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一般是指战火不断,群雄并起,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不少,如汉代的王莽篡政、唐代的安史之乱。平世,一般是指安定祥和的年代,历史上的例子亦可举出不少。人生活在乱世中,或刚从乱世中走出来,生活欲望并不高,只要能吃饱穿暖,别无他求。但是,一到平世,人衣食饱暖之后,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就来了。所以,作为政府,就应千方百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是在平世,一遇天灾或其他不测风云,人们对政府的期望值和依赖程度更高。此时,政府工作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当我们满怀胜利喜悦跨进2008年之时,怎会想到二三月份罕见的冰雪?又怎会想到5月12日汶川那场震惊于世的大地震?这就印证了温总理那句话:“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因此,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领导都要时刻有忧患意识,时刻居安思危,时刻想到胜利光环下有哪些酿成失败的因素。也就是说,常想忧虑之事,做到温总理所要求的那样:“脑子一点不能放松。”
古语源头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语出苏轼《晁错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在政治上属于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
阅读拓展
【原文】
《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以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察,以错为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击吴、楚,未必无功。唯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释】
患:祸患,灾难。
不测之忧:难以预料的隐患。
狃,因袭,延续。
循循焉:徘徊不前貌。
山东: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决: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
袁盎:汉文帝时名震朝廷,因数次直谏,触犯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吴王优厚相待。他在汉景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显贵异常。
【今译】
天下的祸患,最难以解决的,是表面看来太平无事,其实有无法预料的隐患。旁观事态发展,而不去解决它,就怕事情发生的时候已经无可救药了;采用强制办法武断处理,那么我不相信天下还能维持太平状态。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贤士英雄,才能不怕艰险为国家效力,来建立功勋;但这本来就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勉强解决的事,这些贤人英雄们的做法只是为了出名。国家正平安稳定,突然无故发生灾难(指七国叛乱);我敢站出来,我能解决了,对天下人我就有了交代。事情解决不了了却犹豫徘徊,想逃避它,让别人承担责任,那国家灾难的罪魁,就集中到我身上了。
从前晁错为汉朝尽忠,谋划削弱太行以东的诸侯国家的实力,这些国家借诛杀晁错的名义一同叛乱;但是皇帝不辨是非,反拿晁错为借口。天下人惋惜晁错因为忠心却受罪名,却不知道这是晁错自己找的啊。
自古能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只是有超凡的才能,也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堤口,引导河水流入大海。开始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也有洪水泛滥的巨大隐患;只是大禹能够清楚事情会如何进展,洪水发生后就不感到害怕,而是慢慢地寻找处理办法,所以最后获得了成功。
七国当时已经很强大,而突然削弱它们,他们叛变,这奇怪吗?晁错这个时候不挺身而出,站在解决事态发展的前面,来平定吴国楚国的叛乱;却考虑保全自己的办法,怂恿皇帝亲自出征而自己驻守后方。那么造成七国叛变的是谁呢?晁错自己要追求名声,怎么能够逃避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呢?亲自出征是最危险的,留守后方是最安全的;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却选择留守后方,反劝说皇帝去做最危险的事,这是忠臣义士们最反感怨恨的做法。
当时,就算没有袁盎(与晁错为政敌),晁错也不会幸免于死的。为什么呢?自己打算留守,而让皇帝亲自出征。从情理上说,皇帝已经很为难了,所以内心反对晁错的建议。所以袁盎的建议(杀掉晁错安抚叛军),得以实行。如果吴国楚国等叛乱,晁错挺身而出,奋发图强,昼夜练兵,做好防守东边的准备,使叛军不会威胁到皇帝,那么皇帝就会依赖晁错而没有忧虑,就算有一百个袁盎,还能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吗?
唉!世上的君子,想要建立大的功业,没有一个先做好保全自己的准备的。如果晁错亲自带兵讨伐叛军,未必不能取胜,只是他想保全性命,导致皇帝不高兴,奸臣才得以有机可乘。晁错的保全性命的做法,那是自取其祸啊!
