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总理引古
“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引古背景
2009年1月31日,中国农历大年初六,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塞万提斯学院总部也是一派过年的气氛。穹顶会议大厅内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装饰出了浓浓的中国年味。主席台上用中西文写着:“对话交流,和谐共进”。主席台两侧中西两国国旗的上方是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塞万提斯“四方游历,八方交友,而后知谦卑”的横幅,也都是红纸书写。
正在西班牙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在这里同近80位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座谈,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如何交流、理解、沟通与融合,促进世界和平、和睦、和谐。在座谈会上,温家宝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他从四个方面做了分析,在其中提到并阐述了宋代理学大儒张载的“民胞物与”这一思想。
论今之妙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这个母体,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的一切目的都只有在自然界的演化、发展中才能实现。因此,人必须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时又不能不与威胁到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敌”作斗争,控制、改造自然使其为人类的目的服务。但是,人必须按照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历史实践证明,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已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和环境公害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各种病毒肆虐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这一切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相信科学和人类理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要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进行深刻的反思,特别是要纠正那种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主人”,认为自然资源可以任人无限制地开发、利用、征服、掠夺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在这方面,中国传统哲学确实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中国历史发展中也有不少值得引以为鉴的经验教训,总结回顾历史,对于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着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不无启发意义。温家宝总理引用张载的话是想向我们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解决好自己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就不只是具有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的意义,而且也是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要想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就要中外各个国家齐心协力,努力为建立更美好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古语源头
“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化用自宋代张载《西铭》。其原文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及《西铭》简介见本书第40页)
阅读拓展
见《国计民生篇》,第8节。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总理引古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和学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引古背景
2003年12月10日,正在访美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应邀来到哈佛大学商学院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希望美国青年能把目光投向中国,希望相隔遥远的中美两国人民能增进相互了解。在这次演讲中,温家宝总理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提到了上述古语。
论今之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一些历史时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造成了文化传承上的断层,而近年来,国人又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其重新审视并重视起来。从温家宝总理脱口而出的古语和古诗句中便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便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宽容、自由、重视个人权利的意义。
古语源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真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定《礼》《乐》,序《周易》(称《易经》,或称易传),作《春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阅读拓展
【原文】
《论语·颜渊篇》(节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从事,照着去做。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事:从事,照着去做。
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讱:音(re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斯:就。
【今译】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原文】
《论语·卫灵公》(节选)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没世:死亡之后。
矜:音jin,庄重的意思。
【今译】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子贡问孔子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言有物,行有格
总理引古
“今天,我们的社会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不相同了。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依然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庄严历史责任。惟有科学的精神,民主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强调作家的作品和作家人格的统一,或者知与行的统一,言与行的一致,做到‘言有物,行有格’。”
引古背景
2006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文学艺术家谈心。在谈话中,他提出了有利于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的一些建议,同时也提出了对当代作家的一些希望和要求,温家宝希望作家们可以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即所谓“言有物,行有格”。
论今之妙
“言有物,行有格”的意思是说话不要连篇大论,要有内容,不空洞,行为上要体现个人的品格。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文艺座谈会上引用的《礼记》中的文字,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在当今功利之风刮得正劲之时,文艺创作上出现了许多无病呻吟的作品,内容空洞乏味,格调庸俗,针对这一情况,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上述要求。
精神文化生活往往决定着国民的素质,而文艺工作者的品格和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文艺作品的品格,继而影响了国民的品格,所以精神文化生活是不容忽视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也是刻不容缓的,温家宝总理在此适时地提出这些要求,相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目前的现状,也可以丰富文艺创作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实“言有物,行有格”不仅仅是对文艺创作提出的,也是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人无信不立,诚信乃立人之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人们之间才能越来越增强信任,减少隔阂,社会也会更加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古语源头
“言有信,行有格”一语出自《礼记·缁衣》。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足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戴德和《小戴礼记》的编纂者戴圣(戴德之侄)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
戴圣,字次君,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九江太守,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尤重《礼》学研究。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三人苦心钻研,各有所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成为今文礼学大师。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汉书·儒林传》)。戴圣成为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后来,三家之学皆立于学官,其学兴盛一时。宣帝时,戴圣曾被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评定五经异同。终生以授徒讲学和著述为业,曾选集战国至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使它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成为今本《礼记》。全书共分《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内则》、《坊记》、《儒行》、《王制》、《玉藻》、《冠义》、《昏义》、《杂记》等四十九篇,其中的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与其叔父戴德所编《大戴礼记》八十五篇(现存三十九篇)亦不相同。
阅读拓展
【原文】
《礼记·缁衣》(节选)
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一,行无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