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是一代曲风转换的关键人物,享誉当世,成为后期散曲创作的典范。可久号小山,庆元人(今浙江宁波),曾以路吏转首领官,仕途上不很得志,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南。一生专写散曲,颇多抑郁感奋之作。〔醉太平〕《感怀》道:
“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揭示当时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其山林隐逸之作最多,在以“归兴”、“旅思”、“道中”命名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悲凉的情绪和对安定的田园生活的渴望。如〔醉东风〕《秋夜旅思》、〔落梅风〕《碧玉峰书堂》等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张可久的散曲,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优美,熔铸诗词名句,追求含蓄蕴藉,典雅工丽,但有时过于注重形式美。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誉之为“词林宗匠”。
乔吉与张可久齐名,人称“曲中李杜”。其词或写客居异乡、穷愁潦倒的生活经历;或感愤世事、不满现实,而咏歌山水,寄情声色诗酒。曲风以婉丽见长,奇巧俊丽,不避俗言俚语,雅俗兼备。
元代后期,曲学评论与音律研究的着作也应运而生。贯云石《阳春白雪序》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对曲韵、曲律的研究也具开创性。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散曲选集,其中杨朝英的《阳春白雪》和《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最为有名。元代以后,散曲的成就,不足以代表一代之文学,故曲以元称。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北魏鲜卑拓跋氏。幼学于陵川硕儒郝天挺门下,学贯经史百家。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登进士第,后中博学鸿词科,除国史院编修官,旋为镇平、内乡、南阳三县令,内调为尚书省掾。蒙古围攻汴京时,任左司都事,入翰林,知制诰。金亡后辗转于鲁豫之地,后归乡致力于搜集金史资料,编写了《中州集》、《壬辰杂编》。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成就最高的文学家,着有《遗山先生全集》、《遗山乐府》。散曲较少,今存小令九首、残套一篇。作品文雅,表现了早期散曲的风格。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1],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2]。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3],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4]。
玄都观里桃千树[5],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6],去马来牛[7]。
谢公扶病[8],羊昙挥涕[9],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10]。
[注释][1]红尘:指烦扰的人世间。
[2]以上三句: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十年两句:语出《莫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以上三句:化用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5]玄都观:唐代长安城一座道观,内多桃树。桃千树:喻指青云直上、红极一时的诸多权贵。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6]泾渭:黄河的两条支流,泾水清,渭水浊。
[7]马牛:指晋朝司马氏的天下落入牛氏手中。《晋书·元帝纪》载,晋宣帝因玄石图有“牛继马后”语,深忌牛氏,毒杀大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
[8]谢公:东晋谢安。扶病:谓隐居之志未遂即病重辞世,实为遗憾。事见《晋书·谢安传》。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元好问一[9]羊昙:谢安之甥,亦当时知名士子,受安爱重。安逝后悲戚不已。
[10]“生存”二句:本曹植《箜篌引》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题解]金亡以后,作者“隔断红尘”,隐居故乡,过着“窗中远岫,舍后长松”的生活。亡国之痛彻底冷却了他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热情。富贵荣华不能长存,无论清浊,不问马牛,其得志失意的情怀,吊古怀人的感伤,都可溶进酒杯,消释在醉乡。一切荣耀享受都不免要同主人一样同归于荒坟野垄。人生无常,恍如一梦。作者既不能理解兴亡变迁的真谛,就坠入宿命的怪圈里,用人生虚无的观点麻醉自己痛苦的灵魂,而这也是封建士大夫常有的感伤。曲文用典妥帖,把历史上诸多人物的生事情志乃至其诗歌里的意绪信手拈来,巧妙地编排组合,融入自己的悲伤,然后添加几滴稀释淡化的哲学溶剂,使原本浓厚的历史悲哀化作一声声宽怀消忧的叹息,使读者在较为轻松的情境里领会了作者无法排遣的亡国之痛。这就是这首小令高妙的抒情方法,姑且叫以淡写浓吧。
喜春来[1]春宴梅残玉靥香犹在[2],柳破金梢眼未开[3]。东风和气满楼台[4]。桃杏拆[5],宜唱《喜春来》。
[注释][1]喜春来:中吕,宫调名,多用来表现欢跃的感情;喜春来,曲牌,也叫阳春曲。
[2]“梅残”句:梅花开始凋谢了,清香还没有消失。靥:脸上的酒窝。玉靥,形容白色的梅花瓣像酒窝一般。
[3]“柳破”句:柳叶刚吐芽,还没舒展开,像睡眼未睁一样。破:吐出。金梢:金黄色的柳条。
[4]东风和气:指春风和煦,没有凉意。
[5]桃杏拆:桃、杏枝头花苞绽开。拆,裂开。
[题解]《春宴》原四首,皆写春天景致,此为其一。作者以晓畅的文笔,铺写了楼台欢宴之际,所见所感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欢快喜悦的心情。
全曲写的是香犹在的残梅,未开眼的柳梢,和煦的东风,刚裂苞的桃杏,渲染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新春景象。作者“眼处心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一),目接神会,信手拈来。作品显得一气贯注,浑然成趣。全曲不仅表现了早春的时令特点,也表现出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骤雨打新荷[1]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凉多。海榴[2]初绽[3],妖艳喷香罗[4]。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元好问二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糁[5],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穷通前定[6],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7]浅酌低歌。且酩酊[8],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释][1]骤雨打新荷:双调,宫调名;骤雨打新荷,曲调名,即曲牌。散曲是配乐歌唱的,因此,每首歌曲都有宫调、曲牌,类似于现代的乐调、乐谱。
我国古代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统称为“宫调”。
以七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称八十四宫调。但实际上使用的宫调并没有这样多。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曲宫调主要有十二种,常用的有: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九种。
不同宫调表达不同的声情,或雄壮激昂,或阴柔忧伤,各有特色。不同曲牌有不同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用韵等,填曲、演唱都要以此为据。曲牌大都来自民间,或由词牌转变而来,也有因作家创作的名篇而成的,如本首曲子,原曲牌本为“小圣乐”,因曲中“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几句脍炙人口,所以人们又把它的曲牌称为“骤雨打新荷”而流传下来。
[2]海榴:即石榴。因自海外移植,所以又称海榴。
[3]初绽:石榴新开的样子。
[4]妖艳喷香罗:形容石榴开放非常艳丽。
[5]珍珠乱糁:珍珠,这里指雨滴;糁,原意为米粒,这里意为“撒”。
[6]穷通前定:穷通,穷困或通达;穷通前定,指人的命运好坏由前世注定,是一种宿命论的思想。
[7]芳樽:芳,芳香;樽,酒杯。
[8]酩酊:酒醉的样子。
[题解]此曲为元遗山晚年所作。上片以绿树浓荫、池塘水阁、榴花高柳、燕语鸣蝉以及珠雨新荷等,构成清新爽适、明媚幽雅、欢快活泼的意境,将兵荒马乱、刀光剑影、饿殍腥血的战争记忆一洗无余。下片即景抒情,表述了不辜负良辰美景的生活态度:宾朋畅饮,即兴欢歌,万事由命,兴亡委天,无须为国事国运徒耗心力、苦苦张罗。表面上显得十分达观,实际上是痛苦灵魂无可疗救时的悬崖撒手。
杨果杨果(1197—1269)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正大元年(1224)进士,历官偃师、陕县县令,入元官至参知政事、怀孟路总管。着有《西庵集》。
散曲今存小令11首,套曲五首,多写情爱与旅愁,感情诚挚炽烈。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杨果三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1],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2],司马泪痕多[3]。
[注释][1]采莲歌:这里泛指江南妇女采莲时所唱的歌曲。
[2]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所制的《玉树后庭花》等曲。因陈后主荒淫无度而亡国,所以,历来认为《玉树后庭花》等曲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杜牧《泊秦淮》诗中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名句。
[3]司马泪痕多: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一次在浔阳江头送客,听一歌女演奏琵琶,为歌女的痛苦经历而深受感动,因而作长诗《琵琶行》,其中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名句,结尾又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本首曲中的“司马泪痕多”便是“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意的浓缩。但白居易原句抒发的是“沦落天涯”的感慨,而本曲把“司马泪痕多”与“南朝旧曲”连在一起,则是抒发的故国之思了,表达了由金入元的曲作者深沉的兴亡之感。
[题解]这支小令一开篇就推出的采莲人自然不止一个。他们你唱我和、欢笑嘻闹地从江堤上的柳林之外划船而过,不知惊散了多少人的团圆美梦。对这种喧闹尤其不满的,却是独卧江楼的一个伤心人——作者本人。他不愿听那支音调优美、赞颂莲花的南朝旧曲,因为歌词里碧玉女远嫁南国国王的话触动了他内心的伤痛:他是金朝遗民,像改嫁新夫的女子一样失去了可贵的忠贞。而歌词里荐君子以“芙蓉裳”的话,不能不使他想起守节不移、“集芙蓉以为裳”的爱国诗人屈原。相形之下,他这个屈仕异朝的人不能不万分惭愧,难怪他要潸然泪下了。此曲一改《采莲曲》多写男女情思的旧习,隐写作者怀念故国的感情。内蕴深厚,风格婉秀,音韵谐美,以欢乐反衬深忧的写法尤为别致。
小桃红[1]满城烟水月微茫[2],人倚兰舟唱[3],常记相逢若耶[4]上。隔三湘[5],碧云望断空惆怅[6]。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7]。
[注释][1][越调]小桃红:越调,宫调名;小桃红,曲牌。散曲中,每一曲牌均隶属于一定的宫调,如“骤雨打新荷”隶属于“双调”,“小桃红”隶属于“越调”等。又,小桃红是越调中常用的曲牌。
[2]烟水:指水面上泛起的水气;这一句是写月夜水乡的景色。
[3]兰舟:对船的美称。
[4]若耶:溪名,在浙江绍兴南,相传西施曾在溪水中浣纱。南朝诗人王籍曾经写过《入若耶溪》,写此地美景,其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
[5]三湘:指湖南省的离湘、蒸湘、潇湘三水。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杨果四[6]碧云:落霞后的晚云。望断:望尽。惆怅:失望哀伤。这一句写思念之情。
[7]本句用并蒂莲花和藕丝比喻恩爱不离和情意缠绵。
[题解]现存杨果[越调·小桃红]共有十一支,见于《阳春白雪》八支,无题;见于《太平乐府》三支,题作《采莲女》,今选其三。
此曲写男女久别重逢,月下对答的情景。先写江月微茫时美人倚栏而唱,这幅如画的图景蓦然勾起了主人公对住事的回忆。“常记”三句,既可看作是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也可看作是他向那女子倾诉别情。最后三句,多有人以为是写心心相印、恩爱不绝之意,以“莲花相似”为指“并蒂莲”,此说可再斟酌。按此中有一“笑”字,“美人笑道”,与情意缠绵的氛围颇相悖逆,哪里有恩爱男女久别重逢互吐离情时竟笑起来的?
