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相克与相宜百科大全
30083500000036

第36章 食物偏方治疗疾病(8)

【功效】利小便,消水肿,清热毒,止烦渴。适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

方12茅根粥治肾炎

【原料】鲜白茅根20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取鲜茅根去节间小根,洗净切碎入砂锅内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冰糖煮至粥熟即可。空腹服食。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适用于急性肾炎、小便不利、尿血等症。

方13莲子红糖茶治肾炎

【原料】莲子50克,茶叶3克,红糖30克。

【制用法】将茶叶泡茶备用;莲子用温水浸泡5小时左右,捞出后放入沙锅中,加红糖和适量的水,煮烂后再加入茶水,即可饮用。每日1剂。

【功效】养心健脾,益肾固精。适用于肾炎水肿等。本茶对肾炎水肿兼见血淤症的患者有益,但要坚持饮用,方能见效。

中风后遗症食疗方

方1杞菊饮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枸杞子30克,菊花10克。

【制用法】将二药煎水代茶饮,1日服完。

【功效】滋阴补肾,疏风清肝。枸杞子甘凉,滋补肝肾;菊花甘苦微寒,平肝明目。二药相配,一补一清,对中风后血压偏高,头晕目眩者用之有效。

方2黄芪桂枝粥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黄芪20克,炒白药、桂枝各13.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白米135克。

【制用法】将前4味水煎取汁,同白米、大枣同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3周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功效】益气养血,温经通络。适用于气虚血淤所致的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

方3天麻猪脑粥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天麻10克,猪脑1个,粳米250克。

【制用法】猪脑挑血筋洗净,天麻、粳米洗净,加清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每日晨起温服1次。

【功效】祛头风,镇静镇痛。适用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

方4杞子羊肾粥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肾1个,羊肉50克,粳米50克,葱、五香粉各适量。

【制用法】先将羊肾、羊肉洗净切片,与枸杞子并入葱、五香粉先煮20分钟,再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入锅,熬煮成稀粥。每日晨起作早餐服用。

【功效】益气,补虚,通脉。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方5人参五味子紫苏汤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五味子、人参、紫苏叶各15克,赤砂糖150克。

【制用法】将前3味药加水3000毫升,煎取约1500毫升,加入赤砂糖,拌匀饮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固脱。适用于中风手撒尿遗、四肢不温、肢体不遂等。

方6千斤拔鸡脚汤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鸡脚3对,千斤拔60克,花生肉30克.红枣4个。

【制用法】将千斤拔、花生肉、红枣(去核)洗净;鸡脚洗净,用开水烫过,除去外皮及爪甲。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汤成去千斤拔,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补肾健步。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属肝肾两虚者。证见腰膝痿软,下肢乏力,步履困难,或骨节疼痛。也可用于产后风瘫,而有上述症状者。

方7全虫地龙蒸猪脑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全虫2克,地龙5克,猪脑1具,料酒、精盐、姜丝各适量。

【制用法】将猪脑清洗干净,全虫、地龙研为细末,共置大碗内,加料酒、精盐、姜丝,上笼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益精,活血通络。对中风后肢体活动不利,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口眼歪斜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方8地龙桃花饼治中风后遗症

【原料】黄芪100克,干地龙(酒浸)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当归50克,川芎10克,桃仁(去皮尖、略炒)15克,玉米面400克,小麦面10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地龙烘干研粉;将黄芪、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浓煎取汁;将地龙粉、白糖、玉米面、小麦面混匀并以药汁调和成面团,分制为20个小饼;将桃仁匀布饼上,入笼中蒸熟(或用烤箱烤熟)。每次食饼1~2枚,每日2次。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起痿。黄芪补气振痿;归、芍、芎、桃、红及地龙活血通络。本方是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有效良方,应长期坚持食用。血压偏高的脑溢血病人不宜多食。

失眠食疗方

方1龙眼洋参饮治失眠

【原料】龙眼肉30克,西洋参6克,白糖10克。

【制用法】将三物放入带盖的碗中,置锅内隔水反复蒸之到成膏状。

【功效】补脾养心,益气养阴。

【附注】龙眼肉甘平,补脾安神;西洋参苦甘凉,益气养阴生津。二品相合,对心脾气血亏虚而致心悸、不寐、健忘者,疗效颇佳。每晚食之,每服一匙。

方2苦丁肉桂袋泡茶治失眠

【原料】苦丁茶5克,肉桂2克,夜交藤3克。

【制用法】将苦丁茶、肉桂、夜交藤碾成粗末,用过滤纸压边包裹,置茶杯中,开水冲入,加盖,静置10分钟,即可饮用,随冲随饮,味淡为止。

【功效】调和阴阳,清心安神。

【附注】此为保健茶,可常服。苦丁甘寒,清心除烦,安神利尿;肉桂引火归原,交通心肾;夜交藤安神镇静,善治失眠。诸药为茶,可使心火下降,肾水上济,水火相交,阴阳调和失眠自愈。

