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30001200000005

第5章 医源于易“中和位育”

学术研究

孟氏中医世家早期受佛家“积德行善”和儒家“中庸”思想的熏陶,从孟氏二世孟维礼先生读中医学院函授开始,学研“易经”,至三世后,继续加强了对“易理”的学习,从而使孟氏中医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对易经的研究,其学术思想直接指导着临床实践。

《易经》是中国极古老的名著之一。班固说:“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它揭示了宇宙间生存原理的奥秘,归纳到阴(物质)、阳(精神)、时(时间)、位(空间)四大要素,而以象、理、数释明之,以其所包括范围从自然法则到人文法则,盖如此之广大,《易经》自能以数字符号代表之。它虽然和自然科学基础之数、理、化仅一字之差,而象比化更直观、更三维和更立体,更接近事物的真面目,说明《易经》所论确实揭示了自然界宇宙事物变化的科学规律。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牛顿力学已被量子力学所代替,而在量子力学中,有一条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叫作“测不准定律”,它的创始人丹麦大物理学家宝雅教授因此荣获诺贝尔奖。他在被封为爵士时,特意选用中国的太极图案作为自己的徽章,其一象征中西文化的融合,表明他的发明与《易经》有关;其二足以说明他对中国的《易经》是何等的崇拜。这个“测不准定律”实际就是易理中的阴阳两极的变化无穷规则。

中华医药学肇源上古,集大成于秦、汉,系以《内经》奠定理论基础。它吸取传统《易经》之精华,是中华先祖长期实践所得之经验,即以《易经》中的阴阳两极演化阴阳学说,为机体病理之最高指导原则,脏腑学说为人体生理之物质基础,五行气化为人体生理之机转法则,整体制约为人体生理推论之重要观念,并以四诊为手段,八纲为准则,辨证而断病理,分经而定疗法,依法而选方配药,以达扶正而抗邪,祛病而康复之目的,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医药学源于易理。

中华医药学正是由于吸取《易经》核心中的阴阳学说,继取《易经》的五种原理:事物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有对峙,才能有万物;阴阳交感,才能生万物;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周期性的;中和思想。以上这些决定了中医源于易理的特点,又是中华医药学千年繁衍和兴旺发达的根源之所在。中华中医药学已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对于中华民族,完全能尽其保健之责,故作为三大国粹之一,确实名副其实。

中医药学源于《易经》,其中显见的道理为:在天成象,在地生形,人生于天地之间,象与形在变,人亦受其影响而变,变而失和则病,使之回复中和谓之医,故中医之病名,都与天象有关,如风湿、湿症、伤寒、中风等,皆为其例。

为了学好医易结合之原理,孟氏中医三世代表者孟国栋主任曾拜读台湾中医泰斗和《易经》理论家陈立夫先生的有关中医论点。陈立夫先生于1986年12月在《中国医药研究丛刊》上发表了《中医的中和位育原理——新的医学如何产生》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医“中和位育”原理的深刻内涵,在海峡两岸中医界引发了一场学习《易经》的热潮。《易经》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陈立夫先生把这句话概括为“中和位育”,并指出它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基础的高度总结。因为宇宙每时每刻都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但动中有静、变中有恒,也就是说,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也遵循阴阳动态平衡的原理,相生相克,相互影响,相互为用,以达致中和、育万物之目的。“中和位育”正好揭示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为一体的基本认识。中医视人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研究对象是人的生命机体,不同于人体解剖上的某些观念。陈立夫先生曾自豪地说,易理能使三位科学家受启示而获诺贝尔奖,我们也应该认真领悟“中和位育”之奥秘,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中医药学确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精华。

在临床实践中受到“中和位育”原理的指导,孟国栋主任发现,脑中风的中医病机为肾虚肝旺,水不涵木,肾和肝失去动态平衡,导致中和失衡而为病,故必须使肝阳复位,肾水育化,如此才能致和而愈。治则重用滋阴潜阳,佐以活血化瘀以巩固疗效。又如男女更年期综合征之本在于肾虚,真水一亏,五脏失衡,人体小环境平衡失调,出现各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根据“中和位育”原理,治疗采取全方位治则,共达滋肾清心、养肝调气之作用,肾阴虚消失,尺脉细变实;肾阳虚则夜尿减少或无,通过用药令阴平阳秘,则会使男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实践证明“中和位育”原理是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医辨证理论实质的概括和升华。

陈立夫先生提出的“中和位育”原理,加深了孟氏中医世家对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的更高、更深的实质理解,使孟国栋主任对基础理论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从而对孟氏中医妇科和胃肠病的研究总结起到了较高层次的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