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2965100000029

第29章 饮食·器用(5)

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人人都要理发。许多高明的理发师,会根据人们的不同年龄、职业、相貌、头形,精心修剪出不同的落落大方的发形,使人容光焕发,倍增丰采,因而被人们称为美容师,是当之无愧的,理应受到尊敬。然而,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原大地有理发这门专业却是近四百来年的事,而且一直被视为卑贱的职业。

明代以前,我国汉族人民都是留满发,不剪也不剃。头发长了,容易污秽、散乱,只是洗洗梳梳,在头顶上挽结了髻子。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得空闲冲洗头发,急风暴雨替他洗梳,留下了“沐其雨,栉疾风”(庄子)的美谈。周公姬旦因政务繁忙,在他洗头的时候还不断有人来会,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握起头发去接见来人,传下了“一沐三握发”的佳话。但是这些也说明留满发不方便,梳洗起来很费时间。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汉族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孝经)的思想束缚,小孩生下地来,任头发自然生长,到上学的时候,把头发因势理顺,挽结成髻,叫做“束发受书”,除非出家当和尚,削发为僧,头发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古代的统治者,还制定了“髡刑”,把剃去头发、容易辨别作为惩治罪犯的一种手段。总之,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汉族的头发一直被当作生命、荣誉的一部分,珍惜异常。

1644年,清朝封建政权取代明朝后,满族统治者要求汉族人民遵照他们的风俗,一律剃发留辫:就是把脑袋周围的头发剃掉,前面剃得露出脑心,后面稍加剃修,然后把大脑复盖处的头发编成辫子。

但明朝的遗民们认为剃发有伤民族感情,纷纷反对。清兵在一些城市强迫汉人剃头,激起一些地区人民的武装反对,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记载了清朝统治者对反抗剃头的汉人的血腥屠杀。

清廷为了推行剃头政令,组织了专业剃发人员,发给剃头担子,到城乡各地剃发。这种人命名为“待诏”。“待诏”本是明清时九品的小官,而在统治者的眼中不过是镇压人民的工具,一旦政权得到巩固,待诏也就打入下九流,成为卑贱的职业。

鸦片战争之后,海禁大开,中西交流日益频繁。外国人把脑袋后面拖着长辫子的中国人叫做长尾巴的人,辫子成了落后的标志,留辫子被作为嘲笑鄙弃的对象。首当其冲的是驻外使节和留学生。他们有的干脆下把辫子剪下扔掉;有的剪下藏起来,制成假发,回到国内的依旧带上,以表示对清皇帝的忠贞,比如《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

筵席的由来

宴会,古代也称为燕会。是以酒肉款待宾客的一种聚餐活动。

相传尧舜时代一年要举行七次敬老、养老的典礼,大家在低矮的屋子里席地而坐,你一鼎,我一鬲,分享狗肉的美味,叫做“燕礼”。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一种宴会。

隋、唐以前,古人不使用桌椅。屋内先铺在地上的粗料编织物叫筵,加铺在筵上规格较小的叫席(细料编成)。宴饮时,座位设在席子上,食品放在筵上,人们席地坐饮。

后来使用桌椅,宴饮由地面升高到桌上进行,明清时有了“八仙桌”、“大圆桌”。宴会形式已经改变,宴席却仍被沿称为“筵席”,座位仍沿称“席位”,筵席与酒席成了同义词。

从矮到高的床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最简陋的生活,当然没有什么家具可言。他们坐在地上,睡在地上,总要铺垫些东西,开始时用些植物的枝叶或兽皮,以后掌握了编织技术,就开始铺垫席子。

继“席”的使用以后,床就出现了。在商代的甲骨文里,巳经有了象床形的字,这说明它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但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最早的木床实物,是1958年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获得的。一起出土的还有不少其它家具——几、案、俎等,上面都分别雕或绘制着精致的花纹。

这张春秋战国时代的木床,保存完整,周边围有栏杆,下面安有六个矮足。床长2.18米,宽1.39米,高仅19厘米,和现在的床相比,显然是非常矮的。到了汉代,床还是比较矮,那时候人们要写字、读书、饮食,就在床上放置小几案,用时陈设,用毕撤除。当时床和席并用,席更普遍些。有时是主要人物坐在床上,其他人则坐席。

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不少建筑物加高加大了,人们在室内的活动空间也增多了,这促使家具相应加高,出现了新品种。床的高度日增,在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就和今天的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当时家具中的另一变化,是一些北方或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家具传入中原地区。汉末传入的“胡床”就是一例,这是类似后来“交椅”一类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椅子的前身。

