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普通外科诊治与护理
2979100000034

第34章 肛管直肠常见疾病(1)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瘘。

一、病因和病理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多数起源于肛管直肠壁内的感染,如肛隐窝炎,粪便内尖锐异物可损伤肠壁而引起感染,由于间隙内为脂肪疏松组织,一旦感染极易扩散,甚至可延及两侧。少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继发于外伤,炎性病变或药物注射;肛周皮肤内的毛囊,皮脂腺感染,也可形成脓肿,最后也可形成肛瘘。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肛隐窝炎阶段,感染发生后渗出液积存于隐窝内,加之肛门括约肌因炎症刺激收缩,以致引流不畅,使感染加重。②肛管直肠周围炎阶段,经隐窝深处的肛腺或经淋巴而侵入周围蜂窝组织内,形成肛管直肠周围炎。③脓肿阶段,如炎症继续发展,形成脓肿,在肛门周围皮下的为肛旁皮下脓肿;在肛提肌以下肛旁间隙的,为坐骨直肠窝脓肿;肛提肌以上直肠两侧,盆腔腹膜以下为骨盆直肠脓肿,在骶骨前直肠后两侧韧带之间的为直肠后窝脓肿。

二、分类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根据脓肿部位的深浅分为低位(肛提肌下)和高位(肛提肌上)脓肿两类。

(一)肛提肌下方脓肿(低位脓肿)

1.皮下脓肿。

2.低位肌间脓肿。

3.坐骨直肠窝脓肿。

4.肛管后脓肿。

(二)肛提肌上方脓肿(高位脓肿)

1.直肠黏膜下脓肿。

2.高位肌间脓肿。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4.直肠后间隙脓肿。

三、临床表现

(一)肛门周围脓肿

局部持续性跳痛,排便加重,脓肿表浅全身症状不明显。初起时局部红肿、发硬、压痛、脓肿形成则波动明显,如未及时治疗,脓肿可自行从皮肤穿破,形成外瘘或向肛窦引流,形成内瘘。

(二)坐骨直肠窝脓肿

较常见。脓肿较大,较深,症状较重,全身可发热,畏寒,局部呈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跳痛,排便时加重,有时出现排尿困难和里急后重症。检查肛周,病初无明显体征,以后出现红肿、压痛,直肠指检可扪及柔软有波动、有压痛的肿块,穿刺可抽出脓液。

(三)骨盆直肠窝脓肿

位置较深,全身症状更明显而局部症状轻,造成诊断上困难。有持续高热、头痛、恶心等,局部肛门坠胀,便意不尽,排尿不适等。检查肛周区无异常发现,指检在直肠侧壁外有隆起肿块或波动感,依靠穿刺抽脓确诊。

(四)其他

如直肠后窝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由于位置较深,局部症状不显,诊断较困难。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感染症状以及局部坠胀,常有便意等,脓肿大者,可扪及压痛性包块。

四、治疗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切开引流,控制感染扩散,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局部治疗

1.如感染未形成脓肿时,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①应用抗菌药物,根据病情选用1~2种抗生素或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②热水坐浴;③局部理疗。

2.切开排脓:手术切开引流的方法,因脓肿部位不同而各异。表浅者局麻下进行,以波动明显部位为中心,做肛门周围放射形切口,要足够大,以保证引流通畅。坐骨直肠窝脓肿部位较深,范围亦大,应鞍麻或骶麻下切开引流,切口应距肛缘3~5cm,呈弧形,略偏后,切口大,术者手指能进入脓腔,保证引流通畅。骨盆直肠窝脓肿,由于肛提肌间隔,脓腔要在穿刺引导下引流,穿过肛提肌的切口也必须够大,其他一些脓肿均可经直肠切开引流,较低位的可在直视下进行,较高的需通过肛镜进行。

3.清理死腔

要尽量扩大切口,使引流通畅,脓汁易流出,充分清理无效腔,以免脓肿复发。

4.清理原发病灶

对肛提肌以下的脓肿,要争取找到原发病灶即内口,以便一次手术彻底处理好内口及脓肿,以免再次形成肛瘘,再次手术。另外,对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处理要慎重,不能轻易做彻底清理,如果切开了肛门括约肌深部和肛提肌,则会导致肛门失禁,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应先切开排脓,待炎症消退,病变部位纤维化而且位置固定后,再做手术。一般需经过3~6个月后,再做第二次手术。

(二)全身治疗

应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及甲硝唑等抗生素,并给予全身治疗。同时,针对全身不适症状,给予对症治疗。

(毕于合亓永红王玉萍)

肛门直肠瘘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内口多数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长年不愈。

一、病因与分类

大部分肛瘘由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瘢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内外括约肌附近,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复发作。管道的感染多数为脓性感染,少数为结核性。

根据瘘口和瘘管的位置、深浅、高低以及数目,其分类有:

(一)外瘘和内瘘

外瘘至少有内外2个瘘口,一个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多数距肛门2~3cm,称为外口,另一个在肠腔内,多数在齿线处肛窦内,称为内口,少数内口在齿线上方,直肠壁上。内瘘的内口与外瘘相同,并无外口,临床所见90%为外瘘。

