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29519000000012

第12章 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演化机理过程

3.2.1 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逻辑框架

如今在日趋全球化的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整个产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管理学的一个新概念。斯科特(Scott)与韦斯布鲁克(Wesbrook)将供应链管理描述成一条连接制造与供应过程中每一个元素的链,包含了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曹雄彬,2005)。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离不开它所处的供应链环境。企业既要在内部不断完善,也要着眼自身所在的供应链的发展。本书把供应链环境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归纳为三种:企业内部改进、节点企业联盟、参与构成供应链。

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企业进行管理时,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首先作用于农业企业中的“三流”,即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通过强化企业信息流的集成度和可见度,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资金流的运作成本,提高了农业企业、企业联盟以及整个农业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即点效率、线效率、面效率;信息技术产生的点效率、线效率、面效率相互促进,并通过不同途径积累与演化,逐步使农业企业获得了经济效应、非经济效应、合作效应、道德效应、顾客效应以及产业集群效应;随着这些效应的外延与深化,逐步在节点企业、企业联盟,以及整个农业供应链上产生了不同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与竞争力互为因果关系,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因,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果。随着竞争优势的逐步实现与转化,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了新的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状态,达到了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循环式的提升(具体框架参见通过逻辑框架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并分为四个阶段来实现。三种途径是指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作用于农业企业内部、农业企业联盟以及农业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使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四个阶段是指信息技术首先应用于农业企业,影响农业企业内部、企业联盟以及整个农业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改善企业的运作和供应链的集成,形成信息技术管理的效率层;其次,信息技术管理产生的效率逐步积累和演化为信息技术管理效应,形成效应层;第三,信息技术管理产生的效应层不断外延与深化,在不同层面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优势层;第四,农业企业各种竞争优势的重新组合有可能改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水平,最终提升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2 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会对我国农业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物流管理、网络优化、业务外包、客户管理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企业信息流的集成度和可见度。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各项活动的集成度是决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管理和运行的集成度越高,协调性越强,效率就越高(波特,1985)。而信息技术将企业相对松散和分布式的环节以虚拟的信息流方式实现连接和集成,揭示了企业供应链的完整性,使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具有可见度,进而将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优势不断转化到产品和服务中去(谢康等,1999)。

目前,在大多数的农业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各种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创造新价值。信息流或者是秘而不宣,或者是视而不见。秘而不宣导致管理和商业活动过程处于一种不透明的状态,企业要花很大的人力物力去了解市场状态,这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运作成本。视而不见则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最可能增值的信息被浪费掉了。农业企业通过信息技术使信息流呈透明状后,可以提供很多新的增值服务,如根据进口国特点采用特色蔬菜包装。

(2)提高企业物流的运作效率。企业各种经营活动间的联系、协调、管理和优化是增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各种活动之间的无缝衔接、信息传递和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物流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行速度。在强化企业信息流集成度和可见度的基础上,农业企业的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物流活动的效率都将得到明显提高。

(3)降低企业资金流的运作成本。传统成本理论认为,客户服务水平与库存及成本之间天然存在着效益背反,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就必然导致库存及成本的上升。因而,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单纯的追求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平衡。但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却要求改善客户服务水平和降低库存、降低成本这两个目标同时改善。部分农业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个要求是必要且可行的。

3.2.3 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效率

当前农业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企业间的竞争、行业间的竞争上升到整个产业供应链间的竞争,竞争由某一点,如广告促销能力和终端出货能力,提升至企业整合上下游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能力。竞争的水平、层次和量级提高,要求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时要着眼于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提升综合竞争优势。竞争不再是一招一式的技巧,而是整体。信息技术通过对农业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整合,可以从三种途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1)点效率。农业企业的内部效率,也是农业供应链最底层面——节点企业的效率。主要是指节点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农业企业通常以原料种植为起点,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或客户为终点,中间要经过采摘、收购、原料运输、原料储存、加工、产品储存、产品报关、产品出口运输等过程。产品流通环节较多,甚至多次转存,存货时间一般较长,运输效率较低,对需求变化反应很慢。信息技术将对节点企业内部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系统整合,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并利用需求信息制定生产决策,然后组织生产,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的物流运作效率。

