资治通鉴》出版,便与世长辞了。司马光死后,哲宗下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在他的家乡为他立了一块高达9米的巨大墓碑。碑额刻有哲宗的亲笔题写的“忠清粹德之碑”字样,大文学家苏东坡为其撰写了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