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
《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经典今读:
传说华岳本为一山,河神手擎脚踢,将其一分为二。“高掌远跖”意指手举得很高,脚伸得很远,说明这个人有气量,有眼界,有能耐。后来也比喻规模宏大的经营。
春秋末战国初的传奇人物范蠡就是一位“高掌远跖”的传奇人物。范蠡是楚人,投奔越国在越王勾践手下效力,后越国败于吴国。在越王勾践异国为奴那一段惨淡的岁月中,范蠡紧紧相随,生死相依,陪同主子在吴国当了三年亡国奴。他给勾践说道理、讲故事,鼓励勾践勿灰心、勿沉沦,等到东山再起的那一天。范蠡说只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则“于天同道,上天佑之……与人同道,人可动之”。就是说,上天和老百姓都会来帮忙,根本不用灰心丧气。
勾践回国后,范蠡与文种又协助勾践制定了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十年计划”,还亲自跋山涉水在苎萝山浣纱河畔,为勾践寻得了大美人西施。范蠡为了主子的幸福,可谓煞费苦心。当然,勾践也没亏待他,拜他为上将军,为自己保驾护航。
然而就在勾践灭掉吴国,范蟸等人飞黄腾达、风光无限之时,范蠡却预感到了危机,他劝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可共苦,却不能同享富贵。说罢,挥一挥衣袖,作别“越国的云彩”。文种舍不得到手的富贵,还不能做到“高掌远跖”。在范蠡渐行渐远的背影中,文种落了个君臣猜忌、被迫自杀的下场,在告别世界的那一刻,他一定想起了范蠡的忠告吧?
离开高台的范蠡改名换姓,携家带口到齐国做起了生意,从此他化名为鸱夷子皮。
范蠡做生意也很成功,富甲一方,引起了齐王的关注,最后竟拜他为相国,范蠡重返政坛,重操旧业。在齐国短短三年“居官至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真是什么好事儿都让他占尽了。这个时候,范蠡再次仰望星空,放眼未来,他扪心自问:“鸱夷子皮啊,上天是如此眷顾你,你难道还不知足吗。快逃吧,再不逃就来不及了。”于是范蠡再一次急流勇退。这次不仅从官场上裸退,还把财产也给“裸捐”了。范蠡跑到“陶”地,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慧眼看经典:
能做到急流勇退的人,从古至今都极其罕见,因为人要战胜自己的贪婪,实在太难了。范蠡做到了,因此被后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