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注释】
太息:叹息。
掩:拭。
涕:泪。
虽:借作“唯”。
羁:自我约束。
谇:进谏。
替:解职。
:佩带。
申:重,加上。
蛾眉:细长的眉,谓如蚕蛾之眉(触角),此处喻美好的容貌。
谣诼:谗毁。
工:善于。
偭:面对着。
规:画圆的工具。
矩:画方的工具。
错:措施,设置。
绳墨:准绳与墨斗。
周容:苟合以取容。
忳:愤懑。
郁邑:同“郁悒”,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
侘傺:失神而立。
溘:忽然。
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圜:同“圆”。
尤:过错。
攘:取。
诟:辱。
伏:同“服”,引申为保持。
死直:为正直而死。
厚:看重
【今译】
长叹一声擦拭着眼泪啊,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我只是爱好美德并以之约束自己啊,早晨进谏受到责骂晚上又丢官。
他们攻击我佩戴惠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这些都是我内心所珍爱的啊,就算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我的心情。
那些庸人妒忌我的风姿啊,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啊,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而作孤魂野鬼啊,我也不愿去媚俗取巧。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与圆怎能够互相契合,志向不同何以彼此相安?
宁愿委屈心志压抑情感,暂时忍受罪过,等待将来除去耻辱.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总理引古
“我曾经在纽约的一次座谈会上讲过,我说,我希望我能做到两点:第一,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一切;第二,就是我和我的政府要尽一切努力,为人民服务。”
引古背景
2009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他引用了李商隐的一句诗以明心志,表明自己愿意为人民大众克勤克俭,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
论今之妙
在这次与网友的交谈中,温家宝总理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决心,那就是愿意为人民的利益付出自己的一切,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愿意终生为人民服务,直至自己生命停止的那一刻。我们从总理的一言一行上,总能看到他身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尽管总理已年逾花甲,但仍整日奔波不停,日理万机,正如总理所说,他是一个没有假期的人。他把自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如同老子所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相信人民会记住这位总理的!
古语源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源于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无题》。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婉约派。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做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阅读拓展
【原文】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
诗人首联写爱情受阻的心境:“东风”,春风。由于种种原因的阻隔,一对有情人被迫分离。要想冲破重重藩篱聚首相见,该是多么困难。即使终于相见了,那最终的别离又将如何承受?布芳万里的春风尚有衰竭的时候,曾经春意盎然的百花不也开始凋残了吗?我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呢?两个“难”字,低回婉转地表达出了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东风无力”,既是春风衰竭的自然写照,又寓含希望渺茫之意。“春风”历来是美好、希望的象征,如今已然衰竭,不正是说明美好希望正日渐渺茫吗?一个“残”字,既写出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凄凉景象,又写出了主人公爱情境遇的不幸和心灵的创痛。美好的青春、纯真的爱的心灵,就像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备受摧残。情景契合,物我交融,主人公痛苦矛盾的心理,凄凉无奈的处境,令人叹惋。
颔联写苦苦相思的悲绝:“丝”,与“思”谐音,指思念、相思;“泪”,燃烧时的蜡烛油,语带双关,指相思的眼泪。既然聚也艰难,离也痛苦,那么主人公该怎么办呢?她在心里说——对意中人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至死方休;离别的痛苦煎熬,如同蜡泪滴落,直到蜡烛燃尽才止!春蚕吐丝,缠绵纠结;丝(思)尽身亡,自缚何苦!蜡炬自燃,痛苦煎熬;“泪”干化灰,自毁何伤!爱意的缠绵悱恻,痴情的九死未悔,尽在“方”“始”中矣。明知相见无期,明知厮守无望,却依然眷恋,依然追求,情愿独自忍受一生的痛苦折磨,至死不渝。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悲绝之情,早已超越了爱情海誓山盟的境界,遂成千古名句,令所有忠贞执著之人同感同悲。
颈联写彼此相思的情形:“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但愁”,只愁;“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如此痴情苦意该如何排遣呢?“女为悦己者容”,本想对着镜子好好打扮一番,以让美丽的妆容消减些相思的愁苦,也说不定心爱的他会神奇地在今天出现呢!然而,镜中的自己,却早已秀发枯涩、面容憔悴了。“但愁”,难道只是为自己镜中容颜憔悴而愁吗?青春华年流逝、思恋爱人迹渺、相见重聚无期、彻夜辗转煎熬、长相厮守无望……哪一样不教人愁肠百结?一个“改”字,蕴涵着多少世事沧桑、情事苦痛啊!自己是如此,那么他呢?深夜难寐,孑然怅徊,吟咏着愁情万种的诗句,恐怕连月光也会使他倍觉凄冷吧。暮春时节,天气本已渐热,一个“寒”字,看似有悖常理,实则却写出了主人公此时特有的感受,寒凉的不是月,而是彼此凄凉的处境和心意。上句写自己,下句想象对方,将彼此都为爱情而郁悒憔悴、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痛苦而执着的情怀,感人肺腑。