(二)低位瘘和高位瘘

瘘管位于肛管直肠环平面以下者为低位瘘,在此平面以上为高位瘘。后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

(三)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

前者只有一个瘘管,后者可有多个瘘口和瘘管。

从临床治疗角度以肛瘘和括约肌的关系较重要,可分为:①括约肌间型:最常见一种,内口位于齿线,瘘管在内外括约肌间行走,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②经括约肌型:瘘管经外括约肌及坐骨肛管间隙而在肛周围皮肤上穿出;③括约肌上型:不常见。瘘管同上穿破肛提肌而在肛门周围远处皮肤上穿出;④括约肌外型:少见,内口在齿线上直肠壁,外口在肛周远处皮肤上,瘘管在内外括约肌外,经肛提肌而下。

二、临床表现

(一)流脓

是肛瘘的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和多少有关,新生成的瘘管,炎症反应大,流脓较多,脓液黏稠、黄色、有臭味;时间长久的排脓较少,或时有时无,脓液白色,稀淡如水;如忽然脓液增多,表示有新管生成。有时瘘口暂时封闭,不排脓液,可出现局部肿痛或体温上升,封闭的瘘口又排脓。有的外口可排气体和粪便。内瘘常有脓血由肛门排出,由于脓性分泌物不断反复流出,患者常感到肛门处湿润、内裤不净,给生活带来很大麻烦。与其他器官相通的瘘管有特殊症状。

(二)疼痛

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时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

(三)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四)排便不畅

复杂性肛瘘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形成大的纤维化瘢痕或环状的条索,影响肛门的舒张和闭合,大便时感到困难,有便意不尽的感觉。

(五)全身症状

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三、治疗

(一)治疗原则

1.清除内口

手术时要找到原发的内口,并把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及其导管切除干净,这是肛瘘治疗的关键。

2.处理好瘘管及支管、死腔

要把瘘管的管道、支管、死腔等清除干净,以免术后复发。

3.保留肛管直肠环

肛瘘手术时,应明确诊断,查明内口及瘘管走向,保留肛管直肠环,以维持正常的肛门括约功能。

(二)手术方法

1.急性感染发作期

应用抗菌药物,局部理疗,热水坐浴等,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

2.瘘管切开术

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外括约肌之间的外瘘。切开瘘管仅损伤部分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不会引起术后肛门失禁。一般在鞍麻下,用探针由外口插入,通透瘘管的内口穿出,沿探针方向切开瘘管,将腐烂肉芽组织搔爬干净,为保证瘘管从底部向外生长,可将切口两侧皮肤剪去少许,呈底小口大的"V"形伤口,同时注意有无分支管道,也应一并切开。

3.挂线疗法

适用高位单纯性肛瘘,即内口在肛管直肠环平面上方,手术切断可引起肛门失禁。采用瘘管挂线,使要扎断的括约肌与四周组织先产生粘连,因结扎后局部缺血、坏死,经10~14天后自行断裂,此时不发生收缩失禁,瘘管敞开成创面,达到逐渐愈合。

4.肛瘘切除术

适用低位单纯性肛瘘,与切开不同之处在于将瘘管及周围组织分开并切除,直至显露健康组织创面内小外大,一般不缝合,术后坐浴、换药、直至愈合。高位或复杂性肛瘘在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肛管直肠环,以免术后大便失禁。

5.肛瘘切除缝合术

本法仅适用于单纯性或复杂性低位直型肛瘘,如触到瘘管呈硬索状,则效果更好。手术要点:①术前肠道要准备,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手术后大便要控制5~6天。②瘘管要全部切除,留下新鲜创面,保证无任何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遗留。③皮肤及皮下脂肪不能切除过多,便于伤口缝合。④各层伤口要完全缝合对齐,不留无效腔。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综合国内文献报道的肛瘘切除缝合术1064例,一期愈合率为73.4%~97.6%,伤口愈合时间为20~22天,一期愈合较低的多为复杂性高位肛瘘。

6.肛瘘切除后植皮

肛瘘切除后,若创面过大、表浅而又无特殊并发症者,可考虑游离植皮。手术前后要求同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手术要点:①创面应平坦,止血要完全。②游离植皮区皮肤缝合要完全,并要加压固定包扎,防止创面下存留气体或血液,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③若创面渗血较多,则需延迟植皮,即先在创面敷以凡士林纱布,2~3天后再做游离植皮。Hughes(1953年)报道40例,有30例植皮完全成功,其余大部成活。Goligher(1975年)报告22例,均为低位肛瘘,效果较差,仅13例完全成活。

7.肛瘘截根术

适用于多发外口肛瘘,数个外口通于一个内口者。应选择近肛门的或直行的外口作为主管道切开挂线,其余分支清理腐败组织后应适当扩大外口,以利引流。

8.括约肌保留术式

这是最为理想的肛瘘术式,该术式术后疼痛轻,肛门部瘢痕少,无肛门功能障碍,病程短,治愈率高,已成为肛瘘目前治疗方法的主流。具体术式有以下几种:①内口剜出、管道剔除加黏膜瓣前移;②内括约肌切开术;③肛瘘剜除术;④黏膜下瘘管切除术;⑤瘘管移位术(Mann法);⑥内口缝闭、药捻脱管法;⑦机械脱管加内口缝闭法。

