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元曲
29548200000005

第5章 分

本篇“夜深微雨润堤沙”,“听街头卖杏花”句由此化出。

[题解]此曲写春之情思。同题之作原四首,此为第二首。寒食已近暮春,但作者写来并未有很多惜春之意,而是沉浸在春光明媚的欣赏中。作品化孟浩然《春晓》、杜甫《春夜喜雨》和陆游诗句入曲,意象绚丽纷繁,却又贴切自然,毫无滞碍,一股迷醉之情完全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此曲押“家麻”韵,音韵响亮,读之流畅明快。

虞集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四川仁寿人,侨居江西临川。官至翰林学士兼国子祭酒等职。他是延佑、至顺间最负盛名的文人,写过不少文章诗词,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集。但他的散曲写得很少,留存下来的,只有小令1首。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1]銮舆三顾茅庐[2],汉祚难扶[3],日暮桑榆[4]。深渡南泸[5],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6]。天数盈虚,造物乘除[7]。问汝何如,早赋归欤[8]。

[注释][1]短柱体:词曲中俳体的一种,两字一韵,每句一般两韵至三韵。

[2]銮舆三顾茅庐:指刘备三次到襄阳(今湖北襄樊)隆中请诸葛亮。銮舆,帝王乘坐的车子,这里指代刘备。

[3]汉祚难扶:指当时汉朝政权已难以扶持。

[4]日暮桑榆:比喻汉朝政权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5]深渡南泸:指诸葛亮率军渡泸水(今金沙江)平定南方。这句和下面两句都是说诸葛亮的功劳业绩。

[6]关羽云殂:指关羽因不听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而被吴所破,战败被杀,从而导致蜀汉的败亡。

[7]“天数”二句:意思是说蜀汉的失败是由“天数”注定的。天数、造物:指主宰大自然的力量。盈虚、乘除:指此消彼长的变化。

[8]早赋归欤:即早日归隐。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表明,他任彭泽令几天后就“眷然有归欤之情”。

[题解]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一次虞集在童童学士家宴集时,有歌妓顺时秀唱了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虞集九五一支[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为短柱体,虞集颇感好奇,就以席间所议蜀汉事即席赋成这支小令。短柱体用韵极密,很难写作。顺时秀所唱也只是有几句为短柱体,并非句句两韵。现存乔吉[折桂令]《拜和靖祠双声叠韵》及梨园黑老五[粉蝶儿]长套《集中州韵》都是短柱体,但曲意均粘滞不畅。虞集此曲却写得警策动人,语言稳健遒劲,自然流畅,陶宗仪评之曰:“先生之学问该博,虽一时娱戏,亦过人远矣。”

此曲咏叹蜀汉兴衰,表达了天命的历史观。首三句写诸葛亮为不可为,受命于危急之中。下面三句鼎足对,言简意赅,既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又显出蜀汉危机四伏的情况,气势恢宏。下面写蜀汉始兴终衰,天命难拒。最后是作者的感慨。在对历史的深沉回顾中,得出了隐居避世的结论。

张雨张雨(1277—约1348)一名天雨,字伯雨,号贞居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20岁弃家入道,曾居茅山,自号句曲外史。以诗名,着有《句曲外史集》。散曲存世不多,以清丽淡雅见长。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江梅的的依茅舍[1],石濑溅溅漱玉沙[2]。瓦瓯篷底送年华[3]。问暮鸦,何处阿戎家[4]?

[注释][1]的的:鲜明突出貌。

[2]石濑:石上急流。溅溅:水花四溅貌。

[3]瓦瓯:陶制酒盆。篷底:船中。

[4]阿戎:堂兄弟的别称。此用杜甫“守岁阿戎家”诗意。

[题解]泰定三年即公元1326年,玉山在今江西。这支写于除夕之夜的小曲,用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来引发暗逗旅怀客情。头两句先写泊舟所见,有江梅点缀的茅舍,在石濑飞溅的沙岸。中间一句交代处所是在船篷内,时间正逢除夕。后两句在用探问暮鸦紧扣“除夜”的同时,又巧用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中“守岁阿戎家……列炬散林鸦”的意境,传递自己客处他乡的浓浓乡思。化入无痕,实属少见。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雨九六邓熙邓熙字学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张雨交游。散曲今存套数一首。

滚绣球千家饭足可周[1],百结衣不害羞[2]。问甚什破设设歇着皮肉[3],傲人间伯子公侯[4]。闲遥遥唱些道情[5],醉醺醺打个稽首[6]。抄化些剩汤残酒[7],咱这愚鼓简子便是行头[8]。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求[9]。散诞无忧[10]。

[注释][1]周:周济。

[2]百结衣:指补丁层积的破衣烂衫。

[3]破设设:残破貌。歇:搭挂。

[4]伯子公侯:古代五种爵位中的四种,代指王公贵族。

[5]道情:道家歌曲的一种,专唱勘破世态的旷达之情。

[6]稽首:道家致礼方式,两手下拱近地,再以头触手。

[7]抄化:募求少量财物。

[8]愚鼓、简子:均为道士唱道情时所用伴击乐器。行头:道具。

[9]今朝两句:语本唐罗隐《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忧来明日愁”诗意。

[10]散诞:闲散狂放。

[题解]这是一支从套数《端正好·乐道》(共九曲)摘出的曲调,意在传写一个勘破世情、放浪尘外的道士形象。这个人身穿百结衣,四处游历乞食,闲来唱唱道情,闷时喝喝残酒,过一天是一天,全不把人间的王公贵族和人生哀乐放在眼里,整天散漫,无忧无虑。其精神实质,则是对现实的不满,以狂傲的外表举止来挑战传统社会。散曲的表现内容和体裁特色于此在离经叛道上得到了统一,因此显得尤为生动自然,活灵活现。

薛昂夫薛昂夫(1290?—1351后)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回鹘畏吾儿(今维吾尔族)人,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今河南沁阳)。其祖与父皆封覃国公。汉姓马,故亦称马昂夫,字九皋。历官江西行中书省令史、三衢路达鲁花赤、建康路总管,晚年辞官隐居杭县皋亭山一带。曾拜南宋遗民刘辰翁为师,善篆书,有诗名。与虞集、杨载、萨都剌等亦有唱和。他和贯云石都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成就很大的少数民族作家。《南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薛昂夫九七曲九宫开始序》说“昂夫词句潇洒,自命千古一人”。散曲今存套数三篇、小令六十五首。

塞鸿秋凌癗台怀古[1]凌癗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2],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3]。青山太白坟如故[4]。

[注释][1]凌癗(xiāo)台:南朝宋武帝刘裕的离宫,故址在今安徽当涂县西黄山。凌癗,意谓涤除暑气。唐许浑《凌癗台》诗:“宋祖凌癗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陆游《入蜀记》:“凌癗台正如风凰、雨花之类,特因山巅名之。宋高祖所营,面势虚旷,高出氛埃之表,南望青山、龙山、九井诸峰,如在几席。”

[2]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四十里。乌江渡:在安徽和县东北,项羽垓下兵败后退至此处,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他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如今无一生还,我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而亡。

[3]“江东日暮云”二句: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诗表现的是对李白的怀念。当时李白和杜甫一在渭北,一在江东。江东:长江在安徽芜湖、江苏南京之间作西南、东北流向,习惯上人们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渭北:渭水之北,指长安。

[4]太白:李白字太白,他的坟墓在安徽当涂县青山西北。

[题解]此曲不专咏一人一事,而是从三个不同的古迹中提炼出自己的兴亡之慨,表达了对历史上风云际会却难逃败亡命运的帝王的漠视,而对落拓一生、却流芳百世的李白则抒发了追慕之情。首两句与三四句形成“扇面对”;结尾三句借用杜甫诗句作过渡,转入当地的另一名胜——太白坟。以今日“如故”与荣华、霸业的昙花一现形成对比,通过对仗、渡接、对比等手法,使全曲时空转移之迹泯灭无痕,在章法和意脉的安排上别具一格。

楚天遥过清江引[1]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2]。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日愁春雨。六曲小山屏[3],题满伤春句。

春若有情应解语,问着无凭据[4]。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5]。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6]!

[注释][1]楚天遥过清江引:双调带过曲,富有诗词韵味。

[2]弹指:形容时间极短。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薛昂夫九八[3]六曲小山屏:六扇可折叠的画有小幅山水的屏风。

[4]问着无凭据:问春春也不答。

[5]“江东”两句:借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日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6]那答儿:哪里。

[题解]全曲前段[楚天遥]曲,五言八句四韵,写伤春之情;后段[清江引]曲,发惜春之慨,在五、七言的基本句法中酌加衬字,体现了元曲的特色。全曲以回环往复的手法,无一句不写春,在婉约幽丽之中见出缠绵悱恻之情。结尾引杜甫诗句寻绎伤春和惜春缘由,进而深化了主题。诗人的伤春和惜春情怀,实际上是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曲伤春与离愁两者结合得水乳交融、神余象外。最后一句“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不仅作者的率真之态跃然纸上,而且使曲的俚俗本色也表露无遗。

朝天子咏史董卓,巨饕[1],为恶天须报[2]。一脐燃出万民膏,谁把逃亡照[3]?

谋位藏金,贪心无道[4],谁知没下梢[5]。好教,火烧,难买棺材料[6]。

[注释][1]董卓(?—192):字仲颖。东汉时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本凉州豪强,有膂力,能左右射,先后任军司马、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并州牧等职。

昭宁元年(189年)被大将军何进召至京师,谋诛阉官,从而掌握了京都的兵权,进而杀少帝及何太后,立献帝,专断朝政。关东豪强起兵讨之,卓遂纵火焚毁洛阳,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后汉书》卷七十二有传。事亦见《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巨饕(tāo滔):大饕。即巨大的饕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恶兽名。钟鼎彝器多琢其形以为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此处喻董卓。

[2]为恶天须报:作恶上天当有报应。

[3]一脐燃出万民膏,谁把逃亡照:《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夷三族。”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云:“袁氏门生故吏……暴卓尸于市。卓素肥,膏流浸地,草为之丹守尸吏暝以为大炷,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卓坞(wù务)中金有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珠玉锦绮奇玩杂物皆山崇阜积,不可知数。”苏轼《疠坞》诗:“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膏自照不须灯。”逃亡照,化用聂夷中《咏田家》

诗:“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但照逃亡屋”意。

[4]谋位藏金,贪心无道:董卓专权,大封亲近,起居僭越,意在篡位。且“筑疠坞,高与长安城埒(liè列),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5]没下梢;没有好下场,没有好结果。《古今小说》一:“你好短见,二十多岁的人,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薛昂夫九九一朵花还没有开足,怎做这没下梢的事?”

