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励志·最管理·最营销·最理财
29679700000131

第131章 只买便宜的股票 便宜货狙击手约翰·内夫(1)

约翰·内夫,曾是世界着名的温莎基金的管理者,也被誉为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的称号。在约翰·内夫管理温莎基金24年的时间里,温莎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为13.7%,而标准普尔只有10.6%。

约翰·内夫是价值投资的追随者,非常重视“价值投资”。他购买股票的一个重要习惯就是喜欢购买某一时刻股价非常低,表现极差的股票。他总会在股价过高走势太强时准确无误地抛出股票。在低迷时买进,在过分超出正常价格时卖出。从他的投资习惯看,约翰·内夫是典型的逆向行动者。

专拣便宜货

在华尔街,有各式各样的天才投资大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有一次,在华尔街做了这样一次调查:如果有一天这些天才的投资经理们必须将自己的钱交给别人来打理,他会选择谁?几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个能得到最多的基金经理们认可的人就是——约翰·内夫。

可是提到约翰·内夫这个名字,很多金融界外的人士都没有听过。他在投资界以外几乎是默默无闻,因为他处世低调而且毫不引人注目。与那些举止高调的华尔街人士相比,内夫更像一个普通官员。他的家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跟他生活了30多年的妻子。他穿着随意并普通,每天在一个不起眼而且还乱糟糟的办公室里上班,怎么看他都和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可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人,却掌管着世界上着名的温莎基金。

温莎基金长期名列全美共同基金业绩的前列。在1964~1995年,约翰·内夫管理温莎基金这段时间里,温莎基金以13.7%的年收益率,战胜了同期标普500指数的10.6%。如果每年3.1%的超额收益并不能让人们意识到这只基金有多少过人处,那么换种说法也许大家就清楚了。如果投资人最初拿出1万美元投资温莎基金,那么,在最后他将可拿回56.4万美元,是原始投资额的56倍,更整整超过同期投资于标普500指数的一倍之多。为什么一只基金这么多年能一直如此稳定,约翰·内夫有什么秘诀?

如果人们仔细观察过温莎基金的持股情况,会发现这只基金总是持有冷门的,不受投资大众关注的股票。而约翰·内夫更以发现这些股票的投资价值而闻名。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金融危机使得多数投资者抛售手上的银行股时,温莎却在花旗银行的投资上获得大笔收益。因为他相信,当时花旗银行的价值已被严重低估。他以极高的安全边际的价格购入了花旗的股票,从而在市场回稳后,获得了最大的价值回归收益。

1991年5月,大部分投资者都在为花旗银行忧心不已,因为这时的花旗银行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导致其股价天天重挫。但此时,约翰·内夫和其管理的温莎基金却在审慎评估花旗的处境之后,认为此时正是买进的良机。

当初,他们买花旗银行的股票时,就是在其市盈率很低的时候购买的。1987年花旗股价大跌,市盈率远低于当时的一般水准。很多投资者非常担忧花旗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放款——尤其是对墨西哥的放款,因油价急转直下而恶化。而约翰·内夫却认为,这时的花旗的股票是最便宜的时候,也是最佳买入的时候。结果,到了1988年,花旗给予了约翰·内夫奖赏,银行的亏损创新纪录之后一年,便开始迈向盈利创新高之路。

然而,好景不长,紧接着经济衰退来袭,花旗再一次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很多投资者也开始对其失望,试图抛售手中的花旗股票,股票的价格也一降再降。

反观温莎基金,却出人意料地在一片哀号声中稳定增加花旗银行的持股。1990年年初,他们买了更多的花旗集团股票,因为他们始终坚信在消费者心目中,花旗始终占有很高的地位,终有一天会在市场上赢得认可。

可是此后花旗的发展情形,再度粉碎了约翰·内夫的希望。1991年温莎投资的银行股票中,只有花旗的盈利不如预期。媒体也一再痛责花旗,《商业周刊》1991年10月号一则刺眼的标题说,“花旗的噩梦愈来愈糟”。此时,约翰·内夫和温莎基金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温莎此时持有2300万股花旗,受益人的资产有5亿美元之多。即便处在这样千钧一发的时刻,约翰·内夫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他甚至一次也没想过在报酬率令人满意之前卖出花旗的股票。

