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诊所”
父母是干什么的?父母是孩子的引领者,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引领者就是导师。父母必须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把自己融入到时代的大潮中,去判断社会未来的趋势。从孩子今后的成长、成才以及就业三方面去考虑他的教育。
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也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
正确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看一个案例:
5岁的通通在与幼儿园同伴的游戏过程中,他会蛮横无理的争抢玩具。在排队时将同伴推推搡搡,或故意让别人摔跤。更让父母头痛的是孩子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有一次,他用小玩具戳进邻座小女孩的嘴巴里,使对方的牙龈破损,三天三夜都喊疼和怕吃咸味的东西。又有一次,他用一只手扯住邻座小女孩的耳朵,另一只手的手指旋转着使劲钻进对方耳洞。老师发现立即予以制止后,他又差点故伎重演。
在通通父母的眼里,大人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他们不为孩子制定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自主权。父母也没有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孩子犹如独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该驶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
父母在教养模式上,经常采取严厉与放任两种极端的模式。有些父母常采取放任的教养模式。另外一种父母非常焦虑,严格地规定孩子学东做西,给予孩子极大的压力。但其实上述的两种极端教养模式,都是不可行的,如果父母能停下脚步,转换一下思维模式,以中庸(民主式)的教养方式来达到平衡,如此才是对孩子有助益的教养模式。
父母最好亲自教育孩子,并与孩子一起成长。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孩子攻击性行为是可行的、有效的。孩子的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育松懈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巩固。所以父母要坚持齐心协力,共同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转变成亲社会行为。可以说,父母不仅需要亲自教育孩子,而且最好和孩子一起学习,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
“亲子关系处方”
很多父母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说教,甚至以说教为唯一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对家庭教育模式的分析,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可供父母使用:
1.身教法。
这种家庭教育方法要求父母意识到自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具有权威性,青少年以观察模仿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父母应该以身教为首要的教育方法。许多父母常常进行言教,而忽视身教。父母不仅应该从身教的作用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增强身教的自觉性。所以,家庭教育模式给父母以启示:家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父母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看问题,父母应该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处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
2.鼓励法。
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教育与发展都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应该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留意、注重父母对他的有意的态度相比,虽然孩子不太在意父母的无意的态度,但是父母的态度毕竟是他对孩子看法的真实流露,终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没有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态度,只有不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父母。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父母应该容许孩子的不足、失败,从孩子令人不满的状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向孩子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从中获得鼓舞,不断奋进。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此时父母对孩子令人不满的现状的认识、态度,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或进或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认识与态度,宽容、欣赏、鼓励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与进步,而苛刻、不满、打击使孩子自卑、泄气、退步。因此,没有不需要欣赏、鼓励的孩子,只有不去欣赏、鼓励孩子的父母。
3.经历法。
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而言,他人的言教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其教育作用终究不如孩子在亲身经历,实际锻炼中获得认识、体验那么深刻、有效。有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着起床、洗漱,父母提醒她上学要迟到了,也不管用。虽然多次给她讲早晨上学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也不见效果。其实,父母不要再提醒她、对她进行说教,顺其自然,有意地让她迟到一次,让她经历一次上学迟到、挨教师的批评,使她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要遵守学校纪律、早晨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亲身经历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