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艺考金钥匙
30023200000036

第36章 才艺表演(葫芦丝、笛子、声乐等)(3)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基音孔可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

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缠丝使用丝弦,缠于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

飘穗: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

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4、竹笛的分类

如果从音高上分类,笛子一般分为曲笛(笛身较为粗长,音高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于中国南方)、梆笛(笛身较为细短,音高较高,音色清亮,多用于中国北方各戏种)和中笛(形状发音特点介于曲笛和梆笛之间)

曲笛

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竹笛演奏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笛

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在强盛的唐朝也是竹笛的兴旺时期,笛曲丰富,人材辈出,着唐朝歌舞音乐和大曲的盛行,出现了许多盛名的演奏家,如李暮、孙梦秀、尤承恩、许云封等一代神笛。汉代和晋代的马融、蔡邕、桓尹、绿株等演奏家,曲目有《武溪深》、《落梅花》、《梅花三弄》、《紫云回》、《云州曲》等遗憾的是历代众多的笛曲却没有谱子能留传下来,就现在演奏《梅花三弄》即晋代桓尹的笛曲,也只能从古琴谱的《梅花三弄》中去翻版演奏了。

滔滔江河,滚滚长江。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竹笛再次掘起,更放异彩。以北派冯子存、刘管乐,南派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南、北二派笛风均以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谱写及改编了一大批笛曲,为以后几十年的笛曲和笛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笛子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竹笛的演奏

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材辈出无穷。无论从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脱颖、创新,使笛子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摆脱了南、北之分的概念。乐曲的内容从强调地方风格到追求意境的画,广泛吸取其它艺术品种及姐妹乐器的技法而融汇贯通,大大丰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现力,1991年朱践耳先生为竹笛和22件弦乐器而作的室内交响乐《第四交响曲》荣获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大赛奖,国外赞为"具有如此奇妙的音响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可见中国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广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能量走向世界。

竹笛的演奏技巧

笛子的演奏由于技巧、地域的关系,简单形成两大流派,一为南派;一为北派,就技巧而言:南曲出手颤、叠、振、打;北曲拿手吐、滑、剁、花。因此区分了不同的演奏风格,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笛子技巧:

颤音(tr):

例如6的颤音相当于演奏67676767一般。虚颤音:

颤音的一种,手指颤动时并末完全盖住音孔(按半孔)的虚颤手法。波音(w):

短颤音的一种,也称涟音,意为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叠音(又):

例如6的叠音相当于7176一般。6是主音,而717相当于复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也称唤音。

赠音:

出现在音尾的一种装饰音,会标示出所"赠"之音高,也称送音。打音(T或扌):

将主音的下一孔位置,用手指迅速的"打"一下。也称导音。吐音(TTK或TTK):

用吐尖轻吐的一种技巧,有单吐(T)、双吐(TK)、三吐(TKT或TTK),是一种断奏的技巧。吐时需短,急促。

滑音:

音符之间移动的过程是"圆滑的",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借助手指移的慢慢打开音孔或慢慢按闭,造成类似唱腔的效果(指滑音),或借助气息控制,达到类似软绵绵的效果(气滑音)。

剁音:

类似鸟叫声,各手指同时快速起落,加上顿音(重吐音),造成特殊音效。花舌(*):

利用舌头自然不断的震动,造成音符的绵密颗粒感的一种技巧。历音:类似钢琴琶音的一种快速音阶进行,速度很快的时候,亦能摹仿鸟叫声。有上、下历音之分。

强音(>):

类似重吐音,主要是用"呼"的气息来吐音,有加重音的效果。顿音:明显地断奏,用舌重吐发音。

舌起音:

一般在吹奏连线中的第一个音域或没有连线的音符时,舌尖轻重适度地(比轻吐还要轻微)吐奏一下,与发"提"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将这些音十分清楚而肯定地吹出。

喉音:(?)

类似花舌的音响效果,与花舌不同的是震动的部位在咽喉中的那块突起下垂的小舌。发音颗粒较粗糙。

泛音(。):

同种指法吹出不同于八度音关系的音,力度介于两个八度音之间,属于超吹的一种。

飞指(飞):

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使一只手的一指或数指(最多三指)在一个或几个音孔上迅速地左右抹动的奏法。可产生强烈的碎音效果。

历音:

由低而高(上历音)或由高而低(下历音)急速地逐级上行或下行的音,叫做"历音"。要求吹奏中手指起落肯定、果断,使经历的每个音都十分清楚,流畅,好象快速上下楼梯那样一级一级地出现。

腹震音:

利用腹部的力度控制,使得气息如波浪般起伏,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藉以表达情绪的激动。

总结

大致一般来说,笛子的演奏技巧可概括气、指、舌、唇四大基本功,气的功夫最难掌握,指的功夫要求手指动作干净、利落、速度平均、灵活、有弹性;舌的功夫要求力度平均、富颗粒感、节奏平均、能持久;唇的功夫就必须注意风门大、小及口劲的适当表现。意之不管什么技巧,只要练得勤,定能熟能生巧。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笛子演奏者在使用各式各样的技巧是时候,一定要为音乐负