痛苦的煎熬和等待,让约翰·内夫和他管理的温莎基金得到了更好的回报。1992年年初,花旗盈利和股价都明显回升。在年底的时候,温莎基金的持股已经获得了利润。约翰·内夫敢于为人不敢为的做法终于有所收获。

约翰·内夫投资花旗成功的经验说明,不需靠光彩夺目的股票和多头市场,正确判断和坚持信念才是投资者获胜的先决条件。利用判断力,可以找到好机会;坚持信念,可以在别人争先恐后往某个方向跑时毫不动摇。

花旗的例子就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约翰·内夫来说,那些便宜的,不受重视,甚至被冷落的股票才是美丽的。他也非常乐于捡这些便宜的股票。他总是将那些不活跃、不起眼的股票在它们被推高到合理价位或是超出合理价位的时候卖出去。他认为,这才是股市投资的最有效的赚钱方式之一。同时他认为,虽然衡量一只股票便宜或昂贵的指标有很多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盈利率、市净率及资产收益率。约翰·内夫的这一看法,与格雷厄姆很相似。但与格雷厄姆有区别的是,他更关心所投企业的根本特质。他总是试图以最便宜的价格买进最有价值的股票。他坚持的标准是: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令人满意的现金流、高于平均水平的股票收益、优秀的管理者、持续增长的美好前景、颇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可供公司运营的强劲市场。对于约翰·内夫而言,具备上述标准的公司就是值得投资者出资的目标。他认为,与其将资金花在那些价格高的股票上,不如捡一些“便宜货”,这样的股票往往会带来不错的收益。

股票市场上的约翰·内夫喜欢捡“便宜货”,生活中的他也是一样。

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能够以超低的价格购买到他所喜欢的衣服或用品。尽管他本人是一家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的基金业巨头威灵顿公司的副总裁及资深合伙人,但他的鞋袜还是在大集市购买。他的女儿想买辆车,也得在他的要求下反反复复与经销商砍价,原因是内夫详细研究了车市的价格,要求商家给予500美元的折扣。

有人说习惯就是上帝。的确,约翰·内夫爱“捡便宜”的习惯不但影响了他的生活,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投资方式。

修炼内功

2006年,美国《纽约时报》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约翰·内夫的地位仅次于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等投资界大腕。他被称为“市盈率鼻祖”、“价值发现者”、“伟大的低市盈率基金经理人”。

约翰·内夫之所以如此成功,归功于他的两条投资秘诀:纪律和耐心。

他在上学的时候,他的导师曾教导他,投资成功的秘诀就是要比其他的人看得远,且印证你的观点。一旦你下定决心,就坚持下去,要有耐心。导师的话影响了他的投资风格,在他的投资生涯中,他始终遵循一个原则:

一只股票没有达到增值潜力之前坚决不会将它卖掉。

约翰·内夫非常有耐心。如果他持有的股票没有实现增值潜力,他就会一直地等下去。在这方面,他和那些希望短期就收到回报的投资者有很大区别。当然,约翰·内夫不会永远无条件地等,在此之前,他会根据他事前制定的计划,展望出股票的增值期。一旦,他发现等待的时间超过了增值期,或者到那时股票没有上涨而是下跌了,他会立刻卖出手中的股票。在此方面,他的纪律性很强。他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贪婪而错过了买卖股票的时机,也会提醒自己在等待股票增值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

其实,纪律和耐心都是投资者应该必备的。首先,投资要遵守纪律。

所谓遵循投资纪律,就是要求投资者一定要遵守投资法则。在现实的操作中,贪婪、恐惧、盲从、浮躁等人性的弱点时时诱惑着投资者改变投资计划,导致投资者在该买入的时候卖出,该卖出的时候买入。最后的结果是,应得的盈利变成了亏损。因此,根据事前掌握的投资知识和信奉的投资理论,来制订合适的投资计划并且坚持执行,这对于任何一位投资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投资要有耐心。人们常说,时间是财富最好的朋友。经济有景气循环,任何一项投资也必然要经历一定的周期。如果投资者不能在投资上多一份耐心,是无法“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有时候虽然投资者也会获得一些蝇头小利,但离他们事前预测好的收入会有很大差异。

