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鲜明的108个成功路标
29825700000008

第8章 厚德载物(1)

做什么都要尽力而为

【[美]帕特·奥布瑞恩张青/译】

1903年,我在纽约参加一出名叫《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一开始,是我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他们一个是通过电话和我争吵,一个是在我桌子边和我争吵。

这出剧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后来我们剧团移到一个小剧院去演出,削减了薪水,希望演出能够进行下去,但是前景黯淡。

很多夜晚我都为我所扮演的角色发愁。后来我决定稀里糊涂对付了事,何苦为没有前途的事情卖大力气呢?

可是,不知怎么搞的,上教会学校时读到的《圣经》里的一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尽力而为。"于是,在每一次演出时,我都全力投入到这场戏中,每次演完这场戏,我都是满身大汗。有时,自己也觉得这样干很愚蠢。几个月后,有一天我突然接到自称代表霍华德·休斯的人给我打来的电话,他说:"休斯先生打算把《扉页》拍成电影,他想邀请你参加。"后来,这部电影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把这件事的原委告诉了我,他和他的一伙朋友访问纽约时,搞到几张轰动一时的戏剧的门票,可最后还是缺一张。于是,刘易斯就穿过马路,来看对面剧院里演出的《向上,向上》。

"有一场戏的确打动了我,"刘易斯说,"就是你在桌子边和别人争吵的那一幕。"结果他推荐我在《扉页》里相似的一场戏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这就是我的电影生涯的开端。

所以,即使干着似乎是徒劳无益的事情,也应该尽力而为。

天使来信

【慧子/译】

1999年,唐娜大学毕业时,在一家药品公司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唐娜就在堪萨斯安顿了下来。

不久,爱情降临到她身上。比她大两岁的小伙科比是一个美术教师,在一所中学执教。科比对她非常体贴,惟一让唐娜担心的就是科比的母亲,这个身患癌症的老太太花光了科比筹到的钱,医生却说她最少还要接受3个月的化疗才能遏制病情恶化。唐娜发誓一定要让这位善良的老人活下去。几天后,唐娜将6万美元交到了科比手里,说是她向妈妈借的。科比的妈妈躺进医院不久,一辆呼啸的警车将唐娜带离了办公室。原来,公司发现一张6万美元的汇票被截留,那是唐娜干的。

唐娜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拒不交代钱的去向。唐娜最终被判三年的监禁。可是不久,科比的一封信告诉她,他永远不会见她了,他说唐娜身上有让他无法忍受的污点。

半年之后,唐娜收到了一个地址不详的包裹,里面装了一些女孩用品和书籍。唐娜不知包裹是谁寄来的,因为出事后她对检察官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不要告诉妈妈。不可思议的事还在后头,以后每隔两三个月,唐娜都能收到这样的包裹,里面的物品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它让唐娜的监狱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有了一些温暖。就这样日复一日,等到唐娜离出狱只有一个月的时候,那个神秘的谜底仍然没有揭开。

离开监狱的头一天,最后一个包裹送到了唐娜的手里,里面有一条漂亮的裙子和一些化妆品,还有一封信。信很简短,告诉她将自己打扮漂亮点,然后到俄亥俄州的巴柏镇上去,那里有一份工作等着她。信中最后还说,如果她能在巴柏镇一直呆到顺利地收到第二封信,那么后面还有新的幸运等着她。

在俄亥俄州的巴柏镇上,唐娜找到信中提到的辛蒂太太的"野云餐馆"。唐娜从此走进了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削土豆、端盘子、刷盘子的劳累世界。

两个月后,辛蒂将工资结算清楚,交给唐娜一封信,叫她上路再打开。唐娜坐上了开回堪萨斯的车,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信上说很高兴她能收到第二封信,要她去科比的家,那里有一个她最想看到的事实在等着她。阔别3年后唐娜再次来到科比家门前,远远地发现门廊里坐着一个老太太悠闲地看书晒太阳,是科比的妈妈,她神奇地康复了。唐娜快速地走上前,欢快地叫起老太太来。3年的监狱生活救活了一条命,唐娜一下悲喜交加,这真的是她最想看到的一幕啊!老太太告诉唐娜:"我经历了长达7个月的化疗。这期间,总有电话来询问我的病情,问我账上的钱还有多少,还有花店受匿名的委托送来的花。当最后一次检查确定已找不到癌细胞的时候,医生们认为这是一个医学奇迹,而我知道是那个陌生人的关爱帮我创造了奇迹。"老太太说完,交给唐娜一封信,"它出现在我最近收到的鲜花里,上面写着唐娜收。"

这是第三封信!唐娜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原来是要求她到中央大道的一座老房子里去,那里有人需要她的帮助。