况且若那女子是在倾吐离愁爱意,“情短”二字就谈不上了。《元史》本传说杨果“外若沉默,内怀智用。善谐谑,闻者绝倒”。这支曲正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主人公与女子一朝相逢,转眼离别,音信皆无,在女子看来,正是他无情无义的表现。所以此时重逢,他又来续情,在女子心中就有几分怨恨,几分嘲讽。那“笑”是嘲笑,“莲花相似”,是说景色依旧,暗喻主人公向她谈情(“怜花”)也同当年一样,只是她的心境已大大不同了。“情短”指男方,“藕丝长”指自己,把离别后两人的行为作了鲜明的比较,从而打破了主人公“有情郎”的形象。这支曲前后风格迥异,先扬后抑,收到了显着的喜剧效果,正是杨果的“谐谑”之作,他另有[仙吕·翠裙腰]一套,与此相似。
这支曲在遣词用字上继承了南朝以来采莲曲的传统,如“若耶”“三湘”,以“莲”谐“怜”,以“丝”谐“思”等。
刘秉忠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年十七即出仕金朝,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后离职隐居武安山中为僧,为武安山天宁寺书记,法名子聪,时称“聪书记”。元世祖忽必烈为亲王时,发现其博学多才,使从征大理,攻南宋,“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至元初年,还俗授官,易名秉忠,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预中书省事,参与元朝建国大事。卒年五十九,赠太傅,封赵国公、常山王,谥文贞。他自幼好学,至老不衰,后期虽身居要职,仍斋居蔬食,吟咏自适。着有《藏春散人集》六卷,《刘秉忠诗文集》三十二卷。《全元散曲》收其小令十二首,大都写景。《元史》有传。
干荷叶[1]干荷叶,色苍苍[2],老柄风摇荡[3]。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秋江上[4]。
[注释][1][南吕]干荷叶:[南吕]宫调名,亦入[中吕]及[双调],多为感叹伤悲情调。干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刘秉忠五荷叶,刘氏自度曲。(杨慎《词品》:“此秉忠自度曲。”)原为民间小调,又名[翠盘秋]。
《乐府群珠》收录此曲时,题“即名漫兴”。句式为三三五、三三、七五,共七句七韵。有时起句亦可不韵,本曲押“江阳”韵。
[2]苍苍:深暗的颜色,此指干荷叶的黑绿色。
[3]柄(bǐnɡ丙):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
[4]寂寞:此指干荷叶在秋江上显得孤寂冷落。
[题解]《干荷叶》原是以“干荷叶”起兴的民间小曲,而“干荷叶”在当时又被作为女子色衰失偶的隐语。这首曲,写荷叶经历了秋天的严霜摧残后,减去了往日的清香,泛起了黄色,在秋江上寂寞地摇荡着;正是隐喻女子遭际不幸,红颜衰老,孤独寂寞,无人理睬,对不幸的女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曲采用了《诗经》及乐府民歌的比兴手法,喻体与本体幻化天成,融为一体,风格散淡,有浓郁的市井气,是散曲与民歌结合得十分完美的佳作。
干荷叶南高峰,北高峰[1],惨淡烟霞洞[2]。宋高宗[3],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4],两度江南梦[5]。
[注释][1]南高峰,北高峰:杭州西湖景色之一。南高峰在西湖西南,北高峰在南高峰之北,两峰合称“双峰插云”。康与之有《长相思》词:“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2]惨淡烟霞洞:惨淡,暗而无光;烟霞洞,在西湖南高峰下烟霞岭,洞内幽深,并有“观音”等石刻。
[3]宋高宗:名赵构,宋徽宗第九个儿子。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下汴京,俘徽宗、钦宗二帝北去。赵构南逃至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迁都扬州。金兵南下,赵构弃长江以北地,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宋高宗在位36年,对金屈辱称臣,不思恢复中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投降求偏安的皇帝。
[4]吴山依旧酒旗风:吴山,杭州山名,俗称城隍山,为游览胜地;依旧酒旗风,指风光依旧。
[5]两度江南梦:五代时吴越国与南宋赵构都建都江南。这句是感叹历史上两个建都江南的王朝,都像梦一样的破灭了,只有江山依旧,风光依旧。
[题解]西湖边的南北高峰依然耸立,烟霞洞笼罩着惨淡的云雾,吴山上酒旗迎风飘扬,江山依旧,可在这里建都的宋高宗最终只是一场空,南宋王朝也已烟消雾散,同南朝一样,犹如春梦,徒供后人凭吊。这首怀古小令与上首不同,是离开本题的“依调填辞”。曲通过对南宋都城杭州的歌咏,抒发兴亡之感,写得意蕴深厚,声色俱到。刘秉忠是个胸怀大略的政治家,他在曲中虽没有直接点出“一场空”的原因,但从“两度江南梦”一句中,还是不难玩味出来。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刘秉忠六杜仁杰杜仁杰生卒年不详。字仲梁,号止轩,原名之元,字善夫,济南长清(今山东省长清县)人。金哀宗正大年间,尝偕麻革、张澄等隐居内乡(今河南内乡)山中,以诗篇唱和,为元好问所欣赏。元至元中,朝廷屡召不起。其子元素仕元,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以子贵,仁杰得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卒谥文穆。仁杰性善谐谑,才宏学博,气锐笔健,业专心精,是元前期散曲作家,着有《善夫先生集》一卷(见《元诗选》三集甲集)。散曲现存套数三套,小令一首(见《金元散曲》)。
耍孩儿庄家不识构栏[1]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2]。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3],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4]。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5],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6],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7]。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8]。”
[五]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9],见层层叠叠团坐[10]。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11],不住的擂鼓筛锣[12]。
[四]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13],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14],满脸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15]。
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16]。
[三]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17],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18],爨罢将幺拨[19]。
[二]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20],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21]。叫小二哥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22],问甚布绢纱罗[23]!
[一]教太公往前那不敢往后那[24],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复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躁,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25]。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地大笑呵呵[26]。
[尾]则被一胞尿,爆得我没奈何[27]。刚捱刚忍更待看些儿个[28],枉被这驴颓笑杀我[29]!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杜仁杰七[注释][1]庄家:庄稼人。构栏:同勾栏,也作勾肆,宋元时戏剧技艺演出的场所,犹如现时的剧场。
[2]官司:官府。差(chāi)科:差役和租税。
[3]花碌碌:花花绿绿。纸榜:指戏曲海报。
[4]那答儿:那一边。
[5]椽(chuán):房顶上承托屋瓦的长条木料。
[6]院本:金元时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调风月》:院本戏的一个剧目,内容为男女情事的调笑,故名。
[7]背后:后边,与上句的“前截儿”相对。幺末:杂剧。刘耍和:人名,是金代教坊的头领,其故事编入杂剧。
[8]赶散:散场的演出。妆哈:即妆台、装合,系勾栏里的演出。
[9]木坡:木阶梯看台。
[10]团(1uán):圆圈形。
[11]迎神赛社:神诞或丰收以后,设祭供神,并以鼓乐仪仗为导引,抬神像周游街巷的仪式。
[12]筛:敲。
[13]央人货:即殃人货,害人精。
[14]一管笔:副净头顶的装饰,似指朝天直竖的小辫儿。
[15]石灰、黑道儿:指黑白相间的脸谱。
[16]直裰(duō):长袍。
[17]无高下:没定准,信口胡诌。
[18]撮脚:收脚。
[19]爨(cuàn):金院本、宋杂剧演出时,正式节目开始前先搬演的一段小节目,也叫艳段。“爨罢”即加演的小节目结束。幺拨:杂剧演出。
[20]行行行说:边走边说。
[21]铺谋:定计策。取:娶。
[22]但要的:只要是对方索要的(财礼)。
[23]问甚:更别论。此二句谓要什么答应什么。
[24]那:挪。
[25]皮棒槌:舞台道具,以软皮包裹棉絮做成。
[26](chǎn)地:反而。
[27]爆得:憋得难受。
[28]刚捱刚忍:好容易下死劲忍住。
[29]枉被:白白地被(逗引得有了悬念)。驴颓:牡驴生殖器。
[题解]这套曲生动地再现了元杂剧演出的情景,是我们研究元代文学的宝贵资料。这套曲的妙处在于选择了一个“不识构阑”的庄稼人的角度来写,一下子把杂剧的特点全写出来了。庄稼人所感到新奇的、读者感到好笑的,正是新兴的杂剧所代表的叙事文学所不同于传统的抒情文学的地方。这套曲正是对杂剧的由衷赞美,所以连那个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杜仁杰八庄稼人也要活活“笑杀”了。《太和正音谱》曾谓“杜善夫之词如凤池春色”,但就这一首而言,却质朴已极。当然,作者对农民口语也经过了一番选择和提炼。这套曲叙事成分多也是区别于其他套曲的一个特点。
王和卿王和卿河北大名人,生卒年不详,世祖至元中(1279)前后尚在世,与关汉卿过从甚密。为人滑稽佻达,常讥谑汉卿,汉卿极意还答,终不能胜。无杂剧传世,善为散曲,《辍耕录》载有他作《醉中天》小令声名播于燕市的情形,今存小令二十一首、套数三篇(内残套两篇)。作品多写男女情事,次为杂咏,风格俚俗诙谐。
拨不断[1]大鱼胜神鳌[2],夯风涛[3]。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4],万里夕阳锦背高[5],番身[6]犹恨东洋小,太公[7]怎钓?
