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唤醒大我:挖掘你最深的潜能
29578000000018

第18章 让“道”发挥作用——两次采访海灵格

一、海灵格工作坊印象

在心理治疗和宗教领域中,有很多人在为开发“大我”的潜能作出努力。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是世界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海灵格先生二战后到南非做神甫10多年,然后回到欧洲,研究心理学,并且创立了家庭系统整合疗法(Family Constellation)。他虽已经接近80岁高龄,目前仍然在全世界范围内演讲,举办工作坊。2002年7月,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举办家庭系统整合工作坊。据说,为了这一次活动,他推掉了世界各地的30多个邀请。

他在中国已经讲了3次,分别在广州、上海、北京。有许多人在广州听了以后,又到上海,一直跟到北京。

在北京,从2002年7月5日到2002年7月7日,一个晚上和两个白天,一个又一个人走上台,寻求他的帮助,接受治疗。上台的总人数大约在40~50人。

下面是一些个案,由于是是凭记忆,不一定完全准确。

7月5号晚上所做的第一个个案,是一位年轻姑娘。她说,她的问题是和男朋友的关系不能够持久,最长的有4年,最后还是分手了。海灵格叫上来一些人,分别做她的父亲、母亲、兄弟,他让姑娘凭感觉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推到适当的位置,然后停下来……

做完后,他问:“感觉怎么样?”回答是“好多了”。

当那些人在他的身边坐下,他常常先是一句话不说,只默默地感觉那些人的呼吸、心跳……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个案。一位30岁左右女性走上台,他让这位女性坐在旁边。沉默了大概3分钟,海灵格似乎在感受她的呼吸,然后他转过脸,第一句话就问:“小的时候,你的什么亲人死了?”

“我4岁的时候,我的一个哥哥死了。”

“不对,不止一个人。”

“对,小时候食物中毒,死了好几个。”

他叫一个人扮演她的哥哥,站在她面前。他让他们互相凝视,然后问他们彼此的感觉。

海灵格什么都没有问她,何以知道她小时候家里有亲人去世呢,而且还指出不止一个?这使在场的人目瞪口呆。这显示了海灵格惊人的直觉和经验。

又一次是一位50多岁的先生,这位先生坐在台上,没有任何表情,一直沉默着。海灵格也沉默着,等待着,一会看看他,什么也没有问。又过一会,他叫来自愿者中的一位女士:“你是他的母亲,请跪在他的面前。”他让他们互相对视。过了一会,海灵格问那女士:“感觉怎么样?”女士回答:“我讨厌他。”

他-是又问那位先生感觉如何。那位先生对女士说:“我也讨厌你!”海灵格要求:“再大点声!”

那位先生的音量大了一些。

“再大点声!”海灵格继续要求。

那位先生的音量又大了一些。

“再大点声!”海灵格还是不满意。

最后,那先生几乎是在吼:“我讨厌你!”

他让那位先生下去了,这次也没有问他什么。

这位先生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这次治疗的效果如何呢?我恰好认识那位扮演母亲的女士。她告诉我:后来,这位先生主动找到她,向她深深地鞠躬,表示感谢。她说,这位先生的脸上露出了原来没有的笑容。另外有好几位学员对我说,这位先生原来一直郁郁不畅,寡言少语。经过海灵格的治疗后,变得很活跃。

最后一天,他给中国康复中心的一位病人做心理治疗。那病人在车祸中受了伤,受伤的共有8人,他是最严重的一个……他叫8个人扮演受伤者,一个人扮演司机。他们俩对站了一会。司机先是躺在地上,过了一会,他站起来,向后退了几步。然后,不安地走来走去,最后,他和8位受伤者站在了一起。

海灵格叫这8个人对“命运”深深地鞠躬。

由车祸所引起的心理创伤,他又引申到“文化大革命”。他请了几个人上台,扮演“文化大革命”的施害者和受害者,面对面站立。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施害者”不断地后退。“砰”的一声,一位“受害者”忽然给了对面“施害者”一拳。海灵格在这个时候马上予以制止,提示:不要用暴力!

