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超级宝宝训练课
29521300000002

第2章 支撑控制力

从宝宝出生的那天起,他的骨骼、脑袋和神经系统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协调地工作了。所有的婴儿控制肢体的过程是一致的,请牢记,虽然宝宝发展的模式相同,发展速度却各有不同。

宝宝最先能够控制的肢体部分是他们的小脑袋,以后依次是肩膀、胳膊、手掌和手指。然后他开始能够支配背脊,开始坐起来。直到五个月的时候,他才能挺背并能稳稳地抬头,同时,他有可能开始掌握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站起来。最后,他拥有对腿、足的支配能力,开始走路和奔跑。

为了使宝宝肢体协调,需要进行必要的练习。因为运动技巧的练习能充分地调动所有的肌肉群。

刚刚出生宝宝的支撑控制能力——抬头

观察内容俯卧、抬眼、抬头。

发展目标锻炼宝宝颈肌,以能支撑头部重量。

在宝宝出生7~10天,头部左右转动自如时,将宝宝俯卧床上,用一手扶起宝宝的前额,另一手在宝宝头侧摇动发声玩具,逗引宝宝抬眼观看。经过1~2周练习后,当摇动玩具时,宝宝不用大人手扶额部就会主动抬眼观看,有时下巴还会离开床面片刻。不必担心宝宝俯卧时会憋着,因为他已能自己转头把鼻子让开,在入睡时不宜采用俯卧位。

大人躺在床上,让宝宝趴在自己身上,双手抚摸着宝宝的头同他说话,逗他笑。宝宝喜欢抬头看大人的脸,很快就学会把头抬起来。

刚刚出生的宝宝由于身体的支撑能力还有限,所以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时间不要太久。

小儿流涕的原因是什么

流涕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经常流涕给小儿及爸爸妈妈带来很多苦恼。引起小儿流涕的原因很多。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

伤风感冒引起流涕已众所周知了,其引起流涕原因是因为急性鼻炎,此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3~5日后渐为脓涕, 1~2周后可痊愈。

单纯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种,在儿童很常见,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鼻黏膜充血,鼻甲肿胀,喷入血管收缩剂麻黄素后肿胀即可消退,单纯性鼻炎可发展为肥厚性鼻炎,但儿童少见。

过敏性鼻炎,也是常见的疾病,患儿常见晨间打喷嚏,流清水鼻涕,无脓鼻涕,伴鼻及咽部发痒、鼻塞,鼻分泌物涂片常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萎缩性鼻炎,鼻黏膜发生萎缩,鼻腔显得宽大,此时鼻涕不多,但结痂并且臭,又称臭鼻症。

慢性鼻炎的防治:一方面充分营养,呼吸新鲜空气,体格锻炼;另一方面除去慢性病灶,鼻部可滴呋喃西林、新霉素、麻黄素、可的松麻黄素等。萎缩性鼻炎不宜滴麻黄素,可滴液状石蜡,服用维生素A,以助鼻黏膜更新,配合中药,针刺治疗效果更好。过敏鼻炎,应查明过敏原后尽量避开。

急性鼻炎常引起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可引起慢性鼻窦炎。患儿有鼻塞,脓性鼻涕及张口呼吸,额部常有胀痛,上午重,下午和晚上轻,尤以额窦炎明显,由于脓性鼻涕流入咽部,发生刺激性咳嗽,入睡时更明显。

鼻窦炎的治疗首先应保证鼻腔引流通畅,用麻黄素滴鼻。长期不愈的鼻窦炎,应查过敏原,必要时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治疗。

感冒是诱发或加剧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因素,必须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

水中捞月

从前有一只小猴子,长得只有爸爸两个拳头那般大。脑袋像个桃,脸孔像月饼,爪儿不长,尾巴老撅着。

猴子是越小越淘气。有一天,他在井边玩,趴在井沿往里一看,哎呀,里边有个月亮。小猴扯开喉咙大喊:“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

大猴子听见了,跑到井边,往里一看,井里果然有个月亮,和每天在天上看到的一模一样。也跟着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

老猴子听见了,往里一看,月亮果然在井里。老猴子就发出了他特有的叫声,把附近的猴子都叫来了,对他们说:“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我们赶快把月亮捞出来吧!”

这群猴子,急着都往井里看了看,也都叫了起来:“不好了!不好了!月亮真的掉在井里了!快把月亮捞上来吧!”

正好井边有棵大树,钩挂连环又是猴子的看家本领,于是小猴子说:“我们都爬到大树上去,一个接一个倒挂下来,一直挂到水面上,就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

大家都说这个主意不错,纷纷爬上了大树。老猴子用两只脚紧紧钩住了树枝,倒挂下来。

大猴子用两只脚钩住老猴子的手,也倒挂下来,再用手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

这样,群猴一个一个倒挂下来,像一条锁链,一直挂到井里,挂到水面,小猴子挂到最下边。

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去捞月亮,手刚碰到水,月亮被他抓破了。井里的月亮不见了。

大家吱吱吱抱怨起小猴子来。

一会儿,井水平静下来,小猴子高兴地喊道:“好了!好了!月亮又浮上来了!”

小猴子又伸手去捞,捞了半天,还是只捞到一把水。月亮又叫小猴碰破了,说啥也捞不上来了。

这时,挂在上边的猴子纷纷叫了起来,“我的腿酸了,挂不住了!”“我的手疼了,抓不紧了!”

猴子们的骚动,使他们吊着的那个树枝振动了两下,老猴往上一看,看见月亮还在天上,就对大家说:“月亮不是好好地挂在天上吗?在井里的是月亮的影子。不用捞了,大家快上来看月亮吧!”

