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的第一本想象力训练书
29662600000011

第11章 想象力的核心关键词(1)

激活想象力,这只是提升想象力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掌握想象力的核心关键词,为进一步的腾飞做好基础。知识面、联想力、好奇心、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童心……这些都是属于想象力的核心驱动力!

想要提升想象力,先让孩子产生兴趣爱好

[关键词]

真正的兴趣爱好,父母的引导,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想象力指导物语]

俗语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年时期,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一些自己的喜好,有的孩子喜欢游泳,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与人讨论。有的喜欢喜欢静静的思考。

为什么会如此?这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完全不同,所以兴趣也会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看看孩子究竟在什么方面才是最感兴趣的,以此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因为,兴趣就像孩子身上一个小小的火苗,只有经过父母的鼓励,才可能会产生想象力的燎燎火原。

虽说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自于他们的天性,可是父母的引导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6—12岁这一时期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好时期。对于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适应和接受一些技巧、技能的训练,所形成的兴趣爱好一般比较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在这样一个黄金阶段,父母更应该抓紧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要想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激发想象力,父母们必须下狠功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认真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爱好,看看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从而发现和寻找孩子的天赋。还可以通过启发和诱导孩子,从一些小事情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例如,发现孩子比较喜欢玩水的时候,也许他正想要学习游泳;如果他对色彩比较敏感的话,也许他身上有潜在的绘画天赋……总之,父母需要在这些小事上面注意。

当然,父母在引导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出现了行为过当的现象。他们过分勉强孩子去学习,把自己的主管意愿当成了孩子的兴趣,比如说某父母看见孩子有一天高兴地唱起了歌,就以为孩子身上有着发达的音乐细胞,于是给孩子报音乐班,可实际情况是,孩子那天恰好在幼儿园学了一首新歌,因为感到新鲜才唱了起来。这样的孩子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感到疲倦和乏味,那个时候他就自然不愿意再去想象生活。因为,生活给他带来的,是一种无奈和灰色。

[案例]

有一天,一个小男孩正在院子里玩,突然,他指着那些小草问妈妈道:“妈妈,这些小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啊?”

妈妈听了以后,笑着回答道:“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还有好多东西都是从泥土里面长出来的。”

“这么说小狗也是从泥土里面长出来的?”小男孩接着问道。

“动物是不能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小狗是狗妈妈生出来的。”妈妈答道。

“那妈妈是怎么来的?”

“上帝。”

“那上帝呢?”看上去,小男孩似乎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时候妈妈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道:“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你长大了,就用知识去解开这些谜团吧。”

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小男孩就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研究那些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这个小男孩子就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通过一件很小的事情,敢于想象的小达尔文找到了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生物进化领域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而在这其中,妈妈对他的鼓励和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父母们也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启发。

1.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

由于还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孩子本身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之心,所以从表面看上去,他们似乎对很多事情都饶有兴致,这个时候,父母们就要学会练就一双慧眼,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去培养孩子的形象力,效果则会更加显著。

2.不在于多,而在于专。

一心多用时,注意力难免会有分散,最终造成“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现象,如果同时在很多方面去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但不会培养出孩子真正的兴趣,更会导致在各方面都很难有更大的突破。这就好比在很多方面同时去拓展孩子的形象力,结果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给想象插上翅膀。

除了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外,父母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引导孩子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开拓他们的想象力。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引导,还需要父母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去进行拓展。比如说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喜欢绘画之后,再帮助他们去想象一些美丽画面以及如何构图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送给孩子五彩画笔

[关键词]

给孩子一个画笔,不要设限,引导孩子的兴趣,色彩想象力

[想象力指导物语]

“孩子们怎么能有如此惊人的创造力!”不少成人画家看了孩子的话之后,都不禁产生这样的感叹。

的确,在图画的世界里,孩子们大多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任意挥洒,勾画出自己脑中的画面,完全是随性而为,不受任何约束。而很多成年画家则很难摆脱作画技巧的影响,一位世界级绘画巨匠就曾说过:“我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才学会了像孩子那样画画!”

