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到人生中对你最重要的7个人
30081400000003

第3章 谁和你一起玩大?

建立一种亲密关系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相识;第二是相知;第三是相惜。相识很容易,我们可能每天认识许多人,客户、同事、聊友,这都是相识。相知和相惜就难了,有的人一辈子交际无数,也不一定能相知几个人,更不要提相惜了。

我读小学时,班里有40多名同学,一年级时我们就相识,都是同一片区的邻居。可最终能和我成为伙伴的却只有七八个人,几年后到了中学,成为朋友的还剩下了两三个。其他的人都成为了人生中的过客,不曾相知,也不曾相惜。

工作以后,公司上下有上百名员工,到了长江实业有几千名同事。我和他们同吃一碗饭,低头不见抬头见,可最终聊得来的、互相影响并帮助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余的人都是人生旅途上的观众,就像我们路边的花花草草一样。

因此,亲密关系是很难建立的,这不但取决于信任、需求或者价值观,还与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有关,也与你对关系的理解有关。许多呈现在你眼前的亲密关系,通常只是表面现象,比如礼貌性的附和、伪装出来的亲近,看似一张张的笑脸,实则五味杂陈;好像他们在关心你,其实你们都被名利绑架。

生命一开始,关系就产生了。而且,我们遇对人总是如此之难,所以人们才由衷地感到——朋友是如此难交。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我们理解社交关系的方向是不是有问题呢?

对朋友,你是想汲取他能够提供的价值,还是想在他身上获取自己成长的动力?不同的选择,会决定你不同的人生。

沃伦·巴菲特是一位十分擅长总结的价值投资大师。他不但精于分析股票,也对人的成长有精辟的见解。他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要想把雪球越滚越大,显然是需要上述两点。

“雪”就是各种资源,包括钱、人,还有其他能够被聚拢合成一体的东西,长坡则是正确的方向。它们缺一不可。当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时,你所需要的就是体力、耐心和技巧了。后者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其实是必须具备的最为基础的本领。

巴菲特所讲到的雪球之“雪”,也包括我们的社会关系。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他将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他来到世界的一瞬间,就无可逃避地进入了这个环境。我们的生命一开始,关系就产生了,这不因你生在何种家庭而有所区别。

一个小婴儿,从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天起,他就走上了一条建设和经营自己的人生关系的漫长旅途。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好人、坏人、有价值的人、无价值的人、有积极意义的人、只能起到消极作用的人……他必须学会辨别和选择。

这是一件重要而且相伴他一生的工作,这件工作完成的好坏,决定了他最后会取得多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他对于别人的看法,也促成了人们对他的印象。在一个互联互动的环境中,他从婴儿变成少年,从少年变成大人。在他30岁时,对自己的少儿时代一定已失去绝大部分记忆,但正是那些想不起来的记忆碎片,为他今天的状态播下了第一粒种子。

在孩童时期的思维世界中,父母和亲人是第一重世界,这无可替代;朋友和伙伴是第二重世界。父母的概念是亲近的,朋友的概念是模糊的,至于玩伴——人们在思考对自己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时,通常不会考虑自己的小伙伴。现在我要告诉你,这大错特错。

“他们除了是我因玩具嫉妒而时常发生战争的对象,我不清楚还有什么作用。”一位23岁的纽约女孩乔丝说。她已完全记不起小时玩伴的模样,甚至她认为自己的童年没有一个可以陪自己玩的人。

“除了喜欢酗酒的爸爸,我不记得还有谁经常在我面前出现,我是自己玩大的,就这样。”她说。所以她感觉自己现在交不到固定的好友、有些自闭倾向,可能即由于此原因。

乔丝在两岁时就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小伙伴,可以和她分享玩具、争夺战利品以及一起玩游戏的人。但她没有兄弟姐妹,也没见过邻居家的同龄人。偶尔会有一些小孩进入她的房间,却总有不快收场。她们不是打得不可开交,就是互相仇视。成人很难理解小孩的世界,就是因为她们只见了一面可能就已视对方为最大的敌人。

可是,即便这样的关系也很重要,不是吗?乔丝在五岁之前搬了三次家,随着爸爸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又跑到新墨西哥州。最后一次搬迁,是她在爸爸去世后孤身来到纽约。当她开始一份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可以拿出来跟同事分享的童年谈资。她发现自己甚至完全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这恰恰就是缺乏儿时的小伙伴可以给我们的力量。

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实从3岁起,你身边的朋友就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了,以人际交往为基础是每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必然规律。儿时的玩伴,则是一个人进入人际交往的开始。

你的行为会影响他,他的行为当然也会深深地影响你;你们会互相吸收优点,并感染对方的某些缺点。他们是你的发小、青梅竹马或“势如水火的大仇人”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第一次通过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并且开始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他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我们第一次仔细地了解别人,从他(她)的身上看到长处和短处,并且学会与他们共处,做大家都感兴趣的事。

对于自己的“玩伴”或者认识很长时间的发小,并非来者不拒。如果不加以辨别地选择小伙伴,我称之为“放羊式童年”,凡是以这种态度交友的孩子一般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失去自控力。

根据我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想在自己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保证可以遇到对的人,走上对的路,最起码要让自己具备一种最基本的辨别的眼光。要懂得去理性地观察每一个人,要避开表面的陷阱,透过表象去看到他们内在的优点,然后综合起来分析,为自己找到一个“学习点”。

这里还有两个原则:

第一,优点是一种共性,每一个小伙伴都有他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因为每一个人都代表着某种性格或生存的方式,有你可以借鉴的方面。

第二,用公平的标准衡量他们,世俗的观点不能影响你的判断,比如财富和相貌,再比如热情或冷漠,以及第一印象、衣着等这些功利的标准。我们必须采取完全脱俗的态度,超越眼前的得失去评判他们,选择自己的小伙伴,才能真正地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同龄人,在和他们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将他们的优点融合到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