帮助宝宝学翻身

观察内容自己主动翻身。

发展目标锻炼宝宝全身的肌肉。

3个月的小婴儿主要是仰卧着,但已有了一些全身肌肉的运动,因此要在适当保暖的情况下使小儿能够自由的活动。一般3个月的小儿能从仰卧翻到侧卧,这时爸爸妈妈可训练宝宝翻身,如果孩子有侧睡的习惯,学翻身比较容易,只要在他左侧放一个有意思的玩具或一面镜子,再把他的右腿放到左腿上,再将其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间,轻托其右边的肩膀,轻轻在背后向左推就会转向左侧,重点练习几次后,爸爸妈妈不必推动,只要把腿放好,用玩具逗引宝宝就会自己翻过去。以后光用玩具不必放腿就能作90度的侧翻。以后可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小儿从俯卧位翻成仰卧位。如果没有侧睡习惯,爸爸妈妈可让宝宝仰卧在床上,大人手拿小儿感兴趣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分别在小儿两侧逗引他,并亲切地对宝宝说:“宝宝,看多漂亮的玩具啊!”训练小儿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小儿完成动作后,可以把玩具给他玩一会儿作为奖赏。小儿一般先学会仰-俯翻身,再学会俯-仰翻身,一般每日2~3次,每次2~3分钟。

有些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在翻身时,有一只手臂有内旋的情况,这种情形通常都是因为手臂两侧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所致,爸爸妈妈不必过度担忧,但最好也能带到医院,由专业医师做诊断。

小儿科医师建议,爸爸妈妈可在宝宝清醒时,用手将宝宝的头握住慢慢地转,由上往下带动身体的转动。或者用双手抓住宝宝的脚,慢转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带动身体的翻转。

爸爸妈妈也可将宝宝抱起,让他与自己身体保持一段距离,但不要贴着胸部,让宝宝可以看到妈妈的脸,这样可以训练宝宝支撑头部的力量,锻炼颈肌,亦有帮助宝宝翻身的功用。

床对刚学会翻身的宝宝而言,无疑是最危险的物品。从床上滚下、坠落都容易使宝宝的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爸爸妈妈们切不可忽视。建议父母可在宝宝的床边安装护栏,以避免宝宝在享受翻身乐趣的同时,而遭到意外。

宝宝翻身时手臂内旋的原因

医师表示,婴儿在五六个月时会有意识地翻身,由于此阶段宝宝的身体各部分发展已日臻成熟,会出现反射反应,其发展的历程为俯姿翻为仰姿,再由仰姿翻为俯姿。

拨弄是非的狐狸

很早很早以前,世界上就有了牛和驴。只不过那时候牛没有犄角,而驴却长着两个犄角。他们是最要好的朋友。

那时,心术不正的狐狸,对牛和驴之间的友谊很嫉妒,老想破坏他俩的关系。

一次,趁驴不在牛的身边,狐狸对牛说:“听说真正的友谊,是能够同生共死,相互之间不分你我的。不知你和驴之间的关系是否达到了这种程度。我知道驴是最喜欢他的犄角的,你要真能把他的犄角借到手,我才能相信他对你的诚心。否则……”

牛听了狐狸的话,微微一笑说:“这好办,我回去跟驴一说,他肯定会把犄角借给我。”

“但愿如此。”狐狸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狐狸比牛跑得快,他还没等牛赶到,就先见到了驴。狐狸对驴说:“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被假象掩藏着。牛就和你分了心,他羡慕你头上的两个犄角好看,迟早要偷到手呢!”

“你净胡说,”驴说,“牛和我是最好的朋友,他要用犄角,跟我说一声,我会借给他的,怎么说偷呢?”

“他不是要借,”狐狸把头摇得像拨郎鼓似地说,“他是要把你的犄角占为已有,这是刚才他跟我说的。不信,你把犄角放在地上,你藏到一边看着,牛过来,肯定把你的犄角戴到他头上。不这样,就算我拨弄是非,挑拨离间!”

狐狸说完,就找个理由跑掉了。

驴听了狐狸的话,起了疑心。他把犄角卸下来放到草地上,自己偷偷藏在一边观看。

过了一会儿,牛走过来,发现了驴的犄角,心想:“我正要向驴借犄角,不想它却放在这儿。我和驴是好朋友,他不在这儿,我用用他的犄角是没关系的。”

于是,牛就不声不响地把驴的两个犄角安到自己头上了。

藏在一边的驴见了,气不打一处来,嗷的一声蹿出来,扬起蹄子向牛下巴上踢去,牛张开嘴正想申辩,驴蹄一下子踢掉了他的一排上牙。

从此,驴就失去了犄角,牛虽然有了犄角,却没有了上牙。

学会爬要先学会坐

观察内容锻炼宝宝学坐。

发展目标锻炼宝宝颈肌,以能支撑头部重量。

1靠坐

让宝宝背靠着枕头、小被子、垫子等软的东西半坐起来。宝宝很喜欢靠坐,因为靠坐比躺着看得远,双手可以同时摆弄玩具。

2扶物坐起

宝宝在摇篮车上最容易扶栏坐起,因为小车上的栏杆易于抓到而且高度适宜。有时推着小车带宝宝到户外玩耍时,本来宝宝是躺在车里的,在大人未注意时宝宝已经坐了起来。只有坐起来才看得远。

宝宝也会扶着椅子的扶手、沙发的扶手或用床上被垛支撑而自己想法坐了起来。古老的小竹车也有利于宝宝练习自己坐起,宝宝躺在小车上较容易抓住两侧的栏杆坐起来。

妈妈有时推着宝宝在散步,此时要防止宝宝突然坐起来,如果妈妈没注意,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在家里宝宝的头上方挂一个玩具,是为了吸引宝宝的注意,但切记此时前方的挡板一定要扣好,否则宝宝有时突然坐起来,为了够取吊起来的玩具就会从前方跌出婴儿床外。