海灵格最后在总结的时候说:“你们看见了,受害者是怎样成了加害者,这样,悲剧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

最后,他还对全场的人同时进行了治疗。

他在结束时说:

“现在,你们都已经明白了,系统整合是一种为了和平、和解的方法。如果它能得到更多地接受和运用,人类会发展得更好。”

“好的事情,当它在好的时候,它就会继续发展。……那股更大的力量在推动着。”

“在这里我很愉快,感觉是在自己的家。有这么多的人对我注意和照顾。我还会回来。”

他说话的声调平缓、柔和,音量很小,用词简洁、朴实。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停顿下来,沉默着……

中国康复中心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连过道上也摆满了椅子。全场一片安静,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安静得只剩下大家的呼吸声,这呼吸声又像地球在太空中运转的声音。至少足足有5分钟,他没有说一句话,目光慢慢地移动,(我后来了解到)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他在和自己交流,其实,这是能量巨大的人的目光的特点,当他们往前看的时候,他们的眼光是发散和四射的。

海灵格先生的治疗和他的言论使我相信,他是一位至少在心理治疗中运用了“大我”的心理治疗师。海灵格先生的方法,可以看成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关于海灵格先生的工作坊,著名心理治疗师张宝蕊在网上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有肯定,也有质疑。在这里,我不准备就海灵格先生的工作坊进行详细的讨论,只就我感觉到的一些特点发表看法。我完全同意张宝蕊女士的肯定部分的意见:“海灵格的这种排列法是很特别的,它强调了心理治疗上对过去事情的‘再经验’、‘原谅’、‘接纳’,并且主张与过去‘修好’,他符合了整合原则;另外,在系统的排列中,将当事人的家庭,特别是当事人本身的消极能量,提升到积极能量的‘转化’规律,我并不怀疑它对人们的帮助。”鉴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张宝蕊女士发表的意见非常宝贵。

由于海灵格先生在工作坊中表现了惊人的直觉和洞察力,使许多人觉得他的心理治疗功力很深厚。“神奇”、“震撼”,有不少人参加后有这样的感受。那么,海灵格的治疗有什么秘密呢?我认为,他的秘密就在于:在治疗中他“放空”了自己,具有“大我”的境界。

二、海灵格夫人促成了对海灵格的采访

我能够采访海灵格,应该说主要是海灵格夫人的作用。

司徒年好女士(Rebecca)是海灵格的一位香港学生。她跟随海灵格学习已经多年,曾经多次去德国,目前自己也在欧洲举办心灵成长类的工作坊。她也在海灵格工作坊。我答应送她一本《活出最佳状态》。

7月7日(海灵格讲课的最后一天)下午,我已经回家里拿了书来。看到司徒就坐在第一排,我走过去,把签好名的书交给她,她非常高兴。

司徒的旁边坐着一位漂亮的中年德国女士,但当时我没有注意到她,更没有想到她就是海灵格夫人。我根本不知道她伴随海灵格一起来北京了,在工作坊上也从来没有人介绍。另外,在场还有好几位德国女士。

这位德国女士很感兴趣地从司徒那里把书拿过来,笑着说能不能把这本书送她,司徒说,上面已经写了她的名字了。见此情景,我对德国女士说,我送你一篇我打印的文章。

我回到我的座位,取来《我的一次神秘体验》(英文)送给她。她很快地翻阅了一下,对我说:“你想不想请海灵格看?”

这篇文章正是我为海灵格先生准备的,我很想知道海灵格先生对这篇文章的意见。现在,这位德国女士这样问我,我当然求之不得,就说:很想让他看,如果他没有时间给我提意见,你能不能看了后告诉我意见?她说:当然。

由于我是站着和她说话,她们也站了起来,在说话的时候,情绪略有一些兴奋。看得出来她对这篇文章和我们的交流是有兴趣的。她继续翻了一会《活出最佳状态》,翻到书中我与潘鹤的《自我完善》雕塑的合影时,她问我:“这是你吗?”我点了点头。

我看她主动牵线让我与海灵格联系,而且是如此有把握,我何不进一步提出采访海灵格先生。-是,我说了自己的要求。她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就明天。我说:明天上午10点。地点还没有说清楚,课程开始了。我先回到自己的座位。

