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29979100000054

第54章 四季养生(10)

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以便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具体到人体的精神活动,又如何藏呢?《黄帝内经》里早已明确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像得到渴望的珍品那样满足。其中心思想是:在冬季人们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正和夏日里调养精神的方法——“使华英成秀”截然相反。祖国医学强调“神藏于内”,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在人们激烈竞争的今天,更有其重要价值。这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躁则消之,静则神藏”,由此可见,不仅冬季要做到精神安静,神要藏于内,春、夏、秋三季也需要神藏,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非常重视思想清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回复到人的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波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了“逆转”。经测定,高水平的气功师的脑电波与一般人有明显的不同。社会调查发现,凡经过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社会实践证实,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多练气功,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身心健康。要使“神藏于内”,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少私寡欲。儒家创始人孔子早就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这是很有道理的。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这说明养德可以养气、养神。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如若不然,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大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而发病。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这里的气上、气下、气结、气缓、气乱、气消,均为人体气机失常,而气机失常将导致人体生命活动的受损。倘若能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太上老君养生诀》里指出:“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可见六害不除,万物扰心,神岂能清静?“神藏于内”的第二点是:要能调摄不良情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使你不高兴的事,甚至是悲欢、愤怒、兴高采烈。那么,应该怎样办呢?这就要学会调摄情绪,宠辱不惊。如遇事节怒,宠辱不惊,都是节制法在周摄情绪中的运用。此外,亦可采取疏泄法:就是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冬季精神调养除要做到“神藏”外,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现代医学气象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生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由于严寒的气候作用于人体所致。其发生机制为:寒冷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体内调节物质代谢的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的含量减少,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代谢减慢,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受到明显的抑制,使得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植物性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因而出现了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候。怎样预防呢?第一,要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冬季光照时间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第二种,要加强体育锻炼。因为通过体育锻炼能调整肌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使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得以抑制,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激怒、焦虑、抑郁等状态。第三,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动物内脏等。因为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则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关于季节性情感失调,祖国医学提出,在冬天不要因枯木衰草、万物凋零而导致抑郁不欢、情绪低落,而仍要愉快、乐观。当然,不同体质的人,精神调养的具体方法也不同,这里主要谈的是养神的基本原则。

