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曹操最实用
29521700000032

第32章 在政治上要师出有名

政治上师出有名不仅对曹操有用,对天下百姓、各诸侯势力都起效。对于其中的利害关系,现代学者贺昌群在一篇《英雄与名士》的文章中分析说: “两汉四百年的统一局面,君权更扩大了,再经过光武帝的提倡儒术,尚崇气节,深深地植下了汉帝国的一个坚强的君臣名分观念,这个观念使东汉中以后百余年间乱而不忘,三国的前期,群雄无不想以帝制自为,而终于不敢建国称号,“窃取名器”,就因为碍于这个名分观念”。 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则是曹操在政治上成功的一大优势,这一点他比董卓,袁绍,袁术等等那些自以为是的人都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挟天子的人必定能够打着天子的旗号,在政治上自然就师出有名。 迎汉献帝到许昌后,因为汉献帝毕竟还代表着汉室,所以曹操稍有举措,就要上表奏闻,不给人抓到把柄。更重要的是,曹操捞到了一大笔政治资本,不但自己成了匡扶汉室的英雄,有了“一人之下”的地位,而且将所有的反对派都置于了“不仁不义”的不利地位。这自然引起军阀嫉恨。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派出十万精兵,万名骑兵,企图攻占许都,夺回汉天子,消灭曹操,以便自己称孤道寡,取汉而代之,结果没想到自己因为师出无名,公然与朝廷作对,犯了众怒,最后被曹操打得大败而归。 而曹操就不同,他成功地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就以天子的名义发出了著名的“求贤令”。这个“求贤令”对于天下士人的影响是除曹操之外别人都无法体会的。 建安之初,北方渐趋稳定,曹操一直有招贤之举,加上许都新建,“求贤令”一出,江东宾客士人反响强烈,贤士大夫四方来集。《三国志》中记载的徐奕、王朗、徐宣、陈矫这几个名士,就都是辞孙策之命,而北归被曹操辟为司空掾属的。 曹操以朝廷求贤纳才为名招募人才,但是贤人志士都知道真正真正掌权的是曹操,所以更加积极的投奔他。这样,曹操不仅在名义上取得了忠臣良将的美名,还获得了很多的能人。所以,这场人才的争夺战曹操因师出有名占有很大的优势。 所以说,曹操挟天子发展实力,却仍然以天子之名行事,自然有他的考量和好处。他深深的明白,借用天子的名义,不仅顺应民意,还可以让群雄屈服,招揽人才,实现“得民心、服俊杰、致英俊”的三个极有价值的成果。 公元210年,汉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为魏国封国人口,曹操拒绝了,并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解释自己无代汉之意,还提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还能侍奉陛下的周文王,以标榜自己的忠臣之心。 曹操的种种表现都是他出于全局战略的考虑。三国时期想打皇帝主意的人很多,但最后都身败名裂。袁术等人的前车之鉴他仍然记忆犹新,师出无名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做大事只可以适当的铤而走险,绝对不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行事,孤注一掷,使自己陷入众矢之的的境遇,那么,只会坏事而不会成事。只有不逆大势,善于借助大势的人,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占尽天时,有所成就。

“成事之道”顺势而为人世间的事,讲究的是师出有名。任何一个集团所提议或采用的方略都必须要师出有名。凡能够顺势、借势而动,因势利导,当机立断,乘势而上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顺势而为的政治战略,卓越地运用在了对付敌人,增强自身实力的过程当中。他顺应时势,善于借助时势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趋势为王,高明的做法令刘备等霸业争夺者忘尘莫及,令袁绍等与曹操对垒者羞愧无比、汗颜难当。 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能够师出有名,就连诸葛亮都说曹操占有“天时”。三国牵招说“曹公允恭明哲,冀戴天子,伐叛柔服,宁静四海”,很明显,曹操就是想要借用天子名义使天下“宁静四海”,说明他的专权已经基本没有发对声音了。那么,他的霸业也就真正的接近顶峰了。 顺势而为讲求的是对时势的把握,而不是消极对待的心态。被动等待,只能处于挨打或是平庸的境地,不会有什么成功的机会。而用于顺势而为的人,他也会在把握大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造出更为有利的形势,以此推动自己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