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不睡的时候禁止卧床:有的人在睡不着的时候,坚持躺在床上不起来,因为他们认为一旦起来后这一夜是不能再睡了。其实,有时离开床,直至你开始感到困倦达到足以入睡的程度,是打破睡不着-焦虑-加重睡不着的恶性循环的好方法。一般来说,只要我们对睡眠产生挫折感,或者躺了30分钟还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醒来后过了10分钟还没有倦意,那么你就应该离开床。并且,这样做时不要看表。就是说在倦意减轻的时候,就离开床。当我们起床时,要保持温暖和舒适。你应当做一些使自己放松的事。对看电视要谨慎,因为它可以使人受刺激或产生挫折感,并且可以妨碍你逐渐放松。它还可以使你养成一个习惯,如果你夜里受到干扰会醒得更加完全。读书或者喝杯温的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觉得困倦时,回到床上,但是不要期望会立刻入睡。
(13)睡不着时应避免的习惯:许多人在睡不着的时候往往会无意识地采用一些不良的习惯做法。如感到大脑紧张、烦恼、挫折感、愤怒时就打开电视,有的人则反复看表。要知道这些都可以妨碍我们的睡眠,看表可以增加挫折感。
(14)入睡前的放松:我们在想入睡时可以通过放松磁带或者放松锻炼的帮助。
(15)根据我们的生物节律来调整睡眠:在养成一个好的睡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节律来进行调整,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休息更加科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如有的人是早晨型的,也就是百灵鸟型的人,他们在早晨醒得非常早,并且也最清醒和工作效率最高。而另一种人则属于夜间清醒,并且是睡得非常晚的,这些人喜欢在很晚的时间里才入睡,而不喜欢在早晨工作。因此,要想获得一个好的睡眠,则应该在自己最机敏、做事最有成效的时间中保持清醒,而在自己迟钝的时候睡觉。如果自己属于夜间型但是需要早起,那么争取清晨就得到外来光线的照射,在晚上则要避免。如果自己属于早晨型,早晨醒得太早,在下午或晚上要得到光照,在早晨醒来之后的2小时里避免过多地户外活动。如果自己是夜间工作者,希望早晨能够睡好,那么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要避免强烈的光线。可以戴墨镜,但不要使自己在途中过度困倦或者影响你的视线。要使暴露于明亮光线产生效应,至少需要持续30分钟。这样做的一些方法有散步、活动、在室外进餐或者坐在阳光充足的窗边。尽管户外的光线看起来似乎只比室内的光线稍亮一点,但是实际上却要比室内亮很多倍。利用室内的光线重新调整你的规律需要更长的时间,只有在得不到更明亮的光线时才有用。
放松身体
1.身体姿势取坐位或仰卧位,双眼微闭,舌抵住上腭,口唇自然闭合,双手放在大腿上(坐位)或小腹部(仰卧位)。
2.调整心情与呼吸首先要使心情平静下来,注意力集中在放松的部位,呼吸要调匀自然。逐步达到均匀、细、深、长的呼吸状态,吸气时将气体吸入下腹部使腹部膨隆,呼气时小腹部要放松。
3.放松的部位
按身体两侧、前、后三条线,从头至脚,随着呼吸逐步放松,吸气时意念集中在要放松的部位,呼气时放松该部位。
第一条线:放松身体的前面。
前额——面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两膝盖——两小腿前——两脚背——十个脚趾。
第二条线:放松身体的后面。
后枕——后颈——背部——腰部——两大腿后——两膝弯——两小腿——两脚跟——两脚底。
第三条线:放松身体的两侧
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前臂——两腕——两手——十个手指。
每条线放松的时间掌握在5分钟左右,每次练习半小时即放松2遍。
保持幽默
1.游戏与幻想处于不良情绪之中的人,可进行游戏与幻想,要看到一件事物有趣的一方面和严肃的一方面,对生活采取幽默的态度,可使自己远离痛苦。
2.放松通过幽默的方法使自己放松,在松弛状态下不至于使我们因压力过度而有害健康,在面对生活中问题时,应将其分为能解决和不能解决两种,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如果坦白地承认不能解决会达到松弛的效果,另外运动和激烈的体育活动也可消除白天积累的紧张。
帕森氏松弛反应处方:
——安静环境: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或使自己容易专心的地方,然后完全放松全身的肌肉,由脚开始,逐渐放松到脸部肌肉。
——心理工具:从外向思维转移人的心理需要,有稳定和刺激,如可默默地重复一个字或词,用鼻子呼吸,慢慢地感觉自己呼吸,呼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这个字。
——消极的态度:如果出现分心或别的思考时,应忽略它,并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注意到呼吸上,并重复地说上述那个字,在吸气时,不要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舒服的姿势:放松及呼吸时说上述那个字,这些应在舒适的姿势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可静坐。