责,否则画蛇添足,破坏了曲子原有的美感,这是应有的认识。

附:竹笛指法练习大全筒音作5

膜孔指孔

低音5〇●●●●●●低音6〇●●●●●〇低音7〇●●●●〇〇中音1〇●●●〇〇〇中音2〇●●〇〇〇〇中音3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5〇●●●●●●或〇●●●●●

中音6〇●●●●●〇中音7〇●●●●〇〇高音1〇●●●〇〇〇高音2〇●●〇〇〇〇高音3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4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6〇●●〇●●〇

注:闭孔●开孔〇半开孔◎筒音作2

低音2〇●●●●●●低音3〇●●●●●〇

低音4〇●●●●〇●或●●●●◎〇低音5〇●●●〇〇〇

低音6〇●●〇〇〇〇低音7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1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2〇●●●●●●或〇●●●●●

中音3〇●●●●●〇

中音4〇●●●●〇●或●●●●◎〇中音5〇●●●〇〇〇

中音6〇●●〇〇〇〇中音7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1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筒音作1

低音1〇●●●●●●低音2〇●●●●●〇低音3〇●●●●〇〇低音4〇●●●〇〇〇低音5〇●●〇〇〇〇低音6〇●〇〇〇〇〇

低音7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中音1〇●●●●●●或〇●●●●●中音2〇●●●●●〇

中音3〇●●●●〇〇中音4〇●●〇〇〇

中音5〇●●〇〇〇〇中音6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7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1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2〇●●〇●●〇

筒音作6

低音6〇●●●●●●低音7〇●●●●●〇

中音1〇●●●●〇●或●●●●◎〇中音2〇●●●〇〇〇

中音3〇●●〇〇〇〇

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5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6〇●●●●●●或〇●●●●●

中音7〇●●●●●〇

高音1〇●●●●〇●或●●●●◎〇高音2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〇〇

高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5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6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7〇●●〇●●〇筒音作3

低音3〇●●●●●●低音4〇●●●●●◎

低音5〇●●●●〇●或●●●●◎〇低音6〇●●●〇〇〇

低音7〇●●〇〇〇〇

中音1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中音2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3〇●●●●●●或〇●●●●●

中音4〇●●●●●◎

中音5〇●●●●〇●或●●●●◎〇中音6〇●●●〇〇〇

中音7〇●●〇〇〇〇

高音1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2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

高音3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4〇●●◎●●〇

筒音作4

低音4〇●●●●●●低音5〇●●●●●〇低音6〇●●●●〇〇低音7〇●●◎〇〇〇中音1〇●●〇〇〇〇中音2〇●〇〇〇〇〇

中音3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中音4〇●●●●●●或〇●●●●●中音5〇●●●●●〇

中音6〇●●●●〇〇中音7〇●●◎〇〇〇高音1〇●●〇〇〇〇高音2〇●〇〇〇〇〇

高音3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

高音4〇〇●●●●●或●●●●●●或〇●●〇〇〇高音5〇●●〇●●〇

筒音作7

低音7〇●●●●●●中音1〇●●●●●◎中音2〇●●●●〇●中音3〇●●●〇〇〇中音4〇●●◎〇〇〇中音5〇●◎〇〇〇〇中音6〇〇〇●●〇〇

中音7〇●●●●●●或〇●●●●●高音1〇●●●●●◎

高音2〇●●●●〇●高音3〇●●●〇〇〇高音4〇●●◎〇〇〇高音5〇●◎〇〇〇〇

高音6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

高音7〇〇●●●●●或●●●●●●或〇●●〇〇〇高音1〇〇●●〇〇◎

筒音作5(含半音)低音5〇低音#5〇低音6〇〇低音#6〇〇或〇低音7〇〇〇中音1〇〇〇〇中音#1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2〇〇〇〇〇中音#2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3〇〇〇〇〇〇中音4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中音#4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中音5〇或〇中音#5〇中音6〇〇中音#6〇〇或〇中音7〇〇〇高音1〇〇〇〇高音#1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2〇〇〇〇〇高音#2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3〇〇〇〇〇〇高音4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4〇〇〇〇〇〇〇或〇〇〇〇或〇〇〇高音5〇〇或〇〇〇〇高音#5〇或或〇〇高音6〇〇〇高音#6〇〇〇〇高音7〇〇〇或〇倍高音1〇〇〇〇倍高音

#1〇〇〇〇〇

笛膜

笛膜胶需沾水后使用,笛膜可取适当大小,先将笛膜胶涂在笛孔上,后粘笛膜,不要粘得太紧,也不要太松。笛膜胶一般使用阿胶,白芨或者桃胶,有些前辈使用大蒜。笛膜一般使用芦苇内的薄膜。

歌唱

1、声乐的概念

声乐亦称艺术歌唱,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歌唱语言)与科学化的歌喉(艺术嗓音)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歌声,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炼的歌词(诗或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音乐语汇),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简言之,声乐-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

2、几种歌唱的类型

(1)美声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