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不生病的思维
29684500000022

第22章 这样想,就治大病(8)

记得有本森田疗法小册子援引了儒家一句名言:习以成性。中国还有句老话:秉性难移。这两句话加起来:习以为常的言行和思维模式造就了难以改变的性格。之所以难改,就是因为性格是众多同向情感叠加起来的,对其反向意志具有巨大的排斥力,任何反向的行动都难以进行。所以,不少人一进入成年,便一支曲子弹到底了。但难移并不是不能移,重在反向意志的力量足够大。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人人都可以有不屈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只要通过艰苦的磨练。我们不要违背情感规律去空想能有控制情感的意志,而是要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行动沿着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他人的方向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助人助己的过程中不断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求,同时产生不断强烈的良性情感,进而培养出良好的行动和思维习惯,使自己脱离愁绪和苦恼的深渊。

我们再看看一个有强烈求生欲望人,在面对危险是会爆发出多大能量。

前几天我终于坐到了久别的电影院,去欣赏了一下2006年的灾难片《海神号》。

这部片子让我不由得想起曾经看过的《泰坦尼克号》。同样是豪华巨轮,同样是海难故事,可二者又有许多的不同。《泰坦尼克号》时间冗长,主要展示了一种被称作“爱情”的光芒;而《海神号》除了对人性的赞美外,更主要是在简短的时间里给你上了一堂海难逃生课。

也许灾难真的就潜伏在我们的身边,在美妙的音乐,高雅的殿堂,愉快地欢聚的时刻……那个叫灾难的家伙,已经窥视了。

在揪心地紧张中看完了《海神号》,我不只一次地握紧老公的手,心底里更加感触的是:生命是给那些有强烈求生欲望的人留着的。活着的奇迹也只能由这样的人创造。

当灾难来临时,首先,坚定的活的信念一定要占上风,为了你幼小的孩子你要活着;为了你心爱的伴侣你要活着;为了你许下的承诺你要活着;为了你热爱的生活你要活着……甚至为了你家里的宠物也行,但你一定要找到一个活着的理由。其次是要有自救的勇气。纵然会是一死,为何不去试一把呢,也许命运因此就会改变。影片中更多的人放弃了自救的机会,而这几位活下来的人便赢在了敢于去尝试自救。第三,还要掌握逃生的技巧。影片中最终活下来的六个人,就是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特别是有一位熟悉船体结构的关键人物,每一次困难的排除都是与知识、与勇气密不可分的。

我没坐过轮船,呵呵看了海难片,好像更不敢坐了。不过还好通过这部片子,我简单了解了一些船体的情况。知道了轮船上会有一个气舱,如果装满水后阀门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行打开,还知道了螺旋桨旋转的方向。

心理因素对癌症病人的影响十分巨大。

目前,尽管癌症的奥秘还有待进一步揭示,但有一点却可以明确,即它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心理因素既可以致癌,也可以抑癌;既可加速癌症的恶化,也能使癌症病人奇迹般好转。已经肯定的是,内向、忧郁、压抑,将悲伤、怨恨强咽在心中,属于经常性负性情绪的人,最易患癌症。而性格坚强、豁达开朗的人即使患了癌症,也比性格内向、忧郁、压抑的人康复得快。

我国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91岁高龄时,被确诊为直肠癌。从文献上看,凡年过80岁的老人就不宜做手术,可马寅初不向癌症屈服,坚持要求做手术。医院做不了主,只好上报中央,经周恩来总理同意,先后进行两次手术,均获得成功,这打破了医学文献上耄耋之年不能动手术的记录,古今中外实属罕见。马寅初手术后康复得很好,一直活到1982年5月逝世,终年100岁。马寅初不仅是学术上的明星,而且也是抗癌明星。他坚持真理,乐观豪爽,不向癌症屈服,这是他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

一位著名的肿瘤专家说,对于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癌症的恐惧和沮丧,是完全失掉的生活勇气。一旦这样,癌魔夺走生命的时刻就指日可待了”。这话足以令人深思。

下面是许多著名医生,如何利用癌症患者强烈的求生欲望为其治病的经验。

对癌症患者的护理,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

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征一般会历经这样四个阶段:

怀疑否认期。患者突然得知确诊为癌症,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的诊断错误或检查上的错误。

愤怒发泄期。否认之后,病人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还会认为所有人都对他不起,委屈了他。同进以怕周围人遗弃他。表现这些心理行为的如:大声喧哗,百般报怒,愤愤不平,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病人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悲伤抑郁期。当病人在治疗或休养过程中,想到自己还未完成的工作和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难以言状的痛楚和悲伤。再加上疼痛的折磨,用药难受,常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病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之后,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情感升华期。也有许多癌症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但最终能认识到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邙是无用的,而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生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升华,升华为积极的心理防范反应,病人把消极的心理转为积极的效应,以使心理通过代偿来达到平衡。病人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不但心理平衡,而且身体状态也会随心理状态的改变朝好的方面发展。

治疗师除创造安静、舒适、良好的修养治疗环境和提高病人同病魔作斗争的积极性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了解病人心理变化。