[注释][1]拨不断:又名续断弦,双调中的曲牌。此曲调格调明快,宜于抒发豪放的感情。
[2]神鳌:传说中的海上大龟,曾背负仙山,力大无比。
[3]夯风涛:砸平风涛的意思。
[4]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5]锦背:鲜明美丽的背,这里指鱼背。这一句是说,鱼背上托看万里夕阳。
[6]番身:即翻身。
[7]太公:即吕尚,本姓姜,字子牙。相传他在辅佐周文王以前曾隐于渭水北面,以直钩垂钓,结果“钓”到周文王,请他去辅佐周室,后取得天下。
[题解]世传姜子牙渭滨垂钓时方法很特殊:钓钩离水面三尺,尚高言曰:“负命者上钓来!”他虽没有钓得鱼,却得遇周文王,委以重任,建立了功业,钓到了功名利禄。所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后人往往用以比喻统治者用利禄权位引诱和笼络士人。这首小令即以此故事立意,抒写了胸有韬略、高视一世的知识分子虽然处境逼仄,逆风负重,却绝不会汲汲于功名,不会为统治者的诱饵所动的高傲情志,表现了一种固守高尚志节、蔑视权豪势要的思想态度。曲文立意超卓,想象丰富,形象鲜明,主旨显豁。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和卿九一半儿[1]题情别来宽褪缕金衣[2],粉悴烟憔减玉肌[3]。泪点儿只除衫袖知[4]。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注释][1]一半儿:曲牌名,属北调,是仙吕宫常用的一个曲牌。
[2]缕金衣:缕(lǚ吕),线。缕金衣,用金色丝线缝制织成的衣服,喻指所着服装之华贵高雅。
[3]粉悴烟憔:粉,水粉。烟,同“胭”,即指胭脂。水粉、胭脂均为女子美容物品,在此指代女子的容貌。全句讲因思念亲人,而面容憔悴,玉体消瘦。
[4]泪点儿只除衫袖知:只有自己的衣衫袖子,才知道究竟抛洒流淌过多少泪水。
喻指偷偷地在暗地里伤心抹泪,他人不知。
醉中天[1]咏大蝴蝶[2]弹破庄周梦[3],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4]。难道风流种[5],吓杀寻芳的蜜蜂[6]?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7]。
[注释][1]醉中天:仙吕,宫调名,《中原音韵》说:“仙吕调清新绵邈。”醉中天,曲牌,属仙吕宫。
[2]咏大蝴蝶:本曲内容标题。据说王和卿常与关汉卿互相唱和,有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大蝴蝶,王和卿便写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的传播,使王和卿的名声更大了。
[3]弹破庄周梦:《庄子·齐物论》说庄周曾经梦见自己化成一只蝴蝶,醒来后产生疑问: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化为庄周?这里只是形容蝴蝶之大,连庄周的梦都被弹破了,没有其他深意。弹,一作“挣”。
[4]三百:泛指很多。这句说,不管多少有名的花园,都让它一采而空了。
[5]风流种:指迷恋女色的人。
[6]寻芳:采蜜。这句问:难道这风流种一样的大蝴蝶把真正采蜜的蜜蜂都给吓走了吗?
[7]这句说大蝴蝶的飞动竟然把卖花的人也扇过了桥去。宋人谢无逸有咏蝶诗:
“江天春暖晚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本曲作者化用了这两句。
[题解]王和卿的散曲,往往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叙写事实上绝对不会发生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在元蒙贵族统治下逢场作戏的无可奈何的心情。首句用“弹破”二字,写出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和卿一〇大蝴蝶的来历不凡。二、三两句用采花的轻捷,来衬出大蝴蝶胃口的不凡。第四句点出“风流种”的难以尽述,承上转下。第五句“吓杀”二字,是对大蝴蝶作进一层描写,贴切地写出了大蝴蝶采花的神采。最后两句化用前人咏蝴蝶“江天春晚暖风细,相逐卖花人过桥”诗句,从另一角度写出了蝴蝶的气派不凡。至此,作者逢场作戏之意,不叙自见。这首曲子在着力描写大蝴蝶的同时,也写到了蜜蜂,前者光采花而空忙,后者采花而酿蜜,隐隐流露了作者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心情,曲折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愤慨。可见,作者在构思上是别出心裁,下了功夫的。
商挺商挺(1209—1288)字孟卿,一作梦卿,晚年自号左山老人。父商衡与元好问交好,于金末殉难,商挺入元后亦与元好问有诗文往来。曹州济阴人。元初为行台幕官。至元元年,入拜参知政事,累迁枢密副使,以疾免。至元二十五年卒,年八十。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定。曾参加编修辽、金史。善写隶书,又工山水墨竹,着诗千余篇,多散佚。散曲仅存《阳春白雪》《雍熙乐府》收录十九首[步步娇]。《全元散曲》一并收录之。《元史》有传。
步步娇[1]祝愿闷酒将来刚刚咽[2],欲饮先浇奠[3]。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4]。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注释][1]步步娇:一名[潘妃曲],句式为:七五、三七、三五,每句均押韵。
[2]将来:拿来,携来。
[3]浇奠:旧时祭祀、祷告时,将酒浇地,以示诚意。
[4]厮爱:元时俗语,即相爱。
[题解]这支曲子,诗人满怀充沛的感情抒写了当时青年男女要求恋爱婚姻自由的迫切要求。首句用“闷酒”点出事件的缘由,用“刚刚咽”三字,写出事件的进程。二句转写当时的思想活动。毫无沮丧落寞之情,并为以下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四五句“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是当时青年男女的共同呼声,也是诗人恋爱之情的真切表露。最后两句以精炼的语言,十分巧妙地抒写了自己对自由恋爱的迫切追求。“勤相见”三字,更显含蓄有味。
潘妃曲带月披星[1]担惊怕[2],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3]听得门外地皮儿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商挺一一踏。则道是[4]冤家[5],原来风动荼架[6]。
[注释][1]带月披星:指夜晚在月亮、星星下。
[2]担惊怕:因夜晚悄悄等候意中人,心中担惊害怕。
[3]蓦:突然。这句是说突然听见门外好像是人走动。
[4]则道是:只以为是。
[5]冤家:对意中人、爱人的称呼。
[6]荼:多年生草本植物。荼架用以遮荫纳凉。
[题解]这首小曲,只用寥寥数语,便展示了一幕波澜起伏的短剧:剧中女子与情人约好晚上私会,在黯淡的星月光下,她等了很久。忽然仿佛听见有脚步声,以为是心上人来了;可是仔细一听,却是风在摇动荼架。
作者善于以烘托场景来勾画人物心理。“带月披星”写夜的沉静与夜色迷朦,为下文产生误会预设伏笔。“久立”与“蓦听得”呼应,活画出女子的焦急神态,点明产生错觉的原因。结尾进入高潮,又陡然煞住,余味无穷。
胡祗胡祗(1227—1293)字绍开(一作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市)人。元世祖至元年间官翰林文字、太常博士、左右司员外郎等,因触怒当时权贵阿合马,出为太原路治中兼提举本路铁冶。元灭南宋以后,历官荆湖北道宣慰副使、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等,抑豪扶弱,深得民心。后曾召拜翰林学士,坚辞不就,改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卒赠礼部尚书,谥“文靖”。有《紫山大全集》。与当时杂剧女演员朱帘秀等有交往,并互赠散曲小令。散曲作品今存小令十一首。钟嗣成《录鬼簿》将他列于前辈名公,称“胡紫山宣慰”。朱权《太和正音谱》说:“胡紫山之词,如秋潭孤月。”
沉醉东风[1]月底花间酒壶[2],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3],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4]竿钓今古[5],一任[6]他斜风细雨。
[注释][1]沉醉东风:曲牌。
[2]月底花间酒壶: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酒,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暗含世无知己的落寞之感。
[3]避虎狼,盟鸥鹭:避虎狼,指不与当权的坏人为伍;盟鸥鹭,指弃官归隐,寄情于山水。辛弃疾《水调歌头》:“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也就是盟鸥鹭的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胡祗一二[4]纶:钓鱼线。
[5]钓今古:孟浩然有诗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钓今古即管他社会人事风云变幻,我自垂钓江边的意思。联系到最后一句“一任他斜风细雨”,便更好理解了。
[6]一任:不管。
[题解]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政治生涯,我们可以推断,此曲约写于其晚年。所谓“避虎狼”,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愤之情的感叹。他本是朝官,因官冗事烦而上书曰“省官莫如省吏,省吏莫如省事”,因此触怒了权贵阿合马,被排贬外放。后来朝廷虽然一再将他内迁,但他始终坚辞。“盟鸥鹭”,正是他对污浊官场有所认识之后的弃绝。他认同了柳宗元,愿意“寒江独钓”;他认同了张志和,愿意扁舟独驾,“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由“识字”士大夫而“水边林下”渔夫的变化,正是对黑暗政治的有力批判。
阳春曲[1]春景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2]来迟,谁唤起?
