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心得
29523900000008

第8章 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学则不固②。主忠信。无③友④不如己者。过⑤则勿惮⑥改。”

“注释”

①重:庄重,自持。

②固:固陋,学识见闻少。

③无:同“毋”,不要。

④友:作动词用,结交朋友。

⑤过:过错,过失。

⑥惮:害怕,畏惧。

“心得”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注重忠实诚信,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故事链接”

司马光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1019年,司马光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司马池很有学问,母亲聂氏也很有才德。

司马光的成才与他父母对他的家教是分不开的。司马光五六岁时,想吃核桃,就捡来很多核桃让姐姐帮他把皮剥掉。核桃皮厚且非常坚硬,所以姐姐用指甲划、手指掰都无济于事。如果用石头砸就容易连核桃仁一块砸碎了。姐姐吃不上,就生气地跑掉了。恰好一个仆人走过来,看到发呆的司马光,就过来询问。听完原因后,她把司马光带进屋子里,把核桃放进开水里烫一烫,然后用小刀一刮,核桃壳一下就掉了,她把一个完整的核桃仁交给司马光。司马光拿着核桃仁,走到先前的核桃堆前,惊奇地欣赏着,正巧被走过来的姐姐看到。她奇怪地问司马光:“你是怎么剥掉核桃壳的?”司马光得意地说:“是我自己用手弄掉的。”

姐姐知道弟弟聪颖过人,前不久他还砸破水缸,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呢。于是就信以为真,说:“好弟弟,你究竟是怎样弄掉的,教教我吧。”司马光只是兜圈子,不愿改口。坐在书房读书的父亲将屋外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他走到屋外,看着司马光的眼睛问:“这核桃仁是你剥的吗?”父亲一问,司马光脸就红了,低下头去。父亲要求司马光把核桃仁是怎样剥出来的真实情况讲给姐姐听。司马光不得不老老实实地讲了仆人是怎样帮忙的。

父亲看到司马光没有撒谎,很满意,就告诉他说:“一个人聪明是好事,但如果仰仗聪明就说谎骗人,就不是好孩子。我希望我的儿子不仅聪明,还要永远做一个诚实的人。”

父亲的教育让司马光受益终生。他后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