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找到人生中对你最重要的7个人
30081400000012

第12章 最棒的本领是真诚

在最初的20年中,我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最棒的本领不是如何考到100分,而是怎样去表现我的真诚。因为相比工具和手段,只有真诚才能完全地打动人心,让别人对你也推心置腹;也只有真诚,才可以让你自己体会到什么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真诚首先体现在诚实上,自己有多少本事,就使出多少本事,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这比弄虚使诈赢得一时的成绩要更好。比如有的人只能考70分,为了取得好成绩,非得带小抄进去、或者抄同学的试卷。这就是最起码的不真诚。还有的人为了让女朋友欢心,向她许下很多根本无法实现的诺言,骗她跟自己在一起,这就是很恶劣的不真诚了。

这些手段只有一时的效果,时间会终结它们的“表演”。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是能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真诚的力量。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大多都与不真诚有关;年长后取得的成绩,也大多都来自自己一颗真诚的内心。

在年轻时就要学会辨别哪些人是不真诚的,然后与之保持距离。不要让这些人成为你的“人生导师”,否则你的一辈子都可能完蛋了。要懂得靠近那些不鼓励你弄虚作假和能够与你推心置腹的人,也要尊重那些不顾及你的面子,对你提出深刻批评、指出你的缺点的人,他们都是真诚之人,这都是值得你学习的品质。

有位女孩曾经不解地说:“李老师,我发现自己一说实话就跟朋友闹掰,说假话的时候她们才高兴。这是为什么?”这也是她不知如何是好的原因。因为人人都喜欢听假话,不想听真话,至少“不真诚”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有市场的。但是,这岂不正是真诚宝贵的地方吗?我们平时交到了太多喜欢虚荣、不能接受现实的“朋友”,也正是他们共同形成的环境,让你也跟着迷失了。

真诚的力量当然是非常强大的,比如你和陌生人之间本来是隔了一层的,双方互相提防,他害怕你骗他,你也担心他有什么阴暗的想法。但是,你率先的真诚会让对方怦然心动,那种事先准备好的强大的防备心理就会为之融化。谁先主动谁占优,谁被动,谁就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相信我,在人际交往中一定是这样的,率先拿出真诚态度的那个人,往往会在社交中占据优势,展现出更好的人格魅力。

从古到今,谁也拒绝不了真诚之心。因为真诚代表着我们的内心是纯正的,目的是无邪的。这种内在的力量,能迅速让别人体会和感觉得到。你也可以去主动地、强力地表现自己的真诚,让它更加淋漓尽致,富有张力。例如,我们通过自己的表情、眼神、语气、话语的变化,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真诚之心。

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让真诚自然地显露,还要善于把它主动表现出来,迅速地起到效果。

对此,史密斯的经验是:“假如你是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你会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处理很好的人,大多都是谦虚平和之人。他们说话做事都富有魅力,温和有礼,平易近人,可以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他感染,接受他的观点,他们很真诚,也从不回避问题。与之相反的是,有的人把生活、工作处理得一团糟,正是由于自己言行不一,盛气凌人,或者显得城府过深,给人一种十分不真诚和虚假的感觉,留不下好印象。人们对后者,都是惧而远之的,我们都不喜欢有这种朋友。”

史密斯在课程中对学员讲了一个故事。在我们为纽约一家公司准备的产品发布会上,有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受到了良好的接待,公司希望他在报道时给予足够的力度。这是非常正常的媒体公关行为,所有的公司在自己发布产品时,都会对到场的记者给予足够的“笼络”,期望能得到照顾。

但是几天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在《纽约时报》的商业版面看到这篇“期待之中”的新闻报道。于是公司就派出了琳达小姐去负责此项工作的善后,当天她就在某一种场合碰到了《纽约时报》的这位记者。她在此时的态度,其实就决定了该公司是否能赢得这位记者的帮助。

下面,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会产生的不同结果。

态度A:琳达对于记者坦然接受了公司的招待,拿走了礼品,但又不进行回报的行为十分气愤,她当然耿耿于怀,此时见到了他,不想放过,就当众对他进行责怪:“喂,我的大记者先生,您拿了红包,却不发稿哟!现在都三天了,你有什么能对我解释的吗?”

琳达说的未必是假话,也许这位记者确实还没写稿。但她这种沟通和交流太不真诚了,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这样的责怪一定让记者无所适从,并且在这么多人面前遭受羞辱,任谁也受不了。所以记者头也不回地走了,稿子也不可能再登上《纽约时报》的版面。

态度B:琳达虽然很生气,但她仍然强忍怨气,主动地向前打招呼:“嘿,大记者!听说稿子还没发?没关系,现在做成一些事情太难了,总有许多不可预测的阻力吧?我们公司很感谢您的努力,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吧,欢迎下次到公司坐坐。”

琳达的第二种态度就非常真诚,既告诉对方这件事还没做成,道明了事实,没有回避,又表示了公司的看法:没关系。幸运的是,我们派出的专员琳达女士非常优秀,她采取的正是第二种做法。琳达不但及时地表达了问候,而且将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认为是自己没有说清楚,可能导致记者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

《纽约时报》的商业版名记在真诚攻势下“一败涂地”,他本来预备的无数种反击策略一样都用不上了。记者见琳达不仅没有责备自己,反而还宽慰他,心中愧疚,于是赶紧保证,回去就把稿子写好,争取次日见报。

第二天,该公司新品上市的新闻报道就出现在了《纽约时报》的重要版面上。琳达的这种真诚态度其实是不难做到的,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以真诚示人,但为什么做到的不多呢?我们平时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向虚伪的人和事学习得太多了,或者干脆以为虚伪为师,以苛责为自己的启蒙思想——对人对事,总以自利为先,以自私为基础,这就导致在生活和工作中,和人不断地发生摩擦,既办不好事情,也无法为自己树立一个较好的形象,这皆由内心的虚弱导致。

不够自信的人,总是与真诚很远。只有具备了自信,同时又能尊重他人的自尊心,为事情做长远的谋划,才可以经常真诚地对待这个世界,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遇到了一位可以教授给我们真诚的老师,千万不要错过。这是我们能够经营好自己一生的宝贵的品质,它真达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无坚不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