[6]好教,火烧,难买棺材料:《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英难记》曰:“卓既死……袁氏门生故吏,改殡诸袁死于疠者,敛聚董氏尸于其侧而焚之。暴卓尸于市……后卓故部曲收所烧者灰,并以一棺棺之,葬于疠。”此即用其事以讥讽之。

[题解]董卓是历史上极为贪残、恶名昭着的人物。这支曲子扣住历史事实,尽情地嘲骂这个“巨饕”“为恶天须报”、“贪心无道”、“没下梢”、“难买棺材料”,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对奸恶之臣的痛恨,也警戒和谴责了当代的“贪心无道”者如阿合马之流的权奸。

作者是在咏史,也是在批判现实。全曲的核心句是“一脐燃出万民膏”。此句把奸贼的贪饕,吮民膏血的罪恶,人民切齿痛恨的感情,为恶者没有好下场的规律等丰富内容涵盖无余,用最典型的事例,最鲜明的形象和最精炼的语言,说透了一个历史真理。

因此可说是曲眼。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1],斯文一脉微如线[2],光阴寸隙流如电[3],风雪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4]?至今寂寞彭泽县[5]。

[注释][1]功名万里:《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2]斯文:指旧时代的礼乐制度。《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3]光阴寸隙:形容光阴过得飞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焉而已。”

[4]“尽道”二句:灵彻《东林寺酬韦丹刺吏》:“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此用其意。林下:指山林隐逸的地方。

[5]寂寞彭泽县:彭泽县,代指陶渊明。这句的意思是说真能去隐居的人历来很少。

[题解]此曲感叹追名逐利之可悲,讽刺了某些官宦。元代标榜隐逸成风,许多身居高位者更是自诩隐士,此曲正揭去了其遮羞布。首四句联珠对,相似之中见相异,对比强烈。

山坡羊大江东去,长安西去[1],为功名走尽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2],早星星鬓影瓜田暮[3]。心待足时名便足[4]。高,高处苦[5];低,低处苦。

[注释][1]“大江东去”二句:言足迹遍于大江南北。大江,长江。长安,古都。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薛昂夫一〇〇[2]“厌舟车”二句:言以羁旅为苦,以琴为乐。

[3]早:已经。星星鬓影:形容鬓发花白。瓜田暮:汉召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后,在长安城东门种瓜,味甜美,世称“青门瓜”或“东陵瓜”。这句是说人事变化,功名难就,就是要像东陵侯那样退隐都已晚了。

[4]待:诗词中往往作“将”解。这句是自责,还是因为心不知足,如果心知足,名也就知足了,那或许早就知足退隐了。

[5]高,高处苦:高处不胜寒之意。与下一句相对应,指受制于“名缰利锁”,无论地位高低都有难言之苦。

[题解]这首曲子,是作者宦海沉浮后的切身体验,也是对一生经历的总结。大有苏东坡感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味道。由于作者有感而发,所以,语言虽然平实,但却颇为警策。如“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等句,发人深省,可作格言读。

朝天曲[1]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2]。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传国争符[3],伤身行货[4],谁教献与他。切磋,琢磨,何似偷敲破。

[注释][1]此调有二十二首,这里所选为其中的第四首。

[2]“卞和”三句: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相传他得玉璞以献楚王,楚厉王和楚武王皆以为诈,先后砍去了他的双脚。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之为“和氏璧”。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山有抱玉岩,传为卞和得璞之处。

[3]传国争符:相传秦始皇得宝玉,雕为印玺,正面刻有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后历代王朝皆争得以为符瑞。

[4]伤身行货:指卞和不惜付出遭罚身残的代价执意献璞。行货:这里有贿赂、巴结以求得好处之意。

[题解]本小令所咏的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历史故事。传统的观照角度是,慨叹怀才不遇,同情卞和的悲惨遭遇。但薛昂夫此篇却做了翻案文章。这只从曲词的语气上便可感受出来,例如“只合荆山坐”的揶揄,“两足先遭祸”的嘲笑,“谁教献与他”的怪罪,“何似偷敲破”的责难等等,对卞和及其同类人的愚行,作者表示了否定和反对,认为他们“伤身行货”不仅是自讨苦吃,而且招致后世“争符”不已,战争连绵,遗患无穷。一连串的指责直令献玉者无从辩驳。联系元代废科举、抑人才的史实,我们不难感受到冷嘲热讽背后流露的对元统治者昏庸腐败的愤恨与谴责。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薛昂夫一〇一庆东原西皋亭适兴[1]兴为催租败[2],欢因送酒来[3]。酒酣时诗兴依然在[4],黄花又开[5],朱颜未衰[6],正好忘怀。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7]。

[注释][1]西皋亭:浙江杭县东北有皋亭山。诗人晚年退居杭州,西皋亭宜在此附近。

[2]兴为催租败:《冷斋夜话》载:宋·谢无逸写信问潘大临,可曾有新诗?潘寄谢书答日:“昨日得‘满城风雨近重阳’句,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一句奉寄。”句即出典于此。

[3]欢因送酒来:据《宋书·陶潜传》载:“(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此乃是作者以陶潜自况。

[4]酒酣:饮酒而乐。《吕氏春秋·分职》:“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注》:

“饮酒合乐为酣。”李白《宣州谢癙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按:《太平乐府》元刊本作“酒醒”。诗兴:指作诗的兴致。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5]黄花:指菊花。菊花秋开,秋令在金,故以黄色为正,因称黄花。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朱颜:红润的面容。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管甚有监州,不可无螃蟹:宋代各州置通判,称为监州,每与知州争权。有钱昆少卿,家世杭州,喜食蟹,求补外郡官。人问所欲,他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足矣。”

苏轼《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韵跋之》诗:“欲向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本曲句即由此化出。

[题解]全曲围绕“兴”来写。“兴”因官场冗务而败,因有酒而发,因酒酣而浓,最后以兴浓而忘怀“催租”、“监州”之类的官场俗务。开首两句按曲谱要求,不仅形式上工整对仗,而且内容上也巧妙地相对应,并引出下面的叙述与议论。中间四句于消沉中作达观语;最后两句化用了苏轼的诗句:“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快人快语,直人直肠,作者疏狂豪放的性格,充溢于字里行间。

吴弘道吴弘道(生卒年不详)字仁卿,号克斋,蒲阴(今河北省安国县)人。大约在元武宗至大(1308—1311)年前后做过江西省检校掾史。着有《楚大夫屈原投江》等5种杂剧。散曲作品现存小令34首,套数4套。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吴弘道一〇二金字经这家村醪尽[1],那家醅瓮开[2]。卖了肩头一担柴,癚[3]!酒钱怀内揣。葫芦[4]在,大家提去来。

[注释][1]村醪:家酿酒。

[2]醅瓮:酒坛子。

[3]癚:招呼、吆喝之声。《金字经》曲牌此处要求一个字,作者正好用上这一个招呼人的“癚”字。

[4]葫芦:指酒葫芦。

[题解]此曲采用第一人称,以樵夫的口吻,叙述了村民聚饮同乐、悠哉悠哉的生活乐趣。

起首两句互文见义,“这家”、“那家”表现村民亲如一家、淳朴和融的古风。后五句中,“癚”、“葫芦在,大家提去来”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樵夫自食其力的满足以及豪爽洒脱的情性。全曲轻松欢快,充满了乡土气息,把樵夫的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金字经今人不饮酒,古人安在哉[1]!有酒无花眼倦开[2]。鼓吹台,玉人扶下阶[3]。何妨碍,青春不再来。

[注释][1]安在哉:在哪儿呢?

[2]倦开:犹言懒得睁开。

[3]鼓吹台:此指征歌逐舞之所。

[题解]这首小令表现及时行乐的主题。前两句写的是“饮酒”,这是古人与今人的共同爱好。第三句笔锋陡转,写光有酒没有漂亮女人也不行。第四句写在征歌逐舞之所喝得烂醉,被美人扶下台阶。“何妨碍”以醉人呓语表现佯狂之态:喝醉了也不要紧,因为青春一去不复返呵!全曲以豪语起篇、豪语作结,表现作者疏狂旷达的鲜明个性。

金字经太宗凌烟阁[1],老子邀月楼[2]。便是男儿得志秋。休,几人能到头,杯中酒,胜如关内侯[3]。

[注释][1]凌烟阁:唐太宗时在阁中绘像表彰功臣。

[2]老子邀月楼:用晋庾亮夜登南楼赏月典。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吴弘道一〇三[3]关内侯:此指高官显爵。

[题解]此曲起篇从唐太宗的凌烟阁写起,这是唐太宗为唐代开国功臣树碑立传的地方;又写到东晋时镇守武昌的大将庾亮。通过开国勋臣与方面大员的两则典故,极力渲染“男儿得志秋”;然后巧妙地以“休”字作为曲中的一字句突然反跌,全面否定了前文中所述的得意之事,使读者面对仕途险恶“几人能到头”的严酷现实。最后得出结论:

还不如举杯痛饮吧!杯中之酒胜过关内侯这样的高官显爵呢!全曲从咏酒的主题来说,与李白的“一醉累月轻王侯”异曲同工。

赵善庆赵善庆元杂剧、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字文宝,一作文贤。一作赵孟庆,字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县)人。《录鬼簿》言其“善卜术,任阴阳学政”,并列他于“方今才人相知者”之中。曾做过地方小吏。作有杂剧八种,今俱不传。散曲今存小令二十九首,皆见于《乐府群玉》,《全元散曲》一并收录之。内容多写景抒怀,风格秀丽,音律工整。《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蓝田美玉”。

山坡羊燕子来时春社,去时秋社[1],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2],春风堂上寻王谢[3],巷陌乌衣夕照斜[4]。兴,多见些;亡,都尽说[5]。

[注释][1]春社:祭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唐·王驾《社日》:“桑柘(zhè)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秋社: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农家收获已毕,立社设祭,以酬土神,称秋社。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八月》:“秋社日,朝廷及州县差官祭社稷于坛,盖春祈而秋报也。”相传燕子于此时飞回南方。唐·韩(wò沃)《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2]喃喃:鸟啼声。这里用以形容燕子的鸣叫声。白居易《燕诗示刘叟》:“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劫劫:急切追求,犹言“汲汲”。韩愈《贞曜先生墓志》:“人皆劫劫,我独有余。”

[3]王谢:东晋时有名的世家大族。王,王导,字茂弘,历仕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谢,谢安,字安石,官尚书仆射,领中书令,进太保,卒赠太傅。在此使用,用以指代豪门权贵。《南史·侯景传》:“景请婚于王、谢。帝日:‘王、谢门高,可于朱、张以下求之。’”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巷陌乌衣夕照斜;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吴国曾设军营于此,军士都穿黑衣,故称“乌衣巷”。东晋朝,是王、谢等世家豪门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赵善庆一〇四居住的地方。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乌衣巷口青芜落,认依稀王谢旧邻里。”此化用其句意。

[5]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辛弃疾《酒泉子》:“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邓剡(yǎn掩)《唐多令》:“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此处则是点化他们的语意而来。

[题解]这首曲子从写人们司空见惯的燕子南来北往着笔,通过化用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诗句兴叹,结尾升华到兴亡更替的主题,层次清晰。与刘诗不同的地方在于,直接点出了兴亡的主题,见出散曲不同于诗的率直特色。

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1]山对面蓝堆翠岫[2],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3],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4],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注释][1]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岸,是着名的山水名胜地。

[2]蓝堆翠岫:在青山上添了一层层蓝颜色。岫,山峰。

[3]濯雨:雨水冲洗。蒹葭:芦苇。

[4]潇湘:潇水、湘水,这里泛指洞庭湖一带。

[题解]此曲写秋日景色,生机盎然,只末句点出肃杀之气,是一大特色。《乐府群玉》以为“传”当为“傅”字之误。

普天乐秋江忆别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1]。璧月词[2],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3]。

[注释][1]雁背斜阳:语本周邦彦词:“雁背夕阳红欲暮。”

[2]璧月词:南朝陈后主为宠姬所作艳歌。

[3]鹦鹉:指用鹦鹉螺(一种海螺)壳制作的酒杯。

[题解]此曲写作者在秋江上睹景思人,回忆当年的离别之情。前写离别时的场景:晚天秋水,落日衔山,扣写“秋江”;再由“朱唇”引出佳人;“犹记”使全曲过渡到“忆”。此句,化用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词意。末三句“鼎足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赵善庆一〇五对”点明题中的“别”:将凤钗一折为两,双方各执一股以为信物;满斟酒杯饯行话别;最终面临的却是棒打鸳鸯的离别事实。全曲词采华赡,感情深婉,韵致曲折,风格清雅,作者的“忆别”思绪与怅惘之感,给读者以相当的感染力。

山坡羊长安怀古骊山横岫[1],渭水环秀[2],山河百二还如旧[3]。狐兔悲[4],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5],唐阙汉陵何处有[6]?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注释][1]骊山:山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古代骊戎居之,故名“骊山”。又名“蓝田山”。相传周幽王即死于此山下,山北有秦始皇墓。山西北麓有温泉。唐时环山建造宫殿,为避暑胜地。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会昌山;七载,改称昭应山。俗仍称之骊山。岫(xiù秀):山峰。

[2]渭水:水名,又称渭河。黄河主要支流之一。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河渠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原句言,渭水环绕着长安,使之显得更加秀丽。

[3]山河百二:参见马致远[双调·蟾宫曲]《叹世》。

[4]狐兔悲:言古都长安已满目荒凉,就连狐狸、野兔都感到悲哀。

[5]秦宫隋苑:即秦隋的宫苑。苑,古代用以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以之指帝王的花园。徒,白白地,空。

[6]唐阙汉陵:承上句言,历朝历代煊赫一时、富丽堂皇的建筑都已化为乌有。李白《忆秦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马致远[双调·夜行船]套:“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题解]此曲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同曲同工,但兴亡之感止于功业如梦而已。

