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去,另一种生活
29959000000018

第18章 北欧五国篇(17)

冰岛的风景,主要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为主。从地质构造学上说,凡是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都会形成高山峡谷湖泊的美景,以及宏伟的远古冰川遗迹。就像地震,它既给人类带来灾害,也会塑造出各种绝世奇景。

跟随向导出游的这一天,我走的是雷克雅未克郊区的一条经典主题路线:黄金圈。它包括温泉镇、间歇喷泉、地热、火山、瀑布、亚欧大陆与美洲板块交界断裂带、国家公园和冰岛国会旧址,全程涵盖雷克雅未克最具代表性的几个自然景区。

显而易见,温泉镇(Hveragerdi)是因为当地温泉众多而得名,这里到处是利用地热能源搭建的温室,专门用来种植蔬菜和花卉。小镇居民人口并不多,大部分都从事与地热产业有关的工作,比如旅游中心、温泉疗养院、温室栽培公司等。

温泉镇上的伊甸园(Eden)植物园,其建筑内外,都有小型的地热喷泉,热气腾腾,不断溅起迷蒙的白色水雾,吸引着游人好奇围观。当地所出售的旅游商品,照旧是用维京文化作为主题卖点:几只绿毛鹦鹉躲在温室树荫下的鸟笼中,伶俐地朝着游人不停学舌,门廊下有一个维京人木偶,穿着羊毛外套,头戴牛角头盔,手持盾牌,它被游人当作最佳合影背景。售货员们有时候会站在海盗船形状的柜台后面,兜售宣传冰岛的海豹皮、羊毛织品等特产。

离开温泉镇后,继续驱车来到一座大山脚下。当我一步一步走到山顶,又一步步向下往深处探寻,一个巨大的积满绿色雨水的火山湖,赫然闯入眼帘。这是一座叫作巨盆(Kerid)的红褐色火山口,它已经安静地沉睡了数千年。在高耸而遥远的火山口顶部边缘,有一些小小的黑点正在移动——那是前来探险的地理爱好者们,从他们那渺小到微不可见的身影,完全可以对照出这座火山口的巨大直径和纵深度。即使是站在火山口中部的山坡上,距离湖面有一定距离,仍然觉得有些惊心,仿佛有可能随时被幽深碧绿的湖水吞没,当然,也有一些好奇心旺盛的游人,小心翼翼地走到湖边去,想要一探究竟。

除了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冰岛还有大量每年都会不定期喷发的活火山。火红炽热的岩浆,像节日燃放的焰火礼花那样,暴烈突兀地从冰冷的海底冲天而起,又落入海水中,渐渐冷却,凝结成礁石,海鸟盘旋鸣叫的不远处,屹立着银白幽蓝交相辉映的巨大冰川。作为海洋陆地都有火山存在的庞大群岛,这种冰与火共舞的惊世奇观,以鲜明强烈的反差对比,同时发生在冰岛这片被冰雪与苔藓植物覆盖的土地上。

由于火山运动十分活跃,每年从海底喷涌而出的岩浆,让冰岛的国土面积一直在不断增长,也形成了许多新的湖泊和地质景观,与此同时,频繁的地震会破坏陆地交通,所以随时都能看到冰岛工人在维修被损坏的道路,否则交通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在巨盆火山口与黄金大瀑布(Gullfoss)之间的路上,从车窗望出去,雷克雅未克的郊外,是一片苍凉自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纯朴天地。山谷丘陵下的辽阔平原上,每到河流分段的地方,就会出现很多中小型瀑布,附近生长着茂密青草和矮小的灌木丛,除了自由放养的牛羊家禽,还可以看到冰岛特有的矮脚马,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夏日草原上悠闲漫步,即使是成年马匹,从外观看起来,仍然像是迷你袖珍的小马驹。冰岛马的个头,几乎和普通人的身高近似,它们性情温和,耐寒耐冻,强壮结实,远距离行走耐力极佳,而且对火山喷发和地震预兆很敏感,曾经是冰岛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现在也作为游客骑行闲逛的坐骑之用。途中有一处精致秀美的小型瀑布,因为它看起来就像散开的白色马鬃一样,所以被命名为“Faxi”(冰岛语的意思就是马鬃),据说在这座瀑布的清澈激流里,生活着许多肉质鲜美的大马哈鱼。

见识过路上无数的小瀑布,终于要近距离地去看一看声名显赫的黄金大瀑布——这一条主题线路正是以它为核心来命名,虽然这座冰岛大瀑布的规模,其实并不能与世界上最着名的几座超大型瀑布相比,但它的秀丽造型,特别是水雾反射阳光时映照出的彩虹,令人眼前一亮,完全有资格担负起冰岛地标景点的名声。

走在我前方的一位年轻的欧洲母亲,穿着防水的冲锋衣,将她两三岁左右的女儿用小雨衣裹住,再放进大背包里,牢牢捆负在肩头,然后她背着女儿,昂首走进轰鸣如雷的瀑布中,近距离观看水流之下的巨大岩壁裂缝。当瀑布飞速下坠,溅起浓密水雾,气势汹汹如同降雨一般,这时冰凉的水珠淋湿了她背上的小女儿,但是那个小小的女孩,脸上完全没有任何害怕的表情,反而趴在她母亲的肩头,淡定地看着瀑布流水,哈哈大笑起来。

