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慎独:自我完善必修课
29821600000020

第20章 慎独是一种不欺不诓的诚信:繁木以直立于林,君子以诚立于世(2)

慎独者警惕谣言,谣言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人们说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一旦听得多了,我们有时会把它当做事实,如果以谣言作为判断基础,十有八九得到错误的结论,但别人说的话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们很难做到一一调查,甚至有些流言听上去有模有样,好像真的发生过,一旦陷入这种境地,我们能做的只有沉默,在心中保留疑问,不对别人说那些自己不了解的事,也不要轻易相信那些与事实有出入的小道消息。

某高校的物理系的一位导师要做一个实验,他让所有学生自由组队自愿参加,构想最好的一组就能进入他的实验组。李明和张敬成为搭档,日夜绞尽脑汁,刚有初步构想,李明突然对张敬说:“我们不用想了,我听说这次谁加入实验组老师早就内定,招标只是走个形式。”

“流言恐怕不可信。”张敬谨慎地说:“这样的实验老师应该不会胡乱定人选,何况就算他内定了,我们好好表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就算这次不能进,下次他也会考虑我们。”

在张敬的坚持下,李明和他一起写好了详细的方案,成功地进入导师的实验组,李明庆幸自己听了张敬的话,没有因为一句谣言而放弃努力。

在张敬看来,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依然能得到老师的青睐——就算真的有内定人选,只要做得比内定人选好,老师照样会选择他和李明这一组,何必惧怕内定传言、让自己失去机会?

在生活中,如何观察一个人是否有意志力?看他对人对事的立场。很多人的思想都像随风摇摆的野草,不但芜杂,还没有坚硬的心性,别人说几句话,想也不想就信以为真,改变自己的做法。还没接触一个人,听别人说这个人不好,就不去接触;还没做一件事,听别人说这件事很难,就不去做。在风言风语中摇摆,其实就是被别人的几句话左右,丧失了自我的判断,完全生活在别人的话语下,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如何消除谣言对自己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见,只要内心够强大,对事物有坚定的认识,任谁说什么都不会打扰到自己的思想,更不会支配自己的行动。判断一个人、一件事,凭借的只能是自己的经验,自己看到的事实,还可能是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别人说的话,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懂得思考的人,以及一个不会轻易相信他人、诋毁他人的慎独君子。

5.谣言止于智者,抖落是非的鸡毛

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年底会给老板一份材料,详细记录每一个员工在这一年的表现,并以“可升职、可留用、建议辞退”给每个人做出评价,这位总监眼光老到,几年来一直没出过岔子,老板对他信任有加,可今年老板看到“建议辞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不由露出困惑的神色。在他印象里,这个员工今年年初加入公司,业绩出众,是个人才。

总监亲自对老板说明了原因,原来这个员工的能力的确比一般人强,但他有一个毛病,就是爱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搬弄他人是非,他刚来的时候挑拨同事间的关系,为此很多员工彼此间闹了不愉快,过了几个月,大家渐渐认清楚他的为人,谁也不想和他合作。总监认为这样的人是害群之马,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留下。老板果断地辞退了这个业绩优秀的员工。

一个优秀的员工年底被公司辞退,原因是他太爱议论他人是非,搞得公司鸡犬不宁,同事心情很差,而且这样的为人很难得到他人的信任。由此可见,不论在哪里,一个少说话多办事的人,永远强过那些碎嘴碎舌的人,当一个人用他的口才搬弄是非,在别人心目中,他就只剩下一个小人形象,即使能力再优秀,成绩再好,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也许我们应该分析一下长舌者的心理,有些时候,他们搬弄是非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挑拨离间,引发他人不和,想要渔翁得利,这种有目的的谣言其实很容易看穿。还有一些人天生就爱多嘴,喜欢谈论东家长李家短,每天盯着别人的生活,看别人有一丁点不对劲就要说三道四,这样的人说来讨厌,却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聪明人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谁人身后不说人,谁人身后不被说。在这个“说”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原则,有分寸。没原则的说嘴是造谣,没分寸的议论是挑事儿,有时候你无心说的话也可能惹是生非。

尽管古语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是非有时候就像鸡毛,一旦把它们抖在风中,就再也捡不回来,它们会传得越来越远,造成极坏的影响,那个抖鸡毛的人即使有心补救,也没有任何办法,即使他不断跟人解释,也只是引起别人更多的兴趣,让人越来越对传闻津津乐道。所以哲人才告诫人们一定要远离是非,因为是非本身没有对错,就是个大染缸,卷进去的人根本解释不清,不如离的远远的。