秦、隋曰“遗臭”,因其帝王昏暴。此曲以山河起,以山河结,结构严谨,格调苍凉。

落梅风江楼晚眺枫枯叶,柳瘦丝,夕阳闲画栏十二[1]。望晴空莹然如片纸[2],一行雁一行愁字。

[注释][1]画栏:有彩绘和雕饰的栏干。

[2]莹然:洁白。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赵善庆一〇六[题解]曲中这位登上江楼晚眺的人,一定有着满怀愁绪,要不,怎会“以我观物,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呢?起篇三句写愁人眼中之景,他看到的是枯萎的枫叶、纤瘦的柳丝和夕阳下那空寂的画楼。“枫枯”、“柳瘦”、“夕阳”这一连串意象,不仅构成一派萧索的景象,更强化了登楼人的愁怀。雁在空中成“一行愁字”,分外醒目,悲秋伤寂的落寞之感也就更加惊心。全曲前三句摹写静止的画面,紧扣题中的“江楼”;后两句描述动态的画面,映合题目中的“晚眺”之意,章法严谨。整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水仙子渡瓜洲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凋红穗秋[1],堤柳绿减长条瘦[2]。系行人来去愁[3],别离情今古悠悠。南徐城下[4],西津渡口,北固山头[5]。

[注释][1]风蓼:风中的蓼蓝;蓼蓝为草名。

[2]长条:长长的柳枝。

[3]系:系住。

[4]南徐:今江苏镇江一带,南朝刘宋时称南徐州。

[5]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

[题解]京口、瓜洲一水之隔,南来北往的人必在此渡江,在古代,渡口是一个充满了离情别绪的场所。作者在秋天来到瓜洲渡口,触目所见,一派萧索的景象:莲花像锦锻一般的花瓣全脱落了,只剩下枯叶莲蓬;蓼草在秋风中也变得凋零萎黄;堤柳叶片脱落,使长长的柳丝变得更瘦削了。渡口边南来北往的人行色匆匆,一脸愁绪,那长长的柳丝仿佛要把行旅之人的愁绪系住一般。从古到今,在这南徐城下,北固山麓的西津渡口,天天都在演绎着人间的别离之情。而作者正是在这时间与空间纵横交叉的坐标中,选择了抒写的正确定位。

马谦斋马谦斋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从他自己写的“辞却公衙,别了京华,甘分老农家”(《越调·柳营曲·太平即事》)来看,曾辞官归隐。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首。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马谦斋一〇七柳营曲[1]叹世手自搓,剑频磨[2],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3],失志困衡窝[4]。有声名谁识廉颇[5]?广才学不用萧何[6]。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7]。今日个,平地起风波[8]。

[注释][1]柳营曲:曲牌,又名寨儿令。

[2]剑频磨:喻胸怀壮志,准备大显身手。贾岛《述剑》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3]“青镜”二句:言对镜自照,发觉两鬓已斑白。青镜:青铜镜。摩挲:抚摩。蹉跎:虚度光阴。

[4]衡窝:隐者居住的简陋房屋。

[5]廉颇:战国时赵国的良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用其词意。

[6]萧何:汉高祖的开国元勋。

[7]山阿:大的山谷。

[8]风波:借指仕途的凶险。辛弃疾《鹧鸪天·送人》:“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题解]这首小令慨叹入仕之难及仕途险恶。全曲按时间顺序先写青年时期,以磨剑搓手喻勤学苦练、跃跃欲试,希冀有朝一日能谋取功名;接着写求仕未遂,慨叹自己虚掷光阴,老之将至而一事无成;作者以廉颇、萧何的典故,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至于那些已功成名就的人,有不少还要“急急”“忙忙”地“逃”“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祸生不测,平地里会起风波,宦途十分险恶。全曲夹叙夹议,形象地概括了读书人在元代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难抒抱负的不幸遭际,并以冷峻精警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的现象,把宦海沉浮、仕途险恶的感受描摹得十分深刻、十分形象。

沉醉东风自悟取富贵青蝇竞血[1],进功名白蚁争穴[2]。虎狼丛甚日休[3],是非海何时彻[4]?人我场慢争优劣[5],免使傍人做话说。咫尺韶华去也[6]!

[注释][1]青蝇竞血:像苍蝇一样争着去吮血。

[2]白蚁争穴: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言槐安国与檀萝国为了争夺蚁穴,大动干戈,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马谦斋一〇八伏尸无数。

[3]虎狼丛:比喻残暴贪婪的官场。

[4]“是非海”句:喻人世间的是非纠纷没完没了。

[5]“人我场”:指相互排挤、竞争的尘世。

[6]傍人:即“旁人”。咫尺韶华:言光阴短暂。咫:长度名,周制八寸。韶华:指美好的时光。

[题解]此曲鞭挞官场丑态,痛快淋漓,接连使用对句、排句和比喻手法,体现了元曲的“豪辣灏烂”本色。结句归结到洁身自好,亦是愤激之辞。原作二首,据另一首“归去来长安路险”和本首“免使傍人做话说”句,当是辞官前不久之作。

水仙子咏竹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渭川风雨清吟枕,花开时有凤寻[1]。文湖州是个知音[2]。春日临风醉,秋宵对月吟[3],舞闲阶碎影筛金。

[注释][1]“花开”句:当它开花结果时就会引来凤凰。相传凤凰为百鸟之王,“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见《庄子·秋水》。

[2]文湖州:宋代画家文同,字与可,做过湖州太守,擅长画竹。苏轼说他“先得成竹于胸中”。

[3]“春日”三句:都是描摹竹的不同形态的。意思是说,它们在春风中像醉酒似的摇曳不定,秋夜里则枝叶瑟瑟作响,有似诗人吟唱,竹影投在空寂的庭阶上,叶影间闪动着月光,就像筛金一样。

[题解]这是支咏竹的曲,写了竹子坚贞高节的气质,实际上也是作者自身追求和向往的表达,精神的寄托。

就艺术表达来说,曲文抓住了竹子外在形态和生长的独特性格,赋予人格,自然而妥贴。结尾三句写得尤其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秋芰荷衰翠影稀[1],豆花凉雨声催。谁家砧杵捣寒衣[2],万物皆秋意。燕归,雁飞,霜染芙蓉醉[3]。长江万里鲈正肥,漫忆家乡味[4]。啸月吟情[5],凌云豪气[6],岂当怀宋玉悲[7]?赏风光帝里[8],贺恩波凤池[9],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马谦斋一〇九喜生在唐虞世[10]。

香山叠翠[11],红叶西风衬马蹄。重阳佳致[12],千金曾费。黄橙绿醅[13],烂醉登高会。

[注释][1]芰荷:芰(jì技),菱角。两角者为菱,四角者为芰。芰荷,这里指出水的荷叶。

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谁家砧杵捣寒衣:砧杵(zhēnchǔ真楚),捣衣石和棒槌。入秋之后,家家要准备寒衣。而捣衣之工具和声音最能引起征夫、思妇感伤的情怀。《乐府诗集》卷四四《子夜四时歌·秋歌》之一:“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诗:“千家砧杵共秋声。”

[3]芙蓉:荷花。

[4]长江万里鲈正肥,漫忆家乡味:见姚燧[中吕·醉高歌]《感怀》注[4]。

[5]啸月:啸,嘬口出声。《诗·国风·召南·江有汜(sì四)》:“其啸也歌。”和“吟”字对举。喻闲适的心情。

[6]凌云:高出云端的,极高的。在此指豪放的气概。唐·崔珏(jué决)《哭李商隐》

(其二):“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7]宋玉悲:典出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冯子振[正宫·鹦鹉曲]《城南秋思》:“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

[8]帝里:帝王所居之所,在此代指京城。

[9]贺恩波风池:贺,疑当作“荷”。荷,承受的意思。凤池,即凤凰池,魏晋时代的中书省所在地,掌管机要,临近圣上,故称之为“凤凰池”。唐·贾至《早朝》诗:“共沐恩波风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原句是说,在凤池上承受皇帝的恩宠。

[10]唐虞世:古史言陶唐氏(尧)和有虞氏(舜),皆以揖让有天下,以唐虞时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11]香山:在北京市西北,为西山山岭之一。其处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从金元以来,一直为京师豪门贵族重阳登高之名胜地区,也是京郊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12]重阳佳致:重阳,即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农历的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节。

人们喜欢在这一天登高宴会。曹丕《九日与钟繇(yáo同“谣”)书》:“岁月往来,忽忽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看作“重阳佳致”的最好解释。盂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3]醅(pēi呸):没有过滤的酒,在此即代指酒。

[题解]这支曲子写的是秋日的生活,并没有悲秋伤逝之意。[快活三]写秋景,以下写生活,均生机盎然,极有佳致。又选词精当,异彩纷呈。全套曲只有四处用衬字,且全是实词,加长了句子,使语言典雅工丽。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马谦斋一一〇水仙子贺文卿觱篥薛阳霜夜楚江秋[1],太乙西风莲叶舟[2],贺郎近日都参透。占中原第一流,尽压绝前代箜篌[3]。起赤壁矶边恨[4],感铜驼陌上愁[5]。名满皇州[6]。

[注释][1]薛阳:即薛阳陶,唐时以觱篥(bìlì)的奏技名闻天下。

[2]太乙:即终南山。

[3]箜篌(kōnghóu):古代弦乐器,像瑟而较小。

[4]赤壁:用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典。

[5]铜驼:用陆机《洛阳记》“铜驼陌上集少年”典。

[6]皇州:京城。

[题解]觱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此曲是写给当时一位擅长吹奏这种乐器的音乐家的。前半篇写贺郎既得到前代觱篥演奏名家技艺的精髓,又能参悟道家精神洒脱旷放的真谛,这使他的演奏技艺更加炉火纯青,自成一格。后半篇写贺郎的演奏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那凄厉悲凉的乐声使听者牵愁起恨。全曲借助了前代的掌故,使有限的篇幅蕴含了较为深广的寓托,同时又酿造出清旷、悲伤的氛围,这种构思和运笔,十分传神。

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1]夏恰帘前社燕忙[2],正枝头楚梅黄[3]。当空畏日炽炎光[4],杨柳阴迷深巷。

北堂、草堂[5],人在羲皇上[6]。亭台潇洒近池塘[7],睡足思新酿[8]。

竹影横斜,荷香飘荡[9],一襟满意凉。醉乡,艳妆[10],《水调》谁家唱[11]?

红尘千丈[12],岂羡功名纸半张[13]?渔樵闲访[14],先生豪放。诗狂酒狂,志不在凌烟上[15]。

[注释][1]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中吕]带过曲。[快活三]既可带[朝天子]一调,又可带[朝天子]、[四换头]两调,又可带[朝天子]、[四边静]两调,然不宜单独作小令用。

其句式为:五五七五,凡四句四韵。四边静,除入[中吕]外,又入[正宫]与[双调],可与[快活三]、[朝天子]合为带过曲,而无有独用者。其句式为:四七、四四、四五,共六句六韵。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马谦斋一一一[2]恰:正,恰好,正是。与下句的“正”字相对举。社燕:燕子为候鸟,“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参见乔吉[中吕·山坡羊]《燕子》。故而人们称它为“社燕”。唐·韩《玩水禽》:“依倚雕梁轻社燕,抑扬金距笑晨鸡。”

[3]楚梅黄:楚地的梅子发黄。在此指江南一带梅子成熟。梅子,立夏后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江南初夏,气候湿润多雨,适当黄梅成熟,俗称此时为梅天。

[4]畏日:夏季之日。《左传》文公十七年:“酆(fēng封)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云:“冬日可爱,夏日可畏。”炽(chì赤)炎光:形容夏日之阳光如燃烧的火一般,旺盛而猛烈。

[5]北堂、草堂:北堂,古代居室在房的北边的叫北堂,为妇女盥洗处。《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注》:“北堂,房中半以北。”这里指家居。草堂,旧时文人避世归隐,多名其所居为“草堂”。

[6]人在羲皇上:言家居、隐居皆是古朴自然的生活,就像伏羲时代以上的人那样。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辛弃疾《鹧鸪(zhègū这姑)天》词:“自是羲皇以上人。”

[7]潇洒:原指人清高脱俗。李白《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这里有高出世外,远离尘网的意思。

[8]酿(niàng):酿造,酝酿。

[9]竹影横斜,荷香飘荡:此句从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脱胎出来。

[10]醉乡:神志不清的醉中境界。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聂夷中《饮酒乐》:“安得阮步兵,同人醉乡游。”

[11]水调:曲调名。杜牧《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注》:“炀帝开汴渠成,自作水调。”按,水调及新水调,并商调曲,唐曲凡十一叠,前五叠为歌,后六叠为入破,其歌第五叠五言,声调最为怨切,故白居易诗云:“五言一遍最殷勤。”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12]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繁华热闹。

