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4100000067

第67章 高原(3)

察隅自然保护区基本上和长沙、南昌等地在同一纬度上。可是这里山体高低相差悬殊,在水平距离几十千米的范围内,相对高差三四千米,最能反映这种自然特点的莫过于包括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垂直带谱了。如2300~2500米以下是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和云南松林带,3200米以下是山地阔叶混交林带,4200米以下是亚高山暗针叶林与灌丛带,4500米以下是高山灌丛草甸带,在此以上为冰雪带。每个森林带上分有: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山地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常绿栎树林、高山疏林,高山灌丛8个森林植被型。其中又可分为几十个类型即:冷杉林,云杉林,铁杉林,云南松林,高山松林,高山栎林,水青树林,樟树林,芭蕉林,旱冬爪林,槭树林,桦、杜鹃灌丛等。

在众多的森林植被类型中,据不完全统计,常见的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达60多科,140多属,300多种。现已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星叶草、长蕊木兰、云南黄连、红椿、澜沧黄杉、木青树、长苞冷杉、黄蓍、黄牡丹、天麻、锡金海棠、红花木莲、楠木、南方铁杉的同属云南铁杉、八角莲的同属西藏八角莲、假人参、桃儿七、延龄草、厚朴19种;古老的种类有水青树科、樟科、木兰科、五味子科、金缕梅科、松科、柏科;经济树木有山龙眼、胡桃、蔷薇科、漆科等。总之,从南方的芭蕉、桔子、樟、桂,栲、楠到北方的杨、柳、槭、桦,在这里聚亲会友,共茂一林。

察隅河大致呈南北方向,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食源是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所以云集着南来北往的动物种群。据有关资料表明,它们属于东洋界和古北界两大界动物区系。慈巴沟保护区近年来珍禽异兽迅速增多,羚牛已达了700多头,老虎已有5~7只,棕熊也来此地安家。进入这飞禽走兽和多种昆虫的乐园里,经常看到黑熊到树上摘果,猴子们摇荡着秋千,老虎悄悄地待食,羚牛老少静静地晒着太阳,神态自若的獐子来溪边喝水,山雀在树上为它们歌唱,山鹰翱翔在天空,龟儿们欢快地游戏在碧清的水底,还有那蜜蜂忙于采蜜,蝴蝶飞来舞去……

察隅地区之所以呈现出迷人的亚热带风光,根源于它不同寻常的地理位置。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喜马拉雅山脉呈“T”字形交汇处,东靠云南省,西接墨脱县,南邻缅甸、印度,北部是左贡、八宿、波密、整个地势北高南低,近似“簸箕”形迎向印度洋,东面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层层山岳阻挡了东来的太平洋季风,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干冷气流,南面印度洋上孟加拉湾暖流所形成的高温高湿气流可以穿越喜马拉雅山各断口进入,因不能逾越东面和北面的高山而在本地回旋,因此形成这里温暖、多雨的自然气候。这样优越的气候条件,恐怕连江南也要甘拜下风了。

“世界屋脊之屋脊”——阿里

阿里地区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汇聚的地方,群山竞高,湖泊星罗棋布,水力资源丰富,全地区有大小河流80多条,湖泊60多个,境内总流程9500千米,流域面积近6万平方千米。

阿里地区地形独特,湖泊众多,人烟稀少,具有独特的风光。这里耸立着众多美丽绝伦的雪山,险峻多姿,气势磅礴;这里有着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和天空般辽阔的草原,生存着各种高原珍奇动物和名贵的植物。被佛教信徒视为“世界中心”的神山岗仁波其和圣湖玛旁雍错都位于阿里地区,此外还有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班公湖自然风景区、鸟岛、科加寺、独特的地貌札达土林、东嘎皮映洞窟壁画、古象雄文化以及具有500年历史的普兰国际市场等着名景点。

这里有4条着名的河流,即狮泉河、孔雀河、象泉河和马泉河,分别是印度河、恒河、萨特累季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古格王国是在10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遗址位于阿里札达县札布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整个建筑分上、中、下3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

在阿里札达县境内,还可以看到象泉河两岸有众多土林环绕,密密绵绵,巧夺天工,蜿蜒曲折数十里。土林是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这些土林有的形似勇士驻守山头,有的形似万马奔腾,有的形似虔诚教徒静坐修行……姿态万千,神采各异,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

神山岗仁波其是西藏众多的神山之中地位最尊贵的一座,旁边还有圣湖玛旁雍错相伴。每年来此朝拜转山的信徒络绎不绝,据说转山108圈即可成佛。

阿里地区地处高寒之地,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但那“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诱惑力却让人们无法抗拒,吸引着勇敢的人们来征服它。

高原古城拉萨

“世界屋脊”西藏高原上,“天河”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拉萨河畔,坐落着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拉萨所处的海拔高度3600余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世界上高于拉萨的有名地点还有,如它西面的日喀则(海拔3800米)就超过了它,可是作为一个城市,拉萨仍不失为世界高城冠军。