开满黄色蒲公英和粉红色苔藓花的山坡上,一座小小的浮雕石碑静默地伫立着,它纪念的是一位如今已经广为人知的冰岛人——为了阻止黄金大瀑布被政府改建为水坝,坚持反对到最后、并取得胜利的西格里德·托马斯多蒂尔女士。这座大瀑布之所以能够保存到如今,正是托了她的庇佑保护,而且为冰岛的旅游业留下了一个标志性的热门景观。

冰岛的温泉和喷泉,散布于全国各地,形态各异,数不胜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一座名为盖西尔(Geysir)的间歇泉,也是游人百看不厌的动态景观,因为它的喷发过程趣味十足:荒野大地上,有一个眼睛形状的圆形大孔,蓄满一池透明的热水,起初是平静无波的水面,突然像烧开锅的热水一样开始咕咕冒泡,紧接着水泡一个个从泉水母体中脱离,不断聚集成团,就像一大堆天蓝色泡沫一样,从地面向上喷涌,爆开的滚烫水柱冲天而起,随后四散炸裂,向周围喷洒出炽热水汽,遮天蔽日,让你看不清哪里是水雾,哪里是天上的云团。

炽热喷泉中所含的丰富硫黄成分,经历漫长反复的喷发堆积,最后在泉水周围形成了一堆堆黄褐色的坚硬岩石。盖西尔附近的其他几处小温泉,水质或清澈、或混浊,都被游人当成了许愿池,丢进无数硬币,这些钱币在热水和矿物质的氧化作用下,从原本闪亮光辉的银白色,变成了黑乎乎的金属块。

黄金圈线路的最后一站,是探访冰岛的辛格维尔国家公园(ThingvellirNationalPark),它也被列为联合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作为冰岛最大的天然湖泊,公园中的辛格维尔湖(ThingvellirLake),因靠近冰岛古议会旧址,也被称为国会湖。我站在围栏前远望湖山彼岸,天际唯有浮云聚散,缥缈无垠,而且源于冰岛的地质运动十分活跃,这个大湖的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中。

到辛格维尔国家公园来的游人,无一例外都想到一个地方去亲身走一遍,方才感觉不虚此行。这个地方是一条狭长巨大的大裂谷,它正是亚欧大陆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有些来自北美洲的游客,甚至特意乘坐洲际游轮前来拜访。从外星陨石群落一般森严威武的灰褐色岩壁中穿行,那种感觉仿佛是通往一个新的世界,一处世外桃源。

所谓一脚跨越两大洲,左脚美洲,右脚欧洲。至今仍然在不断撕裂分叉的大裂谷,一直延伸到草原沼泽中,木板铺成的道路,引导游人走向一片埋着白色十字架和石头墓碑的土地,那里有五座绿顶白墙的连体木屋,并排隐藏在树丛中,虽然外观毫不起眼,形式简单,就像一个荒凉的郊区农庄,却是冰岛和全世界最古老的国家议会阿尔廷(Althingi)旧址所在地。

一条黄金圈线路走完,也只是对冰岛的初步接触,建立入门印象而已,这一块辽阔苍茫的岛屿大陆,深谷荒野无穷无尽,仍然有许多人迹罕至的处女地,等待着探索者的造访。除了雷克雅未克的郊区之外,冰岛的东部、中部和西部,还有很多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线路,比如古冰川探险,每年冬季到第二年初春的北极光之旅,从5月开始的鲸鱼活跃期,吸引了一些喜欢海洋生物的人前往。另外有一种很值得一提的动物,就是长相极具特色的冰岛海鸟Puffin,这种可爱的鸟儿也被叫作海鹦鹉,它们有一张扁平的弧形硬喙,以及喜剧演员一样的白色怪脸,黑色羽翼一直向后收拢,就像人类背着双手一样,两只橘黄色的脚蹼走起路来,似乎总带着滑稽的骄傲得意感。它们经常在冰岛和挪威的北部海域出没,捕食鱼虾,筑巢孵蛋,当然,冰岛人往往会用海鹦鹉的肉来做菜,和着名的腐烂鲨鱼肉一样,也是冰岛餐厅里具有代表性的本地特产食品之一。

因为个人时间安排的关系,我没有预订接下来的乘船出海、观鲸观鸟之旅,打算留待日后再访冰岛时,与冰川之旅一同搭配完成。

所以,在雷克雅未克的第三天,我选择背包自游,不搭乘任何交通工具,完全依靠双脚,徒步穿行这个地球上最北的首都城市,亲眼看一看冰岛人最为日常的生活风貌。

从我所住的家庭旅馆,到雷克雅未克市中心,需要穿过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冰岛因为气候条件所限,一直缺乏茂密常绿的植物群落,大型绿化树木基本上依赖进口种植,所以,这个所谓的国家森林公园,其实树林的规模小得可怜,完全看得出是为了给市民营造一块绿色的公共园地,经过人工培育而成。一些放暑假的冰岛青少年,在公园里骑车、野餐、嬉闹,快乐得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