尾联写殷切的期盼:“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意中人住的地方;“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女信使。现实中得不到的,总希望能在神奇的幻想中实现,这是人之常情,主人公也不例外。她寄希望于神话中的青鸟信使,替她打探意中人的消息,传达自己无尽的爱慕与相思。然而,“蓬山”是凡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山,“青鸟”是专供西王母使遣的神鸟。蓬山万里而又青鸟难凭,她怎么能如愿呢?诗人这是反面着笔,只是为了表达一种希望和祝祷,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尽管前途依旧渺茫,但绝望中依然心存希望,这不是天下所有爱情悲剧的根源和境界吗?而这,也正是“春蚕”和“蜡炬”终生的期待!
全诗以女性的口吻出之,构思新颖巧妙,想象细致入微,语言生动精致,意境优美动人,情思深沉绵邈,比兴象征毫不晦涩,既似一首缠绵悱恻的爱情诗,又像一首寄寓深婉的感遇诗。尤以前四句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1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总理引古
“我还要向关心中国建设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感谢。就在前不久,我收到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的30多名师生给我的来信,他们向我提出了50多个问题,其中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也有关于我个人的生活和爱好,我喜欢吃什么食物,会不会武术,甚至穿多大号的鞋?他们确实把目光投向中国了。我还想借这次机会回答群众的一个问题,以表示我对大家的敬意。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引古背景
2004年3月14日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姜恩柱的邀请,与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见面。温家宝就各路记者提出的问题做了解答。后来温家宝说有位朋友问他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概括下他当年和今后的工作,温家宝分别引用毛泽东和屈原的两句诗做了回答。
论今之妙
2004年,经过政府和全国人民的上下一心,用一年的时间战胜了令人闻而色变的“非典”,这说明“非典”不是不可战胜的,温家宝在此处引用毛泽东的诗句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是十分恰当和贴切的,意在说明,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我们都将会跨越过去,并最终走向和谐美好发展的明天。我们在工作中遭遇挫折的时候,也常常以此来表达我们心中强烈的感受,暗暗下定决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万难,取得最终的成功。
古语源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毛泽东流传诗词共63首,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毛泽东文集》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填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没有选集这个空缺。《文集》共八卷,第一至五卷为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第六至八卷为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全部选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时期504篇,社会主义时期299篇。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最早出自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赢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对于《忆秦娥·箫声咽》的作者,两宋之交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始称为李太白之作,南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李白名下。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有人认为该词牌为晚唐宋初时期词人所作。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阅读拓展
【原文】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烈:猛烈,强劲。
长空:辽阔的天空。
碎:细碎。
咽(ye):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漫道:莫道不必说。
从头越:重新跨越。
残阳:夕阳。
【赏析】
毛泽东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之一,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此诗上半阕,一开始三个字“西风烈”,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这个“烈”字,让人读来不禁泪雨磅沱,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悚然动容,平添悲壮。
接着第二句,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长空浩大无涯,大雁哀凉清幽,“霜晨月”虽读上去是三字一顿,但这个画面可以剖成三个字组成的意境——一幅晓月寒霜图,而图中的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了。就在这霜、晨、月(有意分开,让我们细细品一品这三个字本身的美)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跌宕,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仅用“马蹄”“喇叭”代表红军,又用“碎”与“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