中间例行休息30分钟,我又走过去,她拿出一张前门饭店的名片,在上面写了房间号。大概是由于她还比较年轻,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她是海灵格夫人。-是问她能不能告诉我她的名字,出乎意料,她似乎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我又问了一次,她才在名片上写了几个字。我一看,是大写的“HELLINGER”。

司徒告诉我:“她就是海灵格夫人。”

三、采访海灵格

时间:2002年7月8日上午10点~12点

地点:前门饭店

采访开始前,我把一本签好名的《活出最佳状态》给他。“To Hellinger:The Great Friend of Chinese People。Xu Jinsheng。”

海灵格翻开扉页,看见里面写的文字,笑了。

这时候,海灵格夫人把我送给司徒女士的书,还给了司徒。原来海灵格夫人为了给海灵格更多信息,把这本书带到前门饭店来了。

我对他的采访的部分内容如下(记录未经海灵格先生审阅):

许金声:李先生说,他感觉你衰老很快,这与你从事工作有关系吗?心理治疗工作是不是很消耗能量?你在治疗中运用同理心(empathy)吗?

海灵格:我做的工作给了我力量。在做这种工作的时候,我受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挑战,从中我也得到大量的经验。每一个案例都是独一无二的,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我和许多人接触,他们好的能量作用我,使我成长。如果我只是单方面地只是自己做治疗,我就不会这样迅速地发展并且成长。

许金声:你在工作时是否运用同理心?

海灵格:是的,但有各种各样的同理心。有一种同理心与我的治疗差不多,它是一种强调同理心的治疗方法。同理心有时候是危险的,它妨碍你真正帮助人。给你举个例子,医生做手术就不能够运用同理心。我有时候没有用同理心,但是我有尊重。

老子说“道”不是仁慈的。如果我们仁慈,我们就不能够做很多的事情。这是不同的态度。

还有灵性的同理心(spiritual empathy)。你理解吗?

评注:海灵格先生所使用的“empathy”的含义,还不是罗杰斯所诠释的“empathy”。罗杰斯所诠释的“empathy”已经强调了治疗师自己的立场和状态。故海灵格先生说“医生做手术就不能够运用同理心”。重要的是他谈到了老子的“道”。按照“道”来做事情就是“灵性的同理心”(spiritual empathy)。

许金声:“灵性的同理心”就是“大我”。你的治疗是快速的。你同时能够解决很多人的问题。

海灵格:(此处录音不清楚。)

许金声:你为什么对来中国有兴趣?除了中国的文化外,还有什么原因?

海灵格:我对来中国没有特别的兴趣,这不是个人的兴趣,是有人邀请。这不是我个人的愿望。……

评注:海灵格先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直截了当地说“我对来中国没有特别的兴趣”,这表现了他的坦率。

许金声:你说过老子是你的朋友,你对他的优点很清楚,你认为他有什么不足吗?

海灵格:每一个优点同时也是缺点。我看《老子》,与我的心灵里有共鸣,我与老子有同样的感觉,做家庭排列的时候,读老子的书,与“道”连接起来。尊重“道”。

评注:海灵格先生又进一步谈到了与老子的关系。

许金声:马斯洛曾经提出“Helpful let it be”(有帮助的顺其自然)的概念,如果你知道他的这一概念,是否认同这一概念?你还有不理解老子的地方吗?

海灵格:“无为”……

许金声:在“无为”和“有帮助的无为”之间有一些区别?

海灵格:“道可道,非常道。”在心理治疗方面,要帮助人,但是不造作。例如,有人坐在我的旁边,他没有做什么,但是在他那里有一些事发生。当事人在旁边,保持自己的状态。做同时也不做。不做有最大的能量。

评注:海灵格先生强调当事人“有一个自己的过程”,有时候甚至不用去陪伴。他还说过自己不是治疗师。大概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许金声: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向老子咨询,老子是不是比孔子高?