宝宝靠坐时母亲应在旁照料,不宜离开。因为宝宝会用腿蹬踢,身体下滑而躺下;或者重心向左右偏移,身体倒向一侧。靠坐时间不宜太久,初学可坐3~5分钟,坐稳后也不宜超过10分钟。

宝宝学坐阶段的4个重点

发展状况:宝宝到了六七个月大时,脊部、背部、腰部已渐渐茁壮,因此从翻身到坐起是连贯动作的自然发展;通常宝宝会先靠着呈现半躺坐的姿势,接下来身体会微微向前倾,并以双手在两侧辅助支撑。

一般来说,六个月至六个半月的婴儿时期,宝宝会开始学会独立的坐姿,但是如果倾倒了,就无法自己恢复坐姿,一直要到八九个月大时才能不须任何扶助,自己也能坐得好。

意义:宝宝会坐得稳了,表示其骨骼发育神经系统、肌肉协调能力等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当然,此时宝宝的颈部发育也慢慢稳定了。

关于骨骼的问题:在宝宝学会坐的时候,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宝宝坐的时间不宜太久,因为这个阶段宝宝坐的脊椎骨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长时间让宝宝坐着,容易引起脊椎侧弯,造成生长发育的损伤。

注意事项:不要让宝宝采取跪姿使两腿成“W”状或将两腿压在屁股下,如此都容易影响将来腿部的发展,最好的姿势是采用双腿交叉向前盘坐。

此外,有些宝宝坐着时背脊会产生突出的情形,可能代表着宝宝太瘦了;但如果发现在背脊突出处有皮肤颜色异常的状况,就须小心留意。

小鸟与妈妈

小鸟说:记得,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这里的家是暂时的,是为养育我才选择这棵有着密密枝叶的大树的。这里很安全。

每天,妈妈冲出晨雾去觅食。只要我肚子饿了,就张大嘴巴,妈妈就把我最爱吃的小虫放到我嘴里来。那是一种很难找的小虫,妈妈要飞越好大一片林子,到菜园里才能找到。嚼着那酥酥柔柔的小虫,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我感激我的妈妈!

有好几次妈妈回来晚了,我饿得肚子直叫,把嘴巴张得好大好大,可就是等不到一只小虫。当我泪流满面向妈妈诉说这一切时,她也流下了眼泪。她慈爱地告诉我,菜园里喷了农药,虫子很难找,她不能用吃过农药的小虫喂我。她的眼泪掉到我嘴里,那是酸酸的,我知道她很伤心。

前天,妈妈抓虫回来时,她的翅膀受伤了。但妈妈却若无其事地对我说“没关系”。原来,菜园的主人误以为妈妈是偷吃蔬菜的,用石块打伤了她,却不知道她帮忙消灭了害虫。

我的羽翼渐渐丰满了。有时妈妈飞出林子,我就拍着翅膀试飞。我想快快长大,我不愿老让妈妈这么辛苦。后来妈妈就利用空闲教我飞,我学得很认真,跌得鼻青脸肿,我也不在乎。每当这时,我都看到妈妈难过的表情,但她一直鼓励我要坚持下去。

终于有一天,我也能展翅高飞了。我看到妈妈苍老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于是每天我都跟妈妈一起去捉虫子。我想,当妈妈飞不动了的时候,我就想像小的时候妈妈喂我一样,捉虫子给妈妈吃。

爬的前奏曲——匍匐

观察内容双手支撑。

发展目标锻炼孩子的匍匐能力。

让宝宝趴在床上或铺有草席、地毯的地上,在宝宝头侧用不倒翁或有声音的玩具逗引。宝宝先用肘撑起,大人把玩具从地上拿起来,逗引宝宝抬起上身。宝宝会把胳臂伸直,胸脯完全离开床铺,上身与床铺成90度角。有时宝宝的一个胳臂用手撑,另一个胳臂用肘撑,身体不平衡歪向肘撑的一侧,从肘撑的一侧翻滚成仰卧。此时并不是有意的作180度翻身,而是无意的因重心不稳而偶然翻过去的,这种过大的翻动如同跌倒一样会使宝宝感到不安。所以如果宝宝只用一只手去支撑身体时,大人可以帮助他将另一只手也撑起来,使身体重心平衡,才能巩固俯卧双手支撑的练习,使宝宝感到安稳和愉快。

如果在床上做这个练习的话,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床不要太软了,否则宝宝支撑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太软的床对宝宝的身体发育也不很好。同时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要因每个孩子的身体强壮情况而定。

爬行有益健康

爬是宝宝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一般而言,半岁以后宝宝就会坐,七八个月时就会爬,到一周岁左右就能一个人独自站立和迈步。很多宝宝没经过爬行就直接进入行走的阶段,这对宝宝的动作和智力发展是一个损失。

首先,爬行时婴儿必须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使手腕、胳膊及胸、腹、背、颈部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使得骨骼及神经器官得到发展,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为以后进一步活动打下基础;其次,婴儿学会爬行之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大脑,促进各方面的协调,对大脑的发育、智力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爬行运动还能提高婴儿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婴儿爬行动作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大约在7个月时匍匐爬行,以腹部蠕动,四肢不规则地划动,往往不是向前,而是后退。第二阶段约在8~10个月时发展为四肢爬行,即用手和膝盖爬行,最后发展为两臂和两腿均伸直,用手和脚爬行。

