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诊所”
勇敢和富有冒险精神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成功。勇敢之德一直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勇敢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人们刚健进取。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都是凭着勇敢取得了大成就。现代社会,勇敢也是人们推崇的好品质。但生活中,却有不少孩子胆小懦弱,遇到困难畏缩不前。因此,如何让孩子勇敢起来,成了一些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看一个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案例:
下雨了,妈妈给4岁的明明穿上雨衣,送他去幼儿园。明明高兴地跑在前面,忽然他发出一声尖叫,小脸吓得煞白,站在那里不敢动弹。妈妈跑过去一看,原来路上有条蚯蚓。妈妈在蚯蚓跟前蹲下,对明明说:“蚯蚓是益虫,不会伤害人,来,你碰碰看。”明明连连摆手说:“不要,我害怕!”妈妈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蚯蚓,说:“不用怕,妈妈都敢碰,你是男子汉,还害怕一条小虫子吗?”在妈妈的鼓励下,明明小心翼翼地把蚯蚓捏了起来。“宝贝真勇敢!”在妈妈的夸奖下,明明高兴地笑了。
孩子往往会因为对事物缺乏了解而产生恐惧,比如有的孩子害怕色彩鲜艳的东西,有的害怕突然出现的小动物等。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害怕就任由他远离事物,不给他观察和接触的机会,只会让他对这些事物产生更深的恐惧心理。
孩子的胆怯大多是因为缺乏自信才产生的,而自信要建立在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当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时,父母应先教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帮助他建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让孩子明白这个事物并不可怕,然后再通过亲身示范,鼓励孩子自己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消除恐惧感。通过示范和这些小动物相处的方法,鼓励孩子去亲身接触,这样,孩子的恐惧就会烟消云散了。
“亲子教育处方”
很多父母都是在抱怨自己的儿子怕困难,不勇敢,没男孩子样。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的“不勇敢”和如何帮助他们勇敢起来呢?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父母应该坦然面对孩子的“不勇敢”。孩子小,经历少,经验少,能力弱,他们面对一些困难时会有畏惧心理,这很正常,父母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着急上火。别说孩子了,大人很多时候都会畏惧困难,不勇敢。父母应当坦然面对孩子的不勇敢,然后静下心来,找出孩子不勇敢的原因,帮着他勇敢起来就行了。批评、抱怨、指责、鞭策等,对孩子的“不勇敢”来说,无济于事,它只会越来越告诉孩子“你不行”,打击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勇气是靠鼓励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鼓励会给人鼓劲儿,批评只会让人泄气。
2.别再吓唬孩子。
很多父母为了规范孩子的行为,经常吓唬孩子,这不准那不准,给孩子营造一个危机四伏、处处危险的世界,都快把他吓死了,他还能勇敢吗?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不要依靠威胁和恐吓获得孩子暂时的乖巧,应该善于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同时善于理解和赏识孩子,不要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及时发现他的长处和进步。例如孩子吃饭时总是把饭菜掉到餐桌上,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的精细动作和自制能力还不完善,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然后通过赏识和鼓励,促使孩子改进缺点。
3.少说教多干事。
很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勇敢,天天跟孩子聒噪“勇敢和坚决是美德的灵魂”的大道理,然而,胆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勇敢与冒险是紧密相联的,适度的冒险是培养孩子勇敢品质的重要方法。因此,当孩子对冒险性的活动产生兴趣时,父母千万不要毫无理由地拒绝孩子,更不要训斥和吓唬他,“掉下来就没命了”“你想找死啊”这会扼杀孩子可贵的冒险精神,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孩子玩一些带有冒险成分的游戏,比如荡秋千、滑板、游泳、骑自行车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坐过山车、登山、跳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