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是一种修行
29623800000092

第92章 布达拉宫之想

万千功绩,归于无字。和喜欢留下洋洋洒洒万字传记的统治者相比,这种无字的做法更让人难忘与缅怀吧?

公元7世纪,当松赞干布把吐蕃的都城从琼结迁到拉萨,这里并无一座像样的宫殿。大昭寺据说是当时最早的一座最成型、也是最宏伟的建筑(除了布达拉宫,至今,拉萨城内的藏族人建筑都没有超过大昭寺高度的)。虽然尊称为王,但松赞干布和他的妃子们依然过着类似于游牧人的生活。

当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嫁到拉萨来的时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佛像、佛教典籍,还有尼泊尔当时非常先进的建筑艺术。据说,就是在她的主持下,开始建造布达拉宫的雏形——红宫。

历史上介绍,松赞干布是为了迎娶文成公主才建立的布达拉宫,但事实上,松赞干布是为赤尊公主开始在布达拉山上建立宫殿,那时的宫殿,远没有现在的宏伟规模,只有一部分红宫的雏形,而那时,这组宫殿群就叫红宫。

我猜想,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大约是来自它的颜色。《卫藏通志》这样记载,最初的布达拉宫有“九百九十九间房子”,连宫顶上的藏王寝宫一共1000间房子。宫殿上树立着长矛旗帜,上面都缚上红绫,飞檐走廊装饰着各种珠宝、丝绸、风铃,风来时万铃齐奏……

红宫真的曾经这样美丽么?到现在为止已经无法考证,藏族人大多有着诗一样的语言,却缺乏严谨的历史记载,看他们的故事,大多是史实与传说共在,你仿佛在阅读一部瑰丽壮阔的魔幻传奇,却独独不像在看历史。

比如关于松赞干布的年龄,根据考证,这位英俊而富有才华的藏王35岁时就离开了人世。而且,死因不明。但很多藏史都说他活到了80多岁,而且,最后与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三人消失在了莲花瓣里。

自然,这个结局也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

且不论红宫原来的样子有多美丽,但它无疑命途多舛,曾两次遭受雷击,以至于到了公元17世纪的时候,五世达赖喇嘛开始拆除原来红宫所有的残余建筑(法王洞和观音殿除外),修建新的宫殿,称之为布达拉宫。

回望这位卓着功绩的雪域之王,修建布达拉宫是他功劳簿上非常显赫的一笔。的确,从古至今,所有的佛教徒都承认,布达拉宫甚至可以与观世音菩萨的圣地普陀罗山媲美,认为是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山。在藏语里,“普陀罗”音译为布达拉。所以,建成的这组辉煌的宫殿群也被称为是布达拉宫。

只可惜,五世达赖喇嘛辛劳一生,也没有最后看到红宫的竣工。第一个住进竣工的布达拉宫的,应该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然而,他也没住多久,就流浪出了雪域,从此不知所踪。之后的历任达赖喇嘛,除了少数几位之外,大多是年少而夭。偌大的宫殿,竟然留不住一位长期厮守的人。

人来人往,岁月匆匆,布达拉宫依然巍峨。眼下,布达拉宫是拉萨游客必观的景致之一,所以,如果你的时间有限,到拉萨之后,第一件事,必须去马上排队去买票。如果运气好,也就是说,不是旅游旺季,你排上一个小时的队,就可以领到购票证。然后,就可以凭着身份证以及购票证去买门票了。

在游历布达拉宫之前,我建议你不要轻易前往,请你站在远处,从欣赏它伟岸的身姿开始游历的第一步。布达拉宫坐落在山顶之上,是拉萨最高最宏伟的建筑,整座宫殿以白色、红色、黄色组成。在这里,必须介绍一下藏式建筑最有特色的红色白马草领墙,就是屋檐下那一条红色的部分,远看过去,你肯定看不出这并不是砖瓦所砌成的吧?白玛草是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在檐下,就像在墙外又砌了一堵墙。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颜色。由于白玛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筑物顶层的墙砌得薄一些,减轻墙体的分量,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白马草领墙是根本用不起的,主要是各大寺院才会用这种建筑材料。这可能也是藏地最有特色的建筑方法之一了。

步入宫门,你首先会看到一个高大的石碑,这就是着名的五世达赖喇嘛无字碑。万千功绩,归于无字。和喜欢留下洋洋洒洒万字传记的统治者相比,这种无字的做法更让人难忘与缅怀吧?

布达拉宫曾经是历任达赖喇嘛工作,学习,修行以及圆寂后的陵寝。生生死死都归于一处。所以,你既能看到他们的寝宫,也可以一起朝拜到他的灵塔。无一不是金碧辉煌,让朝拜者不敢仰目而视。对于藏人而言,布达拉宫的一切,都是他们朝拜的圣物。而对我们普通游客而言,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它最精髓的宝物,也被称为是镇宫之宝的圣观音像,藏人称之为“觉沃鲁格西里”。这尊佛像高不到一米,宽10厘米,可谓是体型小巧,但它的名气却丝毫不亚于大昭寺的觉沃佛像。

据说,这尊佛像是在吐蕃王朝初年成像的,当时松赞干布非常想寻找一尊本尊佛像作为依止(松赞干布被称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有一位比丘僧把一尊檀香观音像送给他,并告诉他,这尊佛像是在檀香树里自然形成的,他的名字就叫“鲁格西里”。从那之后,这尊佛教成为了松赞干布最重视的佛像之一,据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到这尊佛像前祈祷。

几百年间,布达拉宫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雷击,战争,毁佛,然而,这尊圣观音佛像也几经辗转,有时被转移到小昭寺,有时被藏到别的寺院,但终究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了,最后又回到了布达拉宫。据传,这尊“鲁格西里”圣观音像也是历任达赖喇嘛最喜欢的佛像之一,一旦有什么疑难决断,都会到这尊圣观音像前占卜祈求,而他所给出的答案也总是正确无误。

而对于我,一个普通人来说,我逛布达拉宫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拜会那位着名的诗人活佛,仓央嘉措。这位年轻倜傥的活佛,第一个进入布达拉宫,却没能在这里留下一尊灵塔,他的不知所踪成了藏族人心里最深的隐痛。在布达拉宫里,至今还保留着他的一尊神像,线条细致柔和,目光清澈,深远,仿佛包含却消解了世间一切苦痛。他走了,却没能从藏族人的心里走远,至今,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寝宫——极乐殿里,人们供奉了千尊长寿佛,希望他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安康长寿,弘法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