自觉惭愧的蝙蝠

很早很早以前,蝙蝠的生活习性和鸟是一样的,也会唱歌跳舞,很机灵。所以鸟都喜欢他,把他当成自己家族的一员。

有一天,乌鸦和喜鹊为了争夺一棵谷穗,争吵起来,都说是自己先发现的,应该归自己。吵来吵去,矛盾激化,竟动手打起来了。他们俩你追我逐,一直打到树林外边去了,谁也顾不得吃谷穗了。

这一切都被躲在树上的蝙蝠看见了。这时,他趁着没人,飞下来把谷穗吃了。

蝙蝠吃饱了肚子,觉得没事干,就飞到乌鸦窝里。乌鸦被打得鼻青脸肿,正在生闷气。蝙蝠就凑过去讨好说:“乌鸦大哥,咱们是老朋友了,我才特意来告诉你。刚才,喜鹊还骂你呢!说你又黑又丑,净想不劳而获的美事。”乌鸦听了,便破口大骂:“他是什么东西,纯粹是个地痞无赖!我不把它咬死,算是出不了这口气!”蝙蝠也装成气愤的样子,说了几句喜鹊的坏话,飞走了。

蝙蝠又飞到喜鹊窝里,继续挑拨离间,把乌鸦的话添油加醋地说给了喜鹊。然后表示了一番对喜鹊的同情,才飞回自己窝里。

从此,乌鸦和喜鹊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见了面不是骂就是打。可是,它们俩都把蝙蝠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好吃的,都忘不了请蝙蝠吃。

百鸟之王金凤凰听说了乌鸦和喜鹊不和睦的事,就想从中调解。一天早上,百鸟齐集在梧桐树下。蝙蝠也来了。乌鸦和喜鹊是最后到的,他俩站到一边,就你瞪我一眼,我踢你一脚,悄悄地干起来了。

凤凰看到了,让他们说出敌对的原因。乌鸦就把争谷穗的事说了,还说:“更可恨的是,他不该在背后骂我‘又黑又丑’!”喜鹊说:“你还骂我是‘地痞无赖’呢!”于是,又争吵起来。

凤凰制止了他们,让他们找出证明人。乌鸦和喜鹊异口同声说:“是蝙蝠告诉我的,他可以作证!”

百鸟的眼光都盯着蝙蝠,他支支吾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乌鸦和喜鹊这才恍然大悟,后悔不该偏听蝙蝠的话,两个重新和好了。百鸟也都看清了蝙蝠的真面目,谁也不愿接近他了。

蝙蝠惭愧地飞走了。他感到没脸再见百鸟,就搬出了树林,在黑暗的山洞或不遮风寒的屋檐下栖居下来。白天,他怕遇见百鸟,只在夜晚百鸟归林时,偷偷飞出来捉几只小虫吃。

宝宝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运动——爬

观察内容爬行。

发展目标培养孩子的爬行能力,头脑的反映能力。

1定向爬

婴儿趴着,把球具放在婴儿面前适当的地方,吸引他爬过去取。待婴儿快拿到时,再放远点。如果婴儿开始不会前进,爸爸妈妈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

2自由爬

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场地(地面上应铺上棉毯或席),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脏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婴儿在地上抓玩儿。

3转向爬

先将有趣的玩具给他玩儿一会儿,然后将玩具当着他的面藏在婴儿的身后,引诱他转向爬。

4爬楼梯

在和12个月宝宝玩爬楼梯游戏时,爸爸妈妈可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楼梯的第四、五层台阶上,以此引导宝宝爬楼梯拿玩具。

练习时,爸爸妈妈用双手扶着宝宝的腋下,帮助宝宝两脚交替爬楼梯。帮助的力量可逐渐减小。

在自由爬时,孩子必须在爸爸妈妈的视线内活动,以免意外。

爬楼梯游戏能增强宝宝腿步的力量,为今后独立行走打好基础,但应注意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宝宝学会爬父母应注意什么

当宝宝到了爬行的阶段,容易碰到的危险地方或物品更多样化了,因此我们在这里提醒父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

(1)地板: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对学习爬行的宝宝来说,都容易因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无可弥补的遗憾。为避免发生危险,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功用,并且避免买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

(2)桌角、柜子角: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柜子角,对家有学爬的宝宝来说简直就是个“危险地带”,其改善的方式为,最好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就算婴幼儿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最抵。

(3)电插座:宝宝在到处爬行的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如不小心留意将有触电的危险,父母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装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

小耗子没听懂

小耗子出生一个月了,老是呆在黑黑的地洞里,他感觉很没劲,于是请求妈妈说:“妈妈,我想到外面走一走。”

“等等再说吧。”耗子妈妈说。

小耗子等了九天,说了九次,耗子妈妈每次都这样回答。

第十天,小耗子显得很坚决,说:“妈妈,今天我一定要出去!”

耗子妈妈只得答应下来。

小耗子满心欢喜,立刻出发了。

“嗬!好亮好大的一个世界呀!”小耗子钻出洞口,不禁兴奋地高喊起来。

他看见了五彩缤纷的花、嫩绿的小草、随风摇曳的禾苗和蓝天上展翅飞翔的各种各样的小鸟……“这么多不相识的朋友啊!”

“那又是什么呢?”