[13]功名:见薛昂夫[正宫·塞鸿秋]。

[14]渔樵:渔夫和樵夫,打渔人和砍柴人。

[15]凌烟:即“凌烟阁”的省称。参见刘敏中[正宫·黑漆弩]《村居遣兴》注[4]。

[题解]马谦斋[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共四首,分写四时景色,据曲意来看,当是作者在京都为官时所做,反映了豪门文人的生活,其中只此曲流露出厌弃功名的情绪。此曲写夏日文人的闲适生活,景物幽雅,一片惬意。[四边静]曲转而抒情,超逸而不带愤激之气,与他的后期作品不同。

张可久张可久(1271?-1348后)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平生仕宦并不通达,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二只以路吏转首领官,又曾为桐庐典史。作曲不写杂剧,专攻散曲。敬称马致远为先辈,多与卢挚、贯云石等人唱和。内容多为山水风光及放佚情怀,曲词清丽,华而不艳。涵虚子评为“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李开先以为,散曲之有乔张(乔吉、张可久),“犹诗家之有李杜”。曲集有《小山乐府》六卷。今存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篇。是作品传世最多的元散曲作家。

人月圆[1]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2]倦天涯。孔林乔木[3],吴宫蔓草[4],楚庙寒鸦[5]。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6]。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释][1]人月圆:曲牌,又叫青衫湿,来自词牌。

[2]诗眼:指诗人的观察力。

[3]孔林:孔丘的墓地,在山东曲阜市郊。

[4]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也可指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殿。李白《乌栖曲》:“始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5]楚庙寒鸦:楚国的祖庙里,只有几只寒鸦在飞鸣。

[6]投老:到老,垂老。

[题解]这是作者晚年告老归山、隐居村野时的作品,抒发了看破荣华富贵,厌倦了兴亡争逐,宁可在山中过悠闲自在生活的情感。上半片写对世事的厌烦,以孔圣、吴宫、楚庙都淹没在乔木蔓草之中,只有乌鸦出没的凄凉图景,说尽了功名、尊荣、霸业等的空幻难凭。下半片写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又以茅屋藏书、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等生活图景活画出山中人的自适和惬意。意象典型,前后对照,情寓景中。

醉太平[1]人皆嫌命窘[2],谁不见钱亲?水晶环[3]入面糊盆[4],才沾粘便滚[5]。

文章糊了盛钱囤[6],门庭改做迷魂阵[7]。清廉贬入睡馄饨[8],葫芦提倒稳[9]!

[注释][1]醉太平:曲牌。

[2]命窘:命运艰难困苦。

[3]水晶环:比喻清白无瑕、光明纯洁的人。

[4]面糊盆:比喻浑浊不清的环境,此处指名利是非场。

[5]才沾粘便滚:沾粘,指沾染;滚,有“滚在一起”的意思。这两句说,原本清白无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三瑕、光明纯洁的人,只要掉进升官发财的陷阱,很容易便滚在一起,同流合污了。

[6]盛钱囤:储钱库。这句指写文章都为升官发财了。

[7]迷魂阵:比喻昧良心坑害人的陷阱。

[8]睡馄饨:躺着的馄饨,喻软弱站不起来。这句说,如果你清廉,就会被打倒在地,让你站不起身,直不起腰来。

[9]葫芦提:糊涂。这句说,如果你装糊涂,什么事都装着不知,反倒安稳无事。

[题解]这首小令揭露了封建官场上金钱利禄可怕的腐蚀作用。它指出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往往受金钱的诱引,一头栽进财利这个大染缸,把读书修身、齐家治国的高尚清雅全熏得一片污黑。在这种情况下,堂堂官府便成了诱人害人的魔窟,清廉正直的人反倒成了昏聩糊涂的呆子,黑白颠倒,是非莫辨。清醒者也只有假装糊涂才能混日子。

曲文运用老百姓常见常用的器皿什物作比喻,使用民间俗话表述政治主题,显得风趣活泼、也充满了亲切可感的生活气息。

人月圆客垂虹三高祠下天如镜[1],山色浸空[2]。莼羹张翰[3],渔舟范蠡[4],茶灶龟蒙[5]。故人何在[6],前程那里,心事谁同[7]?黄花庭院[8],青灯夜雨[9],白发秋风。

[注释][1]三高祠: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垂虹桥东,为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而建,三人皆为吴县的高士。

[2]山色浸空:浸,渗透。空,朦胧迷茫,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liànyàn练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句即从此化用而来。

[3]莼羹张翰:见马谦斋[中吕·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秋》。

[4]渔舟范蠡:见乔吉[双调·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5]茶灶龟蒙:龟蒙,即陆龟蒙,晚唐着名诗人。隐居松江甫里。据《新唐书·隐逸传》载:“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不乘马,开舟设蓬席,赍(jī击)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时谓江湖散人。”他自号曰“天随子”。姜夔《三高祠》诗:“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6]故人:昔人,旧时的人。

[7]心事:志向,理想。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择云。”

[8]黄花庭院:栽满菊花的庭院。以黄花衬人之愁绪。

[9]青灯夜雨:言青油灯下,孤影相伴,听到深夜雨声,更令人凄苦难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题解]这首小令句法特别讲究,除起篇两句为散句外,其余均为对仗,且连续三组“鼎足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四对”。前半阕扣住题中的“垂虹”,写当地名胜“三高祠”,分用三典,在缅怀前贤的思绪中弥漫着作者的思乡情怀;紧接着对“故人”、“前程”、“心事”连发三问,反映了作者凄惶的心态;最后并置三景,概括了自己客况中的凄凉情景。全曲三组对仗,工稳而不雷同,整饬凝炼,气象苍古,意境浑然。

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1],战火曾烧赤壁山[2],将军空老玉门关[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4]。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1]美人自刎乌江岸:美人,指虞姬,项羽的宠姬。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zhuī追),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自刎而死。项羽突出重围后,被汉军追杀,逃至乌江岸,亦自刎身亡。

[2]战火曾烧赤壁山:见阿鲁威[双调·折桂令]《失题》。

[3]将军空老玉门关:将军,指东汉时的班超。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为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后汉书·班超传》云,班超屡次出使西域,并率领军队长期戍守在西域边地,官封定远侯。后年老思归,乃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4]生民涂炭:生民,指老百姓。涂,指泥污。炭,指火。涂炭,喻指困苦如陷泥污、炭火之中。本句极言百姓生活之困苦。《尚书·仲虺(huī灰)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孔安国《传》:“民之危险,有若陷泥坠火。”

[题解]本曲前三句连用三典,叹息历史人物、英雄豪杰,表面上看不相连属,但实际上以“伤心秦汉,生民涂炭”作绾,表达了类似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思想。加之结尾的“读书人一声长叹!”真是千古的一叹,沉郁顿挫,惊心动魄。

就艺术上说,这首曲与作者一般的曲子偏于典雅不同,写得非常口语化,尤其是结句的“读书人一声长叹”,完全是口语,在诗词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体现出曲的本色。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1]梅花浑似真真面[2],留我倚阑干[3]。雪晴天气,松腰玉瘦[4],泉眼冰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五寒[5]。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6]。老僧同醉,残碑休打[7],宝剑羞看[8]。

[注释][1]虎丘:山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阊门外,一名海涌山。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三日而有虎踞其上,故名。此处泉石幽胜,上有塔,登眺则全城在目,乃苏州之名胜。

[2]浑似:完全似,简直像。真真:画中的美女。《太平广记》卷二八六“画工”:“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渭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领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呼之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领事箕帚。’终岁,生一儿。年二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

其夕遗(wèi为,赠送)颜剑。剑才及颜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之名。既不夺君领,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癛(xì同“隙”)上软障。呕出先所饮百家彩灰酒。睹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画焉。”又,虎丘有唐代妓女真娘的墓。

[3]留我倚阑干:阑干,即栏杆。梅花太美,令我倚栏观望,留恋忘返。

[4]松腰玉瘦:因为雪晴,原先松树上的积雪渐渐消融,故称“松腰玉瘦”。

[5]泉眼冰寒:泉眼,泉、井的一道称为一眼。泉眼还处在冰封状态。

[6]一丘黄土,千古青山:此是作者抒发游虎丘阖闾墓的感慨。青山千古不变,然而当年的吴王,却只剩下一丘黄土了。

[7]残碑休打:残碑,断残之碑。打,拓碑文。拓碑叫打碑。

[8]宝剑羞看:羞于去看那象征着英雄一世、事业辉煌的宝剑。按,《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王阖闾有于将、莫邪、湛卢等宝剑。此处暗用其典。

[题解]本曲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所感,所叹,脉络清晰,章法谨严。

曲子的前五句写虎丘的动人景色:梅、雪、松、泉,描绘出一派冰清玉洁的虎丘胜景。六、七、八句抒发人世沧桑、兴亡遗恨:一切吒咤风云的业绩都成了一丘黄土了,只有青山不老,千古永在。最后三句写作者自身的感慨,流露出失意而消沉的心态。

总起来看,这首曲子融写景、怀古、伤今于一体,由写景而怀古,由怀古而伤今,寄托了兴亡之恨,也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心怀。

折桂令九日[1]对青山强整乌纱[2],归雁横秋[3],倦客思家[4]。翠袖殷勤[5],金杯错落[6],玉手琵琶[7]。人老去西风白发[8],蝶愁来明日黄花[9]。回首天涯[10],一抹斜阳,数点寒鸦[11]。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六[注释][1]九日:指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这天登高的习俗。

[2]对青山强整乌纱:乌纱,帽子,在唐以前为官员所戴,自唐后逐渐流于民间,不分尊卑贵贱,皆可戴。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好乌纱帽。这里暗用晋代孟嘉于重阳游龙山落帽的典故,详见马致远[双调·拔不断]《归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老夫悲秋强自觉,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3]归雁横秋:赵嘏(jiǎ,又念gǔ)《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

[4]倦客:厌倦于异乡久居之人。

[5]翠袖殷勤:翠袖,年轻女子的装束,这里代指侍女、妓女。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癝(wèn问)英雄泪!”殷勤,热情而周到,或解作情意深厚而恳切。晏几道《鹧鸪(zhègū这估)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6]金杯:金属的酒杯。错落:指交错缤纷的样子。班固《西都赋》:“隋侯明月,错落其间。”

[7]玉手琵琶:美女用那洁白如玉的手弹奏着琵琶。此处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故事。

[8]西风:秋风。西风白发,作者[黄钟·人月圆]《客垂虹》:“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9]蝶愁来明日黄花:来,语助词,无实义。明日黄花,谓花事已过,花谢在即,喻指过时的事物。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10]天涯:天边。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此用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句意,写凄凉冷落之景。

[题解]这首曲子写重阳佳节,倦客思家,同时又寄予了对人生的感怀和慨叹。结尾点染出一派凄清的气氛,不仅有助于表达思家的愁绪,而且也加重了寻找人生“家园”的苍茫悲凉之感。

在艺术上,这首曲子化用了不少前人诗文典故,却一点不露痕迹,显示出文人散曲的功力。

凭阑人江夜江水澄澄江月明[1],江上何人瘪玉筝[2]?隔江和泪听[3],满江长叹声[4]。

[注释][1]江水澄澄江月明:澄澄,在此形容水清澈明净的样子。明净的江水在明亮的月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七光辉映下显得更加清澈。

[2]江上何人瘪玉筝:瘪(chōu抽),用五指弹奏、拨弄。筝(zhēng争),一种拨弦而发音的横卧式乐器,元代是十三弦,现在增至十六弦。玉筝,精美的筝。江上是什么人在弹玉筝呢?