随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了解病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要把关心病人,对病人的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都就在有所了解,同时还应熟悉病人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同进或超前的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如因病施护、因人施护等,以达到变“事后护理”为“事先控制”的目的;要经常深入病房,及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处理。如有的病人对疾病的耐受性强,即使剧烈的疼痛也尽量克制自己。这种病人的思想是怕麻烦护士,又怕服止痛剂成瘾。而有的病人首先要掌握他们的病情,对前一种病人应主动关心和照顾,使病人体会到护理人员是热情地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也应向病人介绍正确使用止痛剂是不会成瘾的。而对后一种病人要耐心地解释,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可按医嘱试用安慰剂。当确定疼痛是属条件反射或心理因素造成的,应做好思想工作,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是增强病人战胜病患的信念。

癌症病人一旦获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以后,生的欲望会降低,而死的欲望会增强。这时,护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病人的希望和求生的信念。护理过程中要用坚定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语言取得病人的信赖,帮助病人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调动病人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内在的自身康复能力。多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

当病人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病人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适当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移情益志,对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7、心理自演想——能诱发患者自发治疗心脏病

心理剧是由莫雷诺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它是由来访者将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给治疗师,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中培养、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借此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整合和人际关系和谐。

在这方面工作了20余年的龚鉥博士说:“它是一种集体思维治疗方式,观众也是演员,演员也是观众,他们通过舞台,演出心里的东西,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可以演出来。演出没有剧本,所谓的导演则完全顺着演员走,目的在帮助参与者宣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支持、温暖与爱。”

心理剧以其参与性、自创性、体验性、直观性、启发性和回味性的特点,开始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思维治疗方法,日益得到发展和推广。

精神病理学家莫瑞努1921年首先在维也纳他的精神治疗中心采用心理剧疗法。四年后他去了美国,开始传播这一方法。他在1959年指出:心理剧的目标是诱发患者的自发行为,以便直接观察他的病情。

顾名思义,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在心理剧中,患者可以扮演自己家中的一位成员、一个老相识、一个陌生人或者治疗专家。剧情可以是一般的内容(离婚、母子冲突、家庭纠纷等),也可以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近似的内容。在舞台上,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与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体验角色内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为患者理想或幻觉的化身。专家可以在一旁指导,也可与患者一道表演。观众则为患者鼓掌助兴。

心理剧可以用于心理失常的儿童、青少年、老人,也可以用于弱智者、精神病患者和罪犯。有的工厂为了达到训练、教育工人的目的也常采用这种方法。对精神病患者来讲,第一个角色可以是他幻觉或错觉中的人物,日后逐渐地接近现实中的人物。

心理剧的真实目的是将人的负面能量转移到有序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我们在治疗的病例中有这样一部分人,整天想着这儿不舒服,那儿不得劲,时间久了就真的生病了,多家医院治疗没有效果,成为患者心理上的沉重负担。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最好将病忘掉,从心里彻底忘掉!天天想自己的病就等于给病加能量,病也就会一天一天加重。如果你不想了,就等于不加反能量了。如果忘不掉疾病、天天想病,等于天天将能量信息变为反能量加到疾病上,会加重疾病!

因为自然能量是一种无形的纯粹能量,它会通过你的思想情绪变化成与你的思想情绪相对应的能量。就是说你的心,光明正大,自然能量就自然变成光明正大的能量,如果这个人的心狭隘自私、卑鄙阴暗,那么自然能量就随着人的心变化成自私卑鄙阴暗的反能量,不仅毒害自己,也毒害他人。

日本脑科学家研究证明,人在发怒时所发出的意识能量通过水后,结果就变成了仅次于毒蛇的毒汁,能将三只小白鼠杀死!反之,如果这个人将它变成爱心能量,就能救三个病人。所以说爱心诚心的力量是巨大的!平心静心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议的。经常冥想、心平气和的人,讲话时会发出一种良性和谐能量,让人感到舒服。

心理剧的理念:

Dr Moreno 曾经说:心理剧乃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根据Dayton (1994)为心理剧下的定义是:心理剧是一种治疗方式,是随着人们进入他们的内在现实,让他们描述、并以他们看到的情形去运作。透过戏剧行动,做心理剧的人将长期埋藏的情境带到表面,以释放情绪压力。他透过分享、支持与接纳创造一个能掌控的环境,然后就让心灵的自然疗愈之力量与情绪上的自我继续运作。

换言之,心理剧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及一群可以信任的成员,在经过心理剧导演催化下,允许成员探索心灵深处的一些情结。

心理剧与一般团体谘商最大的不同是成员不是仅用口诉说,他必须走向表演台创出情境再现、必须自己搭出场景、找成员扮演某些角色,也就是让自己有机会再回到当时的情形。如此,Dr。 Moreno强调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一条桥梁可以让成员将内在与外在的现实互通,而得到平衡与和谐。通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想说却永远没机会说的话、想做却一直无机会做的事,无论是生气的、懊悔的、感恩的、或困惑的情境时时萦绕心头,尤其是某些极难忘的经验,例如恋爱分手、对父母的不谅解、或生离死别等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