那是一栋非常气派的私人住宅。一个50多岁管家模样的人告诉唐娜,主人卧病在家,需要帮他执行一些生意上的事;她不能直接跟主人接触,也不能随便打扰主人,一切靠他来传递;除了主人卧室外,她可以自由活动。

唐娜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一份药品推销计划--那个神秘的"天使"甚至知道她曾经在药品公司工作过。两天后,唐娜交出了一份绝妙的计划书。管家的第二个指示是,根据她的计划做一份财务预算和利润表。10天后,管家拿出一张1万美元的现金支票,让唐娜外出按照采购清单采购生活必需品和支付一些账单。唐娜将钱兑现后先去支付账单,却被告知这些账单已被支付过了。唐娜采购完后回到房子里找不到管家。一大笔现金握在唐娜手里,她想敲门去问问主人是怎么回事。可是管家的警告又萦绕在耳边。唐娜来来回回转了半天,最后她还是离开了房门,准备一心等管家回来。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管家好像消失了一样,唐娜不禁担心起来:管家不见了,那病房里的主人怎么办呢?强烈的担忧使唐娜站在门外喊道:"尽管我被告知不能随便打扰您,可是我只想知道您需不需要帮助。也许您不能回答我的话,那么从现在起我开始计时,10分钟内如果您没有反应,我就认为您是危险的,不管我将受到什么惩罚,我要推门进来。"唐娜说完,默默地站在门外紧张地盯着时钟。10分钟到了,就在唐娜准备破门而入的一瞬间,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原来就是当初把她送进监狱的药品公司老板汤姆逊。

汤姆逊给了唐娜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孩子,祝贺你通过最后的考试,成为本公司的副总裁。"原来,将唐娜交给警方后,冷静下来的汤姆逊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他觉得这个女孩也许有什么苦衷,汤姆逊决定追查钱的去向。

了解到了钱的去向后,唐娜的举动深深震撼了汤姆逊,他懊悔自己反应过激,就此断送了一个善良女孩的前程。了解到唐娜众叛亲离的痛苦,汤姆逊开始给她匿名寄包裹,以鼓励她。唐娜出狱后,汤姆逊想给她补偿,让她继续回到公司来上班。可是他担心唐娜不会接受,他还担心三年的监狱生活改变了唐娜的善良本质。于是他找到儿时的伙伴辛蒂,从巴柏镇开始,对唐娜进行了一连串的测试和考验。没想到唐娜变得更加坚忍和成熟。她身上所具备的素质,极符合汤姆逊寻觅继承人的要求。于是,汤姆逊决定任命唐娜为自己的副手。

尽职的调度员

【PaulWadden方红/译】

早晨7点,日本京都,出租汽车公司刚刚打来第二次电话,说他们找不到我的房子。我又详细说明前来的方向,哪怕瞎了眼睛的汽车司机也找得到的。然后不耐烦地看了一眼手表,等着。离飞机起飞只剩两个小时了,而到机场的路程就要花一个多小时。

外面,雨很大,势欲将我那座筑在山坡上的摇摇欲坠的小屋冲掉。这里位于京都北面很远的地方,城市公共汽车一天只有3趟从这儿蹒跚而过。

电话又响了,"实在对不起。"调度员开口说。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情况。要车的电话太多了,公司只办理市内短程业务以求获得最大利润。我听说过天气不好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我对着话筒说,我要乘一架飞机--我必须在正午以前赶到汉城--我将在几百米外的卡莫河的一座桥上迎接出租车。

站在风大浪涌的急流上方,横扫过来的暴雨浸透了我的外衣,我朝公路的两头注视着,没有出租车。最后,我艰难地努力撑起雨伞,拖起行李箱,开始拦车。一辆轿车过去了,司机和乘客睁大眼睛望着这个疯疯癫癫的、衣着考究的外国人在倾盆大雨中一边退后几步,一边伸出大拇指。

一辆白色的尼桑车从另一方向开近,然后停住了。一个年轻人推开车门,打着手势要我坐进汽车。我又冷又生气,浑身发抖,爬了进去。

那个人用十分谦恭的日语,说明他就是今天早上我同他通了3次电话的那个调度员。为了送我赶乘飞机,他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开着自己的私人汽车从公司赶来。他一再道歉,但并未说明为什么没有一辆出租车中途让我搭车,只是说他们这天早晨"非常非常忙"。他把我直接送到机场公共汽车的停车站,谢绝了我塞进他手里的2000日元,接着他又再三道歉,请我以后光顾他的公司。

几个小时以后,当那架因暴风雨推迟起飞的飞机离地升空的时候,我舒心地坐上自己的座位,打开了报纸。无意中,在第二版我的双眼扫到一篇短文的标题:今早京都出租汽车司机开始罢工。

