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态度,没难度
30018400000033

第33章 有得失随缘的态度,取舍就没有难度(2)

我们最不喜欢看到人估计就是冤家了。但是,我们也知道,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冤家。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做错事是无法避免的,伤害别人往往也只是无意的举动。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如果能够及时解释并道歉,就能避免一个冤家的产生。在磕磕碰碰的小事中,如果能够及时化解,双方能够互相宽容一点,就不会产生那么多问题,也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每个人都知道得道多助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将一个小矛盾或问题压制在萌芽状态,这才是高明的手段。

人与人之间肯定会有交往,有交往就难免产生磕磕绊绊,而这些磕磕绊绊往往都是一些小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轻易就把自己的脾气暴露出来,那将会招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相反,如果大家都能够宽容一点,再难的问题也能够协商解决,再多的不愉快也会烟消云散的。

小高是一家上海大饭店的经理,饭店的生意很好。一天上午,一个美国人怒气冲冲地闯进了他的办公室,对小高说:“你是这家饭店的经理么?我刚才在饭店的大门口摔伤了腰。你们的地板太滑了,你这边连个防滑的措施也没有,这样做太危险了,请你立即带我去医务室。”

小高看到这样的情况,非常客气地说:“对此我们十分抱歉,请问先生你的腰还疼吗?我们马上带您去医务室,请您稍坐在这等一会好吗?”

这位美国人坐在椅子上,嘴里依然在不停地抱怨。这个时候,小高拿出一双舒适的拖鞋,温和而有礼地对他说:“先生,请您换上这双鞋吧,它能够让你稍微舒服点。医务室已经联系好了,现在我就带您去吧”

其实,在美国人刚进来的时候,小高就判断出来美国人的腰部并没有大碍。当美国人走进来的时候,小高将美国人的鞋交给一个服务员说:“这双鞋后跟已经磨薄了,在我们回来之前把它送到楼下修鞋处换上橡胶后跟。”

检查很快就结束了,和小高预料的那样,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样。美国人也冷静了下来,随后连同小高一起回到了经理室。小高微笑着说:“没什么大问题,比什么都好,这就放心了,请喝杯茶吧!”

看到小高这么客气,这位美国人也觉得自己刚才自己有点冒失了,所以也就客气地说:“贵店的地板有点滑,感觉有点危险,我只是想让你们注意一下,没有别的意思。”

这时小高拿出已经修好的鞋,对美国人说:“很冒昧,我们擅自修理了您的鞋。那个鞋匠说,后跟磨薄了确实容易打滑。”

美国人穿上修好的鞋,对小高的服务赞叹不已。两个人愉快地握手以后,美国人走出了经理室。小高送他出门时说:“请您将这个滑倒的事忘掉吧,欢迎您再来。”

从这以后,只要这位美国人到上海,必定会住进这家酒店,并且时常会和小高聊上几句。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矛盾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小高的机智和客人的谅解,更看到了一个事故能圆满解决且对彼此造成的良好影响。一个小的矛盾没有升级,而且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这是最值得欣慰的地方。

正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更何况有太多的“深仇大恨”原本就是自己心胸狭隘造成的后果。和自己的“仇人”握手言和,在敌友分明之间留下一条“绿化带”。这不仅仅是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更是给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理,还是一种大度的体现,何乐而不为呢?

总有一些人不注意这一点,如果一个人大处做得不圆满,可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小处做得不周到,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造成这些小麻烦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或者根本就是对别人的误解。

巴顿将军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也曾经因为一点小的过错而招致很大的麻烦。有一次他到前线的医院里看望伤员,当他看到一个病号在哭泣的时候,于是就走到了他的跟前,问这位伤员:“你为什么哭?”病号抽泣着说道:“我的神经出了问题,现在已经听不得枪炮声了。”巴顿将军勃然大怒,立刻大发雷霆:“对你的神经我无能为力,但我要说,你是个胆小鬼,你是混蛋!”骂过之后,巴顿还觉得不够,上去又给了这个病号一个耳光。

在走出病房之前,巴顿好像余怒未消,转头又对病号吼道:“你必须到前线去,你可能被打死,但你必须上前线。如果你不去,我就命令行刑队把你毙了”

令巴顿没有想到的是,随行的记者把这件事报道了出去,而这件事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士兵的母亲都要求把巴顿将军撤职,更有甚者,有一个人权团体还要求对巴顿进行军法审判。

