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态度,没难度
30018400000031

第31章 有永不放弃的态度,梦想就没有难度(3)

05.给自己加满油再去追求

决定汽车能够行驶多远的不是发动机的好坏,而是油箱里存储了多少汽油;决定一座大楼能够盖多高的不是砖瓦的多少,而是地基的深浅。同样的道理,决定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大成就的关键在于给自己加了多少的油。

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上天不给自己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机会,我们扪心自问,当机会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把握和实现吗?所有人都知道,机会最青睐于做好充分准备的人,但又有多少人肯每天认认真真地去准备呢?

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的梦想很伟大,有人的梦想很平淡,可是无论怎么样,梦想都是一个支撑我们不断走下去的重要动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需要一个前提——给自己“加满油”。

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走路就想跑步,没有学会写字就想舞文弄墨,我们常常会嘲笑他不自量力。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却在我们的身边时有发生。所以说,要想让自己变得有竞争力,最要紧的就是给自己“加满油”。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已经成为首要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便成为了企业家的日常功课,任何忽略学习的经营者都将丧失探索商业和技术新前沿的良机。

很多人觉得梦想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为了追求理想,很多人都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可是到了半路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动力,最后只能看着梦想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在南方,人们都会惊叹于一种植物,那就是毛竹。它的生长过程可以称得上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在种植毛竹的前五年,它一般是不会生长的,到了第六年雨季来临的时候,它才会猛烈地生长,半月之后,它就能长到27米之高,成为竹林中的佼佼者。

那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毛竹在前五年并不是没有生长,而是以向地下生长这种不为人知的方式生长着。五年艰苦的“地下工作”,一株小小毛竹的根系竟然向周围扩展了十多米,向地下延伸了近五米。这样的生长方式为毛竹五年后的长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第六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它便能一口气向天空发起冲刺,到达别的竹子望尘莫及的高度。

细想起来,毛竹可以算作是一个追梦的人,它有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为了心中的理想,它虔诚地修炼着自己的内功。它开始学着忍辱负重,当别的竹子都按部就班地生长的时候,它却不动声色,暗自给自己积累能量,为以后的一飞冲天做着充足的能量准备。在毛竹默默无闻的几年时间里,或许有早日出头的冲动,或许会受到其他植物的嘲弄,但这并不能阻挡毛竹向上的步伐。事实也证明了:只要根基比较牢固,向上的速度也将是最快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毛竹一样的精神,不贪图一时的生长,时时刻刻为自己储备足够多的能量,那成功不属于我们还能属于谁呢?

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外在的各种条件之外,内在的修为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把能量注入到自己的内心,我们将变得无往不胜。生活是公平的,他在给予我们目标的时候也会吝啬给予我们成功的道路,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内心修为,那成功就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06.只要方向清楚,你就不会误入迷途

轮船行驶在大海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坚定不移的方向。人生也是如此,在很多时刻,我们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无论是捷径还是弯路,只要能把握住自己前行的方向,我们就永远不会迷路。同样的道理,一个没有方向的人即使走得再远,也会迷路。

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都不希望误入迷途,但是没有正确的方向,就容易走错路。上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杂文《伤仲永》,方仲永确实是一个神童。五岁的时候就能够写诗作赋,乡里乡外的人听说了这个神童的名头之后,都来争相观看。于是方仲永的父亲便洋洋得意,整天带着儿子拜见名人,炫耀儿子的才华。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由于方仲永得不到正确的教育、有力的引导,而只是整天沉浸在众人的称赞中,原地踏步。终于“泯然于众人”,成年后的他,再也找不到昔日神童的影子,天才终究成了一个平庸的凡人。

仲永的父亲本应该选择良师对儿子进行好的教导,充分发挥他的天赋,远离虚荣,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他的父亲为了短期的名利,致使儿子虽拥有很高的天赋却得不到后天的培养,渐渐变得“泯然于众人”。这对于一个天才而言,无疑是一种最大的遗憾。

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不但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且不论遇到怎么样的挫折与困难,都不能让他感到沮丧,相反,他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所有的磨难。不但如此,他还能够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前进,直至达成预定的目标。

提起现代轮船,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伟大而执著的发明家,那就是富尔顿。随着蒸汽机的大量运用,富尔顿萌发了制造现代轮船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绘制了大量关于船体、机器和桨轮的设计草图,并且按照草图制造了轮船模型。但这种前无古人的设计在经历很多次失败后,依然没能成功。执著的富尔顿并没有灰心,他始终坚信机器轮船代替传统帆船是一件必然的事情。9年之后,他在工人的帮助下,试制了一艘小型的轮船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没想到的是,夜里天气突变,小轮船被狂风暴雨卷翻到了河底。看到这样的状况,有些人便开始嘲笑他,并尖刻地说富尔顿“愚蠢”。可是富尔顿并没因为这些而改变自己的目标,对此他只是一笑了之,他始终认真地进行研究和实验,探索着成功的途径。具有顽强意志力的富尔顿在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世界上第一艘轮船最终被他创制出来了,并于l807年在美国哈德河上试航,一举成功。

富尔顿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对目标的执著追求,更在于他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假如说富尔顿看不到轮船的未来发展趋势,那他最终也难以坚持下去。

有人说,成功就像走钢丝、过独木桥那样让人胆战心惊。诚然,要想获得成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考验,如果只是看到了危险、辛苦,就只能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负担。而那些方向清楚的人则会看清楚自己的目标,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都说在黑暗里行走是最容易迷路的,其实不然。因为当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黑暗的时候,你可以把目标看得更清楚。只要看准那个方向,目标就会在黑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全球代工之王郭台铭在创业之初,为了摆脱对模具师傅的依赖,郭台铭决定自己投资模具机器,建设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模具厂。

正在郭台铭筹集资金建立模具厂的时候,一个土地的掮客找到郭台铭,向他兜售一块土地。那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末,台湾土地正处于价格飙升的年代。此外,当时的制造业也开始起飞,制造业所需的原料也很紧缺,很多的工厂老板干脆不生产了,他们把钱用来买原料,然后囤积起来谋取暴利。

郭台铭经过三天的思考,最终决定把筹措来的资金投入到了模具厂的建设上,虽然后来土地的价格节节攀升,原材料的价格也大幅度的提高,但郭台铭只是淡淡地说:“当我以一个工业经营者的心态作出决定时,就开始看得比较长远,想把公司的基础打好。”

到了现在,很多制造业的人都清楚,如果当初郭台铭一旦犹豫,把自己的第一笔资金投入到土地之上,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制造业上来了。

郭台铭的成功同样在于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在何处。虽然做其他的事情同样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便会果断的放弃。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此,路虽然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走的就是一条弯路,甚至是岔路。

如果一个人能够看清楚自己的方向,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那么,他将会穿越荆棘,并且为了自己的目标一如既往地前行,直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