9.蹄铁型肛瘘的治疗

应采用瘘管切开加挂线疗法。如后蹄铁型肛瘘,先用有槽探针从两侧外口插入,逐步切开瘘管,直到两侧管道在接近后中线相遇时,再用有槽探针仔细地探查内口。内口多在肛管后中线附近的齿线处,如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下方通过,可一次全部切开瘘管和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如内口过高,瘘管通过肛管直肠环的上方,须采用挂线疗法。即切开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及其下方的瘘管,然后用橡皮筋由剩余的管道口插入,经内口引出,缚在肛管直肠环上,这可避免因一次切断肛管直肠环而造成肛门失禁。然后剪除切口边缘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使创面敞开,并刮除瘘管壁的肉芽组织。创面填以碘仿或凡士林纱条。

(毕于合亓永红王玉萍)

肛裂

肛管的皮肤全层破裂,周期性疼痛,并形成梭形溃疡,称为肛裂。肛裂好发于肛门的前后方,两侧极为少见。一般男性多发于后方,女性多发于前方,并以青壮年为多见。裂口的位置,旧的观点认为,是在外括约肌皮下层之上,故建议做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新的观点认为,肛裂是位于内括约肌之上(因将肛裂连同其下括约肌层做部分切除,送病理检查时,发现其肌层为平滑肌,并非横纹肌),并提出反射刺激(大便时疼痛)所致内括约肌痉挛,是产生肛裂的主要原因。

一、病因与病理

(一)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学因素

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从尾骨起,向前至肛门后方,分为两束,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至肛门前方,又相联合。因此,在肛门前后都留有空隙。并且肛提肌的大部分均附着于肛管两侧,前后较少。由此可见,肛门前后方不如两侧牢固,容易受损伤;肛管向下、向后与直肠壁形成一近90°的角,因此,肛门后部受粪便压迫较重;又因肛管后部血液循环不足,弹性较差,肛门腺分布又较多,这些都是发生肛裂的因素。

2.外伤因素

干硬的粪便或异物,容易引起肛管皮肤的损伤,也是产生肛裂的基本原因。

3.感染因素

主要是肛门后部的肛隐窝感染,炎症向肛管皮下部蔓延,致使皮下脓肿,破溃而成。

4.内括约肌痉挛因素

由于肛管部位损伤或炎症刺激,使肛门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肛管张力增强。

(二)病理变化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引起的肛裂,多是一种感染性溃疡。初起时,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小溃疡,溃疡基底深达皮下组织,严重的可深达括约肌。如将肛管皮肤轻轻地向两侧分开,在齿线以下至肛门皮缘之间,可见一椭圆形或梭形溃疡。急性肛裂,色红,底浅,边缘柔软;慢性肛裂,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边缘多不整齐,质硬,常有结缔组织增生,底深,色灰白,遇到轻微刺激,即可引起剧烈疼痛。常合并以下6种病理改变:

1.肛乳头炎

溃疡上端与齿线相连,炎症扩散,常引起肛窦炎和乳头炎,最后形成乳头肥大。

2.肛窦炎

由肛窦感染扩散,肛管皮下形成小脓肿,破溃生成溃疡。有时先有肛裂,后引起肛窦炎。

3.梭形溃疡

肛管皮肤裂伤,经过感染,形成溃疡。

4.肛门梳硬结

即栉膜增厚和变硬,形成梳状硬结,暴露在溃疡的基底,妨碍括约肌的舒张,影响溃疡的愈合。

5.潜性瘘管

肛窦基底,常见有瘘管与溃疡相通,这是因为肛窦感染化脓,形成小脓肿破溃所致。

6.裂痔

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改变,浅部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肿,组织增生,形成结缔组织外痔,又称为哨兵痔。

二、肛裂分类

肛裂分类方法很多,按肛裂的病理变化,可分为三期分类法和二期分类法。

(一)三期分类法

1.I期肛裂:病程短,溃疡边缘整齐,无瘢痕形成,裂口新鲜,尚未形成明显裂痔及肛乳头肥大。

2.Ⅱ期肛裂:病程长,反复发作,溃疡边缘增厚、变硬、不整齐,已形成裂痔。

3.Ⅲ期肛裂:溃疡边缘结缔组织增生变厚,有潜行瘘管,裂口上端有肛乳头肥大,下端有裂痔。

(二)二期分类法

1.急性肛裂

病期短,仅在肛管皮肤上有一个梭形溃疡,裂口新鲜,底浅,边软整齐,无瘢痕形成,有明显触痛。

2.慢性肛裂

病期长,反复发作,溃疡底深,边缘变厚、变硬、不整齐,基底有梳状硬结,裂口上端常伴有肛窦炎,乳头肥大,下端常伴有结缔组织性裂痔(又称为哨兵痔)和潜性瘘管。

三、临床表现

(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