198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请求内夫管理该校的捐赠基金。该基金的收入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成为美国94所高校基金中最差的。很多受托人不同意让约翰·内夫接受这家基金,认为它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是内夫坚持他自己买便宜股票的一贯方式,购买了这只不受欢迎的、但价格非常便宜的基金的股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这只股票始终没有什么起色,不少人督促他卖掉,可是约翰·内夫始终坚持不卖。他认为,还没有到时候。最后,时间证明了约翰·内夫的正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基金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一跃为所有大学基金的前5名,温莎基金不但收回了投资,还大赚了一笔。试想,如果约翰·内夫没有坚持自己的投资法则,没有足够的耐心,能获取如此丰厚的收益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耐心和纪律就好比内功。投资者练好内功是投资者长期投资获利的保证,内功越精纯就越强大,精纯内功的修炼需要克服许多短期诱惑,而且要持之以恒。那些喜欢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的人缺乏的就是耐心,最后一定会导致投资受损。

选择什么样的股票

约翰·内夫喜欢便宜的股票,喜欢那些低市盈率的股票,可是所有便宜的股票都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利润吗?也不尽然,让我们看看约翰·内夫是如何选择股票的。约翰·内夫认为:

第一,投资者要具备冷静的态度。约翰·内夫是价值投资的忠实追随者,也是格雷厄姆的追随者。约翰·内夫认为价值投资需要清晰的思路、客观的见解,归根到底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市场,所以在选择股票时要冷静。有时,投资者会遇见这种情况:其他股票都在上涨,而只有自己所选的股票却一再地下跌。这时候,“坚持”很重要。约翰·内夫认为当市场主流与投资者的投资相背离的时候,投资者要充分信任自己,坚持到底。很多人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喜欢追捧,喜欢追风,约翰·内夫认为这种行为是不理智的。他举例说,17世纪的荷兰对郁金香的追捧,就是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继而造成混乱状态的写照。约翰·内夫还列举两类曾经受追捧的股票,电子类股票和“漂亮50”。1950年,电子行业是市场的热点。俄罗斯的人造地球卫进入太空的同时,也将电子产业推向了繁荣。当时的电子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在其公司的名字中加入“电子”或者“热力”等后缀。

与其类似,在1970年,“漂亮50”几乎疯狂了,备受投资者的追捧。“漂亮50”是作为美国股票投资史上特定阶段出现的一个非正式术语,用来指20世纪60和70年代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50只备受追捧的大盘股。

这50只股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盈利增长稳定,被视作可以“买入并持有”的优质成长股。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市开始萎靡,即便那些“漂亮50”的价格也随之下跌。最终,两个案例中的投资者都由于股价暴跌,损失惨重。约翰·内夫之所以举这两个实例,就是想告诫各位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独立思考,要冷静,切忌盲目跟风。

第二,投资者要有科学的衡量股票指标。在价值投资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很多种选股的方法找到有魅力的股票。而约翰·内夫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低市盈率和高分红的,并且收入有增长预期的股票。另外还要加上PEG指标法。这两种方法有一个相同的条件,就是公司的收入在过去及未来几年必须要稳步增长。调整股息后的PEG是约翰·内夫选择的基础。

其计算公式为:市盈率/(收入增长率+股息率)。调整股息后的PEG包括了约翰·内夫价值选股法的主要元素,市盈率、收入增长率、股息率。

这也是他对彼得·林奇发明的PEG指标法的创新。

第三,投资者要选择具备低市盈率特征的股票。约翰·内夫认为,任何价值投资的基石都是低市盈率。众多低市盈率股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被市场误解的“好”股票,一种是没有未来的“坏”股票。许多不被市场认同的低市盈率股票,并不是它们的前景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前景暂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关注。研究股票从两个方面分析,所处的行业和公司财务状况,于是约翰·内夫一直寻找其中低市盈率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