2.饮食调养

严冬季节,寒气逼人,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医学认为,冬季应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因冬季气候特点的影响而有所收敛,并将一定能量贮存于体内,以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冬季热能的更多支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人体热能消耗有明显增加,主要是由基础代谢增高、出现寒战及其他不随意运动、防寒服装负担及其限制活动所引起的能代谢率上升所致,这些都已得到生化代谢方面的证明,如甲状腺功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提高氧的摄取量等。热能消耗增高的幅度则常因实际曝寒情况而有较大出入。国外有报告说,同一劳动强度的人每日热能需要量在33℃时为1.3×104kJ,而在-35℃时则增加到2.1×104kJ。有人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南方、中部和北方居民的热能需要量的调查分析表明,除体格因素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北方比中部和南方居民热能需要量分别高约5%和7%~8%。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专家们认为,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其曝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产热营养素的适宜比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分别占13%~15%、25%~35%和60%~70%为宜。即是说,蛋白质供应量限制在常温下的需要量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无机盐类供应量,应保持常温下需要量略高一些。维生素的供应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保证蔬菜、水果和奶类供给充足。若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可抵抗冬季的寒冷,保证身体的健康。但目前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人们仍然采取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型进食方式,这样就往往满足不了人体对各种营养素摄入之需要,结果造成机体衰退和抗病能力低下,感冒、哮喘、气管炎等旧病复发。怎样根据上述原则安排饮食呢?即应该多吃些什么好呢?(1)羊肉:冬吃羊肉,是非常合适的,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由于羊肉含的钙质、铁质高于猪、牛肉,所以吃羊肉对肺病、气管炎、哮喘和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一切虚寒症最为有益。据报道,羊很不容易得肺病,常吃羊肉、喝羊奶,对肺病有治疗作用。至于气管炎咳嗽和伤风咳嗽,只需喝羊肉汤就可减轻或痊愈。下面介绍两道常用的用羊肉食补的菜谱:①黄焖羊肉:主料选用前腿羊肉约500g;调料有:葱、鲜姜、桂皮、大料、肉桂、酱油、植物油25g,白糖少许,味精、淀粉。烹制:先将羊肉洗净,用开水煮过,捞出,再放入锅内,加酱油、葱、姜、肉桂、桂皮、大料。开锅后移到微火,煮九成熟,捞出晾凉,用刀切成一寸宽,3寸长肉条,码在碗内,加上高汤,放入盐、味精、料酒少许,上屈蒸透,扣在盘里,将汤控净。最后将汤汁调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芡,放入明油,淋在羊肉上即成。②辣味烧羊肉:主料:羊后腿肉;配料:鲜冬笋、胡萝卜、青蒜;调料:葱、姜、盐、酱油、白糖、料酒、食油、味精、水淀粉、香油、豆瓣酱。烹制:先将羊肉切成4cm方块,胡萝卜洗净切块,冬笋煮熟切成滚刀块。水烧开,放入羊肉块氽透,捞入凉水中洗净,控干。再放油一两烧热,下入羊肉块、葱、姜,煸片刻。另用锅烧热一两油,放豆瓣酱炒透,再下料酒、酱油、白糖、清水。烧开后捞出豆瓣酱渣,将羊肉、胡萝卜同葱、姜放入,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烧之。当羊肉烧烂后,将姜、葱挑出,撇浮油,加冬笋、味精烧片刻,用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放青蒜即可。(2)狗肉:狗肉味甘、咸、酸、性温。功能安五脏、暖腰膝、益肾壮阳、补胃益气。若老年体弱、腰痛足冷,可于腊月取狗肉煮食。冬日常吃狗肉,可感周身温暖,能够有效地抗御外来寒邪的侵袭。①红烧狗肉:主料:剔骨带皮狗腿肉;配料:白萝卜、胡萝卜、青笋、母鸡、肘子、火腿。调料:葱、姜、盐、料酒、酱油、香油、香菜、胡椒面、味精、青蒜;烹制:将狗肉皮在火上燎焦,放温水内泡软,刮净焦面,剁成5cm的方块。将两种萝卜和青笋制成荸荠形。母鸡剁成块,备上列调料;再用水将狗肉、鸡肉煮透,捞在凉水内洗净。萝卜、青笋用开水氽熟、用水冲凉;又将大砂锅或铝锅垫上竹篦、盛清水,下入狗肉、鸡肉、火腿及佐料烧开,撇去泡沫。加适量盐、酱油,用小火烧至烂时,放入萝卜、青笋、味精、青蒜段即可出锅食用。②淮山枸杞炖狗肉:主料:狗腿肉;配料:山药、枸杞子;调料:盐、味精、胡椒面、白酒、鸡汤、食油、葱、姜。烹制:将狗肉去骨刮洗干净,剁成4cm方块,用开水氽透,撇去血沫洗净。山药、枸杞子分别洗净;锅内放食油,下葱、姜,煸香,将狗肉下锅炒,烹入白油,倒入清水。水开后,撇去血沫、捞出,用温水洗净;最后将狗肉码放在汤罐子里,放入山药、枸杞子、盐和其他佐料,加上鸡汤,盖好。再用纸封上,上笼屉用大火蒸熟,即可食用。(2)鹅肉:人们都知道,凡是到广州,不管是到谁家作客,总少不了烧鹅,正如外地人到北京一样,总忘不了吃顿烤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意思是说,咳嗽不仅是人体肺的病变,而且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皆有关。即是说,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常,都能产生咳嗽。《本草纲目》上记载:“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正因为鹅肉能补益五脏,所以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事实上,鹅肉的作用还很多,实验证明,常食鹅肉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还有控制病情发展和补充营养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鹅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尤适宜于气津不足之人,凡时常口渴、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者,可常食鹅肉。鹅肉性味甘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在深冬食之符合中医养生学“秋冬养阴”的原则。此外,用鹅肉炖萝卜还可大利肺气,止咳化痰平喘,而深冬感冒较多,经常吃一点,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有良效。总之,鹅肉物美价廉,尤适用于冬季食用。(4)萝卜: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上述谚语,虽有些夸张,但却很有道理。萝卜在我国最早用于中药而治病,它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如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用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煤气中毒头晕、恶心,服白萝卜汁;用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等等,既简便,又有效。(5)白薯:又名红薯、地瓜、红苕,味美价廉,营养价值很高,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白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为薯粮,使人长寿少病。”在严寒的冬天,适当吃些白薯,亦能对身体有较好的滋补作用。国内外科学家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白薯可为人体提供一种独特的黏液蛋白,这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而且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经常食用白薯,可补充大量维生素C,既可防止体内产生有害的过氧化物,又可以防止和减少老年斑、延缓衰老的出现。但由于白薯的缺点是含有“气化酸”,人食用后会在胃肠里产生一些二氧化碳气体,故不可多食,尤其是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吃多了会感觉胃胀、烧心、吐酸水。

冬季在饮食调养方面,中医还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受损。但有些冷食对某些人亦可食,如脏腑热盛上火或发烧时。比如,上焦蕴热上火,症状为舌尖红赤、苔黄,多见于风热型感冒、咽喉炎、扁桃腺炎或心火上升等情况;中焦热盛上火;症状为尿黄赤、量少、便秘燥结、喜冷饮、苔黄厚;下焦热盛化火:多见于患有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舌根部质红、苔黄厚。在上述情况下,均可适当进饮冷食,奶油蛋卷、冰淇淋、汽水、果冻、果汁露等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并可清热、化滞通燥、通便、利尿、解毒和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但须注意的是,每次吃冷食不宜过多、过量,以防损伤脾胃。此外,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阳……无扰乎阳”的原则,即是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像藕、木耳、胡麻等物皆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如菠菜、油菜、绿豆芽等。还需说明一点的是,要谨防冬季易发生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一般容易发生在夏季,冬季就往往被人们忽视。如有人喜吃炒熟的白果,但大量进食可致中毒,成人吃40~50粒,小孩吃20~30粒有可能引起中毒的危险,原因是白果内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毒素氢氰酸,氢氰酸毒性强烈,但它遇热易挥发,故吃白果一定要烧熟炒透再吃,且不能多吃,更不能生吃。又比如四季豆、扁豆、豆角、芸豆、小刀豆,它们含有皂苷、亚硝酸盐、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毒素,若大量食用未烧熟、烧透的上述食品,有可能引起中毒,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等症状。现在不少人喜欢喝豆浆、吃黄豆,但若进食了半生不熟的豆浆及未烧熟的黄豆亦可发生中毒,因为生大豆中含有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和皂苷。冬天大量甘蔗上市,但因长途运输,有的产生霉变,儿童若食之,将损伤其大脑、肝、肾等脏器,导致智力下降。

3.起居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