方3山楂饮治失眠

【原料】山楂100克,白糖50克。

【制用法】山楂炒热,不使焦苦,加入白糖,掺入清水,熬煮20分钟,临睡前温服。

【功效】消食和胃安眠。山楂和中消导,宽中快膈;白糖健脾和中。因停食、消化不良而致“胃不和,卧不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者,饮之最宜。

方4枣仁百合汤治失眠

【原料】生枣仁、熟枣仁各15克,百合30克。

【制用法】先将枣仁加适量水煎片刻去渣,再加入百合煎煮至熟即可。食百合,饮汤。

【功效】镇静安神,清心养血。主治失眠。

方5百合枣龟汤治失眠

【原料】龟肉60克,百合30克,红枣10枚,调料适量。

【制用法】龟肉切块,大枣去核,与百合共煮,加调味品,煮至龟肉熟烂即可。饮汤,食肉。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益肾。适用于心肾阴虚所致之失眠、心烦、心悸等症。

方6红枣葱白汤治失眠

【原料】红枣20枚,葱白7根。

【制用法】将红枣洗净,用水泡发,煮20分钟,再将葱白洗净加入,连续用文火煮10分钟。吃枣,喝汤,睡前服,连服数天。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眠。适用于心脾失眠、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眠、心悸健忘、面色少华、神疲乏力。

方7玫瑰花烤羊心治失眠

【原料】鲜玫瑰花、羊心各50克。食盐适量。

【制用法】①将鲜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放入小铝锅中,加食盐、水煎煮10分钟,待冷备用。②将羊心洗净,切成块状,穿在烤签上边烤边蘸玫瑰盐水,反复在明火上炙烤,烤熟即成。宜热食,可边烤边食。

【功效】补心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惊悸失眠以及郁闷不乐等症。

方8猪心夹砂肉治失眠

【原料】猪心一个,炒枣仁10克,朱砂3克,葱、姜、食盐、味精适量。

【制用法】猪心不洗,最好刚从宰杀的生猪胸腔取出,开一口,直达心室;将炒枣仁、朱砂用清洁纱布包裹,塞入猪心室内,撒上葱、姜,入大蒸钵内,大火猛蒸2小时,猪心肥透,入盐及味精,弃去纱布内的炒枣仁及朱砂,只食猪心即可。

【功效】养心、镇静、安神。

【附注】此为中国民间“脏器疗法”。猪心治心虚胆怯之失眠,有“以心补心,同气相求”之妙。心虚胆怯,配朱砂“安神镇惊”;失眠难寐,用枣仁“养心入眠”。朱砂、枣仁弃去不食,取其性味。心虚胆怯而导致失眠者用之,甚为得当。

方9莲子百合炖猪肉治失眠

【原料】莲子30克,百合30克,猪瘦肉25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熟猪油、肉汤各适量。

【制用法】①莲子用热水浸泡,去膜皮,去心;百合去杂,洗净。②猪肉洗净,下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捞出,洗净,切块。③锅中加油,烧热,放葱姜煸香,放入肉块煸炒,烹入料酒,注入肉汤,加入精盐、味精、莲子、百合,烧沸,撇去浮沫,小火烧至肉熟烂,拣去葱姜,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功效】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附注】莲子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等功效;百合性凉味甘,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猪肉性平味甘、咸,有滋补肾阴,滋养肝血,润泽皮肤等功效。三者合食,可滋阴益肾,清心安神,对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方10八宝酿梨治失眠

【原料】糯米饭250克,香水梨6只,糖莲子50克,糖冬瓜25克,瓜子仁10克,蜜枣两只,红丝3克,绿丝3克,金橘饼5克,熟猪油50克,白糖210克,水淀粉3克,清水25克。

【制用法】①将莲子、冬瓜、蜜枣、红丝、绿丝、碎粒,与瓜子仁一起放入糯米饭内,加入猪油,白糖200克拌和。②生梨去皮,顶盖连梨把切下,梨心掏空,酿入拌好的糯米饭,盖上梨盖,上笼蒸熟后取出,装入圆盘内;然后将清水下锅,加入白糖10克,待烧滚后,用水淀粉勾芡,起锅浇在梨上即成。日服2次,每次1只。

【功效】健脾养胃,润肺止咳。适用于失眠、心悸、肺热咳嗽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