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孩子分享人生的经验
29512400000079

第79章 开阔心胸,忘却忧虑——关于克服忧虑的人生经验

从为儿子造船开始

在卡耐基举办的讲习班有一位学员,名叫马利安·道格拉斯。他曾在一年内遭到两个年龄分别为5岁和5天女儿去世的不幸。当时他睡不着,吃不下,无法休息或放松;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忧虑悲伤,信心尽失。后来他去看医生,一位医生建议他吃安眠药,另一位医生建议他去旅游。他两种方法都试过,但收效不大。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就像被一把大钳子夹着一样,越夹越紧。忧虑悲伤带给他的压力使他后来变得麻木起来。

但不久之后,他那4岁的大儿子却使他悟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天下午,他正为女儿的事伤心难过的时候,他儿子就问:“爸爸,您肯不肯为我造一条船?”实际上,他当时哪有心情造这条船,但在他儿子的纠缠下,他答应下来。造这条玩具船大约花了3个多小时,可是等船弄好之后,他发现用来造船的3个小时是他这么多个月以来第一次有机会放松自己的心情。这件事使他仿佛从昏睡中惊醒一样。他发现,如果一个人忙着去做一些需要计划和思想的事情,就很难再去忧虑了。所以他决定让自己不断地忙碌起来。

第二天晚上,他巡视自己的每个房间,把所有该做的事列成一张单子,发现有好些东西需要修理,如书架、楼梯、窗帘、门钮、门锁、漏水的水龙头等,想不到一下子列出了242件需要做的事。两年之后,这些事情大部分都已完成,同时,他自己还用许多启发性的活动使自己充实起来,每周有两个晚上参加成人教育班,并经常参加镇上的活动。后来还担任校联谊会的主席,参加很多会议,并协助红十字会和其他机构募捐。

是谁打破你心灵的宁静

忧虑就是忧愁和焦虑,可以说,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忧虑的体验,许多时候我们都会感到忧虑。忧虑并不一定是坏事,忧虑往往能够促使我们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所以有人认为忧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如果有了太多的忧虑,以至于患上忧虑症,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得了忧虑症,我们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忧虑;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忧虑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忧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4.1%~6.6%的人群,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忧虑症。

忧虑症患者性格多有些自卑、易于紧张、恐惧、对困难估计过分,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依赖性强,对自身躯体和内脏情况过分关注。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忧虑来源于精神内在冲突,包括本能冲动与现实原则、本能冲动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因防御行为而使原始冲动得不到满足或发泄,本能冲动继续积累到某一程度时,自我的控制能力失效。由于致力于激烈的内部防御工作,神经症患者在本能冲动负荷过盛的情况下,防御无效则变为焦虑,表现出坐立不安、激动、浮躁、紧张与失眠。

据统计,忧虑症在患者的亲族中发病率为14%,而一般居民为5%,单卵双生子的忧虑同病率为41%,而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6%,故专家认为忧虑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在忧虑发作时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量的增加,但可能是伴发而非诱因。有研究发现,在运动后忧虑症者其乳酸分泌远较正常者多,另外输注乳酸也可激发忧虑。

一个人为什么会忧虑?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来自自我。正像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的:“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这与一个人的社会经验的多寡是有关的。这些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期望值过高,然而对实现美好愿望的艰巨性、复杂性又估计不足,于是当愿望与现实之间出现巨大落差时,失落感俱增,失望、失意或忧虑的情绪也更甚。这还与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有关。这些人缺乏对复杂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很低,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很差。个性又特别脆弱,容易走极端。

这与一个人的消极个性特点有关。这些人性格不开朗、拘谨、封闭自己,有时过分认真但又烦恼多多,经常是沮丧的、自卑的、灰心的。如:有的人总觉得“生不逢时”,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觉得一切都不顺心、不满意;有的人将个人的利害关系、荣辱得失看得太重,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整日患得患失、忧心忡忡,以致造成心理疲劳,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的人甚至“庸人自扰”,整日担心这个,害怕那个,自寻烦恼。

忧虑还与个人的能力有关。这些人会随着自己所看重、所依赖的人或事或关系的失去产生忧虑,例如因家人生病、父母离婚、亲人亡故等而感到孤独,与朋友吵架或闹翻而感到内疚,失恋了感到失落感,与要好朋友出现矛盾而产生的烦躁、紧张感觉等,这与一个人的本身遭遇有关。这些人往往把现实看得过于灰暗,映入眼帘的尽是社会的阴暗面、黑暗面。而对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根本不想看,也不想听。因为将社会看得灰,自己心境也就会跟着灰了起来。这与一个人的志向有关。这些人往往是不想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身上缺乏活力和拼搏奋斗的精神。他们有时也想要自己活得好一点,但就是不肯付出代价,或者稍稍付出一点代价就产生“吃不消”的感觉。因而使自己的抗争最终半途而废。这些人对什么都感到没劲,生活没劲,学习没劲,工作没劲,甚至谈恋爱交朋友也都没劲,是典型的“三无”心理——无理想,无活力,无兴趣。