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采用非全面的抽样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方式主要在四川进行了调查,另外在北京等地进行了少许调研。调查历时2个月,调查时间为2007年7~8月。调查对象为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服务的企业,一个农业企业为一份样本,访谈对象为农业企业中熟悉企业信息化进程相关人员。
调查分两阶段进行,首先进行了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参考了“原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5年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等调查报告,并结合农业企业信息化的一些特征设计了农业企业信息化内部建设调查问卷。问卷经一些专家修改后进行了试调查。在试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题目的设置存在问题,如农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以致选择过于集中、对某些选项不太熟悉等。针对试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修改,然后进入第二阶段调查。由于农业企业分散的特征及笔者人力、经费、能力所限,本次调查共走访农业企业160多家,完成问卷120多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
本次调查将被调查的农业企业(简称为A类样本企业)分为未进行信息化的农业企业(简称为A1类样本企业)及已进行信息化的农业企业(简称为A2类样本企业)两大类。对未进行信息化农业企业主要从未进行信息化原因及未来打算等角度进行调查,对已进行信息化的农业企业主要调查信息技术应用、规划和预算、建设效果、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其他与企业信息化相关问题。
2.2.1 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1)被调查企业经营类型
(2)被调查企业规模
(3)被调查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2.2.1 未进行信息化农业企业情况
(1)企业未进行信息化的原因
在未进行信息化农业企业的内部原因方面,69.6%的农业企业选择了“业务简单,不需要信息化的支持”,显示不少农业企业的业务比较简单,信息化的迫切性并不高。同时,资金投入有困难(49.3%)、对信息化作用不了解(29.0%)、领导不重视(23.2%)、缺少信息化人才(20.3%)亦是农业企业未选择信息化的内部原因。
在未进行信息化农业企业的外部原因方面,69.6%的农业企业选择了“周围的同行都没搞信息化”,显示农业企业“随大流”的现象严重。
(2)信息化效果预期方面
在对信息化作用的认同方面,未进行信息化农业企业的多数(72.5%)认为“获取市场信息,扩大市场范围”是信息化的主要作用,其次是增加客户(53.6%)、提高工作效率(39.1%)、降低成本(24.6%)等。
(3)信息化建设可接受的投入
在信息化建设可接受的投入金额方面,在做答企业中选择1万及以下占多数(51.7%),没有企业能接受对信息化建设投入5万元以上。
(4)所在企业对信息化的看法及打算
在未进行信息化的被调查农业企业对信息化下一步打算方面,未见明显的信息化建设意愿,认为“有必要”及“打算未来进行”两者的比例和未过半(49.2%)。
2.2.2.2 已进行(进行中)信息化的农业企业调查情况
(1)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
(2)企业建设信息化的原因及方式
(3)信息化建设评估
在信息化效果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被调查农业企业感到满意的比例较小(15.2%),表示尚可的为36.4%,不太满意的比例接近半数(48.5%)。
在企业信息化还存在那些问题或不足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被调查农业企业多数(57.6%)选择了“缺乏信息化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其次是“职工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配合”(51.5%)、“信息化效果不明显”、“信息化有效投入不足”等。调查结果显示,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人为因素存在较大问题。
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被调查农业企业多数认为信息化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方面产生了作用,一些企业认为信息化在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及提供市场机会方面有作用。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方面,被调查的已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绝大多数将“领导重视”(75.8%)、“企业基础管理水平”(75.8%)视为重要原因,其次是全员参与(51.5%)、信息化规划(45.5%)、信息化过程管理(36.4%)、政府资金引导(27.3%)、供应商有力支持(27.3%)等。
(4)政策建议方面
近年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被调查的已进行信息化建设农业企业获得过政府支持的比例偏小(18.2%),大多数(57.6%)农业企业只是从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了解过,但未感受到政府对农业企业信息化的支持,还有一些农业企业(24.2%)不知道政府在促进农业信息化方面的努力。
被调查的已进行信息化建设农业企业中,有超过半数(51.5%)不了解“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显示农业企业对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了解不够及时,同时,政府强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宣传还需加强。
在对政府支持建议方面,被调查的已进行信息化建设农业企业并未对某方式有特别偏好,调查结果显示,提供贴息贷款、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给予补助资金及提供引导资金都是农业企业认可的方式之一。
2.2.3 信息化内部建设情况调查交叉列联分析
为更好了解农业企业信息化内部建设情况,本书在初步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交叉统计,主要对一些因素与是否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建设效果情况做进一步分析,以探究其中关系。
(1)农业企业基本情况与是否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2)建设效果评价与一些影响因素的关系
从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式与建设效果交叉列联表可以看出,“购买商业化产品与服务”的农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是很满意(满意的比例为0,不满意的比例为75.0%),而采用“自主开发”、“与软件公司合作完成”建设方式的建设效果比例较高,但因二者的样本量较少,无法做出相应判断。
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紧密性对建设效果的影响并无明显趋势,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农业企业员工信息化培训与建设效果交叉列联表中,有计划进行了员工信息化培训的农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满意的比例很小(6.7%),而未进行员工信息化培训的农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满意的比例很大(83.3%)。
2.2.4 内部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结合本次调查情况及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当前我国农业企业信息化内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堪忧