就在他举目四望的时候,一个长得怪怪的家伙出现在眼前:红脸,长颈,头顶红冠,挺着胸膛,用两条腿走路。这个陌生者看到小耗子,便拍着翅膀,高叫三声:“喔!喔!喔!”好像故意向他挑战似的。

小耗子一听,禁不住打了个寒噤,心想:“啊哟,不好!他是个可怕的朋友啊!”他马上钻进小草,溜之大吉了。

小耗子稳定下来情绪,又在不远的地方,看到另一个陌生者。他蹲在那里,庞大的身躯雪白雪白,嘴边翘着几根胡须,脸部的表情和和气气,还不时抬着前爪擦试着面孔,显得很和善。小耗子不禁喜欢上他了。

“哦,他才是一个可爱的朋友!有机会我要认识一下他。”小耗子想。

小耗子跑了一圈儿,感到饿了,又回到了耗子妈妈身边。他吃着妈妈给他准备的花生米,讲了今天的见闻。

“唉,你错了!我的儿子。”耗子妈妈惊叫起来。“儿子,你所说的那个可怕的家伙,其实一点也不可怕,他是个老实人,所以见了你,就大惊小怪起来;而你认为那个可爱的好朋友,啊,他是多么狡猾呀!他是个伪善者,戴上了亲善的假面具。我们是没有机会和他交朋友的,只要他看见你,就会把你吃掉!”

耗子妈妈为儿子感到后怕,接着说:“孩子,你得记住:经验不足,知识浅薄,就容易闹笑话,到头来闯出大祸!今天,你差点儿就没了命!”

小耗子瞪着两眼,还是没听懂。因为他脑袋里还缺少知识。

帮助你的宝宝练习站立

观察内容站立。

发展目标学会站立是走的前奏。

在孩子学站立时,我们可以用手牵着他。这是从当你把手指伸进孩子掌心,练习拉坐时,就早已开始了的一个动作。借着妈妈大手的牵拉力量,只要孩子能站起来,学站这一阶段就完成了。下一步是让孩子自己拉住一个东西站起来。这时你可以手执一个塑料圆环,让孩子抓住圆环的一边而大人抓住圆环的另一边,在大人不用力牵拉时让孩子自己抓住圆环并站起来。这样的站立完全要靠孩子自己来完成,他必须动员上肢、下肢、腰、背、胸、腹部肌肉的全部力量才行。

在孩子学站的时候,每次都不应超过5分钟,因为相对体重而言,孩子下肢的支撑能力是不足的,过早过多地站立会影响下肢的形状。

孩子站多了会形成O形腿或者X形腿吗?

有人说孩子站多了会成X形腿或O形腿,其实不然,形成X形腿或O形腿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

还有些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小腿不直就怀疑他有O形腿,这也不对。几个月的孩子小腿的胫骨都是向外侧弯曲的,并没有谁的小腿骨直得像一根棍子一样。这是生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长大后就好了,因此也不必过于担心。判断真正的O形腿或X形腿应看膝关节和踝关节能否同时并拢,而非长骨是否笔直。

熊虎之战

老虎凭着他脑门上的那个“王”字,想做一山之主。黑熊很不服气,他想:“就凭我这么大块儿头,难道怕他不成?”

于是,老虎和黑熊在河边树林里大战起来。

黑熊的两只熊掌抓住老虎的肩,老虎的大爪也抓住黑熊的肩。他们不管嘴巴、鼻子、耳朵,互相乱抓乱咬。老虎的脑门、脖子、胸脯,已经被汗水浸湿,左耳朵底下被黑熊咬出了血。老虎有些支持不住了,一转身,脱出黑熊的掌,不见了。

黑熊左看看,右看看,见老虎正躬着腰,两爪在地上按一按,从半空里蹿出来。黑熊一闪,老虎扑了个空,被黑熊按住脑袋。黑熊扬起熊掌,刚要向老虎的脑袋砸下去,老虎在底下叫道:

“歇一会儿再战。”

黑熊说:“就让你歇一会儿。”

老虎跑到山坡底下小河边,喝够水,就躺在草地上休息。

黑熊是火暴脾气。他根本不休息,暴躁地对身旁的树叫道:“呸!都给我滚开!”然后就去拔树。一会儿,树木和藤条,就被他拔得一干二净了。

黑熊拔完了树,又去扔山上的石头。一块块磨盘大的石头,被他举起来,扔进了河里。他还一边扔,一边狂叫着:“滚,都给我滚开!”

这时候,老虎已经恢复了力气,回到山坡,大叫一声:“黑家伙,看我吃你!”

两个就又在山坡上打了起来。不一会儿,老虎被黑熊掀倒了。黑熊骑在老虎肚子上,一副胜利者的样子,叫道:“我非揍扁了你不可!”

老虎在底下喊道:“住手,歇一会儿再战!”

于是,老虎到河边喝水,吃了一只兔子,又躺在草地上休息。

黑熊还是不肯休息,又动手把刚才拔树的坑,一个个填平,又用他宽大的熊掌,把坑踩得结实平整。填完了坑,黑熊肚子饿得直叫。

这时,老虎已恢复了体力,回到山坡,抖一抖毛,大吼一声:“黑笨蛋,看我怎样吃你!”

两个又厮打在一起。渐渐地,黑熊浑身发酸发疼,胳膊酸软,张着大嘴呼呼喘气。

黑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回……该……该我……歇会儿啦!”

老虎哪听这套,一下把黑熊按倒在地,大笑说:“先吃了你这大傻瓜再歇吧!”

