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日一智慧
29694700000232

第232章 焦尾琴

一个人像一把琴,心态好比琴弦,

调好心态,别人就不会轻视你的价値。

蔡邕擅长音乐,也独具慧眼能辨识制作美妙乐器的良材。

有一次他路过会稽到吴郡,蔡邕对吴郡的人说:“我路过会稽郡高迁亭时,发现高迁亭东头第十六根竹椽可以做笛子。”

人们依蔡邕的说法,将高迁亭东头第十六根竹椽拿下来做成笛子,果然声音美妙,能吹出奇异的音质。

又有一次,蔡邕路过吴郡看到一个人在做饭,发现炉灶有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不顾火势急忙把这块木板抽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详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烧火的人笑了:“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

蔡邕把梧桐木拿回家,制作了一张古琴,取了雅致的名字“焦尾琴”。

几百年来,焦尾琴一再辗转,落到一个穷书生手中,穷书生不会鼓琴也不识货,把这把看起来非常旧琴拿到市场叫卖。

古琴磨损得很厉害,琴尾又被烧焦。

人人看了都皱眉头,连五两银子也不肯买,穷书生一再降价,降到一两银子也没人买。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老者走到前面来,

问穷书生说:“能否让我看看这把琴?”

穷书生说:“好啊。”

老者小心翼翼地端起古琴,上下仔细观察,拿出手绢,擦拭琴上的灰尘和脏痕,轻拨琴弦为每一根弦调音。然后开始演奏。

美妙的乐曲便从这把破旧古琴流淌出来,优美的旋律惊动整个市场。

老者跟穷书生说:“这把琴大有来历,是五百年琴蔡邕亲手制作的焦尾琴。”

穷书生说:“我要价一两银子也没人买,这把焦尾琴应该值多少钱?”

老者说:“不识货,一两银子也没人买。识货行家,超过五千两银子也抢着要。”

通过老者介绍,焦尾琴以八千两银子卖给了识货的古琴收藏家。

曾经连一两银子也没人买的琴,为何有人肯花八千两银子买一把破旧古琴?因为已经被调好音,古琴才发挥出美妙的旋律,证明自己真正的实力。

伯乐知马,人需要识货的伯乐来发现,

自己也要调准心中的每一根妶,便能弹出一生优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