迷失记忆的老人

【张兵】

在斯德哥尔摩东城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活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推荐我去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不久的一个早晨,我匆匆赶去上班,果真在那街角看到了他,只是又多了一项内容: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内,他忽然向右侧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似在做"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刷地甩过头,保持垂手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了这个念头。我向过路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者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有的摇摇头,有的摊开两手。我知道瑞典人的脾气,从不管别人的私事。

瑞典夏日阵雨多,出门必带雨具。有一次我经过他身边,正赶上下雨,他既未穿雨衣,也没打雨伞,仍笔直地站在那儿。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到面颊上,他全然不知晓似的。我立刻将伞撑到他头顶上,雨住了,我才离开。他没有说一句话,甚至也没有看我一眼,我心里有点悻悻然。同事笑我傻,说那老头可能是"神经病"。我半信半疑,老人的古怪行动吸引着我,逼我进一步寻找答案。

后来,我去丹麦出差五个月,入冬才返回瑞典。第二天上班经过那街头,没有碰到他,心里似乎空落落的。下班后,飘起了大雪,我急急地赶到那街角,老人正在那儿站着,帽子上落满了雪,胡须上挂满了银白的霜花,活像一位圣诞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他身边抓雪玩,眼光不时飘向老人。我发现孩子的眼神里有某种东西同老人有联系,便走过去问那男孩:"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他是我爷爷。"果真让我猜中了,便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猜你爷爷在替什么人站岗,是吗?""为国王。"孩子脱口而出,我高兴极了,似乎答案就在不远处,便引着孩子的思路,故意逗他继续往下讲:"可是国王不是住在皇宫里吗?你爷爷怎么在这儿站岗?"孩子眨了眨眼,像在想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径自去抓雪玩。我又一次陷入迷惘。当时我真想走过去同老人谈一谈,但望一望他那庄重的、不屑一顾的神情,立刻打消了这念头。

我被老人的"谜"困扰着,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终于有一天,我们因工作需要,请所在地区的值勤警察吃饭。无意中,我提到了那位奇怪的老人,警察们听后面面相觑,空气好像一下子凝固了。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拉开,一位年纪稍大的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地说道:"他是我们的前辈,叫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骑警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了命。"我屏住呼吸听着,心像铅一样下沉。讲话的警官略停了停,又接着说道:"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惟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

我的眼睛湿了""

负完责任再走

【唐俑】

两年前,深圳一家为我开了两年专栏的杂志老总给我打来电话,建议我"换个工作环境",待遇是我原单位的三倍。这样的好事我当然无法拒绝,但是我请他等我三个月。

我之所以请他等三个月,是因为我跟原单位的合同还没到期。也许我不应该让人家等那么久,因为那时候离合同到期只有一个月了,我把离开的时间定在三个月之后,是觉得应该给单位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接替我的人。

一个月之后,单位果然还没有招聘到合适的接替者。这不是单位的要求高,他们只想招到一个跟我差不多的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12个字,也是领导平时对我的评价,他们甚至叫我推荐这么一个人。但是我找不到--我认识的人不少,才华在我之上的也不少,可是有我这么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我实在不认识,我又不能推荐给他们一个假货。

虽然还没有找到接替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走不了。实际上,通情达理的领导尽管舍不得我离开,并且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耽误我的"前程"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既然他们无法给我"好处",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力不让别人给我"好处",所以他们并不阻拦我,甚至动员我早点儿离开,担心再耽误下去,深圳那边会变卦。

坦率地说,我也想早点儿离开,早点儿到深圳去挣高工资,我甚至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过去。可是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我不能把自己的承诺当成一个玩笑,否则它就一钱不值,承诺一钱不值,那么做出这个承诺的人也一钱不值--我不知道这是否合乎逻辑,但我就是这么想的。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单位经过无数次大浪淘沙,终于挑选到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但我仍然没有急于离开,因为小伙子是个新手,我觉得我有责任向他传授我的"工作经验"。直到小伙子能够独当一面,我才去了深圳。

在离去的头一天,单位全体人员设宴为我送行。那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场面,我的眼睛不知红过多少次,因为在频频碰杯的过程中,我不知听到过多少次这样的嘱咐:"小唐,如果在深圳呆不下去了,就回来,这里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说这些话的,不仅有领导,还有同事。虽然我并没有当真,但是不争气的眼泪,最终还是流了出来,险些让我放弃赴深圳的决定。

我在深圳呆了不到四个月,他们的"预言"果然变成了现实:由于一些我至今不得而知的原因,当初请我加盟的老总被排挤出局,新老总一直是旧老总的死对头,我是旧老总请来的,自然也是他的死对头,既然是死对头,那么自然只有滚蛋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