海灵格:我知道这一故事。要看谁追随谁。有一个时期我对孔子不太重视,但是现在我发现孔子有很大的爱,我开始非常尊敬他。老子和孔子各有所长,我并不想比较他们。对于马斯洛也是这样。

评注:海灵格先生对孔子的注意体现了他的开放性和学习精神。

许金声:“Family Canstellation”是否可以考虑家庭以外的人,如朋友,老师等?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人比家人更重要。

海灵格:是的。这些人的确很重要。帮助他们抽离这个牵连。

许金声:耶稣更像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老师?还是其他什么?或者说,他对你意味着什么?

海灵格:我开始时是学习神学的。我不可以说他是我的“朋友”,因为他对于我来说是很伟大的,应该是“老师”。关于他的话,是后来的人放上去的。真正的耶稣,我们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他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和伟大的老师,在《圣经》里有很多,所以这两方面是分开的。我们可以针对他说的他做的,例如,针对保罗。耶稣是怎么说的,保罗是怎么说的。所以我宁愿……

许金声:作为一个人的耶稣,有缺点吗?

海灵格:是的。他有缺点。例如,他想帮助某些人,但是帮助不了。他有的时候很愤怒。他是一个人,一个很伟大的人。

许金声:你认为他曾经和女人有过亲密关系甚至性关系吗?

海灵格:这没有记录,可能性不大。但有很多女人追随他,这些女人大部分是做母亲的。有一个推测,他也许有比较亲密的关系。你也许能够记起他30岁就死了,而他在世时是全力以赴地投身传教的。

许金声:你知道马斯洛和皮尔斯(F·Perls)发生过一次冲突吗?你认为谁的人格更健康?

海灵格:什么冲突?

许金声:一次马斯洛做演讲,皮尔斯忽然躺在地上。

海灵格:皮尔斯的确是一个很疯狂的人。

许金声:你对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有什么看法?他在二战期间还有没有可能做更好的选择?

海灵格:我读过他写的好几本书。他是我最重要的老师之一。我不能够想象他的书能够翻译成任何语言。改动任何一个词,就有完全不同的意思。

许金声:你见过海德格吗?

海灵格:没有见过。他几年前就去世了。他在二战时做得不好,但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许金声:如果希特勒没有死,你能够为他治疗吗?

海灵格:是的。可以。

许金声:音乐对你意味着什么?喜欢贝多芬吗?

海灵格:喜欢。我更喜欢瓦格纳,他是一位哲学家,他有丰富的思想。

许金声:希特勒为什么也喜欢瓦格纳呢?

海灵格:(此处录音不清楚。)

评注:海灵格先生对这些关于人物的问题的回答使我比较满意。

许金声:我们希望明年邀请你再到中国来。我将成为这件事情的发起者。你真正想来吗?

海灵格:是你准备主办吗?

许金声:也许是我办,也许是和其他人合办。

海灵格:你想不想单独主办,请一些富有灵性的人来听?

评注:海灵格先生似乎对灵性很有兴趣。前面他谈到“我和许多人接触,他们好的能量作用我,使我成长。如果我只是单方面地只是自己做治疗,我就不会这样迅速地发展并且成长”。

2003年3月海灵格先生第二次来北京举办工作坊。继2002年7月之后,过了大约8个月,我在北京前门饭店再一次见到了海灵格先生。他当时已经78岁高龄。第二次见到他时,我又向他提出了采访的要求,没有想到他又爽快地答应了。那一次采访,我主要想了解一些关于他的经历问题以及他对于灵性智力(Spiritual Intelligence)等问题的看法。为了答谢海灵格先生两次接受我的采访,我在采访前送了他一个礼物——名画复制品《清明上河图》。海灵格先生非常高兴地打开看了看。到了海灵格下榻的房间后,意外地发现某位女士也在场,而且准备好了录音机。我事先并没有邀请她参加采访。海灵格先生也没有告诉我她会在场。

下面是采访的部分片段:

许金声:我想首先从你自己的经历开始。17岁的时候你就开始经历战争……

海灵格:一般我不谈我个人的生活。

许金声:(仍然想坚持)我的意思是我17岁的时候,我也有类似的经历,那时中国也在打仗,不过那是“文化大革命”。我竭力想体会你当时的状态、心情。

海灵格:我不想谈个人的生活。我从来都是这样。(他非常坚决地拒绝谈个人经历。)