窗外晓莺啼。
[注释][1][中吕]阳春曲:中吕,宫调名;阳春曲,曲牌,即喜春来,又名喜春风。
[2]觉:醒。
[题解]这首曲是元散曲中写景的名篇。大戏剧家关汉卿写《诈妮子调风月》杂剧时,曾引用其中两句说:“你又不是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可见其影响之大。
曲作者细心捕捉住了蜂酿蜜,燕衔泥这样的细微事物,生动地勾画了一幅明媚的春光图。这是这首曲子的第一个成功之处。这首曲子的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对“残花”和“细雨”的赞颂:花虽残了,但却仍然可以酝酿蜂蜜;细雨来了,却正好可以调和燕子筑巢的泥。反过来说,花残之时蜂儿却仍然在飞来飞去地采蜜,细雨来了燕子却还在雨中穿梭忙碌,这不正是一幅充满动感的闹春图吗?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其“闹”也不过如此罢了。该曲的第三个成功之处是由景由物写到人:“绿窗春睡觉来迟。”春睡觉来迟,也就是“春眠不觉晓”,这是前人早已写到的,也是自然规律,不足为奇。奇却奇在最后两句的一问一答:“谁唤起?窗外晓莺啼。”这就把人与景与物融为一体,完成了一幅完整的春意图,赞颂了美好而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
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1],樵得樵眼笑眉舒[2]。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3],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胡祗一三的谈今论古[4]。
[注释][1]渔得鱼:渔夫捕得了鱼。渔:渔夫。
[2]樵得樵:樵夫砍到了木柴。前一“樵”字指樵夫,即打柴的人;后一“樵”字指物,木柴。
[3]斤:斧头。
[4]笑加加:一作“笑呷呷(gā)”,犹言笑哈哈。
[题解]这是一首作者弃官归隐,与鸥鹭为友愿望实现后的生活的写照。
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笑哈哈地谈今论古。何其自得其乐,何其心满意足?
然而,是不是真的“不识字”呢?当然不是。不然的话,谈什么今论什么古呢?正是在这矛盾的二律背反之中,充满了讽刺,充满了戏谑。但其总的基调,依然是以乐观旷达为主,所描画的,是一幅生动别致的渔樵谐趣图。
刘因刘因(1249—1294)字梦吉,保定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据说在他即将诞生的那天晚上,他父亲梦见有一神仙用马载着一个小儿来到他家,于是给他起名,字梦骥。后改名因,改字梦吉。他天资绝人,三岁识字,六岁就能写诗。长大之后深究程朱理学,闭门深居,不为苟合,不妄交接。喜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静修”。他曾经在郎山雷溪之间游历过,因号“雷溪真隐”,又号“樵庵”。
至元十九年(1282),诏征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以母病辞归。卒年四十五岁。延佑年间赠翰林学士,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所着有《静修集》、《四书精要》等,散曲今存小令两首。
人月圆[1]茫茫大块洪炉里[2],何物不寒灰[3]?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太行如砺[4],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注释][1]散曲分片者不多,此曲句式为上片七五、四四四,下片四四四、四四四,全曲共十一句四韵。三组四字句,文辞以鼎足句形式为常见。
[2]大块:大自然,大地,宇宙。《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洪炉:大炉子。
[3]寒灰:死灰。
[4]砺:磨刀石。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刘因一四[题解]刘因是元代着名大儒,也是诗文大家。他的诗才气超卓、豪迈不羁,如其为人;他的曲虽仅存两首,也洗炼豪放,出手不凡。这首登临怀古作品,虽然也通过时空的转换,抒发由此产生的感慨,但立意更为高远纵深,放眼古今未来,认为人世沧桑、兴衰盛败,都出乎自然,不需要耿耿于怀。他胸襟之浩荡宽广,识见之超凡远俗,由此可见。“何物不寒灰”、“等是尘埃”两语,如晨钟暮鼓,值得再三玩味咀嚼。
王恽王恽(1226—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辉汲(今河南汲县)人。元中统元年(1260)以后做官,历任国史编修、监察御史、福建按察使、翰林学士等职。做官敢于弹劾赃官,平反冤狱。为文有才干,不蹈袭前人。着作有《秋涧先生大全文集》,散曲作品现存小令41首。
黑漆弩[1]游金山寺并序[2]邻曲子严伯昌[3],尝以《黑漆弩》侑酒[4]。省郎仲先谓余曰[5]:“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6]?”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7],后人爱之,易其名曰《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予效颦[8],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妓[9],唐人例有音学[10],而今之乐府,用力多而难为工。纵使有成,未免笔墨劝淫为狭耳[11]。渠辈年少气锐,渊源正学,不致费日力于此也[12]。其词曰:
苍波万顷孤岑矗[13],是一片水面上天竺[14]。金鳌头满咽三怀[15],吸尽江山浓绿。
蛟龙虑恐下燃犀[16],风起浪翻如屋。任夕阳归棹纵横[17],待偿我平生不足[18]。
[注释][1]黑漆弩:[正宫],宫调之一,据周德清《中原音韵》,它适宜表现惆怅雄壮的感情。黑漆弩,正宫的一个曲调名称,为北宋田不伐之作,惜原作已失传。今尚传有卢挚和作,他人所作,皆次其韵。后白贲以此调咏渔夫,起句作“侬家鹦鹉洲边住”,故又名[鹦鹉曲]。因白氏曾官学士,所以又名[学士吟]。曲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句式为七七、七六,后段句式为七六、七七,共八句五韵,其中的三、五、七句可不押韵。
[2]金山寺: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金山上所建的一座着名古寺。山本在长江中,因江中风急浪涌,山如浮动,故又名浮玉山。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恽一五[3]邻曲子严伯昌:邻曲子,即邻居之子。严伯昌,疑为东平行台严实之子侄。王恽师事元好问,尝随元氏游。而元好问曾与杜善夫俱游齐鲁,同依严实。
[4]尝以《黑漆弩》侑酒:侑(yòu又),劝人吃、喝。以序中“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推测,侑酒之《黑漆弩》,盖即白贲所作《鹦鹉曲》,因其曲中有句曰:“睡煞江南烟雨。”
[5]省郎仲先:省郎,中书省之郎官或员外郎。仲先,盖即伯昌之弟。
[6]白无咎《黑漆弩》上片的末句是“睡煞江南烟雨”,改曲名之故源此。
[7]昔东坡作《念奴曲》:即指苏东坡所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因其末句为: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类,以酒浇地,作祭奠。)江月。”所以,后人又有改《念奴娇》
为《酹江月》名的。
[8]效颦(pín频):《庄子·天运》云:西施有心痛病,常捧心皱眉,但大家还以为她很美。同里有一丑妇,见后,便去模仿她抚胸皱眉的样子,结果显得更丑,以致把大家都吓跑了。后“东施效颦”便喻指以丑而模仿美的人,也指那些照搬照套,十分教条,不善学步之人。此处是作者谦词。
[9]汉儒家畜声妓:畜,在此通“蓄”。全句讲汉代鸿儒们,家里都蓄养着声乐歌妓。
[10]唐人例有音学:唐诗人作品,多可入乐,歌楼妓馆的女子,也多能吟唱大家之诗。有不少诗人,着意于创作一些便于吟咏入乐的作品,如白居易等,甚而有些诗人,本身就多才多艺,比如王维,他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位画家和音乐家。
[11]狭:原作“侠”,据朱校改,当是。
[12]费日力:即浪费时光。
[13]苍波万顷孤岑矗:岑(cén),小而高的山。矗(chù处),耸立。孤岑,此指金山。
全句言金山矗立于万顷碧波之中。
[14]天竺(zhú竹):山名,浙江杭州有上、中、下三天竺,分布于南、北高峰之下。上天竺在北高峰下,有上天竺寺,风景秀美,建筑壮丽。
[15]金鳌头:金山的最高处是金鳌、妙高两峰,此则指金鳌峰。
[16]蛟龙虑恐下燃犀:《晋书·温峤传》载: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车马着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之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全句是说,蛟龙担心害怕有燃烧着的犀牛角深入水中,映照出它们的真面目。以上四句极言山、寺巍峨壮观,江水汹涌险恶。
[17]棹(zhào照):摇船用的工具,在此代指船。
[18]偿我平生不足:偿,补偿。作者大半生在北方度过,这次乍来南方,所见所闻的是又一番美景,故有此说。
[题解]起两句为舟中所见远景,说出金山地理特征,有开门见山之效。杭州天竺多历史悠久的名寺,以之类比,殊非泛泛。下两句笔致夸张,想象超卓,不必问一“咽”、一“吸”者究为金鳌抑或人,奇情壮采,自令人心折。而此登顶逸兴,与前文合参,可证题中一“游”字并非虚下。么篇则以惊险之景反衬作者登山临水的从容不迫,结以欲偿夙愿的期待,神完气足。末句实从苏轼《游金山寺》“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变化而来,为夺胎法之佳者。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恽一六卢挚卢挚(1235—1300)字处道,又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至元五年(1268)进士及第,累迁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大德初,授集贤学士大中大夫,出任湖南、江东等地方官,复入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卒。他是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重要作家之一,贯云石于《阳春白雪序》中言其曲词媚妩,“如仙女寻春,自然笑傲”。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时称“姚卢”。卢挚足迹遍及西北、两湖、江浙诸行省,与着名散曲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及着名女艺人朱帘秀等有交往、唱和。着有《疏斋集》,已佚。《全元散曲》录其小令一百二十首,残小令一。从语言到内容,都表现出初期散曲作家的风格特征。
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1]。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2]。
[注释][1]落残霞孤鹜齐飞:系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的沿用。残霞:残余的晚霞;鹜:泛指野鸭、水鸟。
[2]潇湘画里:湖南的湘水,流至零陵县西与潇水合流,称潇湘。宋代画家宋迪曾以潇湘风景作画八幅,世称潇湘八景,为着名风景区。
[题解]南国潇湘风光秀丽,堪称天然图画。卢挚这支曲子既是诗,也是画。作者置身如画的景致之中,以他的欣悦情,以他的手中笔,画出了一幅绝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潇湘秋景图。欣赏这支曲犹如欣赏一部流动优美的潇湘山水风光片,既有枯松倚绝壁、孤鹜飞残霞的令人惊绝的特写镜头,也有山如翠屏、水流无涯的令人心旷神怡的全景扫描,更有夜朦胧、月朦胧时泛舟水上的心曲抒发。西风无形,秋意亦无迹,作者只以诗味盎然的画外音来传达出感受“散西风满天秋意”的怡悦之情。曲末“载我在潇湘画里”一句,写作者终于情不自禁地跃入画面,咏歌赞叹起来,佳景之中遂有了画中人,境界全出,美不胜收。