唐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她为人公正,很得下属信赖,不论别人在她耳边打什么样的小报告,她都不会偏听偏信,如果事关公司,她会亲自调查,如果只是关于职工的个人品性,她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她知道人多是非就多,谣言在所难免。

一次,总公司派下一个领导,这位领导不满意唐女士,经常在背后发表一些不满,说唐女士作风有问题,这件事在公司传得沸沸扬扬。平日和唐女士关系较好的几个员工为唐女士打抱不平,唐女士却说:“谣言就是谣言,你越理会它传得越快,你不理会,没多久也就听不到了。”

过了一段时间,事情果然如唐女士所说,那位领导见唐女士为人正直,也不再跟她较劲,其他人看唐女士处事淡然,说到谣言自己都觉得无聊。谣言并未损及唐女士的形象。

唐女士处理谣言的态度堪称楷模,在职场中如果自己持身正,面对流言蜚语又能保持淡定,这说明这个人有极高的情商。唐女士的话说穿了谣言的本质,谣言就是你不理它很快就没有市场,你越和它较劲它越猛烈,对付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冷处理,不用解释太多,让时间证明一切,让事实说明一切。只要坚决不理睬,你还是你,谣言只是一句谣言。

常言道: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我们无法管住他人的嘴,只能管住自己的头脑和心性,是非是什么?除了别有用心的言语攻击,是非不过是人们日常闲磕牙的谈资,我们又何必和一些谈资计较?让自己受到它的伤害?如果我们想要做更重要的事,就要学习不为这些细枝末节浪费时间,有些事你解释了也没用,还不如用行动来证明流言的不准确,除了少数触及到个人原则,必须出面澄清的事,其余的完全可以任由它自生自灭。

谣言止于智者,慎独者不会做搬弄是非之人,听到关于他人的谣言,不会兴致勃勃地去打听询问。一切谣言都做不得准,如果你不方便反驳,至少要做到不参与。随着历练的增多,你能够分辨出什么是谣言,什么是真话,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能明白什么人可信,什么人不能深交,一个人的智慧就在这个过程中增加。面对谣言,我们能做的是不为它耽误一分钟的时间,也不要为它浪费感情,人生很短,最重要的是你能得到什么,而不是你听到了什么。

6.谎言会越滚越大,直到压垮自己

从前有个南郭先生,不学无术,却有点歪脑筋。他听说齐国的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听几百个人一起吹竽,就拿着竽到了齐国,对齐宣王说自己技艺超群,齐宣王就命他在王宫里当乐师。每天,南郭先生混在几百人中,装模作样地吹竽,享受着乐师的待遇。

不久,齐宣王去世,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人吹竽,不同的是,齐宣王喜欢听合奏,他喜欢独奏,他命乐师从此以后要一个一个地给他吹竽。南郭先生听到这件事,连忙卷起铺盖逃出齐国。这就是成语“滥竽充数”的由来。

滥竽充数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那个卷着铺盖逃跑的南郭先生也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经典形象。最初南郭先生只是撒个小谎混口饭吃,后来谎言变成了习惯,他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误,直到有一天真相即将大白,他才发现自己竭力维持的假象其实不堪一击,别的乐师不管技术好坏,都是货真价实的,只有他是一个摆样子的冒牌货。

老一辈的人经常教育小一辈: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凡事要估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暂时别做,如果靠着谎言或者运气得到了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爬到了不适合自己的高度,迎接自己的也许是短暂的辉煌和成就,但接踵而来的考验一定会让你喘不过气吃不消,后悔当年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

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打肿脸充胖子,继续维持假象,但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一旦失控就会把自己压垮,永无翻身之日。人生是一条道路,如果你飞跃了其中一步,必然少得到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你的未来可能至关重要。撒谎的人习惯以谎言作为捷径达到目的——也许是取得金钱,也许是得到地位,也许是得到他人的信任,但谎言是虚的,一旦面对事实,它变立刻暴露出空虚的内核,这时候要么承认错误,要么拼命圆谎,前者让你失去信用,后者让你身心俱疲,难怪哲人说:“谎言是毁灭的开始。”

门德尔松是19世纪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才华轰动了整个欧洲。有一次,他去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邀请他去白金汉宫做客。门德尔松在不列颠王宫受到了隆重的款待,作为感谢,他在宴后为女王演奏了几首曲子,其中一首让女王听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女王和其他宾客赞不绝口,门德尔松连忙说:“各位,你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并不是我做的,而是我的妹妹的作品。”

众人听了更是惊讶,门德尔松解释:“我们家是一个古老的家庭,不允许女人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作品,所以我妹妹的作品只好使用我的名字。”

在座的人恍然大悟,门德尔松不欺世盗名,也不掠他人之美,这种品德受到了广泛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