评注:我理解这种“拒绝”不一定说明他在这方面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还有什么隔离。这也许只是他自己的一个立场而已。其中一种可能是:当人们觉得某个问题难以说清楚,难以让人理解之时,还不如不说。

许金声:(沉默了约5秒钟)昨天你在讲课的时候说,你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你只有爱……

海灵格:并不总是这样。比如老子说:“‘道’并不是善良的”,如果只有爱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基督,也并不是一直都是在爱的。

许金声:我理解你说的“道德”只是一个小系统内的道德。如果扩大到上帝,扩大到“大灵魂”(great soul),到更大的系统……

海灵格:道德是和意识相联系的。世界是没有良心的,是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状态下运行的。问题在于我们会把家庭的道德观念投射到世界中去,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所以道德是冲突的根源。……在更深的层次有一种别样的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和平的力量,它正好和意识是对立的。我称为“灵魂的运动”。也许更确切地可以称为“道”的运动。

评注:海灵格先生再次提到“道”的问题。他的工作坊就是尽量让“道”这种“别样的力量”发挥作用。

许金声:你是否喜欢这样一个概念:灵性智力(Spiritual Intelligence)?

海灵格:我不喜欢。“灵性的”(Spiritual)这个概念是和世俗相对立的。人们往往会做世俗和精神的分割,这种分割基这样的观念,认为世俗的就是坏的、肮脏的,神性的是纯净的,神性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困在身体里的,如果要发展就必须离开世俗,这样才能够发展神性。追求神性的这些人试图摆脱世俗生活,远离社会、世界,实际上他们选择了一种更简单和方便的生活。可以说他们决定追随神性的这条路,那就是远离社会,很难说这是不是好的。

许金声:我觉得海灵格先生所理解的只是字面上的概念,Spiritual Inte-lligence(灵性智力),很多人现在在用这个概念,它指的是我们与超越的东西、与“道”的沟通能力。

海灵格:我之所以对“Spiritual Intelligence”这样解释,是因为人们对它有些误解。“道”绝对不是神性的,不是“Spiritual Intelligence”,因为你说“Spiritual Intelligence”的时候,意味着就有一种二元分化的概念在里面。有神性的,就必然暗含有另外的力量和神性对立。但是作为“道”,是没有丑和美这个二元分化在里面的,其实在深层是没有这个区分的。说“Spiritual Intelligence”时,就暗含还有其他的Intelligence。我在根本上是反对这种二元对立的。但你要说到一种运动的话,运动是渐进的,think,feel,into,也可以去想,去感受,和它们融为一体。三种运动是一种逐渐延伸的过程,而不能说某一个词和某一词是对立的,在这种运动状态中你不是去感受、去分化,不是在二元分离这个概念中,而是把所有的概念都包容了,我要有一些理解不对的地方……

许金声:我感觉海灵格先生对西方文化的问题看得很清楚,西方文化好像是有这样一种倾向,身心二元有可能分开,但在最新的心理学里面,例如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在提出Spiritual Intelligence的时候,有一个确定的含义,是从更大的系统来看问题,是从“道”这个角度来看问题。不过,我认为这个并不重要,这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名词的使用问题……

在你的家庭整合治疗里面,“道”存在于每个人当中,我们是整个宇宙中的一分子,整个宇宙是“道”的,所以我们也是“道”,我感觉你这种治疗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把来访者心中的“道”启发出来。

海灵格:我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实际上我的目的很一般。我一般面对的是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问题,而我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方法来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是和更广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情况,完整地放大。我的方式就是让人跟更广大的东西联系起来,并没有找具体的针对不同人的东西,我的方式是引导人们去做事、行事。这就是我的目的,让他们去做,而不是去想。而人们在做的过程中思考,所以是先做后想,而不是先想后做。那么过一段时间后,我就会看到有一种运动会自发地自动地进行下去。所以你在我的工作坊中你会看到这一点,我并不指导具体的事,或者指向具体的事,我只是使这种运动开始,然后运动就会自发地进行下去,我只是坐在一边观看。我只是去帮助他们,只是帮助他们这个必要性而已,而不是更多。