(2)线效率。就是农业供应链第二个层面——节点联盟的效率,即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协同,缩短时间和距离,达到速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状态。传统企业之间的交易具有对抗性、保密性、互斥性等特点,导致买卖双方关系紧张,交易成本上升,合作效率低下。在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提倡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协调配合的友好型合作机制,进而可以采用供应商管理库存、小批量多频次补货、信息共享等管理方式。日益完善的信息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

(3)面效率。就是农业供应链第三个层面——产业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即供应链的几个板块之间的有效协同问题。整合的目标是使供应链的距离最短、运行速度最快、整体效率最高,从而促进农业企业个体的经营效率。产业整体供应链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复杂系统。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沟通手段由于自身的局限无法对其有效管理,以MRP、ERP、CRM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应运而生。正如贝斯·恩斯路(1999)所言:“ERP的应用提供了有序的资料处理过程、全球监控和疏漏管理,这些都是很多企业需要管理的业务流程。通过财务、分销和其他业务职能,企业可具有更高的运作效率并节省成本。”采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使农业供应链中各板块或企业之间减少冲突、竞争及内耗,更好地分工合作,发挥供应链的优势以获取最大的整体效率。

3.2.4 企业的效率与企业的效应

在物理学中,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效应是指由于物理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现代汉语辞典,1995)。借此,可以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不同层面提高了农业企业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水平,而这种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某些积极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层面:点效率所形成的效应。农业企业内部效率的提升可以使企业获得相应的信息效应。信息效应又分为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后两种又称为非经济效应(陈巍,2002)。对农业企业而言,上述各种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演变为企业的各种竞争优势,有助于我国农业企业立足国际农业市场。

所谓经济效应主要有:

(1)管理规模经济效应。如农业企业内部实施ERP时进行的业务流程重组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集成化、一体化和规模化,扩大每个管理层次的规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边际管理成本和内外协调成本。

(2)成长经济效应。成长经济是指企业通过拓展其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ERP、CRM等先进信息管理理念和技术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积累的沉淀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从而以最小的追加成本向市场推出追加产品。如山东莱阳一家农业企业通过CRM系统建立的产品预报系统有效的改进了出口蔬菜的品种结构,扩大了市场份额。

(3)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是指农业企业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这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竞争力最常见和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它源于管理信息技术的柔性特点,通过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比率的提高,并利用横向和纵向的、地区间和行业间的竞争范围的改变以及新的竞争领域的增加,使企业增加产品或服务种类,从而降低单位成本。

(4)差异化经济效应。差异化经济是指利用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提高产品价格,获得额外利润。如要提高客户服务的差异化水平,就需要良好的产销配合。MRP、ERP等用于计划、控制和通信的信息技术工具,使得农业企业市场销售和生产加工部门可以在制定决策以及日常活动中有效的相互配合,从而缩短生产提前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为企业在非价格竞争方面占据优势提供可能性。

(5)时效经济效应。时效经济是指企业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对农业企业供应链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后,既缩短了物理流通环节又提高了信息流通效率,无疑将为企业赢得时效经济性效应。

所谓非经济效应主要有:

(1)创新效应。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农业企业日益熟悉国内外市场变化而产生创新动力,如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指导研究和开发活动,可以使产品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甚至可以在熟悉客户的潜在需求后开发出超越客户期望价值的农业产品。

(2)决策效应。信息是企业经营的耳目和企业决策的依据。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对信息流的控制为其改进经营和优化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信誉效应。以合作机制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对企业信誉的巨大考验。信息技术为农业企业内部创建了人际沟通和信息共享的崭新平台,同时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研究人员还开发了用于监督和激励的模块,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供应链的成功实施,进而通过整个链条的竞争为企业在市场上继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4)素质效应。首先,信息技术搭建的人际沟通和信息共享平台使跨职能部门甚至跨企业的交流日益频繁,有助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员工的分工更明确,工作绩效更明显,人力资源部门还可以制定更为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最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对农业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自身也会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文化效应。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本身倡导的就是一种开放、合作、透明、激励的先进企业文化。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将企业文化更好的宣传和渗透到企业管理行为和经营活动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层面:线效率所形成的效应。即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衔接效率的提升,主要可以获得合作效应和道德效应。