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企业信息化情况有待改善。一方面,我国农业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比例偏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业企业中仅有不到1/3的农业企业已进行(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大多数(67.5%)农业企业未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些未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农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向亦不高。另一方面,农业企业信息化的效果不佳,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已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农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满意的比例较低,仅有15.2%。
(2)对农业企业信息化认识不够,存在误区
农业企业信息化误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企业信息化不重视。不少农业企业认为企业业务比较简单,根本不需要进行企业信息化。(未进行信息化农业企业的内部原因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69.6%的农业企业选择了“业务简单,不需要信息化的支持”。)还有农业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进行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未进行信息化的被调查农业企业认为“有必要”及“打算未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比例未过半(49.2%)。二是有些农业企业的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调查显示,在进行了信息化的农业企业中,仅有40%左右的企业领导能“客观关注信息化效果,有长期投入思想”。
(3)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目前,大多数农业企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弱、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经营不太理想,再加上特殊生产要素的影响导致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这些原因使得农业企业没有过多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调查显示,在问及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资金”问题是被选择最多的选项。调查未进行信息化的农业企业对信息化意向投入的结果显示,选择1万元以下超过一半,2万元以下占70%以上。在对已进行信息化的农业企业信息化预算方面的调查显示,有40%以上农业企业没有信息化预算。
(4)缺乏信息技术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相当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在规划阶段还是在设计阶段中,都会存在很多疑虑和困惑。从需求分析到如何选择信息化切入点,以及什么样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最适合本企业等问题都需要有既懂信息化知识又懂生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不是购买软件产品,涉及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问题,不可能依靠软件厂商来完成。在企业信息化还存在那些问题或不足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被调查农业企业多数(57.6%)选择了“缺乏信息化专业技术和复合型人才”,这说明在现阶段,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缺乏信息技术人才的指导及有效参与。
(5)实施过程中员工积极性不够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需要务实而不是务虚,更需要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和实际操作者切实掌握新的业务流程、养成使用习惯。在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些企业花了大量的投入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没有多少人会用,更没有多少人喜欢用、愿意用,最终成了闲置的摆设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足和问题时,选择“职工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配合”选项的比例不少。因而,农业企业各级员工重视与否、是否直接参与,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努力使各级员工积极参与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之一。
(6)实际应用中缺乏实用解决方案
尽管目前所谓的“企业解决方案”有很多,但很多方案对企业需求缺乏基本的认识,都是来自产品本身的技术功能,或者是将产品的技术功能扩展为应用方案,而不是来自企业的需求。许多“企业解决方案”技术上很先进,功能上很齐全,但并不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最佳方案。本书的调查发现,“购买商业化产品与服务”的农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效果不是很满意(满意的比例为0,不满意的比例为75.0%)。由于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等过程与其他类型企业差异较大,急需针对农业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针对农业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很少,不能很好满足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为数较少的解决方案对农业企业来说又过于昂贵。同时,以农业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几乎没有,专业从事农业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机构和监理机构太少,导致农业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
(7)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基础数据较差
尽管企业信息化能起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仍需要一定的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业务数据积累。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由于经营时间不长,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管理模式较落后、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没有有意识的积累基础数据等都对成功进行信息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企业信息化对农业企业在经营管理观念的更新、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等方面的冲击较大,不少农业企业无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致使很多信息化建设半途而废。
(8)周围信息化程度较低,不利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在加上农业企业处于农业这一弱势产业,农业企业信息化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从信息技术层面上看,我国缺乏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专业机构和队伍,涉足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商业公司也不多,缺乏可用于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商用和专用信息系统。已开发的系统整体水平低、领域窄、实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农业企业信息化进程经验。从信息系统运行来看,农业企业信息化除了本身信息化过程外,尚需与外界形成高效的信息流通系统。现阶段由于农业企业所处外部环境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进行了信息化的农业企业成了“信息孤岛”,无法形成有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发挥信息化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