许金声:我所体会的你的治疗工作能够达到的最好的效果,就是使每一个人和尽量多的人流动起来,不仅仅包括自己家人,地球上的整个其他的生物,甚至整个宇宙。当你第一天做治疗的时候,你叫我们跟我们的祖先沟通,祖父母沟通,我当时就有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我不仅跟我的父母亲沟通,我跟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在沟通。我沟通的时候,我甚至开始体会到了你的父母和你的祖先。

海灵格:你们之间的界限慢慢被推到一边去了。这种分割线一下就垮掉了。

许金声:为什么我对于你这一点体会得比较深,原因就是在这个之前,我正在读肯·威尔伯的书,研究后人本心理学,这是肯·威尔伯的《没有疆界》。(手指茶几上放的肯·威尔伯的这本书。)

海灵格:我认识这个人……

评注:海灵格先生描述治疗的效果:“你们之间的界限慢慢被推到一边去了。这种分割线一下就垮掉了。”看来他对肯·威尔伯的思想是了解的。他的说法与肯·威尔伯是一致的。

许金声:我采访你,是更想和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而不是问一些知识性的问题。如果需要了解知识方面的问题,我看一些书就行了,我主要想和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就有可能涉及关于你个人经历的问题,如你不愿意回答也可以。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你是怎么样从天主教中走出来的?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我曾经喜欢过很多宗教,如果让我只信仰一种宗教,这使我感到很困难。因为每一种宗教指的仅仅是一个系统。

海灵格:我是一个没有宗教情感的人,就像我没有道德一样。

许金声:我理解的你说自己是“没有宗教情感的人”,是指对“有组织的宗教”的一种态度。但我们对“道”的信仰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宗教?

海灵格:“道”是一种体验,我们不用去信仰它,“道”是流动的。许金声:你理解的“道”是没有人格的?

海灵格:是的。……我认为“道”不是神圣的,只是自然的。

许金声:但你是否相信有一种神秘的不可解释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呢?

海灵格:人的体验是有边界的,有时候他们会感觉到被某种外在的、不知道的力量所影响,我知道有些东西,但我不信那些东西。如果我信仰的话,这个东西在我脑海中一定会有一种形象。如果我能够的话,我一定抱持这种形象。对我来说,宗教是一个很人性的东西。宗教发源人们的渴望,很多宗教都是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加以扩大,就像孩子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那样渴望从宗教得到帮助,当父母不在时,孩子就创造出一种父母或更伟大的形象,然后他们就会抱持这种形象。这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一种经验的扩展,在经验之外我们是一无所知的。所有宗教都是建立在这种儿童渴望父母的框架、结构之上的。所以,上帝在这种架构中,可以说是比父母,或者说比国王更大的一种形象。这种形象有这种特征:他们可以去帮助,但本身不容侵犯。

所以,宗教是在某种程度上,把家庭生活扩展化了。但是,原初宗教(original religious)和宗教现象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宗教的特征是你向往这种边界(boundary),追随这种边界,但你却从来过不了这一边界。你无法超越它,在边界之外有一些神秘的力量。而你到了边界这地方就停下了,你就不会再前进了。你在这个时候尽管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但你是全神贯注的。这时你是在一种“空”的对面,这种空只是对我们来说是空白的。我们感觉自己渺小,但不会再前行了,只是面对着空,那就是很大的成就。如果你不再前行,而是等着的话,你看到的前面就是黑暗。很少人能够忍受这种状态,和众神(gods)或者上帝(God)一起来感受这种虚无,感受这种“空”。

所以,与最原初宗教的动力来比较,这是一种退步。在寺庙中就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我在香港看人们拜佛的时候,我注意了那些人的脸——他们都是小孩。

评注:海灵格先生精彩地谈到了对“原初宗教”的看法。世俗的宗教是一种投射,是家庭的放大。而“原初宗教”是“和众神(gods)或者上帝(God)一起来感受这种虚无,感受这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