当宝宝学会走路时

观察内容站立。

发展目标培养宝宝能够加大步幅的行走。

宝宝开始走路一般步幅较小,若爸爸妈妈命令式的说:“步子走大一些”之类的话,孩子显然不能接受,如果在平时散步时有意对孩子说:“你来学学爸爸走路”,孩子会感到十分新鲜有趣,而模仿爸爸的样子,迈开步子一二,一二向前跨,为了提高宝宝走路的兴趣,可变换不同的走动形式,如俩人同步跨,边跨边数数,在一定的距离内比赛,看谁先跨完。

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要求宝宝走路时保持躯干正直,自然挺胸,抬头,眼往前看,肩臂放松,双臂自然摆动,步幅大而均匀,抬腿方向要向正前方,落地轻柔,脚尖向前。这样宝宝才能在今后的走路过程当中养成好的习惯。

宝宝学走阶段的4个重点

1发展状况:宝宝走的动作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0~11个月):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第二阶段(12个月):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个阶段(13~15个月):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2意义:当宝宝开始走路就代表着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①宝宝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②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③宝宝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3关于骨骼的问题:有些宝宝在学习走路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这到底正常还是异常呢?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勿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三岁之后运动协调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不稳都不用过度担心。

4注意事项:很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判断。此时,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太阳依然升起

清晨,天空刚刚出现鱼肚白,雄鸡就跳到草房外的石磨上,扬起长着大红冠子的头,喔喔喔地叫了起来。

他立刻听到在院子里干活的老农冲屋里喊道:“大壮、小英!鸡叫了,快起来吧!”

雄鸡挺得意,晃了晃长着多彩羽毛的长脖子,又喔喔喔地叫了几声。

屋檐下的母燕飞出了窝,在窗前打开了几个旋,又落到窝巢沿儿,咯咯地呼唤她的孩子起床。

紧接着,雄鸡听到各家院子里都有了响动:人呼、羊叫、鸭鸣……小村在沉睡中醒来了。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雄鸡扬着高傲的头,心里想:“是我唤醒了人和动物,也唤醒了山后的太阳。如果没有我,大地总是一片黑暗。”

雄鸡在这里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他以为是他叫醒了太阳,给大地带来了光明,于是格外骄傲起来。

在池塘边,他看见一只老乌龟慢吞吞地爬上岸,对他说:“老龟,要不是我叫醒了太阳,你永远找不到岸边的,笨家伙!”

老乌龟翻了两下小眼睛,正想反驳,却见一只青蛙从草丛里蹦出来,把骄傲的公鸡吓了一跳。雄鸡骂道:“丑东西,你居然敢吓唬一个呼唤太阳的信使!看我怎样教训你!”

说着,雄鸡扑扑翅膀,恶狠狠地向青蛙扑去。机灵的青蛙立即蹦到一旁,鼓着一双大眼瞧着他,还“呱”地一声鼓起两个大泡叫了一声。好像不理解雄鸡为什么如此动怒,又好像故意要气气他。

于是,一个扑,一个躲,闹了好一阵。忽然雄鸡一不留神,跌进池塘里了。他在水里挣扎了半天,好不容易爬上了岸。羽毛全湿了,嘴和脚沾满了污泥。

雄鸡刚想大骂一顿青蛙,却一连打了两个喷嚏。他感冒了,连忙跑回家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雄鸡无精打采地跳到石磨上,勉强地叫了几声。嗓子沙哑,声音很小。他想:“糟了,今天太阳肯定不会出来了。”但他浑身酸懒,便顾不了许多,趴窝里去了。

然而,太阳依然升起来了,朝霞满天。农民和动物也都醒来了,村子像昨天一样充满了勃勃生机。

阳光无私地照到了鸡窝,给正在发烧的雄鸡带来了温暖。他羞愧地低下头,思索起来。

奔跑中的健康宝宝

观察内容奔跑、追逐。

发展目标训练速度跑,增强反应判断能力,追逐能力及快速绕圈跑的能力。

1练习跑步

鼓励孩子做跑步练习,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把小球或者孩子喜欢的玩具抛到1~2米远的地方,鼓励孩子去捡回来,再抛过去,然后再捡回来,这样反复的练习,最后宝宝就会渐渐的奔跑起来。

2绕球跑

准备一只大皮球或足球,选一块平坦的空地,让宝宝用力将球踢出去,应即追上去,然后绕着球跑一圈,再把球踢回或滚回原处。

3冰棍化了

这是与小朋友一起做的游戏。用包、剪、锤的方法决定,其中输的一个人来追,其他小朋友四散跑开,追到谁,在被抓到之前只要说一声“冰棍”,就可站在原地不动,不能再跑动,而没有被抓到的小朋友要想方设法去“营救”这个同伴,只要在“冰棍”身上轻拍一下,“冰棍”就化了,这个小朋友又可以自由地跑动了。

4丢手绢

找一块平坦的场地,小朋友们围坐成一个圆圈,一个小朋友手持一块手绢在圈外做顺时针跑,在跑动中将手绢悄悄地丢在某个小朋友的身后,如不曾发觉,丢手绢的小朋友跑一圈后,那位小朋友则被罚表演节目,如唱歌、讲故事、说儿歌等。如能发觉,拾起手绢立即快跑追上,追上了则丢手绢者受罚,若没追上,丢手绢者在空位坐下,游戏继续进行。

在做奔跑练习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去捡,要引导孩子,使他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孩子学会走路的时候,他们就不自然的想要奔跑,此时的孩子最容易摔跤,所以爸爸妈妈在带领孩子游戏或者跟其他小朋友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让孩子奔跑在草地上,或者清除周围的障碍物,以及一切危及孩子安全的因素。同时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教你的孩子学跑步

孩子跑步与走步一样,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此时父母扮演好教练员的角色势在必行。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走跑交替:这是孩子刚开始学跑时的最佳方式,父母应以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在跑步中穿插有模仿鹅、鸭等动物动作的走步。教会孩子正确的慢跑姿势,逐步达到步子大、落地轻的效果。

帮助孩子学会用鼻子呼吸:年龄越小越难做到这一点,故一般是先教会幼儿口鼻呼吸,呼吸时嘴不张大,然后过渡到完全用鼻呼吸。

根据孩子的体质强弱与气候变化,安排跑步的强度与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开始,逐步加长时间。由于幼儿期各方面功能还不完善,初始阶段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为好。夏季尽可能安排在清晨,冬季可适当晚一点。