[3]和泪:即含着泪水。

[4]满江长叹声:此谓玉筝之声触人心怀,感人至深,以致引起了无穷无尽的叹息之声。

[题解]这首小令写月夜江上筝声的动人,意境非常像唐人的绝句,但语言明白如话,不失曲的特色。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记载,歌唱艺术家蒋康之曾经在“彭蠡之南”夜唱“江水澄澄江月明”,“湖上之民,莫不拥衾而听,推窗出户是听者,杂合于岸。少焉,满江如有长叹之声。自此声誉愈远矣。”由此可见这首小曲感人的力量和流传的情况。

卖花声客况十年落魄江滨客[1],几度雷轰荐福碑[2],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3],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4]。

[注释][1]十年落魄江滨客:落魄(pò破,又读tuò拓),指穷困失意,不得志。这句话是说自己很多年来潦倒失意,漂泊江湖。

[2]几度雷轰荐福碑:江西饶州有荐福山,其处有唐·欧阳询所写之《荐福寺碑》碑文,拓本其贵。据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载:“范文正公(范仲淹)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正礼之。书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盛行欧阳率更书,《荐福碑》墨本值千钱。文正为具纸墨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后世多用“雷轰荐福碑”的典故来喻指命运不佳。

[3]淮阴年少:指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据说该地现有韩信墓、韩信城等古迹。

[4]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韩信初属项羽,“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于是王欲召信拜之。(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题解]本曲前三句写自己流落江湖的困窘与落魄,后三句以对汉代名将韩信的追忆来表达自己的壮志胸怀。全曲充满了生不逢时的悲哀,表达了建功立业愿望。

本曲艺术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以“十年落魄”对比“淮阴年少”;“雷轰荐福碑”对比“灭楚为帅”;“暗伤怀”对比“气昂昂”等。通过对比,使正反两方面都显得更加鲜明,有利于表现主题。二是含蓄委婉。尤其是后三句,仅仅是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八追忆了韩信的业绩,并未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其豪情壮志却已暗寓其间,使读者分明有所感。由于有这样两方面的特点,使本曲篇幅虽短,但却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不失为一篇好作品。

普天乐秋怀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1]。青天蜀道难[2],红叶吴江冷[3]。两字功名频看镜[4],不饶人白发星星[5]。钓鱼子陵[6],思莼季鹰[7],笑我飘零[8]。

[注释][1]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西风,秋风。驿马,古时驿站里的备马,专为传递公文书信者用。西风驿马,指白日在秋风中奔波劳碌。落月书灯,指月亮下去了,自己仍对着孤灯苦读。

[2]青天蜀道难: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形容路途艰难险阻。

这里喻指功名之难。

[3]红叶吴江冷:吴江,今江苏省南,西临太湖。据《新唐书·崔信明传》:“郑世翼遇信明于江中,谓之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之句,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此处化用崔信明诗意,极言自己漂泊之凄凉冷落。

[4]两字功名频看镜:意谓功业未就而身已衰老。化用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5]不饶人白发星星:化用杜牧《送隐者一绝》:“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句意。

[6]钓鱼子陵:见鲜于必仁[越调·寨儿令]。

[7]思莼季鹰:见马谦斋[中吕·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秋》。

[8]飘零:飘泊、孤零,谓人生失意。杜甫《不见》诗言李白云:“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题解]这首曲子是作者自觉岁月销磨而功名难遂的感慨。曲子一起首就提出问题:“为谁忙?”也就是人们常说“为谁辛苦为谁忙”的意思。然后回答:“莫非命。”一切都已命中注定。接下去,作者以六个句子写了自己的奔波忙碌和刻苦用心,自己老之将至而功名未遂的苦衷。最后,作者以严子陵和季鹰“笑我飘零”而进行自嘲,实际上流露的是“不如归去”的隐退心曲。

读完全曲,一个颇具才华,志向远大而终于无所成就,落拓飘零的作者自我形象已生动地浮现在读者面前。从作者一生只做过小官吏的情况来看,与这个形象也是相符的。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一九折桂令西陵送别[1]画船儿载不起离愁[2],人到西陵,恨满东州[3]。懒上归鞍,慵开泪眼[4],怕倚层楼[5]。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6];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7]。烟水悠悠[8],有句相酬,无计相留[9]。

[注释][1]西陵送别:西陵,湖名,在今浙江省萧山县西。有西陵镇,濒临运河,乃水陆要冲,吴越时叫西兴侯。西陵送别,即指在西陵给友人送别。

[2]画船儿载不起离愁:画船,雕饰华丽的船。此句极言离别给人带来的愁怨之重,就连那友人乘坐的画船儿也载不起。化用李清照《武陵春》词意:“只恐双溪舴艋(zéměng责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3]人到西陵,恨满东州:东州,即绍兴。古称东扬州,隋改吴州,唐宋改为越州。

越州在浙东,故称“东州”。句意:西陵送别,而离别之恨一直铺到友人的目的地东州,极言离恨之深重。

[4]慵开泪眼:慵(yōng庸),困倦,懒的神态。懒得睁开泪眼。

[5]怕倚层楼: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癠洲。”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可称都是“怕倚层楼”的独特感情。

[6]管送别依依岸柳:管送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柳成了别离的象征。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刘禹锡《杨柳枝》词: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7]会忘机泛泛沙鸥:会,定会。忘机,忘却机心。机心,算计、心计。泛,游荡。忘却机心的沙鸥定会在水中悠悠荡荡。辛弃疾《哨遍》:“看一时鱼鸟忘情喜,会我已忘机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视。”刘时中[四块玉]:“樽前更有忘机友:波上鸥,花底鸠,湖畔柳。”

[8]烟水悠悠:烟,指水面上笼罩的雾气。悠悠,不断。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有句相酬,无计相留:相酬,古时的习俗,写诗文以作为酬答。这句话是说,我只有送别的诗句相酬答,而没有办法挽留住你。

[题解]这首散曲抒发离愁别恨,情感真挚。中间四句扇面对:“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对得工稳自然,融情于景,尤其具有艺术感染力。此外,这首曲子虽然化用了不少前人诗句,但均用得妥贴自然,不露痕迹,这也见出文人派散曲作家的特色。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张可久一二〇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1]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2]。江中斩蛟[3],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4]。

[注释][1]作者和马致远[庆东原],总计九首,这是第五首。马致远原作今已失传。因为作者约小于马二十岁,故称之为先辈。

[2]穷通:穷,困顿、失意;通,显达、得志。较:计较,算计。

[3]蛟:蛟龙。斩蛟暗用晋周处之典。苏轼《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离)妇。”

[4]闲人:指世俗平庸之人。

[题解]这首曲子通过塑造一个文武双全,性情豪放旷达,不计较穷通得失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慕和追求。曲子虽然篇幅短小,但语势奔放,节奏明快,与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任昱任昱元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字则明,四明(今浙江省鄞县)人。与散曲家张可久、曹明善等同时,并多有交往,然事迹不详。少时喜欢狎游,写有很多小曲,在歌妓间传唱。晚年锐志读书,擅长七言诗,尤工散曲。散曲作品今存小令五十九首,皆见于《乐府群珠》;套数[南吕·一枝花]一套,见《太平乐府》。《全元散曲》一并收录之。《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150人之中。

清江引钱塘怀古吴山越山山下水[1],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2],山雨兴亡泪[3],沙鸥笑人闲未得[4]。

[注释][1]吴山越山:吴山,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高约一百米,有名胜“飞来石”、“巫山十二峰”等。也指钱塘江北岸一带的山。越山,指浙江绍兴市以北钱塘江南岸一带的山。因古时分属吴国和越国,故称。宋·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任昱一二一[2]江流今古愁:李白《宣州谢癙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意境相近。

[3]山雨兴亡泪:山雨,与上句“江流”对。“雨”在此作动词解,落雨,下雨。兴亡,偏义词,在此偏于“亡”。山中的落雨就像是因衰亡而洒下的泪水。

[4]沙鸥笑人闲未得:沙鸥,一种水鸟。这句是讲沙鸥以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而讥笑世俗之人的疲于奔波忙碌。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辛弃疾《水调歌头》词:“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此化用其意。

[题解]作者面对江、浙一带的山水,感慨万千,寄寓了故国之思和兴亡之感。三、四句说江流好像流不尽古今的愁怨,山雨似为历代的兴亡而伤心落泪。这对元代的社会现实来说,针对性是强烈的。结句说沙鸥自得其乐,而人反不能无拘无束,措辞深沉蕴藉,言近旨远。这首曲虽然题为《怀古》,实际上是作者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表露。

清江引题情桃源水流清似玉[1],长恨姻缘误。闲讴窈窕歌[2],总是相思句。怕随风化作春夜雨。

[注释][1]桃源:指桃源洞。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传为东汉时刘晨、阮肇迷路遇仙女处。

[2]窈窕歌:指《诗经》中之《关雎》篇,中有句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题解]从用典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来看,抒情主人公是一位青年男子。他深深地恋上了一个非常纯真而美丽的姑娘。“清似玉”的流水比喻她冰清玉洁,“桃源”暗示她多情,“长恨”句透露了青年男子未遂心愿,因而他朝夕相思,执意系结。曲眼是“化春雨”一句,它是抒情的高潮,也是他纯真爱情的集中展示:即使求之不得也罢,只要她如一股清水长在眼前就好,千万别化作春雨飞洒消失!曲词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而又有所变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是一首炽烈而又痛苦的恋歌。

上小楼[1]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2]。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3]。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4]。任年年落花飞絮[5]。

[注释][1]上小楼:曲牌,也入正宫。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任昱一二二[2]蓬莱:指隐居的地方。

[3]诸葛茅庐:诸葛亮年轻时隐居南阳,住茅屋,亲自耕种。陶令松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张翰莼鲈: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起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于是弃官回家。

[4]清风高度:清雅高洁的风度。

[5]任:任凭,不管。落花飞絮:喻世事变化。

[题解]此曲写隐士情怀。中间以鼎足对列三个古代隐士相比,末句写景,于清高中却有似水流年之感,婉而有致。而隐居的原因乃是仕途险恶,全身远害,所以以“妄图”“顺俗”中隐隐透露出愤慨不平之气,正是胡侍所谓“有用之才,一寓于声歌之末,以抒其抑郁感慨之怀”(《真珠船》)。

沉醉东风信笔有待江山信美[1],无情岁月相催。东里来[2],西邻醉,听鱼樵讲些兴废[3]。依旧中原一布衣[4],更休想麒麟画里[5]。

[注释][1]有待江山信美:有待,指江山好像等待人的登临。杜甫《后游》诗:“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信美,确实很美,的确美。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

[2]东里来:东里,东边的邻里。与下句的“西邻”为对。“邻”、“里”互文。

[3]渔樵:渔夫和樵夫。打鱼人和砍柴人。兴废:兴衰之事。

[4]依旧中原一布衣:中原,中土,和边塞相对而言。布衣,平民,因平民穿布衣。

岑参《戏题关门》诗:“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道归。”马致远[金字经]“困杀中原一布衣”。

[5]休想:不要想,别想。麒麟画:画功臣像于麒麟阁中。

[题解]这首曲子抒发了年华易逝,功业无成的感慨。“依旧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画里”这两句流露出来的压抑、愤懑之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前面几首曲子赞颂田园隐居生活的内在秘密。

清江引题情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1]。高官鼎内鱼,小吏痴中兔[2],争似闭门闲看书[3]!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任昱一二三[注释][1]“南山”二句:言故乡田园已荒芜,应该赶紧归去。

[2]痴:捕兽的网。

[3]争似:怎比,怎能像。

[题解]这首曲子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善用典故。第一、二句化用了杨恽《报孙会宗书》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句意,自然不难体会,但“拂袖”二字又可令人联想到宋代李曾伯的诗句:“历阶而上公卿易,拂袖以归韦布然”(《送周痒仲大卿归江西》)。

开篇于用典中点出归隐之“情”,可谓入手擒题。中间两句依然用典。“鼎内鱼”出自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痴中兔”出自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昔如水上鸥,今如痴中兔。性命由他人,悲辛但枉顾。”在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是入仕者对宦途险恶、朝不保夕危机的共同感受。在元时,“鼎内鱼”、“痴中兔”的比喻就更有现实意义了。因而此曲的用典,很有一种“以故为新”的艺术效果。

红绣鞋重到吴门槐市歌阑酒散[1],枫桥雨晴秋残[2],旧题犹在画楼间[3]。泛湖赊看月[4],寻寺强登山[5],比陶朱心更懒[6]。

[注释][1]槐市:汉时长安城东的一个繁华市区,有槐树数百行,每到初一、十五集会此地。在此当指苏州的一个闹市区。阑:尽,完。

[2]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张继有《枫桥夜泊》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旧题:旧日的题诗、题词等。此处暗用唐·王播贫困时就食僧舍、饭后鸣钟的典故。

[4]赊(shē奢):言心期殷切的样子。韩疖(hànhóng)《酬程延秋夜即事》诗:“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5]寺:当指寒山寺,在枫桥附近,至今仍为苏州的游览胜地。