沉醉东风闲居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1],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2]。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3]。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卢挚一七[注释][1]那答:那块,那边。
[3]早来:已经。
[3]欠欠答答:疯疯癫癫,痴痴呆呆。
[题解]读此曲,首先要明白这“闲居”之人不是普通的老农,而是归隐田园的隐士。他是放情山水、纵意壶觞的人,因此,饱览“绿水青山”佳景后,必然是往“竹篱茅舍”豪饮尽兴。“恰离了”、“早来到”云云,也就顺理成章。其次又要明白这隐士也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如嵇康,阮籍那样不拘礼法的人,所以可就槽喝酒,淋漓满身,会遍野摘花,胡乱插鬓。而“山童”知他是何许人,根本不去阻止他的狂放行为。明乎此,方能领略本曲的妙处。
折桂令[1]田家沙三伴歌来[2],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3],碌轴[4]上龛[5]着个琵琶[6]。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7]。
[注释][1]折桂令:又名蟾宫曲,双调中的常用曲调。
[2]沙三伴歌来:沙三、伴哥是元剧中常用以称呼农民的名字。语尾助词,无意义。
[3]昔涎剌塔:形容垂涎的样子。剌塔,即邋遢,不整洁,不利落。
[4]碌轴:即碌碡,碾压土地、谷粒用的大石滚。
[5]龛:本义指天空起云的样子,这里有覆盖的意思。
[6]琵琶:形容躺在大石滚上的小二哥,身体瘦弱,肚子却鼓凸,像一个琵琶放在石滚上一样。
[7]庄家:庄稼汉。
[题解]这支曲子几乎可以作微型小说读了。人物是农民沙三、伴哥与小二哥三人。情节是农闲时前两人在小河中捞虾出来,跑到树荫下吃西瓜消暑,后一人见了馋得流口水,却懒卧在石滚上不肯起身。最后,是三人一起闲看夏景的情形。作者写这一段农家生活,虽主要是赞其“无是无非”,多少是戴着企慕隐逸的有色眼镜观察问题,但确实将纯朴率真的农民写活了。那种浓厚自然的生活气息,才是此曲真正打动人的地方。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卢挚一八赵岩赵岩生平不详。字鲁瞻,长沙(今属湖南)人。曾在大长公主宫中应旨。能诗曲,散曲今仅存小令一首。
喜春来过普天乐[1]失题琉璃殿暖香浮细[2],翡翠帘深卷燕迟[3]。夕阳荒草小亭西,间纳履[4],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5],一个翩翻粉翅[6],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7]。
[注释][1]这是一首带过曲,由中吕调的喜春来、普天乐两支小令构成。
[2]香浮细:即细浮香。
[3]卷燕迟:为等候燕子归来而迟卷。
[4]间纳履:在低身蹬鞋的那一阵子。
[5]搀:带上。
[6]“翩翻”句:沾粉的双翅翩翩起舞。
[7]祝英台:民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中,有双双化蝶的情节。这里是说最后一只蝴蝶系梁山伯所化,梦中正与祝英台约会。期,约。
[题解]曲前两句读来颇似温庭筠《菩萨蛮》词,但曲中主人公却非闺中思妇而似是怀春少女。百无聊赖间来到院中,她忽然看到十二个蝴蝶。〔普天乐〕曲于是一一描写这些蝴蝶的动态。穷形尽相,自不待言,加入拟人化的成分,尤觉生意盎然,移情若痴。
明说“十二个粉蝶”,却只实写十一个,将最末之蝶巧借梁祝化蝶故事暗喻为双,在平铺直叙之后留有余韵,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朱帘秀朱帘秀元世祖时着名的杂剧女演员。姓朱氏,一作宋氏,排行第四,主要活动在大都(今北京市)、扬州等地,时约在至元、大德(1264—1307)间。《青楼集》说她:
“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胡祗《紫山集》卷八《朱氏诗卷序》,盛赞其技艺高超,有“心得三味,天然老成”之誉。诸多名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朱帘秀一九流,均与之有交往,而赠以诗文词曲,今能见之者如关汉卿散套[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胡祗有小令[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卢挚有小令[蟾宫曲]《醉赠乐府朱帘秀》,冯子振有词[鹧鸪天],王恽有词[浣溪沙]《赠朱帘秀》、诗《题朱帘秀序后》等。朱帘秀后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凡二十年而卒。除独步杂剧外,亦能作诗填曲,与一些作家唱和。现今诗已散佚,《全元散曲》录辑其小令一首,套数一套。
落梅风[1]答卢疏斋[2]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3]。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4],恨不得随大江东去[5]。
[注释][1]落梅风:落梅风,一名[寿阳曲]。
[2]答卢疏斋:疏斋是卢挚的号。卢挚尝以[双调·寿阳曲]赠以《别朱帘秀》,这是朱的回赠之作。《太平乐府》此曲之前为卢疏斋[寿阳曲]《别朱帘秀》。此曲题目原作“答前曲”,所以,后世选本有题作《答卢疏斋》者,亦有题作《答疏斋》者。
[3]憔悴煞:憔悴(qiáocuì乔脆),形容人瘦弱,面色、气色不好。憔悴煞,同“憔悴杀”,憔悴之极。玉堂人物:宋太宗淳化(990—994)年间,苏易简为学士,太宗曾以红罗飞白书“玉堂之署”四个字以赐,故后人便称翰林院为“玉堂”。玉堂人物,在此即是指卢挚,因其曾官翰林学士承旨。
[4]篷窗:船窗。《宋诗钞》汪元量《水云集钞·湖州歌》之十:“靠着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5]恨不得随大江东去:“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首句。意谓送行之人,恨不得随滔滔之江水去追逐离船。一云,随江而去,了此一生,亦通。
[题解]朱帘秀(艺名珠帘秀)是元代着名的杂剧女伶,色艺俱佳,《青楼集》称她“杂剧为当今独步”。她与关汉卿、卢挚(字疏斋)等相交甚厚。这支曲子是为酬答卢挚的《寿阳曲·别珠帘秀》而作的,也是这位女伶留存的唯一一首小令。全曲以景起,千重青山,万缕云烟,境界开阔,既点出眼前景致,又映带出离别之际重山远隔、情思纷乱的情状。“憔悴”句代写对方,“倚篷窗”则回笔述自身处境,两相映衬,情意相生。“恨不得随大江东去”,与其为情所苦,活受煎熬,倒不如蹈江殉情,一了百了,感情激越,直达高潮,一往情深,动人心魄。
陈草庵陈草庵(1245—1324)名英,字颜卿,号草庵,析津(今北京城西南)人。历仕监察御史、宣抚使、中丞等职。卒时年近八十岁。钟嗣成《录鬼簿》称他为“陈草庵中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陈草庵二〇丞”,并把他列为“前辈名公才人”。有小令二十六首,所用曲调均为[中吕]《山坡羊》。
山坡羊[1]叹世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2]?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3],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注释][1]山坡羊:中吕宫的一个常用曲牌。又名“苏武持节”,也入黄钟或商调。
[2]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都市的繁华热闹,也泛指现实社会。
[3]长安道:长安泛指京都,长安道即指获取功名利禄之道。
[题解]这首曲是感叹人生之作,劝人不要追逐功名利禄。全曲从“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入笔,写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朝夕奔波。下句一个“红尘闹”的“闹”字,颇为传神地写出了追求功名利禄者的荒唐无聊。接着用“路遥遥,水迢迢”来揭示追逐不仅艰辛,而且目标遥远,功名难求。最后以“山,依旧好;人,憔悴了”对比作结,指出追逐功名实际上是舍本逐末,迷失本性的行为,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从而奉劝人们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不要成了功名利禄的奴隶。
关汉卿关汉卿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叟(或作“一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大约生活在1230-1310之间。钟嗣成《录鬼簿》、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谓其曾为金朝之太医院户。朱经《青楼集序》说关在元朝统一中国后不愿出仕,曾南游杭州、扬州等地,后在北京加入诸文士组织的“玉京书会”,同王和卿、杨显之以及女艺人朱帘秀等交往颇密。他热爱戏剧,不仅写了六十余种剧本,还常常“躬践排场,面傅粉墨”,参与演出。这使他成了戏剧专家,所写的剧本也十分符合演出要求。流传至今的十多种杂剧中,以《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最着名。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散曲今存五十余首(套),内容多为离愁别恨、情爱思念。感情真挚,直陈胸臆,毫不遮饰,常以口语入曲,显得朴实亲切,时或泼辣豪放,有独特的风调。
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1]。刚道得声“保重将息”[2],痛煞煞教人舍不得[3]。“好去者望前程万里”[4]。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关汉卿二一[注释][1]阁:同搁。
[2]将息:调养。
[3]痛煞煞:心痛难忍的样子。
[4]者:语助词,义同今语之“呀”。
[题解]这首曲写男女送别的情景,声情并茂,真挚感人。
曲子开头两句以矛盾揭示难分难舍的复杂心情。“咫尺的天南地北”,眼下虽然近在咫尺,但即刻便要天南地北,远隔天涯了。“霎时间月缺花飞”,眼下还是花好月圆,但只不过在霎时间,便要月缺花飞,天各一方了。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碎呢?你看她“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叫人怎忍心离去?这时,女主人公噙住泪水临别赠言,可是,刚说出一句“保重将息”,便又心痛得说不出话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最后才好不容易说出一句:好好地去吧,愿君前程万里!全曲便在这里戛然而止,留下了深深的余韵。
全曲画面生动,刻写细微,尤其是在“保重将息”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之间插入“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一句描述,使女主人公的话语一断一续,更为真实传神。这一点,体现了关汉卿作为一代戏剧大师的独特功夫,也使这首写送别的小令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有人曾把它和宋代词人柳永那首着名的送别词《雨霖铃》相比,认为《雨霖铃》“不能专美于前。”这当然是对这首曲较高的评价了。
四块玉其三意马收,心猿锁[1],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2]?离了利名场[3],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其四南亩耕,东山卧[4],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5],争什么!
