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脑的神奇上
29557300000014

第14章 全脑发挥之道,全脑动员之法

1.发展新的偏好

我们人生在世,是不是就走在一条遗传设定的道路上,怎么走全由我们的基因和染色体作主呢?答案是——“不是,但——”人类应该是先天(nature)和后天(nurture)二者共同的产物。而且大部分人是由后天培育来决定自己目前是怎样的人,以及我们可以做怎样的人。这是充满希望的信息!因为,我们若是纯粹受制于遗传的基因,就没有机会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了。这样,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学得的东西,就算有可以发挥作用的,也是少之又少。我们就只会是遗传的产物,此外无他。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这样的自我。这不是先天抑或后天的问题,而是先天以及后天的问题。我们成人的本体,基本的构造元素是我们遗传得来的基因,即染色体当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但这只是起点。有了这基础,我们才可以担任自己独一无二成长茁壮的个人建筑师。

正常、普通、平凡的大脑,其分化和联接的方式,即已确定它会发展成多方均衡、多元主控的大脑,有能力接收、运用一切心智所选择的东西。然而,真正具有这精妙平衡能力的人,即使有,也是寥寥无几。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在我们心智成熟的过程中,会发展出偏好某几类运作(processing)方式的情况。这些偏好是由我们潜在的大脑优势特质中逐渐显现出来的;这些特质开始时非常微弱,但在日复一日的运用之下,会逐渐加强,而日益明显。

在这成熟过程的早期阶段,我们原本是无知无觉的。到了开始能够了解这优势逐渐加强造成的后果时,我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固定下来了。在一般的情况下,等到我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心智偏好时,其实已经将这偏好加强好多次了,以致这些偏好已经牢固到成为一种习惯或技巧。惯用左、右手的情况便是如此,依这偏好做了几百万次的肢体动作之后,发展出来的是终生不变的用手习惯(handedness)和技巧。放在另一个不同但可类推的情况下,我们一样将自己的心智优势发展成极其强烈的偏好,到最后造成我们在某些思维方式上出现特长。我们可能特别擅长使用语言,或是有引人瞩目的数学技能,或是组织能力过人,或是能准确掌握别人的感觉,或者老是拿得出来新鲜的点子。这些早年的特长出自偏好,偏好则出自优势衍生的特质,而这些特长又会导致个人发展出一整套心智运作的族系。

随着我们发挥兴趣,改变和成长便会应运而生。兴趣于发展、扩张之际,能为个人的心智能力(mental capacity)及思维领域(range of thinking)带来巨大的变化。我们若是假定心智抉择(mental options)的所有幅度(spectrum),全都能预先载入(preload)发展中的大脑,那么,成长和改变的机会便是无穷无尽的。

造成改变的生命经验,也有可能筑起高墙,阻止改变出现。学习的环境若只会处处设限,而非刺激;或是父母不让孩子发挥兴趣,不只会阻碍发展,还会设起路障,将完整的思维范畴阻隔在外;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若只顾符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便会排斥学习方式与自己不同的人跟着学习。我们可以说,一般人在脑中都建立有一套完整的心智抉择功能,可以自由接收、运用,只要生活中的各种境遇不要插进来捣乱便可。我们的线路天生就是完整一体的,只要我们将自己的发展完整的抓在手中,就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结果。

2.所谓“全脑动员”

你是不是很向往自己有一张全脑式图形呢?也就是说图形里出现四个明显的主要偏好,平均分布在每个象限呢?你的目标是不是应该定在完全平衡的1—1—1—1呢?这答案应该是响亮的一声——“不是!”否则这样的世界真是太乏味了,因为每个人面对生命不同的情境,以及做出的每一种决定,都将是同样一套平均分配的心智偏好。

每一个人的目标,其实应该是尽可能依情境而全脑动员。也就是说你还是可以保有某一优势偏好的好处,供自己对日常情境能有主导反应,但又不会受制于这一优势。你随时都有一组更为宽广的心智选择幅度可以取用,因为你了解自己拥有适应情境的潜力,也用过这些选择,知道这些优势居次的模式,同样是自己可以仰仗的特长。

再次强调,拥有强大的优势偏好有它的益处。由于有这些偏好,你发展出了兴趣,由兴趣再发展成特长,而特长即是心智优势的所在。在遇到状况的时候,你首先就是靠这样的优势来找出解答或作反应。我们平常是不会事事都要先停下来想一想的,而是直接去做。只有极少数真正惯用两手的人,倒通常必须停下来想一想,“这次我该用哪一只手?”对于世上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根本不成问题,大家自动就会伸出占优势的手。不过,有必要时,我们也会用非惯用的那只手。类推到我们的心智活动上,一样能成立,只要我们愿意接受、练习的话。真正是全脑型的人,一定会尽量发挥自己固有的特长,同时在了解其他的心智选择也可运用之余,也愿意接纳,视时地运用。

3.人人都有最不喜欢的象限

这全是出乎自然,既然每一个人都是四大不同本体集合而成的,我们天生就会比较喜欢运用其中一两个本体,而比较不喜欢其他的。HBDI所有的图形,都包含有每个人最偏爱和最不爱的思维模式。这些偏好的组合,有时会很极端,这是指有一两种偏好十分显著,所形成的结果在我们的行为中都看得出来。由此也可推论,没有偏好在行为上也会呈现明确可见的结果。所以,我们十分可能因为思维形态的关系,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依最喜爱和最不爱的思维偏好,将人分门别类会很有意思。在最喜爱的情况里,同一类人对于落在他们思维偏好范畴内的事,一般很容易得到共识。可是,碰到最不爱的思维模式时,情况就不同了。依最不爱的象限而归为一类的人,他们的偏好是异质的,不喜欢则是同质的。这时,除非你在他们最不喜欢的共同领域内,指定他们执行一样特定的事,否则,他们的行为表现会五花八门,得出共识也就有困难了。不过,由于他们在某一心智范畴内,同样都没有偏好,因此倒有机会进行团体学习。举例而言,以传播为指定主题,依最不喜欢的象限为准,将人分作几群,然后要他们在车祸现场扮演记者。

在他们说明这件事故时,必须依照不喜欢运用某一象限去感受、描写事情的那种记者给他们的刻板印象,去做报导。以C象限为例。我们若是将四五个人同样归类为不喜欢用C象限的语言去思维、写作这一类的人,但要求他们做这件事时就是要运用C象限,结果,他们通常都会交出一份极其刻板、老套的C象限式新闻稿——文章满是情绪和人的观点。他们会喜欢做这种练习,这也会是他们津津乐道的经验。但重要的是,他们会由此学会一点用C象限模式去感受一件事情的方法,以及怎样用C象限的语言去描写一件事情。

由这“最不爱”的思维练习,可知C象限给人的刻板印象是“感情用事”;而A象限则是“事实”;B象限是“细节”;D象限则是“天马行空的奇想”。虽然这些刻板印象推到极致会显得荒谬,但这指定练习有助一般人运用他们几乎从来不会用到的思维和描写方法,而这些方法在偏好这种模式的人自己用在经营管理时,通常还浑然不觉呢。有些人爱的正是我们最不爱的,穿上他们的怪鞋子走路,能够即时唤醒我们,有必要多注意别人在说什么,有必要多尊重别人说话的方式。我们既然活在综合式的全脑世界里面,而且任何团体若要具备多重功能,便须集合多种思维。从沟通的观点来看,我们便应该要对和我们不同的人在说些什么,要多加包容,多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