[6]陶朱:即指春秋时的范蠡。他在陶为朱公,后世因称之为“陶朱公”。

[题解]此曲原作二首,今选其一。作品写了作者重游吴门的过程。那已是秋天的傍晚,集市人散,雨晴月出,一片冷清景象。旧作虽在,人已暮年,功业未就,心念至此,不由得作者不“心懒”,对人生和社会都失去了希望。一个“赊”字,一个“强”字,对仗工稳,恰切地反映出作者哀伤无奈的心情。“赊月”,源自李白:“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二)“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回思“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

)的青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任昱一二四年时代,现在似乎是连风花雪月都已不属于自己了。此曲中作者的心情正同于李白。

金字经重到湖上碧水寺边寺[1],绿杨楼外楼[2],闲看青山云去留。鸥[3],飘飘随钓舟[4]。今非旧,对花一醉休[5]。

[注释][1]碧水:碧绿色的湖水。

[2]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3]鸥:鸟类的一科,多生活在海边、湖上,主要捕食鱼类,羽毛多为白色。

[4]钓舟:钓鱼船。

[5]对花一醉休:谓赏名花,饮美酒。休,语末助词,无义。

[题解]此曲之“湖”指西湖,任昱在此曾有多首作品。此曲通过对西湖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一种悠闲的心情,但是这却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不觉黯然神伤。至于是因为功业未就?还是因为青春不再?或物在人亡?已不得而知。只是山水的千年不变总会使人产生人生的伤感,所以此曲就能感人至深。

此曲格律与[金字经]正格大都吻合,只是末句多作“平平平仄平”,而此曲作“仄平仄仄平”,为元曲中罕见。

金字经秋宵宴坐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纹[1]。论[2],半生名利奔。

窥吟鬓[3],江清月近人[4]。

[注释][1]簟纹:簟(diàn甸),竹席。簟纹,竹席上的纹理。

[2]论:理论,评定,评论。

[3]窥:偷看。在此是不敢正视的意思。

[4]江清月近人:极言江水清澈,月映水中,就像和人离得更近了似的。盂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此沿用其句。

[题解]此曲自叹身世。首三句勾勒出一幅清冷的画面。中间点一句主题,末句又以景物象征情怀,由于已有身世之叹,所以此句之意不同于首三句,包容了更多的人生内容。此曲可谓以景写情,意在言外的佳作。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任昱一二五钱霖钱霖字子云,松江(今属上海)人。后弃俗为道士,更名抱素,号素庵。晚年居嘉兴,自号泰窝道人。作者词集《渔樵谱》、曲集《醉边余兴》,皆佚。现存小令四首,套数一套。

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院[1]。蛛丝挂柳棉[2],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注释][1]荼:即酴症花,蔷薇科,夏初开放。

[2]柳棉:即柳絮。

[题解]午睡醒来,珠帘半卷。但见院落中荼花竞相开放;蜘蛛网上挂着飞落的柳絮,燕子嘴上粘着花瓣。好一片初夏闲居的美景!末句流露出淡淡的惜春情绪,同时以声写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同致。

孙周卿孙周卿元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太平乐府》选其曲,注为“古邠人”,当是今陕西省邠县一带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则考其为古汴(今河南开封人),以为“邠”为“汴”误。从其散曲作品可知,他曾漫游江南,客居江西、湖南等。近人根据傅若金《绿窗遗稿序》:“故妻孙氏蕙兰,早失母,父周卿先生。”推断他即是这邠人的孙周卿。

傅若金为江西新喻人。周卿有[折桂令]《题琵琶亭》,他曾到过江西浔(巡)阳,将其女嫁与若金亦有可能。《全元散曲》依《太平乐府》收录其小令二十三首。内容多写朋友赠答、山居自乐等。《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150人之中。

水仙子山居自乐(四首之一)西风篱菊灿秋花[1],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2]。是山中宰相家[3],教儿孙自种桑麻[4]。亲眷至煨香芋[5],宾朋来煮嫩茶[6],富贵休夸。

[注释][1]西风:秋风。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孙周卿一二六[2]椽(chuán传):传也。相传次而布列的意思。见《释名·释宫室》。

[3]是山中宰相家:山中宰相,原指陶弘景,见马致远[双调·清江引]《野兴》(其二)。此处是作者自称,以示其自得其乐。

[4]教儿孙自种桑麻:桑麻,在此代指农事,农作物。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二):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本句从杨恽《报孙会宗书》“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点化而出。

[5]煨(wēi微):烹调法,用微火慢慢地煮。也指将生的食物放在带火的灰里使烧熟,本句当为此意。

[6]宾朋:宾客朋友。

[题解]这首曲子表现自得其乐的隐居情趣。前面几句描绘了一幅山村生活的风俗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两句展示了纯朴高雅的山居情调。最后一句“富贵休夸”,短短四个字,言简意赅,充满傲岸之气,且发人深思。

作者同类型的曲子还有好几首,从所写的内容来看,他大约也是一个仕途不得意而隐居的人。

水仙子山居自乐(四首之四)朝吟暮醉两相宜[1],花落花开总不知[2]。虚名嚼破无滋味[3],比闲人惹是非[4]。淡家私付与山妻[5],水碓里舂来米[6],山庄上线了鸡[7],事事休提[8]。

[注释][1]朝吟暮醉:朝,早晨。暮,傍晚。这里是互文修辞的运用。意谓整日里吟诗饮酒。宜,适宜,恰到好处。

[2]花开花落总不知:花开也好,花落也罢,总也不知道。这句是说,万事万物的兴衰成败,进退是非等,都漠不关心,听其自然。

[3]虚名嚼破无滋味:嚼破,咀嚼透,品味透。意思是如果看透了的话,名声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4]比闲人惹是非:没有必要像闲人那样去为了名声而招惹是非。

[5]淡家私:些微家产。山妻:古自称其妻的谦词。李白《赠范金卿》之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杜甫《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6]水碓(duì兑):利用水力舂米的器具。

[7]线了鸡:即阉了鸡。

[8]休提:休问,不用管。

[题解]此曲亦写隐居之乐,而愤世之慨与自叹身世之情却溢于言表。“不知”、“休提”,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孙周卿一二七失望之极。而对自食其力的山居生活,也似乎兴趣不大,这都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蟾宫曲自乐草团标[1]正对山凹,山竹炊粳[2],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3],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4],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释][1]草团标:元代俗语,即草房、茅棚。

[2]粳(jīng):稻的一种。

[3]山溜:山泉、山溪、冰敲月牙,喻水声清脆,好像敲击着新月形晶莹的冰块。

[4]“山色”句:是说山色本来就很美丽。元,同“原”。

[题解]古人写诗,在作法上都强调缘情体物。这首小令,在体察细致、描写精到方面,颇具特色。全曲句句写的都是山里的事物,例如:山民的茅舍、山凹、山竹、山水、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山云、山色、山景、山外、山下,都离不开一个“山”字。然而,又不仅仅限于写山,它主要通过山林之乐,抒发出对当时混浊的社会和世俗陋习的厌弃之情。开头三句分别写山民的住、吃、喝问题,描绘了他们的古朴生活。

四、五、六等三句“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继续写山民的生活。七、八、九、十四句,写出了美丽的山景,山泉、山溪的野趣和山云、林鸦的诗意。以上写的都是眼前之景。结句“山外晴霞,山下人家”,写到山外和山下,巧妙地抒发了作者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不难窥见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中间也掺杂了逃避现实的不健康情调。

水仙子舟中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1],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2],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3],一笑琅然[4]。

[注释][1]吹老:吹落。这句是比喻雪像吹落的梅花一样。

[2]诗豪:写诗的豪兴。这句是说诗情很浓,就像要与纷飞的大雪一争高下一样。

[3]缴缠:纠缠。

[4]琅然:笑声爽朗的样子。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孙周卿一二八[题解]写“舟中”的诗词曲作品,一般以写夏日月夜的较为常见,而这首曲子则是写冬天大雪纷飞下在洞庭湖舟中的情景。曲子开头两句写“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给人以常见的孤寂冷清之感。但以第三句把雪花比作梅花作为过渡,以下句子出乎读者意外,一扫前面的孤寂冷清之感,以诗豪与风雪,雪与风、诗与雪的争先、鏖战、缴缠,写出了一派生气与活力,结尾“一笑琅然”,更是豪兴不减。整首曲子的格调乐观向上,豪兴天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顾德润顾德润元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字君泽,一作均泽,道号九仙,一作九山。

松江(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约与钟嗣成同时,曾任杭州路吏,后迁平江。曾自刊《九山乐府》、《诗隐》二集,售于市肆。贾仲明“吊词”称:“君泽德润住云间,路吏杭州称九仙,迁平江首领驱公案,乐府共诗集开板刊,售文籍市肆停安。情恬淡,心懒坦,九仙在尘环。”与钱惟善、朱曦颜相交,年辈亦相若。钱惟善称赞他是“风流见逸才”,“歌章大雅声”(《送顾君泽移平江》);朱曦颜称赞他是:“谑浪笑傲,睨世而不废啸歌者”(《顾君泽赞》)。《录鬼簿》列他入“方今才人相知者。”散曲今存小令八首、套数二套,俱见《太平乐府》。《全元散曲》一并收录。《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雪中乔木”。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述怀蛛丝满甑尘生釜[1],浩然气尚吞吴[2]。并州每恨无亲故[3]。三匝乌[4],千里驹[5],中原鹿[6]。

走遍长途,反下乔木[7]。若立朝班,乘骢马,驾高车[8]。常怀卞玉[9],敢引辛裾[10]。羞归去,休进取[11],任揶揄[12]。

暗投珠[13],叹无鱼[14]。十年窗下万言书,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苦下死工夫[15]。

[注释][1]蛛丝满甑尘生釜:这句用《后汉书·范冉传》的典故。范冉字史云,曾被任命为莱芜长,他不愿赴任,“推鹿车,载妻子”,“穷居自苦,言貌无改”,老百姓歌唱道:“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2]浩然气尚吞吴:浩然气,即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的正大刚直之气。吞吴,借用杜甫《八阵图》诗“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极言其气之盛。以上两句是借范冉自喻。

[3]并州每恨无亲故:化用唐刘皂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抒发游宦思乡之情。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顾德润一二九[4]三匝乌:借用曹操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表达漂泊不得其所的心情。

[5]千里驹:喻大有作为的人。

[6]中原鹿:喻竞争而奔走功名的人。

[7]反下乔木:用《诗经·小雅·伐木》诗句:“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人们通常的愿望是“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但现在的情况,是“走遍长途,反下乔木。”

[8]朝班:高级官员朝拜时的位次。这句与下面“乘骢马,驾高车”两句都是说在朝廷做官。

[9]常怀卞玉:楚人卞和曾为献玉而遭刖刑。这里作者引以喻自己怀才不遇。

[10]敢引辛裾:三国时辛毗敢于扯住魏文帝的衣裾而犯颜直谏。这里作者仍引以自喻。

[11]羞归去,休进取:既没有勇气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也不企望在仕途上有什么进取了。

[12]揶揄:嘲笑,捉弄。

[13]暗投珠:明珠暗投,指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中,喻怀才不遇。

[14]叹无鱼: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未受到重用。这里依然是引以自喻。

[15]十年窗下万言书:指自己也曾历经了寒窗十年苦读。以下几句连起来大意是说:不怨天,不尤人,只怪自己尚没有苦下死工夫。这当然是自嘲之语、愤激之辞了。

[注释]此曲写了文人进退两难的境地。作者倍受坎坷,沉抑下僚,而志气不灭,这就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追求理想,因此“羞归去”,对现实又失望,因此说“休进取。”最后寄希望于苦读。此曲不颓废而又感慨深沉,在元曲中亦属少见。

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1]旅中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2]。扁舟来往蒹葭岸[3],人憔悴云林又晚[4]。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5]。破清思晚砧鸣[6],断愁肠檐马韵[7],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一缄[8],回两字寄平安[9]。

[注释][1]醉高歌:属中吕宫曲牌之一。此曲又名[最高楼]、[醉高楼]。除独用外,可带[喜春来]、[摊破喜春来]、[红绣鞋]等曲。摊破喜春来:《中原音韵》[中吕]既收[喜春来]一调,又收[摊破喜春来]一调,可见二者不同。盖[喜春来]为本调,摊破乃用本调煞尾。此调不独用,惟与[醉高歌]合用为带过曲。