[注释][1]意马、心猿:均指人的心思流荡散乱,把握不定。这两句是说把游移不定的心收拢来。
[2]槐阴午梦谁惊破:唐李公佐所作《南柯太守传》(传奇小说)讲:书生淳于棼醉后梦入槐安国,娶公主为妻,做了南柯郡太守,显赫一时。醒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梦境。
槐安国原是庭前槐树下一个蚁穴,南柯郡则是庭槐南枝上的另一蚁穴。此句作者之意为:从古至今,有几个人能真正参透“南柯之梦”呢?
[3]利名场:追名逐利的地方,多指官场。
[4]南亩耕,东山卧:指归居田园。“南亩耕”出自《诗经·小雅·大田》:“载南亩,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关汉卿二二播厥百谷。”南亩,泛指农田;东山卧,晋谢安隐居于东山,人常用“东山高卧”指高洁之士离俗隐居。
[5]贤的是他,愚的是我:这是作者回忆往事的愤愤不平之词。
[题解]这两首小令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表述怎样才能过上闲适快活的日子。作者以为,一是不为名利诱引,二是不被是非纠缠。耽于名利就难免心猿意马,跌进滚滚红尘,无法自保;被是非纠缠必然让世态人情关锁,永无心灵的安适。它写出封建官场争逐的险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世态人情的可怕,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丑恶的厌恶。但一味追求隐逸自洁,并希望以泯灭是非来逃避争论,却显得过于消极,而且也不可能由此一途径获得心灵的真正“安乐”与“快活”。两首小令像是正直的封建文人连续的人生二部曲:逃离官场,安于隐居。曲文用一系列有强烈动作性的词语——收、锁、跳、离、钻、耕、卧、思量、争等等,营造出一个没有风波、没有大澜,没有心潮起伏,没有欲念冲击的闲适情境,是一种特殊的以动写静的手法。
一枝花[1]赠珠帘秀[2][一枝花]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3];金钩光错落[4],绣带舞蹁跹。
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5]。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6]。
[梁州]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7],锁春愁不放双飞燕。
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拂苔痕满砌榆钱[8],惹杨花飞点如绵。愁的是抹回廊暮雨潇潇[9],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10],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11]。凌波殿前[12],碧玲珑掩映湘妃面[13],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14],出落着神仙[15]。
[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16],煞是可怜[17],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18]。
[注释][1][南吕]一枝花:这是南吕宫常用的套数。通常由一枝花、梁州第七(或简称梁州)、尾声三曲组成。如在三曲后还要加写几支曲子,尾声即改称隔尾(《不伏老》就是这样的)。唐人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艺名一枝花。这套曲调大约就是从说唱一枝花的歌曲中传承下来的。
[2]本篇赠着名杂剧女演员珠帘秀,曲中巧妙地运用了借喻、谐音和双关语等艺术手法。
[3]虾万须:即虾须,陆畅《帘》诗:“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这二句说珠帘子是用虾须串起珍珠做成的,暗指珠帘秀。
[4]金钩:指悬挂珠帘的吊钩。错落:指金钩的光彩互相交错照映。
[5]妆点就:打扮好,装饰好。取次展:随意展看。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关汉卿二三[6]“摇四壁”二句:意思是说珠帘摇动起来,四壁好像披上翡翠的阴影,它放射出的光彩使琉璃瓦都黯然失色。
[7]侯家、谢府:泛指显贵的人家。紫帐:紫罗帐。红莲:红莲幕,比喻珠帘的华贵、高雅。
[8]拂:指珠帘摆动、拂拭。砌:台阶。榆钱:榆树未出叶以前,枝条间生出的榆荚,形似钱而小,俗称榆钱。
[9]抹回廊:雨淋湿长而曲折的走廊。抹,涂抹。潇潇:形容风雨声。
[10]筛曲槛:西风穿过长廊弯曲的栏杆。剪剪: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韩《夜深》诗:“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11]透:照彻。长门:汉代有长门宫,这里泛指官室门户。娟娟:美好的样子。
[12]凌波殿:即凌波宫,唐代宫室名。这里泛指水池边的殿堂。
[13]玲珑:形容池水明澈的样子。湘妃:传说舜南巡时死去,后葬在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痛哭,悲凄的泪水滴在竹上成斑纹,称湘妃竹。用湘妃竹做的帘子称湘帘。
[14]妍:美好。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化用小杜诗亦暗切“珠帘”,赞她丽质特出。
[15]出落:长成。多用来赞美青年人的容貌体态。神仙:美如仙女。
[16]守户先生:看守门户的人。当时珠帘秀已委身他人,这里用“守户”隐指其人,讥其委琐屑小,配不上她。
[17]煞是可怜:非常可惜。
[18]奇擎:托举着。这句说如此珍贵的“珠帘”你必须加倍地珍惜。是作者寻知己而不得,极端苦闷的表白。
[题解]这篇套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朱帘秀的名字隐含在珍珠门帘的绣织之中,是一篇非常婉曲而又形式特别的抒情赠答之作。《一枝花》曲吟咏珍珠帘的外形,从其附属点缀之物、状态和光华三个方面展示了珠帘的优美。其中暗寓着对朱帘秀这个名演员妆扮可人、舞姿仪态优雅、容貌美艳照人的赞美叹赏。《梁州》曲主要写珍珠帘内的风情与苦闷,实际上是隐写作者与朱帘秀曾经有过的欢爱,抒写分手以后对她孤苦寂寞的同情牵挂,并表述了衷心的慰问与伴着美好回忆的殷切思念。《尾》曲写对于珍珠帘外守门人的期待与叮咛,委婉地述说了作者对已为他人妇的朱帘秀一如既往的无限关怀和深深痛惜。全篇借咏物以抒情,句句切合珍珠帘的形象,字字饱含着对知心人的热爱、追慕、思念、同情、安慰、祝愿等复杂而深挚的感情。情思绵邈,蕴藉含蓄。
白朴白朴(1226—1285?)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先生,原籍(yù玉)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移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他是金枢密院判白华的第二个儿子,生于金末。七岁时,蒙古兵南下,攻陷金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适其父外出,母子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白朴二四在战乱中失散,他由其父亲的好友元好问携之北渡避难,后又受到元好问的教育和培养。由于少年时有过国亡家难的不幸遭遇,他入元后不愿出仕,迁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常郁郁不乐,多有满目山川之感,过着一种放情山水,以诗酒自适的生活。后以子贵,赠嘉议大夫,掌礼仪院太卿。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着有杂剧十六种,今存《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三种。他的词曲以清丽婉约见长,部分作品亦有豪放雄浑之气。有词集《天籁集》二卷,清初杨友敬掇拾其散曲附于集后,曰《摭(zhí职)遗》。现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数四套。
沉醉东风渔父黄芦岸白蓣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1],虽无刎颈交[2],却有忘机友[3],点秋江白鹭沙鸥[4]。傲杀人间万户侯[5],不识字烟波钓叟[6]。
[注释][1]黄芦岸白蓣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黄芦、白蓣(pín),皆为生长于浅水中的植物。蓼(liǎo),草名,秋日开花,呈浅红色,故称红蓼。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这两句是讲渔父所接触到的景物。
[2]刎(wěn稳)颈交:刎颈,割颈。意谓同生共死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忘机友:不讲心计,坦城相交的朋友。李白《下终南山过斛(hú胡)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两句言渔父所接触的人物。
[4]点秋江白鹭沙鸥:鸥鹭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云:“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意谓渔父无机巧之心,故与鸥鹭相交。
[5]傲杀人间万户候:杀,同“煞”,很、甚的意思。傲杀,很看不起他们。万户侯,古代贵族封邑以户口计算,汉初功臣封侯,大者“食邑万户”(享有一万户地方的田赋收入),叫万户侯。这里泛指官高位尊者。
[6]烟波钓叟:烟波,水波浩渺迷的样子。唐代崔颢(hào浩)《黄鹤楼》有句云: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钓叟,在烟波浩渺的江上垂钓的老翁。唐人张志和,曾隐居江湖,不复出仕,自号“烟波钓徒”。
[题解]这支小令的曲眼是“忘机”,即排除人世一切机心对主人公平静心情、恬淡生活的干扰,退出争逐,远离烦嚣,不受倾轧、挤逼和杀戮的威胁,自自在在地生活。它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却有对于诗意化、自然化人生的追求。它包含着元代(尤其是前期)知识分子被迫远离政治舞台的失落意绪,这当然是他们不幸的一面;但也使他们有机会、有精力去发掘自然美的深刻内涵,探究到艺术化人生的奥秘,因而又是幸运的。
这也正是元散曲中许多同类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感染力的根本原因。本曲从渔夫生活劳动的优美环境描写入手,很快引出了主题。接着以鄙视富贵的爽朗一笑表现了主人公精神境界之高——他确有对于人生“真谛”的透彻领悟。至此,作品的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白朴二五抒情已达到高峰。最后,又托出主人公远离凡俗和超绝尘世的形象来,作为一支完美乐曲的最后一个强音,提高了作品的感召魅力。
庆东原[1]忘忧草[2],含笑花[3],劝君闻早冠宜挂[4]。哪里也能言陆贾[5]?哪里也良谋子牙[6]?哪里也豪气张华[7]?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8]。
[注释][1]庆东原:双调中的曲牌,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
