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心得
29523900000014

第14章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子曰:“道①之②以政③,齐④之以刑,民免⑤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⑥。”

“注释”

①道:同“导”,引导。

②之:指代下句的“民”,指老百姓。

③政:政法,法制命令。

④齐:整齐,约束。

⑤免:避免犯罪,免于受刑。

⑥格:改正。

“心得”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老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教化他们,用礼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不仅会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也会归服了。”

“故事链接”

有一段时间,晋国的小偷非常多。人们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活。

一天,一位大臣向国君推荐一个名叫郄雄的人。只要他仔细看一看对方的眉目眼神,就可以分辨出对方是不是小偷。晋国的国君便派他每天上街视察。结果郄雄每天都能抓到几十个小偷。没有多久,晋国丢东西的情况就少多了。

晋国的赵文子听说了此事后,若有所思地对国君说:“要我说呀,国君您想依靠察看相貌的办法捉小偷的话,小偷是捉不完的。而且郄雄也不会有好下场的。”晋国国君不相信地摇摇头。

不久,几个小偷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他们说:“弄得我们走投无路的,就是那个郄雄。”于是这几个小偷把郄雄绑走杀了。

晋国的国君知道这个消息,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召来赵文子,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雄死了。依你看用什么办法捉小偷好呢?”

赵文子见国君着急的样子,便回答说:“国君想根除小偷,不如推举贤明的人担任官吏。对地位高的人,要教导他们严明廉洁;对地位低下的人,要感化他们的品行。老百姓一旦懂得了耻辱,也就不会去做小偷了。”

晋国的国君决定按照赵文子说的办法试一试,就推举贤明的隋会主持国事,小偷们听到这个消息,一部分改过自新,一部分逃到秦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