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
◎责人者必自恕。
◎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有何趣味?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止骂所以助骂,助骂所以止骂也。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处亲属,道理上定要论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余之谓,过此则恶矣。或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曰:“若论曲直,便与路人等耳。”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无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济务;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
◎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宁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断嗜欲箴:染性触物,粘于饴胶。滥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之灾也已。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贱,必亲而近之。
◎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行事常思退一步。
◎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