拉萨这座着名的高原古城,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公元7世纪以前,拉萨一带为苏毗王国的属地。公元633年(唐太宗贞观七年),吐蕃赞普(藏王)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当时这里还不过是“以毡帐而居,无城廓屋舍”的荒凉之地。到唐朝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以后,才开始建筑宫殿。现在拉萨着名的古代建筑,如大、小昭寺,布达拉宫等都是在文成公主进藏后修建的。自从吐蕃迁都拉萨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西藏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拉萨,古称逻些或逻婆,藏语是圣地或福地之意。拉萨之所以能建成世界最高城市,自然与多方面原因有关,但离不开有利的特殊自然条件。虽然地势高,但由于西藏高原面积大,起到“热源”作用,加上空气稀薄、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又位于较阔的河谷地带,所以气温并不很低。年平均温度7℃左右,与东北区的沈阳接近,7月平均温度15℃,而1月平均温度零下24℃,比北京还高出2℃多。气候受西南季风的控制,年平均降水量443毫米,雨季集中在5~9月。总之,气候颇为宜人,河谷中土地平展,灌溉方便,适于从事农牧业生产。这些都为拉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基础。

拉萨是全国闻名的“日光城”,也是由地势和特殊的地方气候成全了这个美名。拉萨的白天经常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即使是雨季也总是夜间多雨,白天仍然晴朗。拉萨的夜雨率达80%以上。因此全年的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多达3005小时,大大超过了它同纬度的重庆、九江、宁波等城市。同时由于这里纬度偏南,太阳高度角大,所以辐射强度大,年总辐射量高达202千卡/平方厘米,为世界上所罕见。拉萨的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大大弥补了因地势高所导致的气温低的缺陷,又为农牧业生产、人类活动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有利条件。

拉萨的名胜古迹很多。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哲蚌寺、色拉寺、龙王潭、小昭寺都是闻名于世的名胜古迹。

迷人的稻城风光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稻城县位于四川甘孜州南部,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毗邻,北连甘孜州理塘县。稻城高原是由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组成。两大山脉坐落南北,约占全县面积的1/3。这里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重峦叠嶂,逶迤莽苍。

稻城地区丘状、冰蚀岩盆和断陷盆地遍布于高原上,是中国最大的古冰体遗迹,即“稻城古冰帽”。海子山草原辽阔,冰蚀地形十分发育,冰蚀岩盆随处可见,共有1145个海子,规模与数量在中国都堪称独一无二,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基地。

海子山怪石林立,大小海子星罗棋布,自然景色绚丽磅礴,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体遗迹。海子山海拔3600~5020米,方圆3287平方千米。站在海子山,极目远眺,天地无止无境,撼人心魄。海子山又是个天然的石雕公园,山内的天然石雕随处可见,千姿百态而又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海子山还曾是恐龙生息繁衍的地方。1982年,科学家们在海子山中部发现恐龙牙齿化石和桉树化石,说明几千万年前,恐龙曾生存在这个地方。

稻城南部耸立着巍峨的高山——俄初山。它海拔5140米,藏语中意为“闪光的山”。俄初山高峻而巍峨,挺拔却不失俊俏,像一位美貌仙子端坐云霓。俄初山山形平缓、森林广袤,山上风云变幻莫测。秋季,俄初山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正如它美丽的名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俄初山顶远眺贡嘎日松贡布雪峰,景色十分壮观。俄初山东南是驰名藏区的佛教圣地——亚丁自然保护区。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景区核心为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11位的三怙主雪山,“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

在近千年的宗教文化影响下,稻城的大寺院建筑遍及全县,体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纷呈各异的民俗风情,节日、婚丧嫁娶、喜庆仪式、服饰、音乐歌舞等无不受到宗教文化影响,散发出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使雪域之外的人们也纷纷走进这片圣地,领略它那古朴独特的文化气息。

中华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按地形差别又分成了陇中高原、陕北高原、山西高原和豫西山地等区,大部分在海拔1000~2000米。在黄土高原64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范围内,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

除了少数山地是石质的外,高原其他部分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厚度大约50~80米,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180米。黄土的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矿物质养分,十分有利于耕作,因此黄土高原的盆地和河谷地区农垦历史悠久,养育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同时,高原的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黄河的“黄”便主要是来源于这里流失的黄土。黄河90%以上的泥沙来自黄土高原。

在这片黄土地上,居住着十几个民族,1亿多人口。人们依地就势,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民居——窑洞,除了少数土房、砖房和楼房外,人们大多住在窑洞内。窑洞是从古代的穴居发展而来的,其工程省工省料,冬暖夏凉,非常适合居住。窑洞类型以在黄土坡上开挖的靠崖式窑洞最常见。人们在向阳的山腰或山脚的坡面上动工开凿窑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内有隧道式的小门连通。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窑洞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则有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和3~4平方米的圆窗两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也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窑洞内炕周围的三面墙上约1米高的地方,会贴满一些绘有图案的纸和由各种烟盒纸拼贴的画,当地人称之为炕围子。炕围子的产生源自实用: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土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起到装饰性的效果,人们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有了黄土高原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窑洞的窗户更是人们装扮的重点,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窑洞的主人们还用各式各样的剪纸装饰窑洞,给单调的黄土高原添上几分亮色。

黄土高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这片千沟万壑的黄色高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默默地提供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