因为受年龄的限制,语言表达可能并不是孩子们所擅长的东西,也许他们更愿意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只要他们愿意,画纸上没有任何繁琐的规矩,想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当孩子握紧手中的画笔,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事物的形状和颜色,这个时候,他们作画时的情绪也能够跃然纸上。

儿童画作之所以能够充满奇思妙想,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恰恰是因为孩子身上那种丰富的想象力。不可否认,他们所画的内容有时候可能不符合生活中的常识性逻辑,可是这至少证明了孩子那丰富的想象力。在孩子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小狗长出了翅膀,小鱼离开了水同样可以生存,鲸鱼的肚子也被他们想象成巨型的、能载客跑长途的潜水艇等等。只要拥有想象力,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沉迷绘画可能会形成自闭性格;还有的父母总是按照正常的作画技巧来严格要求孩子,其实这些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担心。父母大可以放心地给孩子一个五彩的画笔,让孩子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吧。

[案例]

小文在很小的时候就对画画很感兴趣,总是喜欢拿着画笔画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说长了脚的小鱼,在天上飞的大象,在水里游的兔子……妈妈看到这些图画之后,觉得小文在绘画方面非常有天赋,于是就给她报了美术特长班。在平常,她也总是喜欢指点小文,总对他说这样的话:

“小文好好画,你就不能画一个长城出来吗?”

“小文,天上怎么可能有鱼?不许这样画!”

就这样慢慢久了,妈妈却发现,小文对画画的兴趣反而下降了,总是恳求妈妈可不可以不要去上课。看了她画的东西之后,妈妈也发现她的作品里面少了一些灵气和想象力,都是一些中规中矩的东西。

不得已,她去求助老师。老师叹息道:“哎,你让孩子参加美术班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的想象力很丰富,是一个画家的苗子!可是,你总是给她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和所谓的理智,结果把她的想象力给扼杀了……”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的出来,参加美术特长班之后的小文,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为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作画,自然而然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小。这个故事其实也给广大父母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一个五彩的画笔,更要帮助孩子如何运用手中的画笔勾画出五彩斑斓的世界。

1.不要给孩子设定界限。

条条框框的设定是最容易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的,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这就好比是一张纯净的白纸,我们没有必要去限定它一定要有什么样的用途。因此,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绘画的时候,不要给孩子提出太多的限制条件,不但孩子们会不耐烦,也会增加父母的负担。

2.不可或缺的鼓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一个小小的鼓励都能够给孩子最大的动力。因此,当父母在欣赏孩子画作的时候,一定要多说一些鼓励的话语,比如说:“孩子,你真棒!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又或者是“宝贝,爸爸妈妈为你而感到骄傲!”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赞赏话语,但是对孩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3.父母引导孩子画画的兴趣。

其实,孩子画画的兴趣也经常需要父母的引导,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拿起画笔,不要担心你是否有高超的画技,也不要在乎你是否有美术功底,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吧,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自然能够发现你画作的精彩之处。也许你画的苹果并不够圆,孩子却可能会说:“好大的梨啊!”听到这样的话,你还担心自己不会画画吗?

“白日梦”提升[微软用户7]孩子的想象力

[关键词]

鼓励孩子的“白日梦”,充足的思考时间,属于自己的领地

[想象力指导物语]

“我梦到自己成为了一个美丽的公主,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等待王子的到来。”小丽说道。

“你看你,又在白日做梦了。”朋友小华笑着说道。

像这种做白日梦的情况,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只知这是痴人说梦,殊不知,这里面也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个世界上,通常都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要想培养孩子的超强意识,就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去想象。而一个喜欢做“白日梦”的孩子,恰恰说明他们是充满想象力的人。

有很多孩子在给父母讲述自己所做的“白日梦”的时候,经常会引来父母的嘲笑和训斥,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表现,终日瞎想是不肯努力的一种表现,最终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应”。