[2]忘忧草:即萱草,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
[3]含笑花:一种常绿灌木,初夏开花,呈象牙黄,有香蕉味。
[4]冠宜挂:即“挂冠”。《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逢荫)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以指辞官而归故里。
[5]能言陆贾:刘邦谋士,着有《陆贾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称其“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这句问:那能言善辩的陆贾在哪里去了呢?下面两句句式一样。也,句中衬字,无义。
[6]良谋子牙:即姜子牙。西周初,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为齐国始祖。
[7]豪气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晋的大文学家,着有《博物志》和《张司空集》。曾力劝武帝排除众议,定灭吴之计,统一后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等高职,后被赵王伦和孙秀所杀。
[8]千古是非心两句:张升《离亭燕》:“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这里的意思是说,千古的是是非非,不过成为渔人樵夫晚间的闲谈之资而已。
[题解]这首小令的主题是否定功名事业的。在元代知识分子失却进身之路的情况下,这种思想十分普遍。虽然难免招致得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讥议,但也能反映出当时知识界的愤郁不平,反映出他们追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平衡的努力终有所得。本曲继承古典诗词的比兴传统,从草木名称切入正题,谓及早辞官才是忘忧含笑的正当途径。然后举出三个颇有功名、很有名望的古人作为例证,既然连他们的一切建树都早已荡然无存,执迷于积极事功的人还不是自找烦忧吗?最后点出正题:所有英雄豪杰的是非成败,连同他们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都不过是后世渔父樵夫的谈资而已,它的价值究竟有多高,不是十分明显吗?
喜春来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1],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2],甚是严[3],越间阻越情[4]。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白朴二六[注释][1]好事:指男女间的爱情。《墙头马上》第二折:“几时得好事奔人来。”俭,少,不足。
[2]你娘:即亲娘。拘钳(qián前):拘束、压制、管教。
[3]甚是:《太平乐府》作“苗是”。此从《乐府群珠》和《全元散曲》。
[4]间阻:间隔、阻挠。情(xiān先),高兴,适意。《方言》:“青齐呼意所好为。”情即言情投意合。全句是说,家人越是从中管束阻拦得严,两人越是情意缠绵。
[题解]这首曲子以女子的口吻写情爱追求,先以打比方开始,写好事多磨,瓜儿先苦后甜,然后再转入正题,写爱情越是受阻越是爱得厉害。结尾颇具有哲理性。全曲感情热烈,语言质朴,像一首大胆泼辣的民歌,与作者那些清丽婉约风格的作品有所不同。
姚邃姚邃(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大德五年(1301)为江东廉访使,九年(1305)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后任翰林学士承旨。他的文学创作以散文着称,是元代着名的古文家,当时人拿他与唐代韩愈相比,作品有《牧庵文集》50卷。在散曲创作方面,当时人拿他跟卢挚并称为“姚卢”,其风格典雅婉丽,是士大夫里散曲创作成就较高的一位。散曲作品现存小令29首,套数1套。
凭阑人[1]寄征衣[2]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3]。
[注释][1]凭阑人:此曲牌源于诸宫调。句式为:七七、五五,四句四韵,共二十四字,句法和情调都似诗中绝句与词中小令,宜于抒发幽情与写景咏物。本曲押“寒山”韵。
[2]征衣:游子在外时的衣服。许浑《塞下》:“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3]妾身:古时妻子自称。
[题解]在这首小令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闺中思妇的形象,对她的成功刻画,既未借助动作描写,也未依赖语言描写,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去展示这位思妇矛盾而痛苦、复杂又细腻、善良且美好的情怀,从而将这位闺中少妇体贴思念丈夫的那种纯真挚爱的情感极其传神地、维妙维肖地展现了出来。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姚邃二七普天乐[1]浙江秋[2],吴山夜[3],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塞雁来[4],芙蓉谢,冷雨青灯[5]读书舍[6],待离别怎忍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7]!
[注释][1]普天乐:曲牌,又名黄梅雨。
[2]浙江:江名,即钱塘江,因为通海,秋天多潮。
[3]吴山:在钱塘江北岸。
[4]塞雁:秋后从塞北飞来南方过冬的大雁。
[5]青灯:即油灯,发光青微,所以称青灯。
[6]读书舍:即书斋。
[7]宁耐些些:宁耐,忍耐;些些:即一些儿的意思。
[题解]此曲被周德清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写离别之愁苦。周氏评云:“第八句是务头”,此句《阳春白雪》作“待离别怎忍离别”。末句忽转为旷达之语,实际正是愁极而反自我安慰之语,把感情推向高潮。周氏又云此曲“造语、音律、对偶、平仄皆好”。“看他用‘叠’字与‘别’字,俱是入声作平声字,下得妥贴,可敬”。
阳春曲失题笔头风月时时过[1],眼底儿曹渐渐多[2]。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3],无日不风波[4]。
[注释][1]笔头风月:指写作生活。风月,年华之意。一谓指笔头所描绘之景色。杜甫《日暮》诗:“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2]儿曹:儿女辈,指晚辈青年。张元干《贺新郎》词:“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3]人海阔:指人事纷繁。人海,指人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鲸人海涸,魑魅棘林高。”
[4]风波:指人事险恶。白居易《除夜寄微之》:“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仔细谙。”
[题解]这首曲子是对人生世态的感叹。作者设问自答,有感而发,对自己的经历和处境作了总结式的概括:“人海阔,无日不风波。”使读者读来,分明感到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人的沉重叹息。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姚邃二八赵孟赵孟(fǔ府)(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宋末元初诗人作家、书画家、散曲家。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四世祖赐第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故为湖州人。十四岁时,以父荫补官,为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家居力学。
“文章书画,人号三绝。”至元二十三年(1286)得程讵(jù巨)夫荐举,仕于元,授兵部郎中,迁集贤直学士,出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历江浙等地儒学提举。延佑中,累擢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至治二年(1322)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以宋宗室而仕于元,颇遭时人及后世讥议。然而,他博学多才,诗文清奇,见称于当世;书画卓绝独步,享誉古今;尤以书法名扬天下,书称赵体,画变南宋画院格调,开元代之画风。着有《松雪斋集》,其子赵雍编集。其散曲今存小令[黄钟·人月圆]一首、[仙吕·后庭花]一首,皆见《松雪斋乐府》,《全元散曲》并收录之。而其载于《尧山堂外纪》
卷七十、《词苑丛谈》卷十一、《历代诗馀》卷百十九、《坚瓠(hù户)癸集》卷二、《顾曲麈谈》卷下的散曲“赵管唱和”广为流传,却未收入。(按:赵孟妻管道,工书法,擅画墨竹、梅、兰,人称管夫人。)《太和正音谱》列他于“词林英杰”150人中。《元史》卷一七二有传。
人月圆[1]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2]。缓歌金缕[3],轻敲象板[4],倾国倾城[5]。几时不见,红裙翠袖[6],多少闲情[7]。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8]。
[注释][1]人月圆:宫调之一。燕南芝庵《唱论》:“黄钟宫,富贵缠绵。”人月圆,黄钟宫的一个曲牌名称。此曲与词全同,盖自吴作此词以后,北人喜歌之,遂以人曲。句式是上片七五、四四四,下片四四四、四四四,共十一句四韵,即第二、五、八、十一句皆须叶韵,三组四字句,宜作鼎足对。
[2]消得:值得。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卿卿:男女间的一种亲昵称呼。《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戎)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温庭筠《温飞卿诗集》四《偶题》:“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3]缓歌金缕:缓歌,慢歌。金缕,曲调名,即《金缕曲》,《贺新郎》之别名。张元干《贺新郎》:“举大白,歌《金缕》。”
[4]象板:我国民族乐器中,用以打拍子的一种板。有的形似象牙,亦有的镶以象牙,故称之曰“象板”。
[5]倾国倾城:也作“倾城倾国”。班固《汉书》九七上《外戚传》,李延年曾起舞而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人因用“倾国倾城”来形容绝色之女子。
[6]翠:绿色。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赵孟二九[7]闲情:闲散的心情。
[8]春山澹澹,秋水盈盈:春山,比喻美人的眉毛。澹澹(dàndàn淡淡),恬静的样子。刘向《九叹·愍(mǐn敏)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注》:“澹澹,不动貌也。”一云,澹澹通“淡淡”,浅淡的颜色。秋水,比喻美人的眼波。白居易《筝》