(1)合作效应。上文已经多次提到,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农业企业参与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强化企业间的合作,强调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业务则通过供应链外包等策略与其他企业协作的形式完成。当企业以动态联盟的形式展开合作时,企业之间需要通过良好的协商机制,谋求双赢的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分布在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企业合作产生的效应也日益明显(林勇、马士华,2000)。

(2)道德效应。农业企业开展合作时,经常出现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是由各方当事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没有的信息,拥有信息的一方成为代理方(Agent),缺乏信息的一方成为委托方(Principal)。由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于供应商不具备提供某种质量水平的能力,而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采购商不能正确辨认供应商的能力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第二,供应商可能采取欺骗行为,存在着败德行为(Moral Hazard)问题。农业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基本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可以借用第三层面:面效率所形成的效应。在点效率和线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的基础上,面效率提升的主要结果是提高了农业企业客户服务水平并形成农业产业集群。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客户管理一体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供应链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打破各板块之间信息封锁的坚冰,整合原本属于各节点企业分散管理的客户信息,将它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统一为一个信息中心,成为信息流的交汇处。这个信息中心能够为一线员工的客户服务提供业务指导、技术支撑和信心保证;为各部门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协调各部门行为,避免人为扯皮、推诿现象;为企业合作伙伴提供信息支持,保证供应、生产、销售、服务的良性运行。

(2)提高客户管理能力。与客户建立稳定关系的前提是确认谁是企业的关键客户,谁是一般客户,谁是应淘汰的客户;客户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偏好是什么;预测客户需求动向。信息技术,如CRM系统在农业企业中的使用,将有助于面效率的提升。企业能够根据客户行为变化等信息在第一时间把握环境状况和客户变化情况,适时而变,使企业处于主动地位,稳定客户关系。

(3)提供协同互动的平台。从技术角度讲,农业供应链管理需要在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建立起一种面向客户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如CRM。面效率的提升将使这一方案的运作更为准确和便捷,并能够带来如下直接效果:①出口企业能够对各种销售活动进行跟踪,对客户的需求动向和偏好进行分析;②出口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成本、利润、生产率等信息,并根据客户需求变化对产品、职能、网点等进行适时调整;③海外客户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访问农业企业,获得相关信息和服务。

产业集群效应 面效率的提升在赢得顾客满意度这一产业供应链外部效应的同时,还将对产业供应链内部的集群效应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马歇尔(Marshall,1920)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包括三方面原因: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扩张;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增长;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前两者称为金钱性外部性,即规模效应形成的外部经济,后者是技术性外部经济。

面效率的提升将有力促进农业供应链内外部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更多企业将利用这一平台采集和分享各类信息。同时,供应链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先进的管理技术,它的示范效应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参与供应链管理。某个区域内成熟的农业企业供应链的出现,还必将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及中间品供应商和采购商的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产业集群。

3.2.5 企业的效应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是通过各种竞争优势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是通过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市场营销组合实现的(胡大立,2005)。采用信息技术获得的各种效应经过不同组合,可以为我国农业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差异化优势、组织优势、技术优势等众多优势。

(1)成本优势。信息技术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降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递减可以出现在管理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领域中(陈禹等,1999)。重复、浪费与不确定性是库存和成本增加的根本原因。信息技术产生的规范效应、成长效应和合作效应能够有效消除农业企业经营中的重复、浪费与不确定性,创造竞争的成本优势。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可以剔除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多余步骤,使流程简单化、高效化;二是通过利用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等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信息流的精确性,消除信息扭曲现象,有效减少因信息交换不充分带来的重复与浪费,有效消除最终市场需求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牛鞭效应”;三是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实现物流通畅,促进供给和需求信息的快速流动,在加快物流运作的同时避免盲目生产,有效减少流通过程中的库存量,避免不必要的库存成本。