最迟在唐代,桌子和椅子都出现了,这引起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不论是看书、写字、饮食等等,人们都是坐椅据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之用了。

桌椅板凳史话

在汉代以前,我们的祖先虽然已有匡床(即筐床),但是还没有桌椅,常常“席地而坐”。到了汉代,西域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更进一步密切了,于是西域的坐具便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当时出现一种新坐具——“马扎子”,即两木相交,中间穿以绳子,可张可合。坐在马扎子上面,两腿下垂,古人把这种坐法称为“胡坐”。

汉族人民在学习了西域兄弟民族的坐具制造方法后,加以不断革新,于是制成了各式各样优美的新坐具。汉代以后,便正式有了桌子、椅子等名称了。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凳子,则人皆笑其无法度。”可见到了南宋末年,凭桌坐椅还只是男人的特权。

南宋以后,桌椅的式样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使之更臻完善。人们由“席地而坐”进到普遍凭桌坐椅,这是生活方式的一大进步。而这种进步又是同汉族与兄弟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分不开的。

中国家具的代表——明式家具

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中华民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

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明式家具种类繁多,包括: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屏风类,等等。仅桌案就有书桌、酒桌、方桌、书画案等多达十数种。明式家具因其造型优美和精致高超的工艺水平早已成为传世艺术品。

镜子小传

上古时代没有镜子,人们只好用盆盛水照脸。盆为陶制,名曰“监”。到商周时代,青铜冶铸盛兴,“监”也为钢制,故改名曰“鉴”。到战国时才开始用雕好的陶模浇青铜水铸成镜,背面铸有花纹,正面磨光照人。这便是铜镜的起源。

战国至秦,钢镜相继铸造,但不发达,传世的真品至今也较罕见。

汉代是我国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艺术传统上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铜镜工艺也相应地有了一个新的进展。制作中心集中在长安、洛阳等地。汉武帝时还专设“尚方官”监管铜镜,可见铜镜如何被重视了。当时铜镜多为圆形、半球钮或连峰钮,刻“草叶纹”、“乳丁纹”、“四神纹”等。大型有直径近尺者,小型则寸余,技艺精美超前。镜上常见文字多为汉隶书体,以吉祥派为习见,如“长命富贵”、“长宜子孙”等。

唐代的铜镜工艺又有了新发展,制作以长安为中心。铜镜的造型和花纹又有新的变化,内容、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花纹以“禽兽葡萄纹”最常见,还有以“神兽纹”、“宝相花”以及鸾凤、鹦鹉和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作品。除多数为圆镜外,更出现了方镜、菱花式镜、葵花式镜等。镜身一般厚重,因镜内锡的成份增多,所以镜表一般白润如银。

宋代,铜镜虽有发展,但没有前代精美。到元、明、清三代,由于科学的发展,铜镜生产已逐渐走向下坡路。到清代乾隆后,欧洲发明的玻璃镜子已渐流行,铜镜也就被淘汰了。

儒雅人生的道具——扇子

我国的扇子名目繁多,千姿百态,有竹扇、麦扇、槟榔扇、蒲葵扇、丝绸扇、羽扇、木雕扇、玉雕扇、牙雕扇、檀香木扇、折扇、团扇、纨扇、绢扇、蒲葵扇、茧扇、火画扇、竹丝扇、印花纸扇、塑料扇等,都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驰名中外,成为不可多得的工艺美术品。

古时,扇子是儒雅人生的道具。通常男人手中的折扇最为讲究,扇面上多绘以山水、书法等,历史上的许多画家都曾以精湛的艺术,在这小小的扇面上作画题诗,成为上乘的佳品。

另外,艺术性的扇子还有檀香扇和火画葵扇等。檀香扇是用檀香木作成的各式女用的折扇,加以精美的雕刻,用以扇风,香气扑鼻。其花色品种繁多,有雕花、拉花、绢画、烫画、镶嵌、接骨等。苏州产品多为绢画、广州则以拉花(在木上刻花)为主。火画葵扇因采用葵叶作成葵扇,并用煨热的铁笔在扇上作画而得名。

古钱为何是方孔

我国古代的铜钱,不论大小,当中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孔眼儿,因之有人称其为“孔方兄”。那么古钱为什么有方孔呢?溯其源,主要是由于当时制造铜钱的方法决定的。过去是熔铜铸钱,因此铜钱的轮廓总不整齐,为了使铜钱的周边齐整,必须用锉刀修锉。为提高工作效率,就在铜钱的当中开一个孔,将百余个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次锉成。为防铜钱来回转动,工匠们就把中间的孔做成方形,穿进一根方棍进行修锉。这就是铜钱方孔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