这件事后来被马歇尔总司令巧妙地化解掉了。虽然在战时需要巴顿将军来指挥战斗,但是巴顿还是因为打骂士兵而声名狼藉,这是他在战后就被撤职的一个重要祸根。

在表面上,巴顿只是得罪了一个士兵,但实际上是得罪了一群人。他对待士兵的态度让他树立了一群敌人。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却最终引发了自己被撤职的悲剧。

爱憎分明是每个人的本性,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会知恩图报,对于迫害过自己的敌人,他们当然也就会找机会还回去。所以,切记不要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制造过多的障碍。

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做错事是难免的。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及时去解决问题,从而避免怨恨越积越多。对于那些总是想算计别人的人,还是趁早放弃害人的心思。当情绪波动不能释然的时候,要时刻记得:冤家宜解不宜结;放下无谓的追求,心宽之后才能享受舒心的生活。

05.无论得失,人生同样精彩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因为得到而骄傲不已,也因为失去而郁郁寡欢。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而让我们的人生有起有伏,有人能够很坦然地面对,用一颗享受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有人却无法承受,在大起大落中让生命蒙尘。

诚然,我们不是哲人、不是大师,达不到看破红尘的境界。但至少,我们应该保留一种看淡得失的心态。人生的精彩就好像一个美丽的瓷瓶,在我们前行的路上,很可能就会不小心将瓷瓶打碎,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在碎片面前暗自神伤?还是继续往前,努力地去烧制另一个?

人生说难其实也难,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要不断地面对,不断地取舍,还要不停地在得和失之间转换。人生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长途旅行,那么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也许比目的地更为重要。

得到,是自己努力付出后应该得到的回报,无需张扬和炫耀;失去,是另一种形式的得到,无需低落和不满。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容器,那只有将容器不断腾空之后才能容得下新的精彩。

在一个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他们一直生活得很快乐。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东西——一匹马拉到集市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于是老翁牵着马去赶集,他先用一匹马换了一头牛,后来又用牛换了一只羊,然后用这只羊换了一只肥鹅,他看到有卖鸡的,又用肥鹅换了一只母鸡,到了最后,他用母鸡换了一口袋的苹果。每一次的交换中,老翁都希望给老伴一个意外的惊喜。

当老翁扛着一袋子苹果来到一家酒馆休息的时候,遇到了两个英国人。在与他们闲聊自己赶集经过的时候,两个英国人哈哈大笑,并且十分肯定地说老翁回到家后肯定会受到妻子的责骂。但老翁坚决说不会,于是英国人就决定和老翁打赌,筹码是一袋子金币,于是三个人一同来带了老翁家里。妻子见丈夫回来后,非常地高兴,她兴奋地听着丈夫赶集的经过,每次听到丈夫用一种东西去交换另外一种东西的时候,妻子都对丈夫充满了敬意,她不停地说,“我们有牛奶了”“鸡蛋液不错”……等到丈夫说最后只背回来一袋子苹果的时候,妻子依然很开心地说:“我们今天晚上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英国人看待这种情况,心甘情愿地输掉了一袋金币。

这虽然是个童话故事,但至少我们可以领悟到:不要为了已经失去的一匹马儿埋怨生活,既然只剩下一袋苹果,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苹果做成馅饼。只有在这种心态之下,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幸福与和谐,甚至会有意外的收获,就像打赌赢来的一袋金币。

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得到是正常的,失去也是常态。当我们看到一些恋人在分手的时候,虽然表情有些无奈,眼睛里带着忧伤,但当我们看到他们依然潇洒地挥手互道珍重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坦然面对真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抱怨,有太多的不满足,仿佛一个被父母宠坏的孩子,总是不断地向生活索取。于是,拥有的越多,就越怕失去,而对于抓到手里的东西,我们总是习惯牢牢地抓住不放,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贪心吧。

冷眼看尽人间繁华,在畅达的时候不张狂,在挫折的时候不消沉。人生需要历练,在潮起潮落的人生舞台之上,我们需要用一种从容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在得到的时候,要懂得与人分享,在失去的时候,要知道调整好心态,无论得失,都要把人生过得更精彩。

06.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再犹豫蹉跎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留给我们的七字箴言。为与不为在于取舍,或者叫做选择。在拿取和放弃之间,一个人的洒脱和气魄体现得淋漓尽致。善于放弃是一种境界、是历经跌宕起伏之后对世俗的一种坦然面对、是饱经人间沧桑后对财富的一种感悟。

有所不为是一种豪气和洒脱的表现,也是为了更深层面的进取。对于这样的人生而言,有所不为的转身是优雅的。很多人之所以举步维艰,往往是因为背负的东西太过沉重,是因为还没有学会“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