每天用10~20分钟来做这种沉思活动,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显着的松弛效果,如果每天进行练习,可减低长期紧张和高血压。
3.笑笑可减低情绪紧张,人在笑时,身体会变得比较柔软,笑可以使自己减轻压力,使肌肉放松,在极度肌肉放松的情况下,人很难引起焦虑。减轻压力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也有助于找出情绪困扰的原因,因为笑能帮助人们探索苦恼的根源。
陶冶心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由于遭受了挫折、失败后,人们心中会泛起苦闷、孤独与痛苦,有时甚至陷于绝望之中,然而在读一首诗、听一曲交响乐、看一幅画,或在山野、田野漫步,这都会使落魄者找到奋发的自我,通过审美,可以把人从人生不幸之中、灾难中,把心灵从苦闷、孤独、痛苦、焦虑和冷漠中解脱出来,使人从沉重压抑感中超脱出来。
一个具有童心、诗心、审美之心的人,完全可以在忙忙碌碌之中,寻找一点闲暇,去翻一翻书、听一听音乐、看一看戏,或练字、画画、下棋、散步,或到郊外踏青,让自己静一静,这样会感到超尘脱俗、心旷神怡。
中国佛教禅宗认为审美对人的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引导人们对照自然美和艺术美,使人达到心理宁静、满意、舒适,使肌肉放松,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1.书法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有助于身心健康,由于中国书法对运笔力度有要求,而具有凝神定气的准备活动,这些与健身操有许多相通之处。在进行书法审美鉴赏时,通过视觉感官可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能够把人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欣赏可以使人赏心悦目,感觉恬静、清爽、轻松、愉快,能够帮助人克服烦躁、焦虑、抑郁,能稳定人的情绪,使人心平气和,并对老年人常见的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偏头痛、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起调节作用,对慢性消耗性疾病、消化性溃疡也具有治疗作用。
2.文学有人发现文学对于治愈人内心中的痛苦,恢复自信常能产生一种近乎神奇的功用和疗效。文学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医治精神和心理上的创伤,它通过两种功能来治愈痛苦,一是通过它的宣泄功能,二是利用其教育功能及艺术审美功能。处于痛苦之中的老年人,不要认为用文学这种方式来宣泄、表现及解脱痛苦,只是文学家才能做到的事,其实当自己被苦恼折磨时,可写一下自己或者写一首短歌或一首小诗,这样痛苦往往在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彻底地解脱。建议每个人都进行文学创作是不切合实际的,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可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来宣泄痛苦,并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寻求关于人生问题的种种答案,陶冶和净化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道德和情操修养,创造人类美好心灵。
3.音乐音乐之所以具有改善情绪等治疗作用,这是因为音乐能通过其旋律、音调和节奏来改变人的情绪,情绪波动又会直接影响人的大脑和下丘脑,进而改变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量。
音乐疗法适应证的选择:
——感到烦躁的时候,可以听一听柔和的音乐,它会使你的心情宁静下来。
——感到忧郁的时候,听一听比较雄壮的音乐,它会使自己变得兴奋。
——当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往往感到心灵备受煎熬,内心痛苦无比,并产生易激惹、暴躁时可以听一听使人宁静、安定的音乐。
4.绘画绘画可以使人获得内心平衡和在环境中保持心理上稳定,使人变得比较平静,紧张度减轻,对环境的感知及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使不健康的情绪得以缓和。
绘画能使人心情舒畅,调整情绪的机制是:绘画能给人提供一个使其自发的自由表现成为可能的环境,由于绘画的非语言的视觉表现有时比语言表现更能传达人的情感。
在情绪紧张和压抑时,通过绘画,使压抑的思想和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并使危害个性的内部压力下降;有助于对个人问题的认识,更好地了解周围和内心发生的情况;使缺乏自信的人克服危机,进入正常状态;绘画还有助于克服失眠。
控制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