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中国地理全知道
2994300000079

第79章 文化遗产何谓“世界遗产名录”(5)

与万寿山华美的人文意味相比,平阔的昆明湖有着更为丰富的自然韵味。这里有两堤、六岛、九桥,水景巧妙地借鉴了西湖名胜,意指皇家一览天下美景的江山意识。放眼昆明湖,长堤、岛屿和大桥、小桥,分割点缀着水面,平添了几分壮美的气势。

自然山水为其框架,佛香阁为其主体,配以长堤、长桥、长廊等大尺度的建筑,一种“移天缩地在君怀”的皇家气派在颐和园表现得极为充分。100多处景点与湖光山色相互交融,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高度,颐和园不愧是中国皇家园林的精华与杰作。

明清皇陵

明清皇陵是埋葬明清两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建筑群,主要分布在河北、湖北、北京、江苏和辽宁,主要包括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和清福陵、昭陵、永陵。这些建筑的格局保存完整,反映了皇家陵寝的原貌。规模大、气势磅礴是皇家陵寝的最大特色。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中部钟祥市东郊的松林山上,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后的合葬墓。明显陵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完工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历时47年,整个陵园面积183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明代帝王陵寝之一。陵园的结构是一陵两寝,是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的。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市的西南,西距北京125千米,是一座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群。它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陵区共有陵寝14座,其中帝陵5座,后陵4座,妃嫔陵5座,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在此安葬,还有14个皇后,136个妃、嫔及中国近代的慈禧太后安葬在这里。可见清东陵也是中国古代帝王后妃陵墓群。

清东陵自昌瑞山南麓各依山势东西排开,整个陵区四山环绕,气势雄伟。各陵区的水汇集于此,直浮陵口,水流急湍。陵区幅员辽阔,整个陵区以昌瑞山顶明长城为界分两部分。清东陵的选址设计,在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都经过周密的测试,布局结构十分考究。陵墓高低参差,主次分明,既体现了封建王朝的森严等级,又有严谨的科学艺术性。陵区由大小不等的多座单体建筑组成,有殿宇、宫墙、宝城等一组建筑群。清东陵地面建筑富丽堂皇,地下还藏有大量的殉葬品,价值连城。

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城西15千米处的永宁山下,距北京120多千米,东起梁格庄,西至紫荆关,南自大雁桥,北止厅峰岭,是清代帝王两大陵寝之一。清西陵陵区规模宏大,陵园建筑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其周界约100千米。清西陵陵区内有4座帝陵,3座后陵,3座妃园寝,4座王公、公主园寝,这14座陵寝中葬着76人。其中帝陵最大,后陵次之,园寝再次之。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是明朝帝陵的最大群体。明代的朱棣即位后有意迁都北京,所以永乐五年(1407)皇后徐氏病逝后,朱棣将陵址选在昌平县黄土山,将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建造了长陵。此后,又有十二帝的陵墓建在长陵左右,形成了一处建筑宏伟的陵寝区域,世称明十三陵。

位于辽宁的永陵、昭陵、福陵,惯称为盛京三陵,也称东北三陵,是开创清朝皇室基业的祖先的陵墓。盛京三陵加上清东陵、清西陵,构成了一组完整的清朝帝陵体系,清朝的历史浓缩其中。

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按照帝王的要求精心规划营建而成的。它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以及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社会风习,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在建筑艺术领域的精华。

都江堰

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就已修筑了较为简单的水利工程。后来秦国征服了蜀国,秦昭王时期李冰作为第四任蜀郡太守来到四川。当时,岷江依然是一条经常泛滥肆虐的河流,成都平原的土地也缺乏灌溉。李冰父子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江的地形和水情做了实地勘察,开始大规模修筑都江堰。

李冰父子为了修筑都江堰,集中了人民群众的宝贵智慧,采取了许多创造性的举措。战国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火药,为了凿穿玉垒山引水,他用火烧石头的方法,使岩石爆裂,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最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的山口,即“宝瓶口”。这样就使岷江能够流向东方,避免了水害。他还用装满鹅卵石的竹笼在江心填筑了鱼嘴分水堤,把岷江分作两支,一支灌溉成都平原,一支流向下游。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神奇功效。自此以后,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逐渐发达起来,基本没有了水旱灾害,成为中国的粮食稳产地区,四川也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在都江堰的滋养之下,都江堰灌区成为了四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成都平原由水患肆虐之地一跃而成了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府美誉,名不虚传。灌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市华彩及城镇风光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都江堰的修筑,是一项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为四川人民作出了伟大贡献的太守李冰。如今在都江堰渠首东岸,建有二王庙,用以纪念李冰父子。寺庙宏伟秀丽,环境幽美,来到都江堰的人们,都会前往二王庙,瞻仰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

都江堰的修筑,是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与科学创造的结晶。与早已失去了原有功用的长城不同,时至今日,都江堰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功用,造福川西的人民,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千古奇迹。

京杭大运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京杭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征发江南、淮北100多万民工,在北方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大业四年(608),征发河北民工100多万人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在长江以南开了一条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江水穿过太湖流域,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浙江杭州)。前后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大运河的全线工程告成。到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19世纪海运兴起,又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在黄河改道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南北断航,逐渐淤成平地。解放后,政府对大运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拓宽加深,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继续在历史上写下自己的传奇。

元阳梯田

在云南的红河南岸,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当中,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创造出了一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伟大工程——红河哈尼梯田。在这其中,元阳县境内共有113平方千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也是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

梯田是山区、丘陵地区常见的田地形式,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农田。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初春时节,当梯田灌满了水的时候,在晨光或是夕阳的照射之下,可见云雾飘动在一层层田间,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景象壮美,恍如云海,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云海梯田。

元阳县的哀牢山区,一共有7个民族共居一山,大致依照海拔高低分层而居。海拔144~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2000米的上半山区,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则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

哀牢山是云岭山脉的一个分支,自西北向东南,绵延不断,它的脚下还有一条相伴而行的大江——元江(红河),高山与大江在云南中南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这里不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扰,气温较高。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但当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从西藏高原来到云南南部这个边陲山区之时,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山区内平地极少,到处是浓绿的原始森林,这样的山地条件很难进行耕种。为此,哈尼族人民开始了改造大自然的奋斗。

哈尼族人垦殖了大量的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保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几千平方米、小者仅有簸箕大,这便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元阳梯田奇观。

元阳哈尼族梯田不是一个死板的历史遗迹,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它将自然的壮美风光与人力的巧夺天工融为一体,既能发挥出巨大的实用性,也具有无可比拟的观赏性,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的,也是中华文明的伟大骄傲。

开平碉楼

在广东开平乡村广袤的田野上,存在着一个奇特的景观。在这里,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1800多座保存完好的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的风雨沧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群体,尽管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开平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碉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配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每一个碉楼,都是一个小小的坚固堡垒,保卫着主人的生命与财产。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多式多样,装饰艺术千姿百态,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这些大大小小的碉楼,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