[2]回首难穷望眼:穷,尽。意谓回首向长安眺望,难以看到边际。

[3]蒹葭(jiānjiā兼加):蒹,荻苇;葭,芦苇。蒹葭,这里指芦苇。《诗经·秦风·蒹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顾德润一三〇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4]憔悴(qiáocuì乔脆):困顿、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的样子。

[5]囊底青蚨逐日悭:青蚨(fú扶),传说中虫名。钱的代称。悭(qiān牵),吝啬,这里是“缺少”、“减少”的意思。原句是说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

[6]破清思晚砧鸣:破,打破,打断。清思,清闲的思路。砧(zhēn真),捣衣石。晚砧鸣,黄昏时的捣衣声。句言黄昏时的捣衣之声打断了清闲的思路。

[7]檐马韵:屋檐下所挂铁片,风吹动而发声,旧称铁片为铁马。韵,和谐之声音、音节。句谓风吹动檐前铁马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马致远[寿阳曲]:“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铁,即檐间铁马。

[8]修一缄:缄(jiān肩),本指将信件封口,因以代指信件。句谓写一封信。

[9]回两字寄平安:《酉阳杂俎续集》十:“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这便是报平安的出处。岑参《逢入京使》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题解]这首曲子写旅途所感,通过旅途所见景物,表达作者的哀愁和生活上的拮据。曲子前半(醉高歌)写远景和大环境,勾画了一幅苍茫的长江黄昏图。曲子后半(摊破喜春来)写近景和身边环境,抒发作者的思乡情绪和失意落魄感。整首曲子情景相生,意境生动,很有表现力。

曹德曹德元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字明善。衢州(今浙江省衢县、常山一带)人。

曾做过衢州路吏、山东宪吏等小官。性耿直而超脱。元顺帝时,太师伯颜擅权,曹德任山东宪吏,时在都下,曾作[清江引]二首以讽之,并张贴于京城午门之上。伯颜怀恨,图形通缉,明善避祸于吴中僧舍数年。惠宗至元六年(1340),伯颜事败身死后,明善方复入京。曹德与马昂夫、任则明等相交,年辈亦相若。散曲作品今存小令十八首,皆见于《乐府群玉》,《全元散曲》一并收录。《录鬼簿》列他入“方今才人相知者”,说他“有乐府,华丽自然,不在小山下”。《太和正音谱》将其列入“词林英杰”150人中。

清江引(其一)长门柳丝千万结[1],风起花如雪[2]。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3],苦无多旧时枝叶也[4]。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曹德一三一(其二)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5]。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6],都不由凤城春作主[7]。

[注释][1]长门:本为汉宫殿名。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被禁闭在长门宫内。此用以代指伯颜专权的元京师。千万结:这里隐有愁肠百结的意思。

[2]风起花如雪:风起柳絮纷飞,如漫天飘舞的飞雪。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少年游·闰州作·代人寄远》:“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3]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攀折,折柳枝。古代习俗,朋友送别时折柳枝以相赠。

[4]苦无多旧时枝叶也: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或谓此句从周邦彦《兰陵王》“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语意点化而来,寓意更为深远。或云旧时枝叶,在此喻指朝廷中的旧臣。暗含有老臣无多,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的意思。或云暗指无辜受害者之多。

[5]伤心树:本指有着许多伤痕的树,这里暗喻皇后被迫害后的伤心。

[6]“行人”二句:行人、燕子暗指迫害皇后的伯颜及其党羽。

[7]都不由凤城春做主:凤城春指皇帝,凤城指京城。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善吹箫,凤降其城,所以称为丹凤城,后来便用凤城来泛指京城。这句与前两句连起来是说,长门柳丝被“行人”、“燕子”糟蹋,而“凤城春”却做不了主。暗指皇后被伯颜等人诬陷残害,元顺帝却做不了主。据《元史》记载,当“伯颜执皇后伯牙吾氏幽于别所”时,皇后大呼:“陛下救我!”而顺帝却无可奈何地顺着伯颜的口气回答说:“汝兄弟为逆,岂能相救耶!”

[题解]元末陶宗仪在《辍耕录》一书中记载曹德写这两首《清江引》的事由,说是因为伯颜专权,擅杀郯王彻彻都、南昌王贴木儿不花等人,曹德便写了这两首曲子张贴于京城午门以讽刺,所以伯颜下令通缉曹德。又据《元史》记载,元顺帝时的伯颜,因为拥戴顺帝有功而专权,皇后伯牙吾氏的亲属为此不满,发生争斗,伯颜杀尽皇后亲属,并幽禁皇后于冷宫,不久加以暗杀。所以,又有人认为曹德这两首小令是为伯颜残害皇后而作。从曲的内容,尤其是以“长门柳丝”为吟咏对象来看,说为皇后事而作似乎更妥贴一些。

以花木暗喻人事,这个传统自《诗经》就已开始。但其要求必须是语意双关,才能使读者既获得艺术享受,又能理解作者的真意。这两首小令以长门柳丝为吟咏对象,所咏内容很符合柳丝特性,而以“长门”、“凤城春”等字眼作为双关的线索,准确而自然。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也以把“长门柳丝”理解为暗喻皇后更为妥当。当然,无论把被迫害对象理解为皇后还是郯王和南昌王,有一点无容置疑的,就是,这两首小令都是借物喻人,讥刺伯颜专权的。在元散曲中,直接干预时政的作品可以说是寥若晨星,所以,这两首小令是值得重视的。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曹德一三二喜春来和则明韵[1]春云巧似山翁帽[2],古柳横为独木桥,风微尘软落红飘[3]。沙岸好,草色上罗袍。

[注释][1]和则明韵:则明,即元散曲作家任昱,其字则明。原作共三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2]山翁:指晋河内怀人山简(山涛幼子),永嘉三年,出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他常戴白色头巾,称白接癦。

[3]落红:本指坠落下来的花瓣,代称落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题解]这首曲子写乡村野景,画面生动,色彩明快,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从这首曲子可以看到《录鬼簿》评曹德散曲“华丽自然,不在小山之下”的特色。

沉醉东风村居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1],但开樽[2]沉醉方休。江糯[3]吹香满穗秋,又打够重阳酿酒。

[注释][1]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花:菊花。

[2]樽:盛酒的器具。

[3]江糯:江南地区特产的糯谷,又称江米。

[题解]这支曲子题为村居,首句即用“茅舍”领起,点出环境,用“宽如钓舟”写明住宅的简陋。第二句用一“闲”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的乐趣。三句“江清白发明”,进一层写出村居的时日已经不短,着意写出久在村居之乐趣。四句用寒霜的早至,来衬出得以早赏秋菊的乐趣。第五句化用“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诗意,显出了村居无拘无束之乐趣。

第六句抓住“江糯吹香”这具有特征性的农作物,用“满穗秋”三字写出田野的丰收在望,并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这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借“江糯”系酿酒的最好原料,来暗写村居往来者的开诚相见之情怀,同时为下句铺垫。结句,进而写出村居生活中人们情谊的深厚,使这支曲子富于感染力。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曹德一三三高克礼高克礼字敬臣,号秋泉,河间(今属河北)人。一说济南(今属山东)人。至正中官庆元推官,后归隐。与乔吉、萨都剌等人唱和。小曲享盛名,今存四首,均摹写儿女情态之作,清新爽利。

黄蔷薇过庆元贞[1]燕燕别无甚孝顺[2],哥哥行在意殷勤[3]。玉纳子藤箱儿问肯[4],便待要锦帐罗帏就亲。

吓得我惊急列蓦出卧房门[5],他措支剌扯住我皂腰裙[6],我软兀剌好话儿倒温存[7]:“一来怕夫人情性哏[8],二来怕误妾百年身[9]。”

[注释][1]黄蔷薇:越调曲牌名称之一,与[庆元贞]合为带过曲,无独用者。[庆元贞]亦无独用者。

[2]燕燕:人名。曲借关汉卿杂剧《诈妮子调风月》中的婢女燕燕的自述展开的。

[3]哥哥行:即言哥哥那边。指《诈妮子》杂剧中的那个官家公子哥。在意殷勤:用心用意,辛勤、周到。《马陵道》二折[脱布衫]:“则为你个为昔日同堂故友,怎惜得这殷勤尽心儿搭救。”

[4]玉纳子藤箱儿问肯:言《诈妮子》剧中那个官家公子用玉纳子和藤箱儿这两件饰物赠给燕燕。问肯,是古代男家向女家求婚的一种礼节。

[5]惊急列蓦出卧房门:意谓惊慌地走出卧房门。

[6]措支剌:形容心绪撩乱。一作“错支剌”。《西厢记》二本三折[雁儿落]:“荆棘剌怎动那,死没腾无回豁,措支剌不对答,软兀剌难存坐。”《调风月》四折[得胜令]:

“燕燕不是石头镌铁头做,教我死临侵身无措,错支剌心受苦。”

[7]软兀剌:软瘫无力的样子。又作“软答剌”、“软剌答”。《西厢记》二本三折[雁儿落]:“软兀剌难存坐。”温存:温柔体贴,殷勤抚慰。

[8]哏(gén):同狠。

[9]妾: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题解]此曲借用关汉卿杂剧《诈妮子调风月》小千户企图诱奸婢女燕燕这一情节,稍加改造,成功地塑造了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弱女子形象。小千户没安好心,一个劲地向燕燕献殷勤,又用礼物来引诱她就范。面对他的骚扰,处于婢女地位的燕燕又不能跟主人翻脸,只能来软的。她低声细气地告诉对方:一来夫人的性情很凶,二来怕毁了自己的一生。头一句是用夫人来作警告,后一句是提醒对方越轨行为将招致严重后果。这两句话均绵里藏针,十分机智,千户听了恐怕会有所顾忌。本曲全系燕燕自白,又多采用当时口语,故读来如闻其声,让人对其遭遇倍感同情。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高克礼一三四黄蔷薇过庆元贞天宝遗事又不曾看生见长[1],便这般割肚牵肠[2]。唤奶奶酩子里赐赏[3],撮醋醋孩儿弄璋[4]。

断送得他萧萧鞍马出咸阳[5],只因他重重恩爱在昭阳,引惹得纷纷戈戟闹渔阳[6]。哎,三郎[7]!睡海棠[8],都则为一曲舞霓裳[9]。

[注释][1]又不曾看生见长:即言还不曾生下来。

[2]便这般割肚牵肠:就这样地牵肠挂肚。

[3]唤奶奶酩子里赐赏:酩(mǐng)子里,暗地里。《西厢记》二本三折[折桂令]:“泪眼偷淹,酩子里癝湿香罗。”原句是说唤请个老成的妇女,暗地里给她以赏赐。

[4]撮醋醋孩儿弄璋:撮醋醋,指孕妇好吃酸食。弄璋,《诗经》:“乃生男子……载弄之璋。”璋谓圭璋,弄璋即为王侯执圭璋。后因称生男孩为弄璋。原句是说给孕妇吃酸食,希望能生个男孩子。

[5]断送得他萧萧鞍马出咸阳:指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匆匆忙忙逃离京城咸阳。

[6]只因他重重恩爱在昭阳,引惹得纷纷戈戟闹渔阳:昭阳,皇后所居宫殿名,这里用以代指杨贵妃。白居易《长恨歌》:“昭阳殿里恩爱绝。”戈戟,古代兵器,此处用以代指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战争。渔阳,郡名,在今河北蓟(jì计)县一带,当时为安禄山的辖区之一。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pí皮)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原句意谓,唐玄宗逃难的原因便在于过于宠爱杨贵妃,而最终引起了安禄山起兵反叛。

[7]三郎:唐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子,故称三郎。

[8]睡海棠:此指杨贵妃。《太真外传》曰: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时宿酒未醒,命高力士及侍儿扶掖而至,醉颜残妆,钗横鬓乱,不能再拜,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耶?’”此用其典。

[9]都则为:都只为。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大型舞曲名。本名《婆罗门》,是西域乐舞的一种,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引入,据说曾经玄宗加工润色。贵妃善舞此曲。

[题解]据史料记载,杨贵妃曾认安禄山为养子。该篇上阕即言此事。又是割肚牵肠,又是暗中赐赏,还将认养说成孩儿弄璋(古生男孩称弄璋,此指认养仪式),简直就像亲生儿子一般,言语间充满嘲讽。杨贵妃宠爱安禄山的最终后果是导致“安史之乱”(即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爆发。下阕由此生发,严厉批评了唐玄宗重色误国,笔锋犀利,发人深省。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高克礼一三五王仲元王仲元杭州(今属浙江)人。与钟嗣成有交往。所作杂剧今知有《于公高门》、《袁盎却座》、《私下三关》三种(后一种《太和正音谱》作无名氏撰),今皆不传。《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二十一首,套数四套。