8.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总理引古
“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这需要十分谨慎和灵活。我相信明年的记者招待会我还是满面笑容的来对待你。谢谢你。”
引古背景
2010年3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常引用一些古代诗词或典故,说明一些问题。温家宝在回答与经济政策相关问题时引用了上述古语。
论今之妙
“时行”就是依时间而行。既然一切都在时间之中,谁都无法游离于时间之外,那么要想在时间之流中有所进取,就必须顺时而动。有学者指出,人与时间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顺时而动,必获吉利,逆时而动将导致灾难,主体行为是否正当,并不完全决定于主体行为本身,而主要决定于是否适应环境的需要”。因此,“时行”之“时”,还不仅仅是指年、月、日、时,而是与此年、月、日、时相关的及与主体相关的一切因缘的总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时机”一词的真正涵义。温家宝总理借此表明,中国政府不会贸然制定或改变政策,而是会因时而动,适时地根据经济状况的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古语源头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出自《周易·艮·彖》。
《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千年古县汤阴县(河南安阳的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彖传,《易传》之一。分《上彖》﹑《下彖》两篇,内容为论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本自成篇,列于经后,今通行注疏本分列于六十四卦,凡卦内"《彖》曰"即是。与《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统称为《易》之十翼。旧说为孔子撰述。今人考定谓非一人所作。参阅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彖传为易传中的一部分,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比如说谦卦,卦辞是“亨,君子有终。”彖传就解释,君子为什么会有好的结果,是因为“天到下济而光明,君子之终也。”就是说,谦虚是一种美德,谦谦君子会受到尊敬,会有好结果。经彖传这么一解释,周易变成了哲理书了,卦辞成了道德学问与人生哲理了。
阅读拓展
【原文】
《周易·艮·彖》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艮是违背,引申有停止、怨恨、坚硬的含义,如与心违背的恨,苦恼的恨,坚硬的银等,在此处为止之意。
咎:过错。
【赏析】
艮,是止的意思,应当止的时候止,应当行的时候行,动静把握好时机,前途必然光明。艮卦所说的止,是要在应停止时停止,这一卦,上下卦形相通,阴爻与阳爻,阳爻与阴爻,相互敌对,不能相应,所以是忘我的境界,当走过庭院时,不会看不到庭院中的人,没有灾难。
艮卦是两山重叠,稳重静止不动,君子应效法这一精神,在其应当停止处停止,思考不可超过本分之外。
9.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总理引古
“当领导的要心里想着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真实情况,‘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引古背景
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3年9月10日来到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看望参事和馆员,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家表示节日的祝福。在座谈中温家宝总理提出领导应深入群众,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并引用了这句古语表达了自己对天下苍生时时惦记之情。
论今之妙
温家宝总理引用白居易“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诗句,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心系百姓的领导形象,深刻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爱之情。我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不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亟待改善,温家宝总理时时刻刻都把改善民生放在心里,因为只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只有民生优先,民生为重,才能让民众尽享发展成果。最终,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幸福指数提升了,社会才能更加健康、协调地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古语源头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语出白居易的七言排律《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圭(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诗歌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氏长庆集》为唐代白居易作品集名。本书原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编集出版,故名。原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到了宋代已经亡佚四卷,现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绍兴本,不分前、后、续集,其中诗三十七卷,分为讽喻、闲话、感伤、歌行、杂律等,文三十四卷。现在通行本《白氏长庆集》即根据宋本影印。现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也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大类。其中价值最高,白氏最为重视的是第一类讽喻诗,共计有一百七十余首,其中《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篇篇无空文,字字必尽规”,对当时的政治弊端和社会问题,作了披露和鞭挞。被诗人归为感伤诗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我国古代两篇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后代广泛传诵的名篇佳作。其他如《钱塘湖春行》、《大林寺桃花》、《问刘十九》、《忆江南》等,虽然篇幅短小,但写景抒情,言浅意永,自然明朗,情趣盎然,都是些脍炙人口之作。但作者晚年意志消沉,颇多闲适之作,趋向消沉。白居易的文章也写得很好。集中所收《策林》七十五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与元九书》是中国文学评论史上的重要文献。此外还有一些抒情、纪事、纪游之作,如《草堂记》、《冷泉亭记》、《钱塘湖石记》等,都文笔简洁,旨趣隽永,是唐文中的优秀篇章。
阅读拓展
【原文】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