注意事项:跑步前告诫孩子务必注意安全。比如,不要在马路边或人多的地方跑步,以免互相碰撞;跑步时眼睛要向前看,避开土堆、碎石等障碍物,以免跌伤。

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幼儿不宜长跑锻炼。长跑是指女子800米以上、男子1500米以上的跑步,是一项很费体力和耐力的运动,不利于幼儿健康。生活中常可看到四五岁的孩子跟在大人身后作远距离跑步,其实不妥。从医学角度看,四五岁的孩子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还不成熟,尤其是与运动直接有关的骨骼、肌肉还很稚嫩,比如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肌肉的纤维较细,易疲劳和受伤;再说呼吸与循环系统方面,幼儿的肺活量相对较小,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心脏也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大,心脏壁薄,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少,故难以适应长距离的跑步。

一只木瓜引发的故事

秋季里的一天,长在湖边的木瓜树上的一只椭圆大木瓜熟透了,轻风一吹,“咕咚”一声正掉到了湖里。

一只路过的小灰兔听到那“咕咚”一声,吓了一大跳,他从没听到过这种声音,十分害怕,拔腿就跑。

一只猴子看见,连忙问:“小灰兔,你跑什么呀?出什么事儿了?”小灰兔一边飞快地跑,一边喘着粗气说:“咕咚,咕咚!”

那猴子看见小灰兔如此害怕“咕咚”,认定“咕咚”是个很厉害的怪物,也跟着没命地跑起来。

一只狐狸看到了,忙追上去问:“哎,你们跑什么呀?出什么事儿了?”猴子说:“‘咕咚’来了!”

狐狸也不知“咕咚”是什么东西,也诚惶诚恐地跟着他们跑了起来。

他们跑呀,跑呀,一路上又遇到了梅花鹿、毛驴、松鼠,他们也都跟着跑起来。

野猪见他们没命地跑,心里没底,忙问:“哎!等一等,什么事使你们跑得这么惊慌?”

可是谁也没有停下来,野猪只隐隐约约地听说什么“来了”,便害怕起来,也哼哧哼哧地参加了逃跑大军。

脚步匆匆,尘土飞扬,逃跑大军跑到了百兽之王——大老虎面前。大老虎喝住他们,问:“不像话!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这时候,他们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咕咚’来了!”

“‘咕咚’?‘咕咚’是什么东西,住在哪里?”大老虎很纳闷,他问野猪,野猪不知道;问松鼠,松鼠也说不知道;问毛驴,问梅花鹿,他们都回答不知道。大老虎问到了狐狸,狐狸说“咕咚”是从猴子哪儿听说的,猴子又说是从小灰兔那儿听来的。小灰兔说:“那个‘咕咚’就住在湖边,可厉害了!”

大老虎说:“那好,你带我们瞧瞧去。”

于是,小灰兔战战兢兢地把大家带到湖边。

此时,皓月当空,星星闪烁,湖边格外宁静。只见一棵大木瓜树伫立岸边,长长的树枝直伸进湖水上空,垂挂着几个成熟了的木瓜。大家躲在大老虎身后东瞧瞧,西望望,咦?哪儿有什么“咕咚”呀!

这时,正好有一只熟透的木瓜,被风一吹,掉在湖里,“咕咚”一声。这下,大家都知道“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在跳跃中强健宝宝的身体

观察内容定位跳跃、奔跑中跳跃以及弹跳。

发展目标训练跨步跳、助跑跨跳能力以及弹跳力。

1小花鹿

利用一些高度适中的小木块做障碍物,按一定间隔放成一长排,让宝宝模仿小花鹿一步一步过小木块,看看能跨过几块木块,如果有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组织他们进行比赛,谁跳过的木块多,谁就算胜利。

2跳圈

为宝宝准备几个竹圈或塑料圈,把圈架在地板上,让孩子双脚或轮流单脚跳进跳出,或从一个圈跳进另一个圈。逐渐在地板上增加高度,对宝宝会有些难度,大人应不断鼓励宝宝,使他愿意显示自己的本领,多次试跳,逐步学会,成功了,鼓掌以资表扬。

3过小岛

准备数个竹圈或塑料圈做小岛,也可在地上画圈代替,使它们间隔排列在地上,让宝宝边跑边跨跳过小岛,可以跨在圈中央,也可以跨过整个圈,视孩子能力而定,圈的排列方式可随意变换,以使宝宝适应多种跳跃环境,锻炼孩子蹬地动作和腿部力量,提高判断力及灵敏协调力。

4跳绳球

准备一个小皮球,一个网兜儿,将小皮球装入网兜儿内,系紧网兜儿,网兜儿与绳子的长度约33米,在地上画上一个直径约为3米的圆圈。孩子面向圆心站在圆线上,爸爸妈妈站在圆心处,抓住绳子的一端,将球抛起,保持距离地面10厘米左右,与地面平行,在孩子脚下逆(顺)时针方向运动,速度由慢到快,当球运动时,宝宝双脚跳起使球能从自己的脚下通过,反复练习,可提高孩子快速反应的能力。

5跳竹竿

准备两根长竹竿,父母俩人面对面蹲着,双手各持竹竿的一端,每当竹竿分开时,让宝宝并脚跳进来,在竹竿并拢之前,宝宝双脚分开跳出来。如此反复练习,可适当提高竹竿运动速度。宝宝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节奏感,初练时可用橡皮筋代替竹竿,以免绊倒。

6定位跳跃

现在家庭的地面多采用地板砖或木地板,根据宝宝的能力选择规定跳跃的距离。宝宝屈膝,可以前倾,手臂后摆,跳时腿蹬直,臂摆起越过地砖,两脚轻轻着地,动作熟练后可连续跳跃,当宝宝取得成功后,应鼓励他们,使他们跳的更好、更远。