(2)市场优势。企业边际成本降低的结果是带来了企业最优边界的相对扩张。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的范围效应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管理。要求组织和管理成为一个有机系统,使企业管理规模化、柔性化、集成化和一体化(乌家培等,1999)。农业企业以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使企业总体管理成本分摊到各个管理环节和流程中。这样,在一定管理范围内,随着规模的扩大分摊到每个管理环节和流程中的成本逐渐降低,有利于扩大企业的最优边界,给农业企业带来了市场扩张优势(陈禹,1999)。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带来的时效效应和合作效应可以缩短农业企业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周期,也有利于增强竞争的市场优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向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想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及时向顾客提供与其需求的质量、品种和数量相一致的商品。合作效应能使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及零售商紧密连接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集中农业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智慧进行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成功推出的机会,缩短产品周期,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销售与服务提供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保证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有效的响应,大幅度地缩短从订货到完成交货的周期。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和及时配送。

(3)差异化优势。首先,信息技术产生的差异效应和时间效应使农业企业能够根据季节、地域等变化,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提供差异产品或服务,或者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多品种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于被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替代的“独特”的产品服务体系。其次,信息技术产生的合作效应使农业供应链上的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策略与其他企业协作完成,因而更有机会产生差异化的产品,赢得差异化优势。

另外,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农业供应链整体效率不断优化,进而使农业企业更好的了解顾客需求,提升顾客价值。顾客价值即顾客期望从给定产品或服务中得到所有收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只有不断提高顾客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进而获得差异化优势。

(4)组织优势。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发生不同的组织结构变化。我国农业企业大多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企业结构类型以从简单结构到职能结构或从职能结构到事业部结构为主。企业发展处于高度变化阶段,往往出现战略的前导性和结构的滞后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信息传递障碍,战略变化不能迅速的得到组织各部门的响应。运用信息技术对我国农业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将为企业带来素质效应、信誉效应、决策效应、文化效应、合作效应等,进而为组织高效运转和适当变革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组织优势。

(5)技术优势。各类农业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创新效应和成长效应促使企业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提供其业务范围内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同时,合作效应又促使农业企业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外部资源和能力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有效保护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企业既可以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又可以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享用联盟中的其他资源,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共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多赢”。

3.2.6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关系如同物理中的“势”与“力”的关系,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因,竞争优势的大小决定了竞争力的大小;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果,竞争优势的强弱最终是要通过企业的市场表现,即企业竞争力体现出来的(胡大立,2005)。

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效应构成了农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家将这些效应作为竞争要素加以综合利用,逐渐融合成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或特征模式。这种差异或特征模式可以称作企业造“势”,也就是说某个企业在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强势,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胡大立,2005)。这种差异或特征模式被顾客特别是被国际市场接受,最终形成了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对某一企业而言就有可能将原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战略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兴起,要求我国农业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新的战略以适应新环境下的竞争。信息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市场优势使国内生产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成为可能。企业的战略目标由国内转向国际。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带来的组织优势将使企业柔性更高,控制跨度更大,沟通途径更短,有利于不同层次的战略在组织内部有效实施。

(2)物流管理能力。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农业企业原有的价值链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一些在传统商务条件下必要的价值活动的重要性减弱,如多次仓储、周转运输、人工报关,甚至需要结构重组,资源重新配置。同时信息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将有助于优化物流管理,提升运作效率。

(3)市场营销能力。与传统农业相比,互联网为当代农业企业的销售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营销空间。由于拥有市场优势,地理区域对企业营销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小,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世界使得企业产品可以在瞬间遍及全球各地的蔬菜批发市场。同时,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无疑增强了我国农业产品在全球各地市场的营销能力。

(4)组织设计能力。如上文指出,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形成柔性组织结构,更加及时、准确的响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市场优势和技术优势将为企业重构价值链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组织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