普天乐春日多雨无一日惠风和[1],常四野彤云布。哪里肯妆金点翠[2],只待要迸玉筛珠[3]。这其间湖景阴,恰便似江天暮。冷清清孤山路[4],六桥迷雪压模糊[5]。瞥见游春杜甫,只疑是寻梅浩然,莫不是相访林逋[6]。

[注释][1]惠风和:春风和畅。

[2]妆金点翠:阳光照耀绿草地。

[3]迸玉筛珠:形容雨点如玉珠般下落。

[4]孤山路:孤山一带。孤山在西湖里外两湖之间,一峰耸立,旁无联附,为西湖景点之一。

[5]“六桥”句:六桥一带,梅花在雨中像雪一样,茫茫一片,模糊不清。六桥;指西湖上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等六桥。

[6]这三句是说,雨蒙蒙中孤山一带的梅林一片模糊,看不清游人,作者于是展开想象,说一会儿看见的是游春的诗圣杜甫,一会儿又怀疑是那个冒雪赏梅的唐代诗人孟浩然,一会儿又想到,可能应该是那个隐居孤山,与梅鹤作伴的宋代诗人林逋吧。

[题解]苏东坡游西子湖,曾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此曲描写西湖初春雪天的景象,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别有一番韵致:湖上白天阴云密布,就像江天暮色,迷迷蒙蒙。通往孤山的路上行人稀少,显得冷冷清清;六桥上积雪覆盖,望过去也模模糊糊。末三句作虚笔。在这样朦朦胧胧的迷人景色中,恍若置身梦境,仿佛瞥见了游春的杜甫,又疑是踏雪寻梅的孟浩然,还有以“梅妻鹤子”着称的林逋好像也来了。此为画笔不到处。

普天乐旅况树杈桠[1],藤缠挂。冲烟塞雁,接翅[2]昏鸦。展江乡水墨图,列湖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仲元一三六口潇湘画。过浦穿溪沉江汊[3],问孤航[4]夜泊谁家?无聊倦客,伤心逆旅[5],恨满天涯。

[注释][1]杈桠:枝干交错参差。

[2]接翅:翅膀挨着翅膀。

[3]江汊:分支的小河流。

[4]航:船。

[5]逆旅:旅店。

[题解]这首曲子写旅途的愁思,开始四句描绘的景物很有些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的展开。接下来写江上景色,颇富动感。最后几句集中抒情,写主人公的旅愁,又与《天净沙·秋思》的“断肠人在天涯”相似。

这首曲子艺术上的特点是句式由三三、四四、六六、七七变化,变化中又连连属对,寓整一于变化之中。结尾三个四字句造成音节上的铿锵有力,收束全篇,同时又与开头的句式相呼应,造成了全篇的和谐统一。

江儿水妇人脸上笑靥一团儿可人癧是娇[1],妆点如花貌。打叠起脸上秋[2],出落腮边俏。千金这窠里消费了。

[注释][1]癧(zhūn):尽。

[2]秋:秋水,喻神色清澈。

[题解]腮上一对小小酒窝,确实能给女人增添许多迷人魅力,而一旦要加以描绘,却并非易事。单就酒窝的形状而言,似乎也没有多少好写的,关键在于它给人带来的神采风韵。本篇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酒窝里装满了娇媚,妆点着如花似玉的美貌。

它使脸蛋更加光彩照人,更加优雅俊俏。小小酒窝,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倾倒,一掷千金又算得了什么。

大食惟寅大食惟寅阿拉伯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散曲作品仅存小令1首,从这首小令来看,知道他曾与张可久交游。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大食惟寅一三七燕引雏[1]奉寄小山先辈[2]气横秋[3],心驰八表快神游[4]。词林谁出先生右[5]?独占鳌头[6]。

诗成鬼神愁[7],笔落龙蛇走[8],才展山河秀。声传南国[9],名播中州[10]。

[注释][1]燕引雏:曲牌,即殿前欢,又名凤将雏、小凤孙儿、小妇孩儿等,属双调。

[2]小山先辈:即张可久,字小山。

[3]气横秋:气势强横,指张小山作品笔力纵横,很有气势。

[4]心驰八表快神游:陆机《文赋》有“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之说;又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里借指张可久才思敏捷高远,风神出俗。

[5]词林谁出先生右:词林,指词曲艺术界。右,即上、古人以右为上。

[6]独占鳌头:本指状元及第,这里借指张可久为曲状元。

[7]诗成鬼神愁:杜甫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指诗歌令鬼神也感动。这里借以赞颂张可久的曲艺。

[8]笔落龙蛇走: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指书写笔势奔放,如龙蛇竞走。

[9]南国:指南方。

[10]中州:即中原,泛指北方。

[题解]这首曲子赞颂张可久散曲艺术的成就,使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张可久及其散曲作品在元人心目中的地位,具有较重要的文学史资料价值。从这首曲子的赞颂来看,作者多次把张可久与唐代“诗仙”李白相比拟,这一看法,或许影响了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和李开先对张可久的评价。李开先在《张小山小令序》中直截了当地说张小山“可谓词中仙才矣,李白为诗仙,非其同类耶?”

又,作者名大食惟寅,古代称阿拉伯为大食,所以,据此推断系阿拉伯人,名为惟寅。如果真是如此,则从这首散曲也可见出中国人与阿拉伯人的文化交往,具有文化史资料价值。

吕止庵吕止庵元散曲作家。另有吕止轩,疑为同一人。生平不详。散曲作品今存小令三十二首,见《阳春白雪》、《太平乐府》;套数四套,见《阳春白雪》、《词林摘艳》。《全元散曲》收录其小令三十三首,套数四套。《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晴霞结绮”,位列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吕止庵一三八上品。

后庭花(其一)孤身万里游[1],寸心千古愁[2]。霜落吴江冷[3],云高楚甸秋[4]。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5]。

[注释][1]孤身:单身,孤单一人。万里:非确数,泛指离家很远很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万里关山万里愁,一般心事一般忧。”

[2]寸心:即言心。因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古愁:怨愁的深沉、永久。

[3]霜落吴江冷:这里用的是唐人崔信明的断句“枫落吴江冷”,而将“枫”易为“霜”字。

[4]楚甸:楚地。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5]认归舟,风帆无数,斜阳独倚楼:归舟,返回的船只。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癠洲。”柳永《八声甘州》: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皆可看作本曲的蓝本。

[题解]这首曲子写孤身远游的愁思。孤身万里,寸心千古,霜落江冷,云高楚秋,这几句把空间与时间的跨度结合起来,展示了异常开阔的境界。后三句写“认归舟”的情景,实际上化用前人“天际识归舟”(谢眺),“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等的境地,运用自然而不露痕迹,较为妥贴地表达了自己的天涯孤旅愁绪。

后庭花(其二)功名揽镜看[1],悲歌把剑弹[2]。心事鱼缘木[3],前程羝触藩[4]。世途艰,一声长叹,满天星斗寒。

[注释][1]功名揽镜看:揽镜,拿起镜子来照。句谓功业如镜中之影,虚无着落。这里从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的诗意化出。

[2]悲歌把剑弹:见顾德润《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3]心事鱼缘木:指不能实现的想法。心事,指功名等不顺心之事。鱼缘木,成语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吕止庵一三九“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不行王道而欲称霸天下,孟子批评他云:“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此句讲功名无着,仕途无门,心中怏怏。

[4]前程羝触藩:羝(dī低)触藩,成语“羝羊触藩”。出于《易经·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羸,困倦的意思。意谓公羊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两难。

[题解]本曲表达仕途艰险,进退两难的情怀。前四句分别用典,写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满腹牢骚,然后以“世途艰”三字一语总括,以一声长叹否定了自己一生的理想追求和功业志向,表现了极度的失望。结句“满天星斗寒”很有意境,使读者分明感到有一个深夜不寐忧虑国事的读书人形象茕茕独立,其清冽的寒意袭人而来,令人悲哀。

醉扶归有意同成就,无意大家休[1]。几度相思几度愁,风月虚遥授[2]。你若肯时肯,不肯时罢手,休把人空迤逗[3]。

[注释][1]大家休:休,作“罢”讲。言即大家作罢,彼此不再纠缠不清了。

[2]风月:“风花雪月”的省写,旧多喻指男女情爱。乔吉《金钱记》三:“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遥授:虚授,与实授相对。过去任命官吏有所谓“遥授”、“遥领”,这里借用,显得俏皮活泼,意趣横生。

[3]休:莫,不要。迤逗:挑逗,勾引。也写作“拖逗”、“拖斗”。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春情》:“十年迤逗十年受。”《东墙记》三:“我想来,都是这小贱人拖逗的来。”

[题解]这首小曲塑造了一个大胆泼辣,爱情热烈的女性形象,她在关键时刻向对方提出了断然的要求。曲调全用口语乃至于俗语,本色自然而性格突出。这在后期元散曲中是较为少见的。

后庭花(其一)西风黄叶疏,一年音信无。要见除非梦,梦回总是虚。梦虽虚,犹兀自[1]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2]。

(其二)西风黄叶稀,南楼北雁飞。[3]妾灯前泪,缝君身上衣。约归期,清明相会,雁还也人未归[4]。

[注释][1]犹兀自:尚还是。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吕止庵一四〇[2]和梦无:晏几道《阮郎归》:“梦魂纵有也成虚,哪堪和梦无。”这里是借用其句,意为连梦也没有了。

[3]:揩拭。

[4]“约归期”三句:归期约在清明,清明在春天,而大雁归在秋天,也就是说,到秋天了人还未归,失约已半年之久了。

[题解]这两首小令写闺中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盼望,第一首写梦寐相思,第二首写灯下缝衣,均极情深意长。尤其是第一首写梦寐相思,层层递进,缠绵悱恻。先说“要见除非梦”,已是无可奈何之辞;继而说“梦回总是虚”,一转,满腹失望;“梦虽虚”二句再退后一转折,说明梦虽虚但总还是梦,还能短时节相聚;最后以“近新来和梦无”再一大转折,极言失望之痛:连梦也没有一个了!全曲在绝望中结束。第二首曲子侧重写心上人失约,从春盼到秋,仍然音信全无,也是在绝望中结束全曲。两首曲子均以主人公的绝望而结束,使读者读后深受感动。

真氏真氏(生卒年不详)名真真。据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记载,真真是南宋学者真德秀的后代,建宁(今属福建)人。因父亲在朔方(今宁夏灵武一带)做官时犯挪用公款罪,遂卖女为偿,使之沦为妓女。后因侍宴得遇当时任翰林承旨的姚燧,知道她的身世后深为同情,便为她赎了身,并嫁给翰林院的小吏为妻。真氏的散曲作品,《全元散曲》仅录存小令1首。

解三酲[1]奴[2]本是明珠擎掌[3],怎生的流落平康[4]?对人前乔[5]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三春南国怜飘荡,一事东风没主张[6]。添悲怆,哪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7]?

[注释][1]解三酲:仙吕宫曲牌名。

[2]奴:古代女子的自称。

[3]明珠擎掌:掌上明珠,形容父母对女儿的珍爱。

[4]怎生的流落平康:唐代长安的平康里,是妓女聚居之地,后以此指妓院。怎生的:为什么。

[5]乔:假。

[6]“三春”二句:以春草自喻,说自己漂泊无依,无可奈何。

[7]“哪里”二句:意思是说没有人愿以重金为其赎身。据唐人刘恂《岭表录异》载,西晋石崇有明珠买妾事。唐人乔知之《绿珠篇》:“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真氏一四一婷。”云娘:唐代澧州官妓,形貌瘦瘠,这里是以云娘自比。

[题解]作者是良家出身的歌妓,面对非人的生活,回想自己的身世,热切希望有人来为其赎身从良,于是写下了这首曲子。首句由追忆着笔,次句写自己的生活坎坷路程。

中间五句描绘了自己的凄凉处境。“对人前”和“背地里”是对比,准确地写出了强颜作笑的生涯。而在“三春南国”这样的美好环境,却过着“飘荡”、“没主张”的日子,写得真切动人。最后两句“哪里有珍珠十斛,来赎云娘”,是作者的希望和心灵的呼声。

结句和首句相照应,给人殊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