在小花鹿的练习中,积木不要太大,而且要选择比较轻的积木,以免重物在宝宝练习的过程中砸伤宝宝。

在做跳圈的练习中,在地板上增加高度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太高,以免宝宝失败一次后,不敢继续再做下去。

在做竹竿跳的练习中,开始的速度不要太快,这样容易伤着宝宝,初练时如果用皮筋代替,开始时皮筋不要太高,绷得不要太紧。

培养孩子跳跃须注意

1培养儿童跳跃能力的时机,要根据孩子年龄及个体的差异来定。过早会使儿童产生惧怕心理,影响以后的训练。

2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同一时间内次数不宜过于频繁,不要过量,以免过于疲劳,影响身体。

3当孩子掌握了以后,辅助就不要过多,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迫儿童做他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动作。

4训练者要有目标、有计划、指令清晰简单,。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跳跃是一项非常快乐的运动,它符合每个孩子崇尚快乐的天性。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亦是一样,只要你用心投入,你跟孩子很快便能融入到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来。只要你运用的教学方法恰当,有一颗善良的、包容的心,每个孩子都将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记住,快乐才是最最重要的。

十二生肖的故事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有属小白兔的,有属大老虎的……有属猫的吗?没有,怎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观察内容定位跳越、奔跑中跳跃以及弹跳。

发展目标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发展宝宝的攀登能力,锻炼协调性,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及协调性。

1侧滚

在垫子上像圆木似的横向滚动,也可以让大人帮助推着滚,要求手、脚不能触垫子,也可以手、脚夹着球滚动,不能让球落地。

2攀登

在游乐场里有各种样式的儿童攀登架及软梯,可让宝宝进行各种攀登练习。

3滚翻

让宝宝在垫子上练习向前滚翻后抱膝站起,再练习向后滚翻。

4跳绳

跳绳又分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几种形式。①双人跳;家人持短绳做好跳跃准备,宝宝在爸爸妈妈面前,面对爸爸妈妈,当听到:“预备,跳”的口令后,爸爸妈妈摇动绳子和宝宝一起跳过绳子。熟练后可增加连惯性和频率。②跳长绳:父母各持长绳一端,顺时针方向摇绳,宝宝在绳子中间部位有节奏地跳,可以双脚、单脚及单双脚交替跳。③单人原地跳:宝宝双手各持绳的一端,两臂自然弯曲,小臂带动手腕摆动绳子,上体保持平衡,协凋配合,两足交替或单足进行快速跳动。

攀岩的过程中,大人需在旁边看护,注意安全,待宝宝具备了一定的攀登能力后可做追逐练习,提高宝宝的兴趣。

做翻滚练习开始的时候,宝宝翻不好,会歪到垫子一边,爸爸妈妈应在旁边保护,必要的时候,轻推宝宝,帮助他顺利地完成滚翻动作。

如何发展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动作的连贯性

3~4岁是孩子大肌肉群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孩子获得各种运动技能的重要时期。运动技能指与身体在空间移动有关的能力,主要包括:行走,奔跑、跳跃、单足跳等。在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孩子的身体更强壮,智力也得到了发展。

但是,有一些爸爸妈妈不允许孩子生龙活虎地奔跑、攀高,或是由于缺乏场地,或担心闯祸,或自己懒得动,他们总是让孩子呆在家里活动,这样对孩子运动技能发展的损害将是长期的、难以弥补的。

所以,爸爸妈妈每天都应该抽出一定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在指导孩子做运动技能时,爸爸妈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行走

学会走台阶;模仿各种动物走姿;往前、倒退、侧身走、走“之”字形;沿事先拉好的绳子、带子走。

2奔跑

向前跑和倒着跑;学会跨过或绕着障碍物跑;按口令跑跑停停。

3跳跃

让孩子跃过地上低矮的障碍;跑起来跳跃去碰高处的物体;向前、向后、侧身跳;单足跳同时弯腰捡起地上的沙袋;玩“跳房子”游戏。

学踏三轮童车、溜冰、打球、跳舞、游泳等运动对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和动作的连贯性也有极大的帮助。

奇怪的镜子

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小鱼。他快快活活地玩了一天,可累了,正想休息一会儿。突然,小鱼发现有一样东西在一闪一闪的,他睁大眼睛一看,不禁叫起来:“多大多亮的镜子啊!”小鱼想:“要是把镜子搬到家里,让大家都能照一照该多好!”想着想着,小鱼轻轻地游到那镜子边,还没碰着,“镜子”就碎成一块块小片儿了。小鱼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小青蛙一口答应了。小青蛙用宽宽的大嘴巴刚想轻轻衔住镜子,只见“镜子”又碎成一块块小片了。小鱼和小青蛙都很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于是,小鱼又急急忙忙找来了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边。河蚌用两片蚌壳刚想轻轻地夹住镜子,可“镜子”又碎了。小鱼、小青蛙、河蚌都很难过。但是,很快那“镜子”又圆了起来。

小鱼又找到了正在水藻中吹泡泡的螃蟹。“螃蟹哥哥,我找到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螃蟹一口答应了。他用两只大大的螯,刚想轻轻地钳住镜子,可是“镜子”又碎了,成了一块快的小片儿。大家都很难过,可是又感到很奇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只听见一阵“哈哈哈”的笑声,虾公公拖着长长的胡子来了:“傻孩子,这哪是镜子,这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啦。”小鱼、小青蛙、小河蚌、螃蟹都抬起了头。大家看看天,又看看水面,都哈哈地笑了起来,连池塘里的月亮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