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盈盈,清澈的样子。《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云,盈盈,美好的样子,多指人的风姿、仪态,诗人多用以形容美人之眼神、眉色等。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cù促)损他淡淡春山。”
[题解]这首曲子回忆美人旧欢。上片写作者记忆中的美人,从外貌到歌舞,把人与花,色与香融在一起。下片写作者现在想象中的美人,从闲情到媚态:春山澹澹,秋水盈盈。上下两片合成一个整体,一位具有倾国倾城美貌的女子便婷婷玉立于读者眼前了,作者依然不愧是以文字描画的高手,塑造美的形象的大师。
后庭花[1]清溪一叶舟,芙蓉[2]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叶归去休[3]。
[注释][1]后庭花:曲牌,它与词牌“后庭花”有渊源关系,是由陈后主宫庭宴乐中的一支曲子《玉树后庭花》发展而来的。
[2]芙蓉:荷花的别名。
[3]休:语尾助词,无义。
[题解]清溪、小舟、荷塘,秋意淡淡;篷舟唱晚,采菱女一曲清歌,惊唤起白鸥羽羽——多么柔美明丽,充满水乡情致。“乱云愁”一句,情景陡变,“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如特写镜头,将采菱女以绿荷为伞,遇雨而归的情状描绘得生动逼真,透出多少天然真趣。作者笔墨流走,将水乡的景色风情,刻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态,灵秀清逸,生趣盎然。同为大画家、大诗人,这支小令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一山一水,或可比读。
王实甫王实甫名德言,实甫其字,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约1241年前后在世。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称他:“风月营密匝匝列锦旗,莺花寨明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可见他出入风月场的一面。贾还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又可知他当时即以词章之美受人推服。着有杂剧十四种,今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而《西厢记》在当时即已被评为“天下夺魁”之作。朱权《太和正音谱》谓实甫之曲“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散曲今存小令一首、套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实甫三〇数两篇,另有残套一篇。
十二月过尧民歌[1]别情自别后遥山隐隐[2],更那堪远水粼粼[3]。见杨柳飞绵滚滚[4],对桃花醉脸醺醺[5],透内阁香风阵阵[6],掩重门暮雨纷纷[7]。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8],不销魂怎地不销魂[9]?新啼痕压旧啼痕[10],断肠人忆断肠人[11]。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12]。
[注释][1]十二月过尧民歌:这支小令由同属于[中吕]的[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子组成,称做“合调”或“带过曲”。[十二月]共六句,通常皆为四字句,这里上三下四的七字句,前面的“自别后”、“更那堪”等等,均属衬字。后支的[尧民歌],共七句七韵,其句式为:七七七七、二五五,句句皆叶,多用连环句法。两调皆为快唱曲,较适合于表现久别后的悬念思盼之情。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评此曲“对偶、音律、平仄、语句皆妙”。
[2]遥山隐隐:形容遥远的山峦隐隐约约、不甚分明的样子。
[3]更那堪远水粼粼:更那堪,如何能再忍受得了。远水粼粼,远处的水流清澈波动的样子。
[4]见杨柳飞绵滚滚:飞绵,飞舞的柳絮。滚滚,在此形容柳絮滚动飘飞的样子。
曾布妻《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5]对桃花醉脸醺醺:醺醺(xūnxūn勋勋),醉态十足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6]透内阁香风阵阵:内阁,内室、深闺。句言花香阵阵袭入,透入内阁深处。
[7]掩重门暮雨纷纷:重门,庭院深处之门。暮雨纷纷,暮雨下个不停。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8]怕黄昏:黄昏暮景,极易引起人的伤感之情,故云。宋人赵令畴《清平乐》:“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忽地:忽然。
[9]销魂:伤心。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怎地:怎的,怎么会,怎么可能。
[10]新啼痕压旧啼痕:新的泪痕重叠在旧的泪痕上,极言相思苦楚,啼泪不断。
[11]断肠人:比喻十分悲痛的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
[12]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搂带,即缕带,衣带。言女子因相思而憔悴消瘦。
《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题解]这首带过曲写离情别绪,缠绵幽怨,与《西厢记》风格接近。
在艺术表达上,前曲(十二月)写景,句句用叠字(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景中寓情;后曲(尧民歌)抒情,大多用连环句法,情中又有景。上下连贯,妥贴自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王实甫三一然而不露雕凿痕迹,表现出作者纯熟的艺术技巧。
滕宾滕宾(一作滕斌,生卒年不详)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人。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09)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山为道士。他为人风流倜傥,不拘礼法,其谈笑游戏之作,为当时人传诵。着有《玉霄集》,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5首。
普天乐[1]柳丝柔,莎茵细[2]。数枝红杏,闹出墙围[3]。院宇深,秋千系[4]。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5],青山眼里[6],归去来兮[7]。
[注释][1]普天乐:中吕宫常用曲牌。
[2]莎茵细:绿草细柔如毯。莎:莎草,亦称香附子。
[3]“数枝”二句:宋祁《玉楼春》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从此中化出。
[4]“院宇”二句:是从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乱红飞过秋千去”等词句中融汇出来的。
[5]黄尘意外:黄尘,借指官场尘氛。唐代令狐楚有《塞下曲》诗:“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这句说,官场的尘氛之气已不在意中了。
[6]青山眼里:青山,代指归隐的地方。李卫公有“青山似欲留人住”句。这句说,只有青山时时在眼里,相看不厌。
[7]归去来兮:借用陶渊明名句,表达归隐思想。
[题解]柳“柔”草“细”,是春光乍显时分的景象,出墙红杏,点染出春的绚烂;作者工笔细腻,将初春好景写得秀丽淡逸。庭院深寂,秋千独系,身处其中,自然有些许出世之感,故而设想:清风明月之时,在“东郊”闲看儿孙们月下种田扶犁。“看”字写出作者恬适闲淡、心静旁观的情态,最后自然导出“归去来兮”的主题,使作者力图渲染的归隐之乐得到完满的表现。
邓玉宾邓玉宾生平籍贯均不详,曾官同知。所存散曲,多道家出世语。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邓玉宾三二叨叨令[1]道情[2]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3],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4]。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5],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6]。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7],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8]?
[注释][1]叨叨令:正宫的一个曲牌名称。此曲与[塞鸿秋]相同,惟“也么哥”两叠句不相同罢了。两个五字句的末尾,一定要用“也么哥”,为此调定格,这两句也不必叶韵。
此调又与[折桂令]为带过曲。其句式为:七七七七、五五七,共七句五韵。
[2]道情:散曲中的一种体式,它主要抒发返朴归真、修心养性的情志。《太和正音谱·乐府体式》云:“神游广漠,寄情太虚,有餐霞服日之思,名曰道情。”又云:“志在冲漠之上,寄傲宇宙之间,慨古感今,有乐道倘徉(chángyáng常阳)之情,故曰道情。”道情,原为鼓词的一种。本道士曲,宣扬离情绝俗。后为民间说唱文艺形式之一。
[3]空皮囊:皮囊,也即皮袋,喻指人的身体、躯壳。空皮囊,即言人体就像一个空躯壳一样。刘克庄《寓言》诗:“赤肉团终当败坏,臭皮袋死尚贪痴。”佛、道两家都将人的肉体看做一个“空皮囊”或“臭皮囊”。
[4]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一个干骷髅(kūlóu枯楼),一个干瘪的骨架。顶戴着十分罪,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磨难。此句化用《庄子·至乐》的典故,“庄子之楚,见空骷髅,(xiāo萧)然有形,檄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yuè阅)之铢(zhū朱),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dú读)髅枕而卧。”此中庄子所列各条,皆为人生之累,也即曲句中所言之“顶戴着十分罪”。黄公望[醉中天]《李嵩骷髅纨扇》:“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与此意思相同。
[5]拖刀计:本为古人战斗中的一种诱敌之计,假装战败,拖刀而走,引敌追逐,然后,突然回杀。在此比喻父母为了儿女利益,挖空心思,费尽心机。
[6]担山力:喻指花费极大的精力、体力,去搬掉大山。当是暗用《愚公移山》的故事。
[7]您省的也么哥:省(xǐng醒),省悟,领悟。也么哥,也有写作“也波哥”、“也末哥”的,元曲中的衬字,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无实际意义,在这两个重迭句的句尾加上“也么哥”三字,是《叨叨令》的定格。全句言:(前文所言这些),你省悟得到么?
[8]长生道理何人会:长生道理,即长生之道。出家修道之人,主张摒除杂念,保持内心淡泊恬静,清心无欲,方为长生不老之道。何人会,何人能够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