可是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白日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起来,调查报告显示:人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大脑细胞的运动就呈现出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容易迸发出一些奇特的灵感,想象力也非常的丰富,使人自觉地陷入一种美好的冥想状态之中,人的心智和自身的创造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实中的很多情况也可以证明,很多科学奇迹就来源于科学家幼年阶段的“白日梦”。

由此可见,想要开拓自己孩子想象力的父母,不但不应该禁止孩子做“白日梦”,相反,还应该鼓励孩子大胆的幻想,为孩子开辟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案例]

林清玄,这是我们很熟悉的台湾作家。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他能成为一名作家,他总是淡然一笑,然后说道:“因为我年幼时的一个白日梦。”

林清玄还很小时,经常在乡村的路子上玩耍。又一次,他坐在路边,看着太阳发愣。父亲经过了这里,觉得很好奇,于是问道:“你在做什么呢?”

林清玄说:“爸爸,我在想如果长大后可以不用下地该多好啊!”

爸爸说:“那你怎么赚钱?”

林清玄说:“我坐在家里,有人会给我寄钱!”

爸爸笑了,说:“做什么白日梦呢?赶紧干活去吧!如果你不会耕地,那么以后连饭也吃不上了!”

虽然父亲的批评,让林清玄有点失落,不过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上了学后,他还是很喜欢联想,一次看到了书上的金字塔,又有了新的白日梦。

“爸爸,我将来一定要去埃及看美丽的金字塔!”

爸爸听到他这么说,不禁有些生气,说:“你这孩子,每天怎么总是说胡话?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看别说埃及,你能在咱们这个山沟里好好活着,我就满足了!”

父亲的话很难听,但林清玄并不在意,而是坚定地做着自己的“白日梦”。他拼命地学习,终于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而且他还利用课余时间搞文学创造。渐渐地,他的作品出版了,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散文家。这个时候,他实现了梦想——坐在家里就能获得收入。至于去埃及看金字塔,这更成为了轻松的事情……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小技巧]

也许你也会觉得:林清玄做的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可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坚持,终于在文学领域占得了一席之地。父母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运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白日梦”的行为,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将他们引向成功:

1.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地。

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让她们少一些自我约束,多一些思维发散的空间。比如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装扮他们的房间,营造出安静而轻松的环境,并让孩子意识到这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地方。这可以帮助他们完全放飞自己的思想,做出缤纷的“白日梦”。

2.让孩子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做“白日梦”是一种无所事事的表现,这恰恰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这正是孩子想象力发散的阶段。所以,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一个小时左右自由思考的时间,不要求他做任何事情,也不要求他达成什么具体的目标,他们可以尽情地做自己的“白日梦”。当孩子说出自己做的“白日梦”时,不管内容再怎么不合常理,父母都要进行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其想象力。

巧做游戏,拓展孩子想象力

[关键词]

鼓励孩子游戏,设计游戏,父母参与游戏

[想象力指导物语]

孩子们都比较喜欢贪玩,这也是他们的天性之一。若想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就应该基于他们的天性。

只要细心观察游戏中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当怀抱玩具娃娃时,他们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慈爱的父母角色;把一些小凳子按顺序排列起来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把它看成是一辆正在驶向远方的火车;在沙堆上堆房子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当成是房子的主人。

就是在这些不同的游戏中,孩子们给自己设定了不同的角色,在每个需要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孩子们都会极大地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尽可能地和那些真实的形象更接近。

置身游戏之中,孩子首先要学会模仿,这对他们的观察力可以说是一种及其有效的锻炼方式。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孩子还会开动脑中有关“想象力”的机器,而且需要高速运转。运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就是,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和观察知道了1和2,经过自身的想象力,他们会逐步发现和掌握,这就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要看到做游戏对孩子成长的益处,并且学会运用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如何在游戏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还要规避那些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

[案例]

在午后的小区门口,一群小伙伴规规矩矩地坐成一排,扮演“西瓜”的角色,其中还有一个小伙伴扮演“看瓜人”。待一个个“西瓜”坐好之后,看瓜人会伸一个懒腰,打个呵欠,说一声:“月亮上来了,该睡觉啦!”说完便把头伏在胳膊上“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